把控炒作火候的三大原则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炒作火候的把控,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齐头并进。很多情况下,这一目标仅仅是个理想态。
  
  炒作作为一种整合营销传播的非常规手段,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进行新品推广的首选。当众多企业趋之若鹜的时候,很多企业发现,一个成功的炒作案例往往是炒作火候把控得好。
  而营销炒作的火候控制实际上就是知名度与美誉度之间的博弈。企业的炒作火候出现把控不到位的情况,往往是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把控出现了偏差。
  这种火候不够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过于追求知名度,将话题做得很大,但是美誉度却受到了损害,炒作保量不保质;第二种情况是,企业过于拘泥于美誉度的维护,而炒作话题的刺激度不够,受众感觉隔靴搔痒,炒作保质不保量。
  左手知名度,右手美誉度,当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笔者认为,有效把控炒作的火候应该遵循三大原则:
  
  尽量借助正面的热点话题炒作
  
  很多企业在针对美誉度进行炒作的时候,由于概念缺乏特色、炒作影响力不够大、受众审美疲劳等等因素,很多炒作活动都会流于平庸。因此,美誉度够了,知名度却上不去,成为很多品牌企业炒作火候不够的另一种普遍情况。
  广东某服饰品牌邀请旭日阳刚的代言的炒作,为很多人津津乐道。首先旭日阳充满话题性。刚登上春晚取得巨大曝光,然后汪峰禁止两人在商演中唱《春天里》;随后又爆出那英认为旭日阳刚入围音乐风云榜“不够格”,草根明星与实力明星的互相炒作,成就了旭日阳刚,他们不断登上各大娱乐版的版面。旭日阳刚红了,并且不是在骂声中红起来的草根明星,这十分难得。更重要的是,旭日阳刚的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在公众中具有良好的形象。
  签约旭日阳刚之后,该服装之随后又赞助了旭日阳刚的首部纪实电影《平凡的精彩》,该记录片3月11日零时在优酷上线,记录了他们的北漂生涯。一经上线随即受到网友热捧,点击率一直攀升,而品牌及其广告语“平凡的精彩”也得到了足量的曝光与认可。
  
  炒作角度:宜斜不宜邪
  
  企业炒作的角度往往决定了整个炒作活动方向,也影响了炒作的成败。按照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常规传播法则,富有成效的炒作必定首先是另辟蹊径的斜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走寻常路。
  按照常规的炒作思路,一个话题需要正反两方的不断争辩才能把话题炒热。但是有些企业的炒作,角度却从斜路走上了邪路:为了将话题炒作为社会热点,吸引新闻媒体的报道,就去盲目挑衅公众的道德标准和固有价值观,虽然知名度瞬时间被炒热了,但是美誉度却下降了,出现了四面楚歌的情况。比如一直以来很多楼盘的雷人广告:“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如果你不能给她一个名分,那就送她一套房子”等等。完全站在公众的对立面,被人们处处喊打,以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笔者认为,企业搏出位与企业站位角度有很大关系:你可以彻底媚俗,完全和公众站在同一个方向,这样可以获得广泛好评,但是能站出位却不容易;你也可以完全站在公众的对立面,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所有人都能看到你,但是风险很大,很容易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很多善于炒作的企业,其站位往往都是“斜”的。这样既能够保证站出位,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又没有失去所有人的支持,因为针对一般“站斜”的企业,公众更愿意去纠正你,不至于去骂你。
  
  建立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机制
  
  炒作是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的半可控行为:一方面企业虽然可以控制炒作的内容,但是并不能完全控制消费者对信息的理解,因此在局部炒作中就很有可能出现传播误差;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营销传播方式,将局部话题上升为社会话题,必将要借助大众主流媒体的力量,但是一般情况下,媒体的把关人角色使得企业也不能控制信息的取向。
  这意味着企业的炒作行为结束并不是整个信息传播的终点。后期的舆情监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响应机制更加考验企业的炒作功力。
  信息流向了哪里?舆情动向是否与原始的传播初衷背道而驰?企业炒作应该第一时间了解舆情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就需要立即处理。一般快速的响应基本有两种手段,要么是快刀斩乱麻,迅速切断与不利消息的联系,这适用于不利舆情已经病入膏肓的情况;要么是因势利导,将话题的指向朝着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扑灭即将爆发隐患的苗头。
  说到底,炒作火候的把控,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齐头并进。很多情况下,这一目标仅仅是个理想态。但是企业还是要从前期策略方向的制定和后期的监控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炒作目的。
  
