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外贸人才需求变化及高等教育的对策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数外贸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冲击,给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蒙上了阴影。为了解当下国贸专业的就业情况,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多所高校的国贸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经过调查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调查对象的就业率为73.17%,但对口就业率仅为32.52%,77.81%的学生认为国贸专业课程应进行改革。改革包括增加外贸专业英语教学、加强其他专业知识的拓展与衔接、增强学生外贸实践能力等内容。此外,国贸专业的教材应与时俱进,加强其实用价值。这将对提高国贸专业的就业率以及对口就业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贸易 人才需求 教学改革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都到了严重的冲击。经济的萧条使其进口额下降,对中国的外贸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外贸企业举步维艰。穷则生变,变则通。企业的变化会对人才需求产生变化,而这与国贸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密切相关。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反映了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的劣势也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作者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咨询专家及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了调研,对外贸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高校在教学中应进行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外贸形势下,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的特点
  1.外贸企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变化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并不是太难。调查对象中,94.84%的学生用在找工作上的时间为3-6个月,投放的简历数全部在30份以下,获得面试机会的学生占82.33%,排除依靠社会关系找到工作的学生,就业率为73.17%。如果考虑到考研学生的数量,实际的就业率应该更高。但是,在就业的学生中,对口就业率仅为32.52%,换言之,已经就业的学生中,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从事贸易工作,而是从事了银行、证券、会计等工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四种:首先是外贸行业本身对人才得需求量下降;其次是高校提供的人才数量过大,使供需失衡;再次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当下所需的人才不同;最后是学生的心理因素所致,调查结果显示,75.62%的学生认为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会下降,22.98%的学生认为外贸行业的福利待遇低,19.7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外贸工作。
  2.外贸企业人才需求质量的变化
  在从事贸易的学生中,从事外贸营销方向的占70.59%,从事单据审核制作的占29.41%,这反映出企业更加青睐于外贸综合型人才。
  大部分的调查对象经历找工作之后,认为企业最为重视的是英语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实践经验和处理纠纷的能力,而不是很重视制作单据。与往年相比,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企业更加重视解决国际间贸易纠纷能力,这是由于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作为外贸的出口大国,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数量急剧增加。另一特点是企业更加看重实践经验,这是由于外贸行业景气程度下降,压缩成本的动机日益强烈,因此企业不想为培训应届毕业生买单。
  因此,可以如下定义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在能熟练使用外语的基础上,懂得国际贸易、商务流通过程、产品专业术语、合同规定、付款方式等,并且熟悉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各国法律。
  二、当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缺陷
  根据《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外贸人才需求总人数将达到79.344万人,人才需求量相当大。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仍然有很大的人才供需缺口。然而,这与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有所矛盾。因此,我们就可以排除外贸人才需求数量减少的情况,而肯定高校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间失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弊端:
  1. 课程的内容过于陈旧
  很多书籍教材均为80年代的产物或是在此基础上稍加改进,学生学习的内容缺乏时代性和新颖性,因此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这就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与企业的要求相匹配,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 学习的内容过于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知识架构,缺乏系统性
  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不同,把教学内容分为外贸谈判、单据填制、国际法律,经济学等几类。但是,企业需要的是外贸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系统的教育,使学生成为熟悉贸易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全才,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缺乏实践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运用理论解决问题,同时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并发展理论。外贸工作就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工作,并不是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理论基础就能够胜任的。但是现有的专业课程过多的注重了理论的学习,较少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导致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较差。
  4.过于重视对贸易过程的教学,忽视了贸易中的其他因素
  外贸工作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而功夫是在课外的。因此,高校除了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应对之策
  1. 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应该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实践性的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拓宽国贸专业的专业口径,增加专业的适应性;二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首先是增加其他專业领域的拓展学习,如机械制造、电子元件、医药等专业知识拓展。使学生在找工作时有别于其他毕业生的能力,以此有效指导国贸学生在不同领域分流,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
  其次应该加强加深几门基础学科的教学,在调查中显示,全部学生认为英语能力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很有分量。因此,学校应加大英语教学的深度,强化英语听力口语的训练,增加专业英语的教学,并且开设第二外语特别是小语种的课程,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差异性。
  最后应该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 加强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学有所用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内容,是教学方法改革,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高校应合理的调整师资力量,建立“双师型“为主题的高素质人才师资队伍。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是一致的,高校所教授的是工作所需要的,是学生适应工作所真正必需的。
  四、结束语
  外贸企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做出了结构性调整,此次调整结合了今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影响并非暂时性的,而是有着长远影响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学以致用,做到人才市场的需要求与高等院校的供给接轨,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安妮.克鲁格: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就业[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潘晨光:《中国人才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季小江:《金融风暴与企业的战略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4]邢继军:《世界金融危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5]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献策献力。  [关键词] 企业 人力资源     一、引言  人作为生产力第一大要素而排名在各大资源之首,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利用别的资源的能力,是可以创造财富的资源。所以,在人类所拥有的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工作理念和方式、职权和职责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开放数据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政府要承担的职责,明确数据开放范围,进行数据甄别、分类,主动平等开放数据,提高技术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据开放;政府责任  一、 制订开放清单的职责  政府是数据资源的最大持有者,因为只有政府有权力和能力去收集如此海量的数据。政府规范和制订一个清晰、明确的开放范围和开放清单,不仅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市场的不断发育成熟,我国原有的各种相关财务会计制度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其固有弊端自从
房价的快速增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措施进行调控。本文从房地产特性的视角来分析房价过快上涨这一现象,并从中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摘 要:高校展开各项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强大后盾即图书馆,其可提供多样化、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服务。可以说,图书馆对推动开放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开放教育视角出发,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开放教育视角;高校图书馆;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一、转变服务理念,充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  首先,要加大力度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实施培训,强化其服
以目前珠宝公司困扰的连锁店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按笔者设计出的一套实用的连锁店面调查表为考察依据,以SPSS16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对E珠宝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何对连锁
一、我国宽带通信发展现状  2010年上半年,我国宽带网民规模继续增加。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 2010年1月~5月,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979.2万户,达到11301.7万户,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168.8万户。宽带基础服务覆盖率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宽带用户规模的增长。截至2010年6月,在使用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98.1%,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 
[摘 要]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推进,全球工业生产方式经历了由单件生产方式、大量生产方式到精益生产方式的转变。在精益生产的产生背景下,本文重点分析了精益生产对组织柔性的要求及匹配关系,旨在探索出一种实施精益生产的“最佳实践”模式。  [关键词] 精益生产 组织柔性 细胞生产方式    当精益生产方式席卷全球时,这种生产方式对组织的柔性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组织柔性的实践就始于生产过程中的柔性专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