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作为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必将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智力发展、个性塑造等产生重要影响,关乎学生未来发展。落实科学保教,课程建设是关键。
“理想的教育”必须是向着教育的理想进步的,它是一个行动的计划,是一个实施的方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更是以课程为基点,步步为营、扎扎实实推进的。
2013年,武汉市江汉区结合区内幼儿园发展实际,对区域学前教育应当具有的发展形势、可能提供的服务品质、价值体现的实施途径等展开深度调研和思考,提出了“幸福教育”发展理念,即:“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拥有一个幸福人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江汉区学前教育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就必须将课程建设作为践行“幸福教育”的重要支撑,出实招、走新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切实补好课程建设短板,实现区域内学前教育更优质、均衡地发展,从而让幼儿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教育。
建设“课程超市”,提供支持按需组合的资源库
“均衡 充足”的规范课程资源包。遵循“领域均衡、数量充足、内质规范、资源丰富、搭配合理”的建设思路,将零散的主题活动进行重构完善,整合成江汉区幼儿园幸福课程资源包,规范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行为、确保一日活动的底线质量。
一是完善框架。以《武汉市新世纪主题探究课程》为载体,对三个年龄段的每个主题框架进行补充完善,在原有的主题选定、实施目标、活动方案基础上,增设主题课程全景、周课程安排两个块面,实现“月—周—日”三层分解,让主题活动脉络更加清晰。二是优化内质。立足教师的一线教学,对原有活动方案的领域特点、活动目标、活动过程进行实践与优化,并将园本精品教学方案补充其中,整合活动方案750余个;补充七大类集体游戏168个、活动区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建议30个,实现“领域均衡”“数量充足”“质量优化”。三是资源配套。配合教学和游戏活动,提供课件资源461个;开发“江汉区幸福课程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即时使用。减轻教师用于教学活动准备的时间,从而将精力更多转向关注幼儿学习和游戏。
“习惯 品质”的养成教育特色课程。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精神,关注幼儿良好品行养成,着手建设区域特色养成教育课程,让养成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传统美德最终在幼儿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整体规划。出台《江汉区幼儿园“一日活动我真棒”——宝宝争章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幼儿园阶段幼儿必须形成的、核心的好习惯总目标——“聪明、能干、快乐、健康”,结合各年龄段特点逐层分解。二是活动造势。对“宝宝争章”活动实施原则、程序、方式提出全面要求,鼓励幼儿园个性化实施;将“宝宝争章”活动纳入区绩效考核范畴,组织“好习惯宝贝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并在每年“六一”组织表彰。全区共产生734位“聪明能干,健康快乐”的“三星全能宝宝”,60余个优秀争章案例。三是课程支撑。提炼全区幼儿园“宝宝争章”活动中的有效策略及成果,编制《江汉区幼儿园“一日活动我真棒”幼儿养成教育指导手册》(小、中、大班六册)。每册分为“我是聪明小宝贝”“我是能干小宝贝”“我是快乐小宝贝”“我是健康小宝贝”四个单元,合计提供48个主题活动,从“听一听”“做一做”“学一学”“玩一玩”“说一说”五个环节提供课程资源,幼儿园根据“社会领域活动为主、生活活动自然渗透、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有机结合”的原则整合实施。
“传承 创新”的园本个性课程。基于幼儿园某一优势项目或活动,引导幼儿园通过历史传承、移植重建、实践提炼等方法,对原有教育资源进行盘点,努力构建符合本园历史传承和现实需求的特色课程。
一是基于地域文化。位于长江之滨的大兴路幼儿园依托长江水域和龙王庙的人文资源,以“笔记大自然”主题活动为路径,建构“亲近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二是基于历史传承。红胜幼儿园充分运用拥有“武汉市第一个幼儿科学实验室”“第一个开展幼儿科学小实验研究”的历史背景,开发实施科学小实验课程;北湖幼儿园从1989年开始进行“体育特色”研究,构建了支持幼儿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混龄结伴运动游戏的体育大循环课程。三是基于园情生情。百灵幼儿园地处外来人口密集的汉正街商区,针对大部分幼儿家庭缺乏礼仪教育的现状,打造“有爱”的教育情境,构建与完善幼儿感恩教育課程。四是基于领域优势。晶晶幼儿园拥有一支具有灵动艺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晶晶艺术团”,多年来一直以“每一位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为特色课程目标,逐步构建了“快乐直笛”的课程体系。
