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树在化上“北京娃娃”的浓妆之前,是个不折不扣的“红孩子”。如果说在过多的关注和解读之下,北京娃娃仰着一张超出她的年龄的冷艳的脸,眼影的颜色太酽,嘴唇娇艳欲滴,给人一种甜美而又暴戾的感觉,如同将要被撕裂的美。那么红孩子就是阳光的、向上的,却又在所谓的朝气蓬勃下暗藏杀机,仿佛看一场提前知晓了结局的恐怖电影,但是,你暂时还不能知道转折在哪里,提心吊胆地,等待某个预料中的血腥画面突然撞到眼前来。而对于“红孩子”来说,这种血腥的场景也许过于频繁。
十六岁之前的林嘉芙——也就是女主人公“我”,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我”爱上了攒糖纸,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认识了一个捡玻璃的女孩,她攒玻璃是因为它们有魔法,能让你看到想看的东西,以及回到过去。于是两个女孩开始收集颜色各异的玻璃——绿色的最常见魔法却最弱,她们更喜欢茶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并且这是个不能告诉第三个人、否则就失灵的秘密。而事实上,命运的魔术才刚刚开始,它带着令人不容质疑的力量。1990年的夏天,七岁或者八岁的林嘉芙从山东的家乡来到北京,穿着蓝色裙子和白色长筒袜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去玫瑰学校参加考试并且成为了它的一名学生。那是几乎整个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都在唱着《青苹果乐园》的年华,在这所有着革命历史的玫瑰学校里,连广播操甚至都用了小虎队的《爱》做音乐:“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此时的“红孩子”初露端倪:“我是一个红孩子,内心渴望着激情的事业和理想。升旗典礼唱队歌时我的声音最洪亮,队服最干净,表情最虔诚……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体育,热爱集体,心无旁鹜,努力学习。课外书除了看《少年血》还看《少年赖宁》。”这是胸口一把轰地燃烧起来的火,那几个“热爱”就有一股奋不顾身,横冲直撞的劲头,它的来势过于凶猛,似乎注定了被摧折的命运,让人心里惴惴的,像幸福太深令人恐惧一样,每个人都要眼睁睁地看着那“泣不成声的青春”的上演。
于是双胞胎兄弟风来了、雨来了,江小湖来了,高年级学生陈宇磊来了,贺维特来了,纪老师来了。从《北京娃娃》到《长达半天的欢乐》,再到今天的《红孩子》,春树的作品里总是人物众多,他们变替往复,像嘉年华里的旋转木马,音乐一响起,就在眼前旋转得令人眼花缭乱。这一切都秉承着作者自身独特的气质。
记得有一次春树来我们的编辑部,临走时一边说再见一边径直向大门旁边洗手间的门走去了——这是几乎任何一个编辑部来访的客人必定要犯的错误,那两个门距离太近,并且从里往外走的话走向洗手间似乎更加顺理成章一些。所有人都开始大声地提醒:“哎!往这边!往这边!”并且开心地大笑起来。舂树姑娘非常不好意思地改变了路径,那天她就是涂了过于浓重的蓝色的眼影,而且有一层银色的粉末在薄薄的眼皮上闪闪发光,粘了假睫毛没有我忘记了,总之让人过目难忘。但是她瘦瘦小小的身材被包裹在厚重的格子外套里,幡然醒悟的那一刻脸颊上是羞涩,慌张的红晕,非常非常的不好意思。那张脸不同于印刷在杂志,书籍封面上的任何一个春树。
她就是一个邻家的害羞的、寡言的,敏感的,在乎他人感受的,似乎不知道哪一句话就可能伤害到她的小女孩。她一点也不凌厉,她一点也不锋锐,她一点也不愤世嫉俗一点也不愤怒。她很懂事。
