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文化在校园传承发展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阐述传统非遗文化在校园传承发展的重要性,提高青少年对非遗文化传承(以下简称“非遗”)的意识,并提出客侨非遗文化在校园传承发展的途径,希望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非遗文化;校园;传承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已成为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在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青年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也离不开这股新生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国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意识到对美好文化的自觉传承发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向理论方向发展,是与实践相衔接的新高度。
  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发展方面,民族的未来是青年,创造未来的力量体现在青少年身上,这力量绝对是巨大的,可以维持很长时间。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发展及其多年的经验表明,校园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区域,能帮助青少年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扎根于青少年心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的确,“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青少年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年轻一代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次很大的成果,大学跨学科融入校园文化的学术环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更广阔的教育体系,利于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整合、更新和再开发,从而挖掘其无限多样的潜力。“公民”与“学术”的互动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的深度融合,我们必须继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这些资源的创造力。无论是“防御性”转型还是“创造性”转型,都应该与校园文化相联系。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魅力在于其对未来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融入我们现有的基础教育体系和结构中,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新的、可持续的制度承载能力,既支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有助于弘扬我国的优良传统。
  二、传统非遗文化在校园传承发展途径
  (一)客家山歌(凤岗客家山歌)在校园的传承
  1.通过音乐课了解和理解民歌
  教师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演唱歌曲的文化、方法和形式来学习和了解客家民歌么。通過学生小镇的文化活动,学校可以以学习客家民歌为主题,举办学习中国传统民歌的活动,例如,歌曲比赛、才艺表演等。
  2.整理客家民歌知识
  现在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民歌的了解越来越少,学校可以组织专业培训,将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然后出版成书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料或宣传资料,让学生可以便捷地拿到资源进行阅读,以了解客家民歌文化,继而了解中国传统民歌。
  3.组织宣传客家民歌的活动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学习客家民歌,组织校园游学。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带着学习材料进入社区和公园,在公共场所宣传客家民歌,可以参与各个领域,传承和发扬客家民歌。
  (二)校园内的竹塘麒麟舞传承
  1.重视课堂,落实教学
  学校可以举行“麒麟舞”活动,将其纳入学校规划体系、学校质量提升计划和学年计划。在研究项目活动的同时,我们开始制定课程内容,包括项目实施、历史发展、行为准则、评价标准等。具体的学习活动基于项目的特点、行动的基础、重要和困难的时刻、预防措施等标准按级别、按科、按内容、从易到难、从个体到融合,写出学期计划、课程表和时间表。
  2.创建“麒麟舞”,融入课间活动
  学校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研究团队与“麒麟舞”项目合作,将学生带入校园,并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学校在最初设计“麒麟练习”时可采用项目指南,简单的动作搭配适当的动作和音乐。
  3.发展和管理俱乐部
  俱乐部在成立前两年,计划每个班级选拔4名学生,最大化课后教育;每天通过俱乐部和“4:30”课程进行巩固,深入改进动作细节和日常活动。作为时间的枢纽,两个月后我们在巩固动作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新成员,老成员展开教学训练。
  4.组建专门的参赛团队,在校内外展示成果
  从课堂上描述性项目的讨论、应用、开发和实施,为的是打造一个具有一定水平的师生团队,参与不同层次的“麒麟舞”比赛和各种表演活动,展现学校项目的丰富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
  (三)在学校推行象棋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1.提高课程意识,实现校本课程
  象棋是一项促进智力发展和情操的体育项目,也是一项增强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冥想能力。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学习环境,通过交流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可以全面深入开展“中国象棋”活动,定期为师生开设象棋课程,激发师生学习象棋的兴趣,促进教师象棋道德的形成。例如,我校为提高师生象棋技能,改编学校课程教材——《小学生象棋教材》。
  学校定期举办不同级别的象棋比赛,选拔学校象棋队成员,并坚持开展训练,以提高队员的技术水平,确保队员积极参加有组织的象棋比赛,提高学生真正的战斗技能的水平。同时,学校每学期可以举办一次特色象棋表演展,对各班级的表现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的棋手和班级队伍进行表扬。
  2.以象棋元素,打造特色校园
  在学校环境里,随处设置象棋元素。比如,篮球场两侧立着象棋台,地上画上棋盘,墙上挂着象棋文化介绍,通过象棋成语故事等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对象棋产生热爱之情,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正直和忠诚,学习做人之道。   学校要扩大学习象棋的范围,使每个人都学会下棋;此外,教师、学生、家庭和社区需要了解并支持学校的特色。通过专家讲座的学习,专家指导象棋教学方法,让师生了解弘扬和传承象棋文化的必要性以及掌握象棋的基本知识,激发起师生教学象棋和学生学习象棋的兴趣。其次,学校要让家长了解学校举办象棋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激发家长参与,共同促进学校象棋特色发展。
  3.开展象棋文化教育,形成科学研究
  学校可充分发挥研究的用处,办好象棋文化,提供有效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把象棋课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起点和成果,作为研究课题发表。为了更加积极地推进这项工作,我校成立学校项目研究小组,聘请了教学专家作为学校顾问、班主任、专职国际象棋教师和体育顾问等开展该项目的工作。教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细则,通过专家研究,拓展国际象棋文化内涵,深化国际象棋训练对学生德智教育的影响,推动专题研究的开展。
  三、遗产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对校园的影响
  (一)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和学校内涵
  校园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增加学校的教育吸引力,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学习的正当动机。许多学生将他们对流行体育和艺术的个人兴趣作为一种必需品,在学校系统的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并将他们的青春投入到“非遗”的传承中。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情怀
  在校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有效拓宽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这就是今天教育的目标,是学校丰富的教育活动的保证,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改变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德育。在校开设非遗课程,让枯燥的阅读变得丰富多彩、灵活、清晰,让学生在体验非遗项目的精彩技艺的同时,也传承了伟大神圣的民族精神。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在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文情怀,让他们学会做人。因此,非遗课程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校园开展非遗课程,有利于学校全面发展人才,实现德育的重要目标。