“课程超市”为幼儿园提供了规范性高、操作性强、资源性广、个性化足的可选择内容,满足了不同级别幼儿园的课程需求,实现了“规范保底 特色提亮”的课程价值。
设置“包干职责”,提供支持智慧输入的指导力
绘制“4 3”课程建设线路。对区域课程建设实施线路进行全面规划,实施“4步策略”,即“整体设计、分步实施、行政推动、专业助力”,将地方课程、区域课程、园本课程进行规划整合,构建区域“3级课程”体系,实现“幸福课程规范化、养成课程特色化、园本课程多元化”。
组建“1 5”课程指导队伍。调用、整合区域优质智慧资源,组建由区学前教育教研员牵头,两支队伍(7位区课程研究员、6位片区保教督学)、三个工作室(陈莉首席教师工作室、丁杨班主任工作室、“菲比寻常”创意工作室)组成的区域课程建设指导团队,抱团策划、智慧引领。
设置“包干区”课程指导职责。结合“3级课程”体系,设置江汉区幼儿园课程建设指导工作职责,对“1 5”的课程指导人员的指导任务(课程项目)、指导周期、指导形式、指导成果进行系统分工。区学前教育教研员全面主持区域课程建设工作,组织协调各类指导人员的指导工作,督导指导过程、审定成果。区课程研究员负责幸福课程资源包建设工作,按照“五大领域 游戏”划分“六大教学联盟”,每人引领一个联盟、侧重一个领域构建主题框架、分配主题课程、整合活动方案、开发活动资源,并上传资源、管理“江汉区学前教育幸福课程资源平台”。片区保教督学负责园本课程建设工作,实施“片对点”具体指导,下到片区内各园指导园本课程建设,引领各园立足传承、着眼创新,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个性化园本课程。三个工作室负责养成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三位首席教师整体把握课程体系结构、实施说明;陈莉首席教师工作室侧重生活、学习和游戏环节活动方案的设计及指导策略提供;丁杨班主任工作室侧重故事创编、家园评价指标设置;“菲比寻常”创意工作室侧重课程版面设计、故事图片绘制及整体包装。
江汉区区域课程建设基于需求、精于指导,最大范围地共建优质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丰富课程内容、最大程度地借助专业指导智慧。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幼儿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程实施力得以磨炼、幼儿园活力全面激发、区域幸福教育特色更加彰显。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
(责任编辑 王娜娜)
作为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必将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智力发展、个性塑造等产生重要影响,关乎学生未来发展。落实科学保教,课程建设是关键。
“理想的教育”必须是向着教育的理想进步的,它是一个行动的计划,是一个实施的方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更是以课程为基点,步步为营、扎扎实实推进的。
2013年,武汉市江汉区结合区内幼儿园发展实际,对区域学前教育应当具有的发展形势、可能提供的服务品质、价值体现的实施途径等展开深度调研和思考,提出了“幸福教育”发展理念,即:“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拥有一个幸福人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江汉区学前教育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就必须将课程建设作为践行“幸福教育”的重要支撑,出实招、走新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切实补好课程建设短板,实现区域内学前教育更优质、均衡地发展,从而让幼儿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教育。
建设“课程超市”,提供支持按需组合的资源库
“均衡 充足”的规范课程资源包。遵循“领域均衡、数量充足、内质规范、资源丰富、搭配合理”的建设思路,将零散的主题活动进行重构完善,整合成江汉区幼儿园幸福课程资源包,规范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行为、确保一日活动的底线质量。
一是完善框架。以《武汉市新世纪主题探究课程》为载体,对三个年龄段的每个主题框架进行补充完善,在原有的主题选定、实施目标、活动方案基础上,增设主题课程全景、周课程安排两个块面,实现“月—周—日”三层分解,让主题活动脉络更加清晰。二是优化内质。立足教师的一线教学,对原有活动方案的领域特点、活动目标、活动过程进行实践与优化,并将园本精品教学方案补充其中,整合活动方案750余个;补充七大类集体游戏168个、活动区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建议30个,实现“领域均衡”“数量充足”“质量优化”。三是资源配套。配合教学和游戏活动,提供课件资源461个;开发“江汉区幸福课程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即时使用。减轻教师用于教学活动准备的时间,从而将精力更多转向关注幼儿学习和游戏。