她也很单纯。所以这一本一本有人物原型的自传体小说才不同于某些同龄作者苦心孤诣构建的“结构”、“布局”、“章法”,就像我前面用过的一个比喻,现在反过来,春树就像一个网眼过小的筛子,将这一切都留在筛子上面,只过滤下一颗叫“简单”的颗粒,异常透彻。她没有任何一个讲故事的预谋,并没有居心叵测地将自己的生活篡改,然后隐藏在一个个被自己精心编造出来的名字的面孔背后,讲述一个个自己的故事。阅读中,我们似乎从某种端倪揪住了作者的狐狸尾巴,但是它在宽大的衣摆下虚晃一招,消失了。而春树没有任何铠甲,惟一的铠甲是她管自己叫“林嘉芙”,这是大胆的、直率的,单纯的,这是等待一万只脚踩下去都会直接踩到皮肤上踩到最痛处的卸下所有自我保护的姿态,当然也可能是被一万只手捧起来。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到那么多人物近乎“混乱”地出现,并且像书中提到的那位刘老师所说的那样:“写着写着就把人物写丢了。”
不会被“丢”掉的是双胞胎兄弟风和雨,因为他是初恋。我想初恋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已经过去了很多年,那么留在记忆里就只有一些场景和气息,就像由于爽约而被风怨恨的林嘉芙想要改变与风的状况而做的那次努力一样,它带着陈年的屈辱的味道,历历在目。风站在台阶上高高在上,“眼神如此冷漠”,他不是“我”从前亲密的玩伴风,“阳光像水一样弥漫在我们之间。我觉得冷极了。”少年的冷漠如厨打在作业本上那个大大红红的叉,即使悄悄被撕掉了,它依然挂在十二岁的天空,提醒着你的耻辱。仿佛是“血腥”场面的开始。如果说这种耻辱还笼罩着精神的光环,那么陈宇磊在“我”的生命里就是一次最为仓促的青春的演习,我在最最幸福的时候——我爱的人也爱我!再一次落人命运的圈套,一次不成功的身体的经验,像导演嘴里的那声“卡”,瞬间将幸福叫停,剩下的只有沮丧、疲惫,或者对彼此生出的一丝丝厌恶。
玫瑰学校里的林嘉芙,在迅速地生活。离开家乡之前的林嘉芙曾经是个小大人,“大概五六岁吧,我站在一座高高的土堆上面,下面的大人说我像是‘小大人’。我想当时他们看到我的面目表情就应该是‘惆怅’……在我很小的时候,如果在某个地方曾和小朋友玩过黏土,而过一段时间我经过那里时却已经再找不到黏土,我就会很失落,很难受。”不用怀疑,林嘉芙就是这样一个敏感重情的小孩,但是在玫瑰学校她似乎与所有人擦肩而过,付出了得不到,甚至遭到讥讽、嘲笑和排挤,我爱的人不爱我。所以“性格发展到后来,我就觉得我是一个找抽的人。”“找抽”——这个有着类似自虐的深层含义的词,让“红孩子”那几个“热爱”像几团缺乏氧气的火焰,熄灭了。尤其发展到最后,当纪老师惊诧而愤怒地将满含着深情、委屈而哽咽的“我”推开时,“我”的所有温情、希冀和自尊都被她击得粉碎。“红孩子”终于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换上一副没有表情的表情,狂奔在成为“北京娃娃”的路上。
而林嘉芙说:我恨玫瑰学校,但那并不是它的错。
于是捡玻璃的朋友再次出现了,我在某个电光石火的瞬间,突然开窍——世界上根本没有魔法这回事,也没有什么玻璃造成的神话。我明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自己不明白。而在明白真相的一刹那,我看清了面前的神秘朋友,这让我倒吸一口冷气她平凡至极,土啦吧唧,穿着校服,比我矮一头。很显然,她只是一个玫瑰学校低年级的学生,一个比我小的普通女生。命运使了一个障眼法,即使我再装下去,它还是会毫不留情地将真相呈现在我面前。
整本书,它没有花哨的技巧,和费尽心机搭造的结构,从回忆开始,故事按照时间的线性发展。无论从文字、叙述的方式、节奏,还有从总体体现出的作者的思维方式,都让我看到那个爱脸红的有些笨拙的春树,她用自己的单纯,直率和满腔热忱向世界张开手臂,没有任何自我保护,而世界回赠给她的却是一个一个将额头磕出鲜血的石头。少年血。
文章结束的时候我想起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K歌,春树点的几乎全部是我们上小学时唱的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雷锋好榜样》……它恰恰是春树这本书营造的氛围,像一种气场,席卷了所有人的回忆,如果90年代初你恰好是一个少年,那么这些旋律也许已经尘封很久,但是如此轻易地,它就又能够从嘴边滑出来,就如同我们从来不曾忘怀的那些令我们“泣不成声”的少年往事。春树的歌声并不悠扬,但是也许她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自始至终,她都是那个“红孩子”春树。
