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因人而异

来源 :北方人(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人才能从旅行中有所收获?如果旅行算一种治疗方法,它确实有一定的洗涤灵魂的作用,但不会包治百病。
  能从旅行中受益的人,本身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是善良的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深情关注,同时努力捕捉世界的影响。这些能从旅行中受益的行者,是心灵领域的艺术家,敏感含蓄,也许衣服又脏又破,跟人打交道呆头呆脑,但他们却有着大艺术家般细致的灵魂。他们从旅行磨合里,提炼营养物质。
  没有顿悟,从侧面反证旅行不具有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它因人而异,因人生观而异,因人生阅历而异。就像读书,每个个性鲜明的读者,满怀希望地读,但多数人还是只看懂我们熟悉的道理。
  旅行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片止痛药,也许可以治好诸如失恋、家庭矛盾、工作压力大这类无关存亡的小毛病,清除我们被优越生活惯坏的“寂寞病”,但治愈不了“癌症”。所以,通过一次旅行就让人净化心灵,攘除偏见、狂妄、心灵畸形,这是最让我受不了的赤裸裸的胡扯。可是,数量可观的旅行达人依然大肆贩卖这些旅行意义,企图用旖旎的风光加上幻想的旅行意义,引诱还没有摆脱贫困的人们辞职、放弃工作甚至学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上一点点东拼西凑的旅费去探求旅行牛人倡导的引人入胜的奇迹之旅。
  旅行是营养品,旅行也可以冲动,但我们不该盲从,尤其不要為赢得别人的尖叫盲目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你认为旅行是给你提供成长机会的话,那么迈出第一步之前,你对自己的旅途进行细致规划,正是你不再做个旁观者,从此亲自经历成长的有益铺垫。如果你连这第一步都做不到,哪里还有谈我要成长的资格呢?如果你连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手段都不具备,却一味要到旅行中去经历悲喜交加的心路历程,我认为这样认定旅行的意义,听上去自由又美好,但它不健康,也未必有好收获。
  思考人生,懂得关爱别人,领悟死亡意义,难道一定要去印度,要到加尔各答的“垂死之家”亲临其境才行吗?如果你对城市路边一只濒临死亡的流浪猫熟视无睹,如果你对自己父母也缺少关心的话,那么,即使在特雷莎修女创办的“垂死之家”直面死亡,你也不会就此清醒,更深一步地领会爱与奉献的意义。即使震惊,一觉醒来,你依然是原来的你。
  我反对的不是旅行本身,而是打着开阔眼界和让心灵成长的旗号所写的那些迎合消费者心态倡导旅行的书。现在,很多旅行牛人都有赞助,或靠卖字维持生活,他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长年累月四海为家,但这种方式却普及不了。
其他文献
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位大师在中国画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的三个人在同一个时代出现、相遇,本是一场盛事,可他们动如参商,只留下短暂的交集。  一  1928年,徐悲鸿刚认识齐白石。那年徐悲鸿30多岁,齐白石60多岁,两人差32岁,一个正当而立,一个已经算老人家。  徐悲鸿虽然年轻,但他受过高等教育、留过洋,已经做了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而齐白石一把年纪,没有受过系统教育,有些名气,但非
期刊
我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组装好的望远镜,小心翼翼地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通常,他一出差就会有一个月左右。  为了避免城市的灯光干扰,各地的天文台都安设在市郊的高山上。父亲去调试望远镜,业余时间会跟当地天
期刊
