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学数学,成了当前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认真审视当前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活动,会发现许多实践活动徒有形式,难以有效实现数学课程目标。那么怎样的数学实践活动才是有效的呢?笔者就此提出四点看法。
一、别让个体表现代替了全体参与,注意点面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是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但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的“送信”、“摘苹果”、“小蜜蜂采蜜”等实践活动,只让少数学生上台表现,充当活动角色,而大多数学生却静坐观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花了不少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只让少数学生得到实践体验,而忽略、冷落了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这显然是与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如何提升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参与度呢?小组合作,点面结合,是拓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教学“四边形”时,组织学生摸、辨四边形的活动,可以先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里参与四边形的触摸与判断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让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实践活动情况,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这样着眼于面,着力于点,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别让有趣好玩冲淡了数学思考,注意玩思结合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实践活动是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这种实践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娱乐性活动,而是寓数学思考于其中的活动。然而在实践活动中,有趣、好玩的情感体验,往往使学生变得浮躁、趋利、冲动,而失去理性、冷静、深入的数学思考,偏离了数学课程的根本目标。数学实践活动应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识别“喧闹”的实践活动,别让外在的有趣好玩冲淡了数学味。
要保持实践活动中的数学味,就要把握、处理好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之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把数学思考当作实践活动的根本追求。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课尾设计了摸奖的游戏,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急于上台抽奖。这时教师应紧紧抓住数学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猜一猜,他可能摸到什么?为什么?”“一定摸到红球吗?怎样表述才更加准确?”“为什么摸到代表三等奖的红球多,而摸到代表一等奖的白球少?”这样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审视实践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做到玩思结合,以玩促思,确保实践活动的数学味。
三、别让直观花哨淹没了抽象思维,注意表里一致
动作实践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要让学生操作实践,更不能以是否有操作实践当作新课程数学课的标准。评价一节数学课中的操作实践活动是否适时、适当、有效,应以能否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为重要参考。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要积极营造实践活动氛围,注意“不应当过分追求直观性,不要在儿童早已知道的东西周围‘摆满’各种直观手段——这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语)。
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理性、务实的眼光审视数学实践活动。一方面,数学课堂不需也不必以形式花哨的实践活动充斥其中,不必花费很大的力气去布置华丽的“小超市”、“小银行”、“小晚会”。想想从那样课堂中走出来的学生,如何做到沉思静想?如何在抽象的数学符号中感受到数学的力与美?另一方面,不能片面迎合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防止因实践活动而随意降低思维的难度,使数学问题失去挑战性的倾向。例如,在教学“23-7”时,不应马上组织学生操作小棒计算,而应先让学生借助自己的已有知识去尝试解答,在充分探索交流后,再以小棒操作形象验证,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取深刻体验,促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别让指令操作取代了主动探索,注意引探结合
我们知道,学生总是在自主探索中发展的。实践活动表面似乎都有“动”,其实却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如果把学生看成操作工,让学生简单、机械、被动地模仿操作,只有实践的“形”,少了“探索”的神,是无多大意义的形式化实践活动。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积极思考,凭借自己的智慧“做”数学,才能充分展示个性,实现手动与脑动的统一。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身角色,别让自己的主观指令取代了学生的主动探索,力求让实践活动充满探索味、挑战味。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猜测出“四边相等”,然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操作实践正方形纸片来检验自己的猜测,比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结果学生积极实践,主动探索出多样化的验证方法: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用正方形纸片折叠,有的借助绳长比较……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不但以不同的方式亲身经历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再创造”过程,而且在自主探索实践中提高了探索能力,展示了个性化生命价值,这是“师演生看”、“师范生仿” 的简单化实践活动所不能相比的。
在当前数学课堂实践“热”的背景下,教师应以理智、务实、批判的眼光进行全面的审视,以能否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出发点,注重参与面,留住数学味,注意适度性,讲究主动性,这样才能多一些实效,少一些形式,提升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曹文◇
一、别让个体表现代替了全体参与,注意点面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是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但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的“送信”、“摘苹果”、“小蜜蜂采蜜”等实践活动,只让少数学生上台表现,充当活动角色,而大多数学生却静坐观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花了不少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只让少数学生得到实践体验,而忽略、冷落了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这显然是与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如何提升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参与度呢?小组合作,点面结合,是拓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教学“四边形”时,组织学生摸、辨四边形的活动,可以先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里参与四边形的触摸与判断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让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实践活动情况,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这样着眼于面,着力于点,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别让有趣好玩冲淡了数学思考,注意玩思结合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实践活动是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这种实践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娱乐性活动,而是寓数学思考于其中的活动。然而在实践活动中,有趣、好玩的情感体验,往往使学生变得浮躁、趋利、冲动,而失去理性、冷静、深入的数学思考,偏离了数学课程的根本目标。数学实践活动应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识别“喧闹”的实践活动,别让外在的有趣好玩冲淡了数学味。
要保持实践活动中的数学味,就要把握、处理好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之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把数学思考当作实践活动的根本追求。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课尾设计了摸奖的游戏,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急于上台抽奖。这时教师应紧紧抓住数学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猜一猜,他可能摸到什么?为什么?”“一定摸到红球吗?怎样表述才更加准确?”“为什么摸到代表三等奖的红球多,而摸到代表一等奖的白球少?”这样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审视实践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做到玩思结合,以玩促思,确保实践活动的数学味。
三、别让直观花哨淹没了抽象思维,注意表里一致
动作实践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要让学生操作实践,更不能以是否有操作实践当作新课程数学课的标准。评价一节数学课中的操作实践活动是否适时、适当、有效,应以能否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为重要参考。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要积极营造实践活动氛围,注意“不应当过分追求直观性,不要在儿童早已知道的东西周围‘摆满’各种直观手段——这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语)。
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理性、务实的眼光审视数学实践活动。一方面,数学课堂不需也不必以形式花哨的实践活动充斥其中,不必花费很大的力气去布置华丽的“小超市”、“小银行”、“小晚会”。想想从那样课堂中走出来的学生,如何做到沉思静想?如何在抽象的数学符号中感受到数学的力与美?另一方面,不能片面迎合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防止因实践活动而随意降低思维的难度,使数学问题失去挑战性的倾向。例如,在教学“23-7”时,不应马上组织学生操作小棒计算,而应先让学生借助自己的已有知识去尝试解答,在充分探索交流后,再以小棒操作形象验证,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取深刻体验,促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别让指令操作取代了主动探索,注意引探结合
我们知道,学生总是在自主探索中发展的。实践活动表面似乎都有“动”,其实却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如果把学生看成操作工,让学生简单、机械、被动地模仿操作,只有实践的“形”,少了“探索”的神,是无多大意义的形式化实践活动。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积极思考,凭借自己的智慧“做”数学,才能充分展示个性,实现手动与脑动的统一。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身角色,别让自己的主观指令取代了学生的主动探索,力求让实践活动充满探索味、挑战味。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猜测出“四边相等”,然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操作实践正方形纸片来检验自己的猜测,比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结果学生积极实践,主动探索出多样化的验证方法: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用正方形纸片折叠,有的借助绳长比较……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不但以不同的方式亲身经历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再创造”过程,而且在自主探索实践中提高了探索能力,展示了个性化生命价值,这是“师演生看”、“师范生仿” 的简单化实践活动所不能相比的。
在当前数学课堂实践“热”的背景下,教师应以理智、务实、批判的眼光进行全面的审视,以能否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出发点,注重参与面,留住数学味,注意适度性,讲究主动性,这样才能多一些实效,少一些形式,提升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