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掌握季风环流的分布及成因。
(2)能力目标: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后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观察和分析地理解问题。
2.教学重点
(1)三圈环流的形成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的成因
3.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移到天气气候的影响
(3)西南季风的成因
4.教学方法和手段
(1)启发式教学法
(2)比较教学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5.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数码投影仪
6.课型和课时
新授课:1课时
7.教学提示:
(1)本课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可利用教材插图和自制示意图,引导学生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2)热力作用是本课中的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
(3)本课的内容学生已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学习过有关知识,而高中教材要注意从理论的高度和研究性的角度去分析,而不能停留在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简单重复。
二、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提问:什么是风?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受其影响风向如何?地转偏向力对风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指正)
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热力环流,分析了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产生及风与等压线的关系,大气的水平运动有不同的尺度。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种大尺度的大气运动类型。这种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二)半授新课
展示本节课内容(主菜单):包括大气环流及其作用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的影响,季风环流活动思考五部分。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点击“大气环流及其作用”热区进入第一部分教学内容,教师依屏幕显示知识顺序讲解。
点击“三圈环流”热区教师启发式提问”1、赤道与极地受热状况如何?受热不均造成两地大气在方向作什么运动?这种运动使赤道和极地近地面形成什么风带?
2.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的大气是否直接到达北极上空?风向如何变化?30N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产生什么运动方向气流?对地面气压有何影响?
3.近地面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大气如何运动?
快速重复展示低纬环流各个环节
教师小结
启发学生按照低纬环流的分析、思路、完成中高纬环流。
教师启发式提问:若地球不自转、大气环流是否为三圈环流。
展示“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教师指导、学生识记,分布规律。
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
教师启发式提问:怎样移动、有何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气压带和风带还会移动吗?
展示“7月份和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教师讲述:上述的大气环流及其地球表面气压带和分带的分布,是在地球表面性质均一的假设条件下的理想状况,实际上地球表面并非均一,而海陆相间分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的根本原因仍是热力作用,它是梅陆热力性质和海陆分布状况所决定的。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
引导学生读图,从图上的气压值找出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只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而在同纬度的亚洲和北美洲大陆上则形成高压。并指导学生找出大陆上气压值最高的亚洲高压。同理,指导学生指出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也只分布在上述两个大洋上,并指导学生找出大陆上气压最低的亚洲低压,至于南半球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得出结论。
教师以教材图2·18、2·19及教材内容讲述大气活动中心、概念,并结合实际分析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点击“季风环流”热区,结合教材图2·20“亚洲季风”讲述季风概念、成因、风向、影响等。
启发式提问:亚洲东部季风环流为什么最典型?目的是让学生把东亚地区放在全球气候背景下考虑,让学生在分析某一局部地区问题时要有全球的眼光。
启发式提问:7月份中、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与东亚东南季风的形成有何不同?让学生知道除了海陆因素外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因素,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季风的成因。
启发式提问:冬季风与夏季风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以具体解释东亚地区冬夏气压中心的变化和主要风向的变化。
点击“活动与思考”热区:目的是学生通过练习会用资料说明问题。可以让学生阅读当地报纸上的天气预报,重点看一看冬季和夏季风向的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第二题说明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问题是开放的,可以不局限于教材的提示。
三、小结:点击提示田标,展示“教学提纲”,指导学生复习主要教材内容。
(责任编辑:梁媛)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掌握季风环流的分布及成因。
(2)能力目标: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后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观察和分析地理解问题。
2.教学重点
(1)三圈环流的形成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的成因
3.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移到天气气候的影响
(3)西南季风的成因
4.教学方法和手段
(1)启发式教学法
(2)比较教学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5.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数码投影仪
6.课型和课时
新授课:1课时
7.教学提示:
(1)本课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可利用教材插图和自制示意图,引导学生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2)热力作用是本课中的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
(3)本课的内容学生已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学习过有关知识,而高中教材要注意从理论的高度和研究性的角度去分析,而不能停留在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简单重复。
二、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提问:什么是风?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受其影响风向如何?地转偏向力对风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指正)
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热力环流,分析了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产生及风与等压线的关系,大气的水平运动有不同的尺度。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种大尺度的大气运动类型。这种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二)半授新课
展示本节课内容(主菜单):包括大气环流及其作用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的影响,季风环流活动思考五部分。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点击“大气环流及其作用”热区进入第一部分教学内容,教师依屏幕显示知识顺序讲解。
点击“三圈环流”热区教师启发式提问”1、赤道与极地受热状况如何?受热不均造成两地大气在方向作什么运动?这种运动使赤道和极地近地面形成什么风带?
2.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的大气是否直接到达北极上空?风向如何变化?30N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产生什么运动方向气流?对地面气压有何影响?
3.近地面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大气如何运动?
快速重复展示低纬环流各个环节
教师小结
启发学生按照低纬环流的分析、思路、完成中高纬环流。
教师启发式提问:若地球不自转、大气环流是否为三圈环流。
展示“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教师指导、学生识记,分布规律。
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
教师启发式提问:怎样移动、有何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气压带和风带还会移动吗?
展示“7月份和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教师讲述:上述的大气环流及其地球表面气压带和分带的分布,是在地球表面性质均一的假设条件下的理想状况,实际上地球表面并非均一,而海陆相间分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的根本原因仍是热力作用,它是梅陆热力性质和海陆分布状况所决定的。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
引导学生读图,从图上的气压值找出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只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而在同纬度的亚洲和北美洲大陆上则形成高压。并指导学生找出大陆上气压值最高的亚洲高压。同理,指导学生指出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也只分布在上述两个大洋上,并指导学生找出大陆上气压最低的亚洲低压,至于南半球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得出结论。
教师以教材图2·18、2·19及教材内容讲述大气活动中心、概念,并结合实际分析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点击“季风环流”热区,结合教材图2·20“亚洲季风”讲述季风概念、成因、风向、影响等。
启发式提问:亚洲东部季风环流为什么最典型?目的是让学生把东亚地区放在全球气候背景下考虑,让学生在分析某一局部地区问题时要有全球的眼光。
启发式提问:7月份中、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与东亚东南季风的形成有何不同?让学生知道除了海陆因素外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因素,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季风的成因。
启发式提问:冬季风与夏季风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以具体解释东亚地区冬夏气压中心的变化和主要风向的变化。
点击“活动与思考”热区:目的是学生通过练习会用资料说明问题。可以让学生阅读当地报纸上的天气预报,重点看一看冬季和夏季风向的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第二题说明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问题是开放的,可以不局限于教材的提示。
三、小结:点击提示田标,展示“教学提纲”,指导学生复习主要教材内容。
(责任编辑: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