“习惯 品质”的养成教育特色课程。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精神,关注幼儿良好品行养成,着手建设区域特色养成教育课程,让养成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传统美德最终在幼儿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整体规划。出台《江汉区幼儿园“一日活动我真棒”——宝宝争章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幼儿园阶段幼儿必须形成的、核心的好习惯总目标——“聪明、能干、快乐、健康”,结合各年龄段特点逐层分解。二是活动造势。对“宝宝争章”活动实施原则、程序、方式提出全面要求,鼓励幼儿园个性化实施;将“宝宝争章”活动纳入区绩效考核范畴,组织“好习惯宝贝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并在每年“六一”组织表彰。全区共产生734位“聪明能干,健康快乐”的“三星全能宝宝”,60余个优秀争章案例。三是课程支撑。提炼全区幼儿园“宝宝争章”活动中的有效策略及成果,编制《江汉区幼儿园“一日活动我真棒”幼儿养成教育指导手册》(小、中、大班六册)。每册分为“我是聪明小宝贝”“我是能干小宝贝”“我是快乐小宝贝”“我是健康小宝贝”四个单元,合计提供48个主题活动,从“听一听”“做一做”“学一学”“玩一玩”“说一说”五个环节提供课程资源,幼儿园根据“社会领域活动为主、生活活动自然渗透、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有机结合”的原则整合实施。
“传承 创新”的园本个性课程。基于幼儿园某一优势项目或活动,引导幼儿园通过历史传承、移植重建、实践提炼等方法,对原有教育资源进行盘点,努力构建符合本园历史传承和现实需求的特色课程。
一是基于地域文化。位于长江之滨的大兴路幼儿园依托长江水域和龙王庙的人文资源,以“笔记大自然”主题活动为路径,建构“亲近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二是基于历史传承。红胜幼儿园充分运用拥有“武汉市第一个幼儿科学实验室”“第一个开展幼儿科学小实验研究”的历史背景,开发实施科学小实验课程;北湖幼儿园从1989年开始进行“体育特色”研究,构建了支持幼儿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混龄结伴运动游戏的体育大循环课程。三是基于园情生情。百灵幼儿园地处外来人口密集的汉正街商区,针对大部分幼儿家庭缺乏礼仪教育的现状,打造“有爱”的教育情境,构建与完善幼儿感恩教育課程。四是基于领域优势。晶晶幼儿园拥有一支具有灵动艺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晶晶艺术团”,多年来一直以“每一位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为特色课程目标,逐步构建了“快乐直笛”的课程体系。
“课程超市”为幼儿园提供了规范性高、操作性强、资源性广、个性化足的可选择内容,满足了不同级别幼儿园的课程需求,实现了“规范保底 特色提亮”的课程价值。
设置“包干职责”,提供支持智慧输入的指导力
绘制“4 3”课程建设线路。对区域课程建设实施线路进行全面规划,实施“4步策略”,即“整体设计、分步实施、行政推动、专业助力”,将地方课程、区域课程、园本课程进行规划整合,构建区域“3级课程”体系,实现“幸福课程规范化、养成课程特色化、园本课程多元化”。
组建“1 5”课程指导队伍。调用、整合区域优质智慧资源,组建由区学前教育教研员牵头,两支队伍(7位区课程研究员、6位片区保教督学)、三个工作室(陈莉首席教师工作室、丁杨班主任工作室、“菲比寻常”创意工作室)组成的区域课程建设指导团队,抱团策划、智慧引领。
设置“包干区”课程指导职责。结合“3级课程”体系,设置江汉区幼儿园课程建设指导工作职责,对“1 5”的课程指导人员的指导任务(课程项目)、指导周期、指导形式、指导成果进行系统分工。区学前教育教研员全面主持区域课程建设工作,组织协调各类指导人员的指导工作,督导指导过程、审定成果。区课程研究员负责幸福课程资源包建设工作,按照“五大领域 游戏”划分“六大教学联盟”,每人引领一个联盟、侧重一个领域构建主题框架、分配主题课程、整合活动方案、开发活动资源,并上传资源、管理“江汉区学前教育幸福课程资源平台”。片区保教督学负责园本课程建设工作,实施“片对点”具体指导,下到片区内各园指导园本课程建设,引领各园立足传承、着眼创新,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个性化园本课程。三个工作室负责养成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三位首席教师整体把握课程体系结构、实施说明;陈莉首席教师工作室侧重生活、学习和游戏环节活动方案的设计及指导策略提供;丁杨班主任工作室侧重故事创编、家园评价指标设置;“菲比寻常”创意工作室侧重课程版面设计、故事图片绘制及整体包装。
江汉区区域课程建设基于需求、精于指导,最大范围地共建优质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丰富课程内容、最大程度地借助专业指导智慧。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幼儿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程实施力得以磨炼、幼儿园活力全面激发、区域幸福教育特色更加彰显。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
(责任编辑 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