  品牌炒作十招
  
  (1)悬念炒作法
  提炼一到两个所谓核心神秘的卖点,根据进度慢慢抖包袱,所有的资讯不要一次放完,说一半留一半,四大上市网站之一的中华网便使用过这招。中华网曾放言要收购新浪,网易、搜狐三大网站,当时以四亿美金垫床底的中华网绝对有能力去收购其他三家网站,关键问题是只是一厢情愿,最后不了了之,最后,中华网既获得了舆论的宣传,又树立了财大气粗的老大地位,一箭双雕。
  
  (2)落差炒作法
  平常,人对一些很熟悉的东西产生了相对的思维定势,当这种定势一旦打破,人会如在太空失重。这种炒作方法平中见奇,要善于提炼普通的素材,让媒体耳目一新,让大众或分众耳目一新,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以反引出正,以邪突出正。
  
  (3)第一炒作法
  新鲜的事物往往是让人们记得最深的,跟风者将不会引起更多注意,人们只会记住第一。但是,“第一”毕竟只有一个,企业可“制造”出“第一”。如:某企业某种做法在某行业尚属第一次;第一次发现了某产品某种属性;某种行为使某人在巢领域成为第一人;某模式属首创的第一模式,等等。
  
  接下来可以对“第一”纵向追踪,挖掘“第一”背后的秘密,以满足社会公众一探究竟的猎奇心理,把良好信誉,产品质量、科技,发展潜力等企业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输送到公众心里,
  
  (4)争议炒作法
  针对企业产品,质量、企业行为等,策划容易引起争议的事件或观点,引发社会讨论,吸引公众注目。如北极绒鸭鹅羽绒服大战,涂料VOc之争,珍极酱油酿造配制之争等。产品必须俱备革命性,这是运作的前提条件。费用很低,均适用。
  还有双方配合双簧炒作的,对立得越强烈则关注得越热烈。结果不置可否,而炒作目的已达到。
  
  (5)内幕炒作法
  策划自曝“内幕”,或者别人揭“内幕”,进行炒作,为了显示自己的本质,不惜揭露行业黑洞,用它人的缺点突出自身的优点,实质是一种对比形式。别人“黑”在何处,而我怎样怎样好,让社会公众对黑者痛恨,对自己认可。企业“内幕”涉及消费者利益,容易吸引公众关注。
  
  (6)借势炒作法
  借势炒作就是借人们关注的焦点,顺势搭车,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企业可以及时地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炒作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上欲达到的目的,展开一系列相关活动。
  有的企业为了快速出名和达到一些商业目的,故意“惹”名人,不惜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傍某个名人来制造事由,吸引媒体炒作,自己随名人而出名,达到目的。
  
  (7)叫板炒作法
  叫板某知名人士、名企业或产品,设下擂台,从而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注意,让媒体关注报道结果,让自己变成可读性新闻。如红高粱叫板麦当劳,鳄鱼漆叫板国家标准,非常可乐和可口可乐对比等。适合行业竞争中的弱者,一举成名,费用极低,找好卖点,租个会场即可。
  
  (8)深挖炒作法
  将自己的失败(成功)以探讨的形式向外推荐,吸引媒体的讨论与关注,让人们记住这一现象,达到炒作目的。还可以借流行观点提出异论,如非典商机有泡沫,如刘翔代言烟草有悖健康精神,此等营销纯属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不搭草船也借箭,成本呢?低得可想而知。各类企业都可用。
  
  (9)事件炒作法
  如打假、维权、赞助等事件。甚至可以策划一个“纠纷”,吸引社会关注,一段时间后不了了之,但企业闻名于世,实现了炒作目标。如小家伙状告乐百氏,生命源状告福运泉等。成本一张状纸,均适用。还有通过注册商标来炒作的,如华邦有机大桃枪注天安门商标,沈阳飞龙抢注贪官郑筱萸商标等,其成本只是申请了一个标。
  
