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实现高校科学发展必须回答和解决的两大根本性问题。占全国普通院校总数90%以上的地方高校,其主要功能是紧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北京农学院作为地方农业高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全面统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与地方农业行业发展相得益彰。
准确定位是地方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
首先,在办学定位上,应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主动参与、共同发展。北京农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确立了“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致力于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其次,专业结构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专业,设置一些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学院始终将调整专业结构作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面,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点,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使改造后的园艺学和兽医学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与此同时,学校结合社会需求,积极探索设置和建设边缘学科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有重点、有计划地申报和增设了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区域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等新专业。
再次,人才培养方案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应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地方高校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其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学校不断完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行了“平台 模块”、以主修专业为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实行了小学期制,构建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
最后,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应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应用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北京农学院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以首都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研究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型研究;全面参与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调研”项目,探索北京市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新模式;开展了北京沟域经济研究,形成了首个北京沟域经济理论研究成果一《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承办了沟域经济发展论坛,通过组织专家研讨,为北京市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特色发展是地方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活力所在
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管理方式等方面,尤其集中表现在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方面。地方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在突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方面,建设好特色学科,发展好特色专业,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特色发展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扩大学校影响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成为各地方高校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处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区的北京地方高校,其生存和竞争压力更是远远高于其他省市的地方高校。北京农学院充分认识所处环境,在科学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学科引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学校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探索与首都其他农业院校鲜明区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途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在强化特色的基础上,把握机遇,稳步拓展,以特色带动全面协调发展。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北京农学院形成了培养应用型复合性人才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近三年来,学校不断突出办学特色,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紧密围绕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现代农林经济与管理三大方向,构建了畜牧兽医学科群、植物科学学科群、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生物技术学科群、农林经济与法文学科群五大都市型现代农业学科体系,并确定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为骨干学科。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分层建设。第一层次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第二层次为校级骨干专业建设,第三层次为新建专业建设,形成了以农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布局。
履行三大职能是地方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使命所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的三大职能。北京农学院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为主要着力点,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履行《高等教育法》赋予的职能,紧紧抓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这个根本不放松,坚持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相互促进,努力打造和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三大体系”。
1 以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打造和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以教材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教学内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学校联合天津农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共同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教材建设,并启动了第一批11部都市型高等农业系列教材编写工作。“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了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园艺专业和兽医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以加快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生都市型现代农业技能的培养。学校挖掘校内外资源,全方位建设实践基地,如“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都市农业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百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以都市农业为主题的“北农科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
以创业教育为创新点,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应对能力。学校加强创业教研室建设,出台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学校启动了49项创业项目,35个团队参加昌平青年创业大赛,6个团队进入64强,两个团队入住北京青年创业园。学校以“农林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实验技能大赛、股票模拟大赛、创意创新文化大赛等学生竞赛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农、爱农意识。
2 以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为依托,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政校联合,打造校内外联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学校 在北京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整合校内外资源,成立了“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搭建起了高水平、学科交叉、多部门参与的科技创新平台。除校长担任研究院院长、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常务副院长之外,学校聘任了市农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农业局相关领导分别担任名誉院长和副院长,从管理体制上搭建政校合作载体,促进开放性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科教联合,实现教育与科技资源共享。在过去“三院联动”(北京农科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农职院)机制下,聘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23位研究员为学校硕士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进一步推进了“三院联动”机制建设,借助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优化导师结构,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整合校内资源,打造以学科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平台。学校通过一级学科建设,梳理和凝练了学科方向,初步形成了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管理相结合,以研究方向为落脚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借助人事制度梳理以研究方向为载体的科研团队;通过新实验室的分配,推动院系学科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资源共享,搭建了以硕士点为依托、以学科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
3 以大学生“村官”和“推广教授”为依托,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丰富“1 1 X”工程内涵,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和完善。2006年,学校在延庆县探索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1 1 X”工程:第 “1”指建立一支以学校教授为主的专家和推广教授队伍,第二个“1”指建设一支延庆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X”是指为延庆县培养若干名农村实用人才。在与延庆县合作试点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学校将“1 1 X”工程扩展到其他郊区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学校的“1 1 X”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联手。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人数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具有知识和年龄等优势,与基层队伍形成明显的互补。因此,学校构建了以大学生村官科技推广协作网为平台的推广工作机制和百名专家顾问团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创新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加强推广教授队伍建设,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创新和完善。学校将推广教授列为与教学、科研并列的第三个教师系列,充分体现了推广教授队伍的重要性和对教师的激励作用。2009年,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推广教授队伍建设的力度,增加两个教授、5个副教授指标用于加强专职推广教授、副教授队伍建设。同时,学校与平谷区大华山镇、门头沟区龙泉镇、昌平区兴寿镇、延庆县四海镇和康庄镇、房山区张坊镇签署了全面合作共建新农村基地协议,以此作为推广工作的载体和技术辐射示范基地。
