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酝酿多元化格局

来源 :今日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k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12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这是俄罗斯打通石油外交的重要一站。尽管普京此次访华并未签定任何有关石油的新协议,但中国石油的战略安全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中俄之间的又一次石油对话,是在微妙的国际形势变化中进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继续追求高利润,期望减产石油维持高价;俄罗斯则急切提升产能,期望扩大在中美两国石油市场份额,以支撑其国民经济;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家美国急需低价石油,极力支持和拉拢俄罗斯计划,以降低欧佩克牵制影响。
  中国正寻求进口石油供给稳定化,而俄罗斯正是新选择。
  
  俄中石油协议未升级
  
  一项来自汇丰证券(HSBC Securities)的数据受到中俄两国石油界高度关注:在2002年的头8个月,中国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已飙升至石油进口总量的70%,达每日5万桶。
  12月初,业内本来预计普京访问将使俄中双方石油合作升级,签定更详尽的石油管道协议,但直至普京返回俄罗斯,亦未有新的进展得以公布。早前,中俄双方曾计划在2003年7月之前,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框架内就具体的图纸和初步地址测量达成协议。
  双方关于石油协议的谨慎可以理解。在几年前,俄罗斯就与中国开始探讨共同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但一直到2002年,双方才终于完成了石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今年的7月19日,中国和俄罗斯还在北京签署了两项有关石油合作的文件,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和俄罗斯联邦能源部、管道运输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关于准备中俄原油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协议的谅解备忘录》和《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关于三十万吨西西伯利亚轻质原油的购销合同》。
  在这两个协议中,除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联合石油)与俄方签署购销性商业合同之外,一个诱惑力更大的潜在交易正在中石油与尤科斯之间展开,根据谅解备忘录,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将和俄罗斯国家管道公司(Transneft)一起,与中石油签定价值25亿美元的中俄石油管道框架协议。如果协议中的意愿能够完成,2005年双方将修建成一条长达2400公里、从俄罗斯托木斯克开始,经安加尔斯克直接抵达中国大庆的原油管道,至2010年,这项工程将能给中国每年输送3000万吨原油。
  据业内人士测算,3000万吨原油按现在的国际市场油价计算即达80亿美元,这相当于2001年双边贸易额的80%。
  这一石油合作项目的重量级不亚于中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在全长4000公里、投资435亿元人民币的“西气东输”工程管道建设中,共有包括英荷皇家壳牌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多家公司加入了合作协议。
  
  能源储备之争
  
  中国有意获得俄罗斯的大量原油供应,作为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之外的另一重要选择,这是由中国石油进口的大势所决定的。
  目前,中国石油供应有1/3依靠进口维持,2001年,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48%左右,而美伊潜在战争的危险已直接威胁到中国进口石油的安全,假如美国对伊拉克的潜在战争一旦爆发,中国单边化的石油进口策略必将遭受牵连。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几乎为零。石油安全考虑已刻不容缓,石油储备是专家提出的第一套方案,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措施。
  不过,这一措施的成本高昂。反对的观点认为,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战争发生的时候,主要进口来源国家向中国禁运或者停止运输,或者海路运输被敌对国家切断,但按照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形势,除非发生台海战争,否则上述情况很难发生;另外,目前建立战略石油储备需要成熟的管理体制,还需大量的资金维护,商业公司难以完成这一使命,这将是政府不小的负担。
  然而,倡导建立储备的专家坚信,2001年,中国进口原油的数量已超过7000万吨。中国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由目前的30%上升到2010年的40%,至2020年达到50%左右。普遍观点认为,一旦进口石油比例超过1/3,就会有能源危险之虑。从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起,预计2010年石油供需缺口将达到1亿吨。
  所以,专家担心我国能源将会受制于人,经不起国际原油市场跌宕起伏。
  两种观点分歧巨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认为,中国石油储备应分为战略储备、商业储备和期货储备三大类。战略储备用于应付由政治和军事突发事件引起的石油中断危机,除非为了消除重大影响,一般不用于平抑物价;商业储备为企业维系正常生产所必须的储备和义务储备。陈淮说,由于企业能否按时开工不仅关系到企业利益,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能否向国家提供稳定的油品供应,因此商业储备中必须有一定量强制性的义务储备。比如,一个月原油加工量500万吨的炼厂,其义务储备可定为30万吨。石油储备的第三种方式是期货储备,即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拥有一定量(如5000万吨)的石油持仓,这在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石油进口“套期保值”,另一方面可以使国家保有一份“流动的”石油储备。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来协调与建立石油储备相关的企业的利益。中国目前的三大石油公司,均属于中央大企业工委,而石油储备问题同时涉及计委、外经贸委等部门。
  