  (三)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学校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遗产,其传承和创新发展是“造福今世后代”的主要原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校园,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传承、保护和实际工作的重要举措。实施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教育,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价值主要在于“育人向善”,对践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为大学生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树立自信心、提升学校软实力是当前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价值观。 “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最根本、最深层次、最持久的力量。”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渗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祖国,从而带来民族自豪感和激发起爱国热情。此外,学校的发展需要文化信任。以校园非遗课程为契机,学校软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学校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生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留住优秀人才。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现在和未来教育的工作内容之一。学校不仅是具有文化氛围的教育场所,也开阔了年轻人的视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留下成为可能。作为我国的年轻一代,我们必须在高水平上充分肯定我们的文化,认识我们的文化活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窗口,可以影响年轻一代乃至整个社会。我们要自觉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向季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从法律到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肖牡丹.区域非遗活态继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文学教育(下),2018,456(12):100-101.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教育的关注点虽然还停留在各大主科上,但对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重视程度却在不断提升,而音乐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因其具有对学生美学素养、鉴赏能力、艺术涵养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音乐课堂效率与授课质量并不理想,为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窘困境地,号召广大音乐学科教师积极探寻新式教学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初中音乐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中去。体育课作为学生喜欢的一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因为体育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强健体魄、磨砺意志、完善品格,还可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有利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小学足球;体育训练;德育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
本报综合消息 8月30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2021年秋季开学典礼。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  怀进鹏指出,教育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准确把握我们党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  怀进鹏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微课为载体,针对不同阅读阶段设计不同的微课类型。课前唤醒学生旧知,引出新授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中解答重难点,突破阅读问题,扫除阅读障碍,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微课;课前醒知;课中解知;课后固知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5日-30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指导、广东南方出版传媒教材经营有限公司主办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教研教学交流活动在河南省组织开展。来自广东省内各地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和骨干老师18人组成教研教学交流团在6天内先后到3个地市共参加了17节示范课、优质课的观摩与研讨点评交流。在百年名校——开封市县街小学听取了人教版小学数学《轴对称》,在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观摩了人教版
【摘要】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老师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尤为重视数学应用题的授课质量,应该根据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进行教学的开展。为了促进应用题教学的稳定发展,本文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实践教学的考察,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往往带有探究意义和开放性,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解决应用题的逻辑思维是学生数学意识
【摘要】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趋势,然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度不够,势必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状。为此,本文运用信息技术,以图、文等形式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扭转不合理的现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打破传
【摘要】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 教育”的模式。特别是在这种疫情环境下,着重体现出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长达3个月的疫情时间里,我们借助于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办公、线上办学,让学生依然能够在家中学习知识,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疫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学会科学、合理开展信息化教学,让英语教育工作能够继续顺利开展下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的关键期,新时代背景下,以小学《科学》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尤其重要。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存在并开展的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本文的研究从现阶段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存在的不足出发,分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价值,最后以六年级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和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建立数学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和处理数学问题,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其中,转化思想引领学生在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对数学命题进行等价转化或非等价转化,使问题在转化中得到解决。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转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