十六岁之前的林嘉芙——也就是女主人公“我”,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我”爱上了攒糖纸,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认识了一个捡玻璃的女孩,她攒玻璃是因为它们有魔法,能让你看到想看的东西,以及回到过去。于是两个女孩开始收集颜色各异的玻璃——绿色的最常见魔法却最弱,她们更喜欢茶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并且这是个不能告诉第三个人、否则就失灵的秘密。而事实上,命运的魔术才刚刚开始,它带着令人不容质疑的力量。1990年的夏天,七岁或者八岁的林嘉芙从山东的家乡来到北京,穿着蓝色裙子和白色长筒袜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去玫瑰学校参加考试并且成为了它的一名学生。那是几乎整个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都在唱着《青苹果乐园》的年华,在这所有着革命历史的玫瑰学校里,连广播操甚至都用了小虎队的《爱》做音乐:“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此时的“红孩子”初露端倪:“我是一个红孩子,内心渴望着激情的事业和理想。升旗典礼唱队歌时我的声音最洪亮,队服最干净,表情最虔诚……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体育,热爱集体,心无旁鹜,努力学习。课外书除了看《少年血》还看《少年赖宁》。”这是胸口一把轰地燃烧起来的火,那几个“热爱”就有一股奋不顾身,横冲直撞的劲头,它的来势过于凶猛,似乎注定了被摧折的命运,让人心里惴惴的,像幸福太深令人恐惧一样,每个人都要眼睁睁地看着那“泣不成声的青春”的上演。
于是双胞胎兄弟风来了、雨来了,江小湖来了,高年级学生陈宇磊来了,贺维特来了,纪老师来了。从《北京娃娃》到《长达半天的欢乐》,再到今天的《红孩子》,春树的作品里总是人物众多,他们变替往复,像嘉年华里的旋转木马,音乐一响起,就在眼前旋转得令人眼花缭乱。这一切都秉承着作者自身独特的气质。
记得有一次春树来我们的编辑部,临走时一边说再见一边径直向大门旁边洗手间的门走去了——这是几乎任何一个编辑部来访的客人必定要犯的错误,那两个门距离太近,并且从里往外走的话走向洗手间似乎更加顺理成章一些。所有人都开始大声地提醒:“哎!往这边!往这边!”并且开心地大笑起来。舂树姑娘非常不好意思地改变了路径,那天她就是涂了过于浓重的蓝色的眼影,而且有一层银色的粉末在薄薄的眼皮上闪闪发光,粘了假睫毛没有我忘记了,总之让人过目难忘。但是她瘦瘦小小的身材被包裹在厚重的格子外套里,幡然醒悟的那一刻脸颊上是羞涩,慌张的红晕,非常非常的不好意思。那张脸不同于印刷在杂志,书籍封面上的任何一个春树。
她就是一个邻家的害羞的、寡言的,敏感的,在乎他人感受的,似乎不知道哪一句话就可能伤害到她的小女孩。她一点也不凌厉,她一点也不锋锐,她一点也不愤世嫉俗一点也不愤怒。她很懂事。
她也很单纯。所以这一本一本有人物原型的自传体小说才不同于某些同龄作者苦心孤诣构建的“结构”、“布局”、“章法”,就像我前面用过的一个比喻,现在反过来,春树就像一个网眼过小的筛子,将这一切都留在筛子上面,只过滤下一颗叫“简单”的颗粒,异常透彻。她没有任何一个讲故事的预谋,并没有居心叵测地将自己的生活篡改,然后隐藏在一个个被自己精心编造出来的名字的面孔背后,讲述一个个自己的故事。阅读中,我们似乎从某种端倪揪住了作者的狐狸尾巴,但是它在宽大的衣摆下虚晃一招,消失了。而春树没有任何铠甲,惟一的铠甲是她管自己叫“林嘉芙”,这是大胆的、直率的,单纯的,这是等待一万只脚踩下去都会直接踩到皮肤上踩到最痛处的卸下所有自我保护的姿态,当然也可能是被一万只手捧起来。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到那么多人物近乎“混乱”地出现,并且像书中提到的那位刘老师所说的那样:“写着写着就把人物写丢了。”