  期待多元化
  
  愈来愈多的观点认为,任何一项单一举措都不能彻底回避中国能源业的风险,多元化才是稳妥之举。
  在进口石油中,中国暂时把其中的第一个1/3布置到了俄罗斯,中石油是中俄能源合作中的主打公司。剩下的2/3,将通过多种途径解决。
  2002年以来的几次大规模并购表明,中国石油巨头已纷纷把视线投向了海外资源,其中包括印尼、苏丹、沙特等国家。据外电报道,中石化、中海油等负责海外投资的部门,一直在忙于海外收购、合作的考察与谈判。
  在海洋上,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收购让石油界惊讶不已:1月21日,中海油动用5.85亿美元资金收购了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在印尼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并获得每年4000万桶份额的原油,这是目前中国公司并购国外资产数额最大的项目之一;9月27日,中海油又拿出约为2.75亿美元的资金,取得了原BP公司在印尼东固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大约12.5%的权益。
  在非洲,10月1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获得了在阿尔及利亚的第一笔石油开发项目合同,加入撒哈拉沙漠东部地区油田的开发。 据悉,这一合同的首期投资将超过1.68亿美元,总投资共需5.25亿美元。
  尽管现金吃紧,今年6月中石油也收购了代文能源公司在印尼的油气资产,涉及金额达2.16亿美元。
  众多事件标志着,中国石油界正在“走出去”寻找出路。另一方面,中国石油行业在对内勘探方面的投资力度也在加大,12月份的消息称,中石油在西部地区又发现了5个亿吨级以上的油气田。
  于是,有分析者预测,即使2003年7月中俄两国石油管道商业合作正式签定,这一合作也不能成为中国进口石油来源的绝对主导。
其他文献
何为红筹股?香港上市、但在中国内地机构掌握主要股权或持有相当股数的中资企业,其须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满12个月或以上,而且不能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红筹股”一词的由来,是由于社会主义中国的代表色为红色,而国旗为五星红旗,所以,将具有中资背景的企业在港发行的股票称为红筹股。同时,由于股市称绩优大型股为蓝筹股,红筹股即为其相对的说法。一般泛称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为红筹股。但严格来说,红筹股应是母公
期刊
曾被业界津津乐道的中国最大一起跨国并购案,却在2002年年底遭遇了始料未及的“人事危机”。并购双方不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巨大冲突愈演愈烈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新组建的公司元气大伤,而此时,正是外资并购风生水气之时。  记者彻底调查的结果更是令人费解:当事人已分不清艾默生和华为,到底谁是并购者  艾默生电气公司(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EMR)首席执行官范大为回想起刚刚过去的这个财年,心情是喜悦的。  他的
期刊
按照中信董事长王军对媒体的说法,中信对非金融资产"无法简单放弃"。因为虽然中信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90%以上,但从净资产分配看,非金融资产毕竟占了2/3之多,而且很多非金融资产在国内同行业中地位特殊,尤其是荣智健执掌的中信泰富更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目前的事实是,中信泰富由于政策优势尽失,正陷入喜忧参半的窘境。究竟荣智健能否为中信泰富重新打造起核心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是来自分销业、电信
期刊
在经过了2000-2001年的热火朝天之后,一度在我们想象中“无限美丽”的纳米开始由“狂热”慢慢走向“世俗”:纳米洗衣机、纳米电冰箱、纳米空调等产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其实,在纳米“世俗”化的背后,也意味着纳米将慢慢走出实验室的研究、试验阶段,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纳米产业化的前奏,据专门研究纳米产业的新动力工作室出炉的一份报告显示,“纳米热”在国际上并没有降温,而且包括纳米粉体材料与纳米磁性
期刊
有关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到2002年底,广州合生创展与珠江地产总共已联手在北京地区圈下10个项目的地块,这些地块的规划总建筑面积已远远超过300万平方米。而此前这两家公司在广州地区的土地储备“超过了500万平方米,这是比较保守的计算”,广州合生创展集团总裁谢世东告诉记者。仅2002年,合生珠江在广州开发的项目就近180万平方米。  如果广州的地产市场很好,500万平方米足够合生珠江开发好几年,它为
期刊
谁可以代表国资出资人来进行这个谈判?账面与收益之间的差额如何解决?收益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如何分配?  一切在十六大以后骤然改变,在明确了中央所有、分级行使产权以后,着急的是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了。因为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了郑永刚们的谈判对手就是上海市下属的区一级政府,由此也松开了出让国资的闸门。于是对上海来说,紧接的问题是一下子放到台面上的这5000亿的盘子如何动手?     郑永刚的雄心    对上海
期刊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1948年成立于香港,1983年改组并注册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亿港币,是著名的四大红筹股之一。目前华润集团旗下有三家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华润创业(0291.HK)、华润励致(1193.HK)、北京置地(1109.HK)。 而中国华润总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华润集团在内地的挂牌公司,并于2000年底形成对香港华润的控股地位。  目前,淘金香港市场备感
期刊
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识别自己的要求,人类必须寻求更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身份识别新途径。于是,生物识别悄然兴起,并应运而生为一种新的身份识别技术。虹膜识别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据了解,近来虹膜识别技术在我国明显升温,去年只有一两个机构在从事此类开发,时至今日至少已有五家单位先后介入,有强烈意投资兴趣的公司也不断增加。  身份识别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生活中几
期刊
2001年,中国葡萄酒业的全年产量25.0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76亿元。预计2002年全葡萄酒销量将比2001年增加10%-15%左右;但2001年中国内地红葡萄酒的总消费量却突破了40万吨。可见,有将近一半的消费量是属于进口洋酒。对于葡萄酒输界来说,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结局。它们刚刚迎来黄金岁月,就要面临外资公开挑战。  “狼正在张狂凶猛地扑进来。狗却先吠了起来。”国内一家葡萄酒企业的老总的
期刊
在可见的未来,中国的经济热点仍应在零售消费领域上,其下游行业应会继续受惠  进入2002年最后一个月,香港上市的H及红筹股经过一段蛰伏的日子,在游资推动下出现了不错的升浪。但执笔之时差不多年末,2002年以来H及红筹股只上升了12%反跌17%,如果把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也考虑在内,那这种表现不禁令人有点失望。中国的经济结构跟股票市场关联不起来,还是中国的指数代表性不够?以后的投资策略又该如何制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