  (10)概念炒作法
  是企业为自己产品或服务所创造的一种“新理念”、“新潮流”,像商务通当年通过推出“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成功人士概念,从而引领了掌上电脑消费新潮流,创造了非凡的销售业绩。
其他文献
拖欠工资这事有一回就会有第二回,只要资金一紧张老板就会用拖欠员工工资来缓解,结果员工对公司和老板的信任荡然无存。    别看老板表面“威风”,要当好“老板”,还真是一门技术活儿。尤其是对于创业阶段的“老板”而言,总觉得创业要紧,于是疏忽管理。当公司渐渐发展起来时,管理上的历史遗留问题就开始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了。还是那句老话,本人的经验,希望能给你带去点借鉴。    9 按时发工资    其实这一条
期刊
炒作,营销界亦称“事件营销”,它以四两拨千斤之效能让企业小成本做出大传播,也能在信息传播过剩和媒体多元化造成的信息干扰下迅速抓住公众的“眼球”,提供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尽管近年来炒作受更多企业欢迎,但炒作是“有毒”的,为什么有的品牌能炒红有的品牌却不能?为什么有的品牌炒出名了却不能转化为销售拉力?
期刊
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张仲梁    如贤君的后记所言,书是奢侈品。而在我看来,贤君的书,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书是奢侈品。  读一本好书,比拥有一件奢侈品更快乐!  周六的下午,坐在窗前,手里是中央电视台广告中心策略总监,第55届嘎纳国际广告节评委余贤君博士新著的《激活消费者心理需求》。  一种久违的快乐。  快乐,是因为贤君告诉我,消费的世界其实奇妙无穷。  为什么有炫耀性消费?贤君说,是因为从
期刊
双方付出的是口水,而换来的是媒体的免费报道,知名度的提高,这么划算的买卖每个人都算得很清楚。    随着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不断成熟,炒作的手法也在不断翻新。以口水仗为主要形态的炒作开始被企业广泛使用。营销骂战渐渐演变成了一场场精心策划的真人秀。  口水仗需要对骂,而对骂是需要情绪的投入,甚至越演越投入,最后弄假成真。口水仗需要围观者,不然这场秀就没有了意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抱有的是看热闹心态,当然也
期刊
品牌炒作是思维创新、品牌传播和事件营销三个层面的有效结合。借助媒体,发动连续攻势是王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炒作似乎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受众的视野,大到企业如汶川地震中的王老吉、扛住非油炸大旗的五谷道场,小到个人如凤姐、犀利哥、兽兽和郭美美……媒体貌似为我们揭开很多“真相”,然“真相”背后也总有真相,那就是媒体攻势被借用。  《现代汉语词典》给“炒作”一词这样的定义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
期刊
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并不是只需要单纯地把部门员工组织到一起进行生产即可,同时还得是各部门进行单独成本利润核算的负责人。    企业案例    我们公司是一家食品企业,以生产豆类制品为主,已有50年的历史,销售对象主要是超市和批发店铺。公司的规模在本行业中可以算是名列前茅。公司正式员工有2D0人,再加上临时工的话,员工总数有将近500人左右。本公司是由我父母一手创立的,现在已经交给了我们这些子女在经营,
期刊
“非诚勿扰”事实上创造了多媒体时代娱乐节目营销的一种样式:创意一特色内容—争议性话题一多渠道传播一获得关注。    去年春天,江苏卫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栏目成为了全国观众的话题和谈资。伴随节目高收视,“马诺”等女性成为话题中心,在网络上毫无遮拦的谩骂、电视媒体的高频度曝光和传统媒体的新闻关注三重力量的作用下,一个个平常普通的女孩子成为明星,而这个节目也夺得了电视观众的眼球。  在眼球经济的大背景
期刊
为了紧缩巨额行政预算和开支,意大利政府于8月中旬宣布要将那些不足千人的小镇合并。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引发全国激烈抗议。意大利全国小镇联盟主席弗兰卡。比利亚抨击中央政府肥上瘦下,分明是在这地方造反。她说,实际上这些小镇所有镇长全年的薪水加起来仅有580万欧元,仅相当于国会下院的餐饮服务费。而在人口不足600人的菲莱蒂诺小镇,现年46岁的镇长卢卡、塞拉利表示,他希望摆脱陷入巨额债务危机的意大利,决定效法
期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月20日宣布,中国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按照计划,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将首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路透社将之称为是“中国更大雄心的试验台”。迄今为止,全世界共计进行了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活动,但只有美国和苏联/俄罗斯掌握了完整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此次,如果“天宫1号”和神舟8号“深情一吻”成功,中国将成
期刊
网络狂潮中类似这般的“秀”更为普遍,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仅仅吸引眼球是远远不够的。    被炒作击中的无辜者    当无数张“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郭美美手持价格不菲的爱马仕包包的照片高调出现在公众面前时,网民一致的口诛笔伐接踵而至。另一个与此同时发生的事情是,爱马仕在普通民众中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也就是说,这个一向以“高价高贵”著称的品牌,在此事件后“被宣传”了。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最近三个月对爱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