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性痴呆(VD)是在各种脑血管病基础上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痴呆。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10年1月~2012年3月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57~90岁,平均65.7±2.1岁。对照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57-88岁,平均64.3±4.2岁。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痴呆标准及程度判定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第4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的诊断标准1,符合VD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者;②伴有影响认知功能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经诊断为其他原因痴呆的患者);③明显的抑郁症、患有其他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患者。
治疗: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调节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奥拉西坦4.0g+0.9% NaCL溶液250ml,1次/日静滴,银杏叶片1片/次,3次/日;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1片/次,3次/日,1个月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MMSE评分。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确定认知功能,满分为30分。<27分为异常,其中24~27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9~23为中度认知障碍,0~18分为中度认知障碍。治疗后MMSE评分增加>5分为显效,增加1~4分为有效,增加<1分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结果
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在脑血管疾病基础上引起智能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如不及时控制和改善临床症状必将造成严重后果。多数学者认为,长期慢性脑部缺血、脑代谢的改变可导致VD的发生2。因此改善大脑的缺血缺氧,增加脑内能量储备也可以成为治疗VD的一种方法。
奥拉西坦的化学名称为2-(4-羟基-4-吡淀烷-2-酮-1-基)-2酰胺,其作用主要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能神经元3,4,促进磷脂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增强脑磷酸酯酶A1的活性,抑制脑磷脂分解,激活酰苷酸激活酶,明显提高梗死部位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脑内能量储存,提高ATP转化,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脑代谢,提高大脑对氧、葡萄糖的利用,有效改善记忆障碍,能提高记忆,改善思维,提高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银杏制剂具有以下药理作用5,6: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氧自由基,促进脑细胞对氧及葡萄糖的代谢,提高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加大脑缺血区血流量;改善脑细胞血循环,延缓VD患者的症状,保护脑功能,改善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和衰老引起的认知、记忆、语言障碍等。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主要是考虑到它们之间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增加大脑缺血区血流量,促进脑细胞对氧及葡萄糖的代谢,增加脑内能量储存,从而改善记忆、认知障碍。从表1、2可以明显看到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可改善VD的症状,控制和减轻痴呆的程度,临床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meri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4thnd.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43-147.
2劉江萍,龙全铭.脑白质疏松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J].贵州医药,2004,28(7):596-599.
3Banti S,Darigotti L,Abbracchio MP,et al.Methylaz0ymethanol microen-cephaly in rats:neurochemical characteritation and behasioral studies with the nootropie oxiracetam.Pharmacol Res Commun,1984,16(1):67-83.
4王淑贞,迟兆富,麻琳,等.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器质性脑综合征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4):267-271.
5章剑今,王敏,于逸波,等.银杏叶抗血栓及改善微循环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5):320.
6孙明江,张守志,郑群,等.援银杏叶制剂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理基础及应用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3):221.
血管性痴呆(VD)是在各种脑血管病基础上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痴呆。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10年1月~2012年3月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57~90岁,平均65.7±2.1岁。对照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57-88岁,平均64.3±4.2岁。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痴呆标准及程度判定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第4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的诊断标准1,符合VD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者;②伴有影响认知功能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经诊断为其他原因痴呆的患者);③明显的抑郁症、患有其他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患者。
治疗: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调节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奥拉西坦4.0g+0.9% NaCL溶液250ml,1次/日静滴,银杏叶片1片/次,3次/日;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1片/次,3次/日,1个月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MMSE评分。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确定认知功能,满分为30分。<27分为异常,其中24~27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9~23为中度认知障碍,0~18分为中度认知障碍。治疗后MMSE评分增加>5分为显效,增加1~4分为有效,增加<1分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结果
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在脑血管疾病基础上引起智能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如不及时控制和改善临床症状必将造成严重后果。多数学者认为,长期慢性脑部缺血、脑代谢的改变可导致VD的发生2。因此改善大脑的缺血缺氧,增加脑内能量储备也可以成为治疗VD的一种方法。
奥拉西坦的化学名称为2-(4-羟基-4-吡淀烷-2-酮-1-基)-2酰胺,其作用主要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能神经元3,4,促进磷脂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增强脑磷酸酯酶A1的活性,抑制脑磷脂分解,激活酰苷酸激活酶,明显提高梗死部位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脑内能量储存,提高ATP转化,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脑代谢,提高大脑对氧、葡萄糖的利用,有效改善记忆障碍,能提高记忆,改善思维,提高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银杏制剂具有以下药理作用5,6: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氧自由基,促进脑细胞对氧及葡萄糖的代谢,提高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加大脑缺血区血流量;改善脑细胞血循环,延缓VD患者的症状,保护脑功能,改善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和衰老引起的认知、记忆、语言障碍等。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主要是考虑到它们之间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增加大脑缺血区血流量,促进脑细胞对氧及葡萄糖的代谢,增加脑内能量储存,从而改善记忆、认知障碍。从表1、2可以明显看到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可改善VD的症状,控制和减轻痴呆的程度,临床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meri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4thnd.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43-147.
2劉江萍,龙全铭.脑白质疏松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J].贵州医药,2004,28(7):596-599.
3Banti S,Darigotti L,Abbracchio MP,et al.Methylaz0ymethanol microen-cephaly in rats:neurochemical characteritation and behasioral studies with the nootropie oxiracetam.Pharmacol Res Commun,1984,16(1):67-83.
4王淑贞,迟兆富,麻琳,等.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器质性脑综合征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4):267-271.
5章剑今,王敏,于逸波,等.银杏叶抗血栓及改善微循环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5):320.
6孙明江,张守志,郑群,等.援银杏叶制剂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理基础及应用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