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探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负责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技能型劳动者。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本文以《分析化学》为例, 主要阐述了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以“项目化教学” 入手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的几点探索, 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 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 分析化学 项目化教学 探索
  
  一、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中职学生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范围的不断扩大, 职业类学校的生源普遍下降。虽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心理状态欠佳。其实职校学生和普通中学学生一样, 正处于身心的突变时期。希望受到重视、得到认可, 但又普遍对自身缺乏自信, 对未来缺乏信心。
  2.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分析化学课程内容较为抽象, 是理论及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教授为主, 然后通过若干实验进行知识的巩固加强。受中职学生自身的局限性影响,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鉴于课程的特殊性和学生的现状要求我们对《分析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二、 改革的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教授为主, 主体老师, 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 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与时代脱节。我们中职老师应该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 从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变为以能力训练为目标; 从以传授知识体系为主线变为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应当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学习内容, 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2.调整教学目标
  虽然中职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 学习基础差, 学习能力比较低下, 但是对技能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兴趣, 所以相应降低理论知识的深度, 强化技能培养。按照“化学检验工” 的要求, 调整了《分析化学》教学目标, 按照项目化教学确立了本课程的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技能目标: 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操作, 了解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技能, 达到“化学检验工” 中级水平。
  知识目标: 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能运用其知识、技能解决分析检测中的实际问题。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等素养
  3.积极实施项目化教学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我们根据“化学检验工”对理论知识及技能的要求, 构建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产品检测任务为依托, 将本课程分为: 天平的称量, 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 醋酸含量的测定, 水的硬度的测定, CuSO4 含量的测定, 溶液PH 值的测定, H2O2 的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Fe3 的含量等8 大项目。每个大项目又划分为, 项目的准备, 项目的实施, 技能的操作, 理论的应用等小项目。
  以实践教学为先导, 实验室作为教学实施场所,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组织教学, 将理论知识渗透在技能训练过程中, 采用“边讲边练, 边做边学, 边做边讲”, 增加师生互动性,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开设实验项目的操作, 按照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分析操作技能要求进行项目活动。待学生掌握所需的技能后, 再进行理论延展。
  4.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对教学活动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旧课程的评价方式多采用闭卷笔试, 一张试卷的成绩决定整门课程的成绩。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这种考试方式大多只能考核一些死记硬背条条款款的概念、术语、简单理论、问答、计算, 题型呆板, 在测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无法体现分析化学课程“实践性强” 的特点, 因而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为实现培养德高技强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课程考核应注重平时学习过程和实际技能的考核, 注意过程化。《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评价按项目进行考核, 每个项目分为知识(30%)、技能(50%)与德育(20%)三部分, 分别考核,综合评价。
  课程考核是项目考核的累积。并将“化学检验工” 职业技能认证考核成绩与课程考核成绩综合评定为课程总体成绩。课程考核按照项目分别考核, 课程考核成绩则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课程成绩中每一个项目成绩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考核, 考核依据项目的准备, 项目的实施,技能的操作, 理论的应用进行考核。
  
  三、 效果与反思
  在对中职《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改革, 实施项目化教学以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教学重心向技能训练转变,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改革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 虽然分析化学实行项目化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的还没有达到合理的配置, 对于项目的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落实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具体环节和详细设置等现象。需要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雪平, 王哲嵘. 高职院校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J]. 科技资讯, 2007(30) .
  [2] 伍建桥, 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 中国高教研究, 2006(2).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应该贯穿整个人生教育的全部,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专职教师,我们应该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整个地理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
【摘要】通过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现状、气象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气象部门的行业资源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气象远程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的发展规划。    从2001 年至今, 中国气象局远程教育培训已经走过8年的历程, 在气象系统干部职工知识更新、岗位培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面对气象部门众多职工的知识更新和培训需求, 无论是培训质量还是培训数量, 离气象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结分泌的组成部分,出生后即发育成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体积最大,以后逐渐缩小,当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时,称腺
在中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
随着CT的普及应用,CT扫描检查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对疑有盆腔病变的患者已是十分重要的诊断手段。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检查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除了肠道准备及膀胱准备外,
【摘 要】农村农艺专业的改革一直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本文在中职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分析了当前中职农艺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农艺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实施及评价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业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探究  一、中职农艺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质量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
【摘要】表面解剖学是临床护理操作的重要基础,为提高本科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南京医科大学在实验教学中增设了表面解剖学内容。通过加强学科交叉和教学团队建设,编写针对护理专业的实验指导,并创新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表面解剖学实验教学探索,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促进了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人体重要的体表标志。  【关键词】表面解剖学实验 本科护理专业  表面解剖学是通过观察和活体触摸的方法来研究
2010年3月,笔者有幸在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进修学习1个月,切身体会其护理教育的模式与特点,介绍如下。
摘 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由于应用题的题型繁多并且所涉及内容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很多学生不太容易掌握,也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难。本文系统探究了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针对应用题的特征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复习方法,旨在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复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方法  应用题的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如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是每一位数学教师
【摘 要】笔墨是最富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之一,它代表的是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体现。将笔墨运用在设计中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感悟。对传统文化元素,我们应该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 在设计中,既要发扬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又要合理地吸收外来文化可取的地方。  【关键词】笔墨 传统文化元素 设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在这其中,笔墨是最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