学校将妥善协调“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突出特色与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创新发展与校园和谐”四种关系,通过创新完善“三个体系”,践行“三项职能”,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准确定位是地方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
首先,在办学定位上,应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主动参与、共同发展。北京农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确立了“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致力于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其次,专业结构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专业,设置一些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学院始终将调整专业结构作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面,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点,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使改造后的园艺学和兽医学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与此同时,学校结合社会需求,积极探索设置和建设边缘学科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有重点、有计划地申报和增设了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区域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等新专业。
再次,人才培养方案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应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地方高校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其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学校不断完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行了“平台 模块”、以主修专业为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实行了小学期制,构建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
最后,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应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应用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北京农学院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以首都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研究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型研究;全面参与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调研”项目,探索北京市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新模式;开展了北京沟域经济研究,形成了首个北京沟域经济理论研究成果一《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承办了沟域经济发展论坛,通过组织专家研讨,为北京市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特色发展是地方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活力所在
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管理方式等方面,尤其集中表现在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方面。地方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在突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方面,建设好特色学科,发展好特色专业,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特色发展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扩大学校影响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成为各地方高校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处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区的北京地方高校,其生存和竞争压力更是远远高于其他省市的地方高校。北京农学院充分认识所处环境,在科学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学科引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学校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探索与首都其他农业院校鲜明区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途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在强化特色的基础上,把握机遇,稳步拓展,以特色带动全面协调发展。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北京农学院形成了培养应用型复合性人才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近三年来,学校不断突出办学特色,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紧密围绕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现代农林经济与管理三大方向,构建了畜牧兽医学科群、植物科学学科群、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生物技术学科群、农林经济与法文学科群五大都市型现代农业学科体系,并确定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为骨干学科。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分层建设。第一层次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第二层次为校级骨干专业建设,第三层次为新建专业建设,形成了以农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布局。
履行三大职能是地方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使命所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的三大职能。北京农学院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为主要着力点,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履行《高等教育法》赋予的职能,紧紧抓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这个根本不放松,坚持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相互促进,努力打造和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三大体系”。
1 以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打造和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以教材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教学内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学校联合天津农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共同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教材建设,并启动了第一批11部都市型高等农业系列教材编写工作。“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了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园艺专业和兽医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以加快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生都市型现代农业技能的培养。学校挖掘校内外资源,全方位建设实践基地,如“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都市农业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百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以都市农业为主题的“北农科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
以创业教育为创新点,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应对能力。学校加强创业教研室建设,出台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学校启动了49项创业项目,35个团队参加昌平青年创业大赛,6个团队进入64强,两个团队入住北京青年创业园。学校以“农林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实验技能大赛、股票模拟大赛、创意创新文化大赛等学生竞赛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农、爱农意识。
2 以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为依托,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政校联合,打造校内外联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学校 在北京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整合校内外资源,成立了“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搭建起了高水平、学科交叉、多部门参与的科技创新平台。除校长担任研究院院长、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常务副院长之外,学校聘任了市农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农业局相关领导分别担任名誉院长和副院长,从管理体制上搭建政校合作载体,促进开放性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科教联合,实现教育与科技资源共享。在过去“三院联动”(北京农科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农职院)机制下,聘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23位研究员为学校硕士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进一步推进了“三院联动”机制建设,借助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优化导师结构,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整合校内资源,打造以学科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平台。学校通过一级学科建设,梳理和凝练了学科方向,初步形成了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管理相结合,以研究方向为落脚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借助人事制度梳理以研究方向为载体的科研团队;通过新实验室的分配,推动院系学科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资源共享,搭建了以硕士点为依托、以学科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
3 以大学生“村官”和“推广教授”为依托,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丰富“1 1 X”工程内涵,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和完善。2006年,学校在延庆县探索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1 1 X”工程:第 “1”指建立一支以学校教授为主的专家和推广教授队伍,第二个“1”指建设一支延庆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X”是指为延庆县培养若干名农村实用人才。在与延庆县合作试点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学校将“1 1 X”工程扩展到其他郊区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学校的“1 1 X”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联手。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人数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具有知识和年龄等优势,与基层队伍形成明显的互补。因此,学校构建了以大学生村官科技推广协作网为平台的推广工作机制和百名专家顾问团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创新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加强推广教授队伍建设,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创新和完善。学校将推广教授列为与教学、科研并列的第三个教师系列,充分体现了推广教授队伍的重要性和对教师的激励作用。2009年,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推广教授队伍建设的力度,增加两个教授、5个副教授指标用于加强专职推广教授、副教授队伍建设。同时,学校与平谷区大华山镇、门头沟区龙泉镇、昌平区兴寿镇、延庆县四海镇和康庄镇、房山区张坊镇签署了全面合作共建新农村基地协议,以此作为推广工作的载体和技术辐射示范基地。
学校将妥善协调“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突出特色与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创新发展与校园和谐”四种关系,通过创新完善“三个体系”,践行“三项职能”,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