我从来不敢说结局可以控制,因为没有人能够真的控制。  我们在对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残酷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除了安全和长寿,他们还有其他优先考虑事项;建构个人故事的机会是维持人生意义的根本;通过改变每个人生命最后阶段的可能性这一方式,我们有机会重塑养老机构、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对话。  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有一天,我接到我女儿亨特的钢琴老师佩格·巴切尔德的丈夫马丁的电
期刊
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其实很微妙。  没错,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在赤壁之战中也不负厚望。他出使东吴,折冲樽俎,促成联盟,战胜曹操,与刘备度过了一段如鱼得水的“蜜月期”。  然而战后,他似乎退居二线了。夺取益州,是庞统极力怂恿,并出谋划策;进攻汉中,是法正极力主张,并出生入死。所以庞统战死,刘备“言则流涕”;法正病故,刘备“流涕累日”。法正死后获得的待遇,甚至比关羽还高。  庞统和法正,才是
期刊
还是夏天好!穿点儿小衣服,很贴身,窈窈窕窕的。但冬天不一样,一穿上厚棉衣,个个都跟狗熊似的。尤其女的,为了美,大冬天的都光着腿满街跑;为了瘦,几天几宿不吃饭。你让她们把自个儿裹得跟个粽子似的,肯定不愿意。而且,不仅在穿衣打扮上不能有丝毫懈怠,各种提升气质和变美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边有一个最有效的方法——这东西怎么说呢,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就是整形。  爱美、追求美,本来就是咱们
期刊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各种争议的世界里。  一方面,人们使用“职场PUA”“逃避性沮丧”“鸡娃”等网络新词夸张地形容社会现象,渲染或消极或焦虑的心态,让人时刻感受到生活的痛点。  另一方面,“佛系青年”“咸鱼”“摸鱼哲学”等概念纷纷被提出,人们企图以这种生活态度抵抗焦虑,夺回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权。  然而,这些主张并不能在实质上指导年轻人的生活——身为社会人,人们很难真正逃离所处的环境;而生活的责任
期刊
相逢一处好景  冯唐曾列过理想中的家,他说最好附近有公园,最好三五分钟能到,开车才能到的不算数。  公园里要有草坪,因为人到中年,筋骨似乎总解不开,跑步是解药。沿着小路跑一跑,温煦的风吹拂过耳边,浅浅的绿意荡漾在脚下,听着孩童的嬉闹声响,出了一身汗,人也好了。  但于更多人而言,去公园里散散步、发发呆便已足够。  一踏入公园,那些高大茂盛的树木便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隔绝开了外面的车水马龙,隔绝开了
期刊
当年,演完《渴望》中的刘慧芳之后,凯丽不知何故,在影视界沉寂了。即使这几年在屏幕上偶尔见到她,观众也难以产生像对刘慧芳那样的亲切感和崇拜感。这十余年的心路历程,凯丽是怎么走过的呢?   在凯丽家新装修过的20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记者见到了回家看望女儿的凯丽,面前的凯丽依然光彩照人,一向快人快语的她对笔者谈起了她这十余年来走过的点点滴滴:    我用了10年的时间  让观众忘记刘慧芳    《渴望》
期刊
人们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偏见,那就是男性和女性一旦步入中年,就仿佛彻底分化为了两个不同的物种。前者蜕变成修身养性的老干部,疯狂迷恋周末钓鱼、酒桌上谈政治和日常围观挖掘机;后者则化身岁月静好的精致贵妇,一门心思地投入到烘焙、烹饪和跳舞的怀抱。  眼看着一对恩爱了半辈子的夫妻,到中年却因生活追求不同而渐渐分道扬镳,让人不禁在内心唏嘘不已。直到那个共同的爱好将他们再次弥合在一起,那就是——养植物。这仿佛就是
期刊
先说好消息。有些饭菜,其实剩了以后热热再吃反倒更有利于健康。比如,吃冷过后再加热的淀粉类食物——米、面等等这些华人餐餐离不开的食品,血糖上升较慢,胰岛素分泌也较稳定。  再说坏消息。这并不能排除我们对吃剩饭剩菜的最大担心:如何确保安全、避免食物中毒。如果你遭受过食物中毒,那种痛苦你肯定终生难忘:上吐下泻、严重腹痛。  每年在英國,大约都有100万人食物中毒,其中一半是因为吃了自己在家做的饭(夏季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