不会被“丢”掉的是双胞胎兄弟风和雨,因为他是初恋。我想初恋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已经过去了很多年,那么留在记忆里就只有一些场景和气息,就像由于爽约而被风怨恨的林嘉芙想要改变与风的状况而做的那次努力一样,它带着陈年的屈辱的味道,历历在目。风站在台阶上高高在上,“眼神如此冷漠”,他不是“我”从前亲密的玩伴风,“阳光像水一样弥漫在我们之间。我觉得冷极了。”少年的冷漠如厨打在作业本上那个大大红红的叉,即使悄悄被撕掉了,它依然挂在十二岁的天空,提醒着你的耻辱。仿佛是“血腥”场面的开始。如果说这种耻辱还笼罩着精神的光环,那么陈宇磊在“我”的生命里就是一次最为仓促的青春的演习,我在最最幸福的时候——我爱的人也爱我!再一次落人命运的圈套,一次不成功的身体的经验,像导演嘴里的那声“卡”,瞬间将幸福叫停,剩下的只有沮丧、疲惫,或者对彼此生出的一丝丝厌恶。
玫瑰学校里的林嘉芙,在迅速地生活。离开家乡之前的林嘉芙曾经是个小大人,“大概五六岁吧,我站在一座高高的土堆上面,下面的大人说我像是‘小大人’。我想当时他们看到我的面目表情就应该是‘惆怅’……在我很小的时候,如果在某个地方曾和小朋友玩过黏土,而过一段时间我经过那里时却已经再找不到黏土,我就会很失落,很难受。”不用怀疑,林嘉芙就是这样一个敏感重情的小孩,但是在玫瑰学校她似乎与所有人擦肩而过,付出了得不到,甚至遭到讥讽、嘲笑和排挤,我爱的人不爱我。所以“性格发展到后来,我就觉得我是一个找抽的人。”“找抽”——这个有着类似自虐的深层含义的词,让“红孩子”那几个“热爱”像几团缺乏氧气的火焰,熄灭了。尤其发展到最后,当纪老师惊诧而愤怒地将满含着深情、委屈而哽咽的“我”推开时,“我”的所有温情、希冀和自尊都被她击得粉碎。“红孩子”终于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换上一副没有表情的表情,狂奔在成为“北京娃娃”的路上。
而林嘉芙说:我恨玫瑰学校,但那并不是它的错。
于是捡玻璃的朋友再次出现了,我在某个电光石火的瞬间,突然开窍——世界上根本没有魔法这回事,也没有什么玻璃造成的神话。我明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自己不明白。而在明白真相的一刹那,我看清了面前的神秘朋友,这让我倒吸一口冷气她平凡至极,土啦吧唧,穿着校服,比我矮一头。很显然,她只是一个玫瑰学校低年级的学生,一个比我小的普通女生。命运使了一个障眼法,即使我再装下去,它还是会毫不留情地将真相呈现在我面前。
整本书,它没有花哨的技巧,和费尽心机搭造的结构,从回忆开始,故事按照时间的线性发展。无论从文字、叙述的方式、节奏,还有从总体体现出的作者的思维方式,都让我看到那个爱脸红的有些笨拙的春树,她用自己的单纯,直率和满腔热忱向世界张开手臂,没有任何自我保护,而世界回赠给她的却是一个一个将额头磕出鲜血的石头。少年血。
文章结束的时候我想起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K歌,春树点的几乎全部是我们上小学时唱的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雷锋好榜样》……它恰恰是春树这本书营造的氛围,像一种气场,席卷了所有人的回忆,如果90年代初你恰好是一个少年,那么这些旋律也许已经尘封很久,但是如此轻易地,它就又能够从嘴边滑出来,就如同我们从来不曾忘怀的那些令我们“泣不成声”的少年往事。春树的歌声并不悠扬,但是也许她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自始至终,她都是那个“红孩子”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