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合有效的课程资源,这将是目前丰富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目的。在新一轮高一地理教学中,我从以下三点切入进行了尝试:①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努力挖掘新教材的优势资源;②抓住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有效的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③疏通地理教学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使各科课程资源为地理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教学 课程资源 优化整合
经过一轮高一地理新教材的教学,我发现新教材变了很多,不光是教材的知识点章节的编排顺序变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新教材知识点少了,案例多了,直接对知识进行陈述的篇幅简略了,对案例分析的过程详细了。学生已不能像以往那样把教材作为预习、学习的主要依靠。如何充分利用好教材,让学生喜欢新教材,适应新教材,使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合有效的课程资源,这将是目前丰富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目的。
所谓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一教学目标,选取自然、社会、生活中各方面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通过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将其与课本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融合到地理教学过程中,从而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在新一轮高一地理教学中,我从以下三点切入进行了尝试:
1.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努力挖掘新教材的优势资源
新教材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很好的资源。因此,教师要主动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善于“发现”并且利用,比如,高一地理中“交通布局对聚落的影响”一节,教材的案例选择的是株洲和武汉两个城市聚落,在学生了解了教材内容以后,为了更加充分的理解交通布局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我提出了“呼图壁县紧邻的国道是哪一条?目前这条国道上过往的汽车多吗?为什么?如果新的312国道从县城边上穿过,对我们县城的发展会怎么样呢?”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讨论、争辩,迅速达成了共识。
教师本身也是教学资源。过去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不光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同时做到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充分借助报纸、广播、图书、音像资料,加之迅速普及的网络资源与文化,将其巧妙地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用这些资源打开学生的视野。这样,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地理学科地域性和综合性的认识。
2.抓住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有效的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创造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从早晨起床铃声报时开始,到旁晚睡觉,仔细分析,每一件事都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地区的衣、食、住、行的风土民情,也是地理环境的反映。将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教材为导火索进行碰撞、生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3.疏通地理教学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使各科课程资源为地理课堂教学服务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地理事实(现象)或地理事件的存在、发生,不仅会涉及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往往还与当地的政治、历史、经济甚至军事因素有关。比如,在案例“南昆铁路建设”讨论中,我就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南昆线在建设中遇到的难路虎是什么?学生说云贵高原,我又引导,”这个高原上有一种什么特殊的地貌?有哪些特征?这种变化哪一学科可以联系起来?学生说化学,我又问,那么你可以写出这种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吗?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得出学科间的联系。知道学地理不仅仅是地理,而要用综合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地理事象,疏通地理教学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充分调动各科课程资源,为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服务。这也是地理学科综合特性的最好体现。
4.用好网络资源,释疑解惑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丰富的信息资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补充和修改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及时获得最新、最迫切需要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搜集整理相关的图文资料,这些丰富的资源必然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增,不时还会有自己的最新发现。这比单纯依赖课本上少量的图片、有限的文字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有时我们在教学中,还会发现教材对于一些问题的阐述不明确,甚至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查证,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到了有关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回顾自己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的感受是整合地理课程资源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地、因时制宜,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重组,创造性地应用于地理教学,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而服务!让我们用心去领会,用爱去浇灌,努力给学生一片创新的天地,让整个世界变成学生学习的“教材”。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教学 课程资源 优化整合
经过一轮高一地理新教材的教学,我发现新教材变了很多,不光是教材的知识点章节的编排顺序变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新教材知识点少了,案例多了,直接对知识进行陈述的篇幅简略了,对案例分析的过程详细了。学生已不能像以往那样把教材作为预习、学习的主要依靠。如何充分利用好教材,让学生喜欢新教材,适应新教材,使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合有效的课程资源,这将是目前丰富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目的。
所谓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一教学目标,选取自然、社会、生活中各方面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通过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将其与课本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融合到地理教学过程中,从而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在新一轮高一地理教学中,我从以下三点切入进行了尝试:
1.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努力挖掘新教材的优势资源
新教材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很好的资源。因此,教师要主动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善于“发现”并且利用,比如,高一地理中“交通布局对聚落的影响”一节,教材的案例选择的是株洲和武汉两个城市聚落,在学生了解了教材内容以后,为了更加充分的理解交通布局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我提出了“呼图壁县紧邻的国道是哪一条?目前这条国道上过往的汽车多吗?为什么?如果新的312国道从县城边上穿过,对我们县城的发展会怎么样呢?”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讨论、争辩,迅速达成了共识。
教师本身也是教学资源。过去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不光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同时做到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充分借助报纸、广播、图书、音像资料,加之迅速普及的网络资源与文化,将其巧妙地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用这些资源打开学生的视野。这样,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地理学科地域性和综合性的认识。
2.抓住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有效的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创造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从早晨起床铃声报时开始,到旁晚睡觉,仔细分析,每一件事都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地区的衣、食、住、行的风土民情,也是地理环境的反映。将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教材为导火索进行碰撞、生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3.疏通地理教学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使各科课程资源为地理课堂教学服务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地理事实(现象)或地理事件的存在、发生,不仅会涉及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往往还与当地的政治、历史、经济甚至军事因素有关。比如,在案例“南昆铁路建设”讨论中,我就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南昆线在建设中遇到的难路虎是什么?学生说云贵高原,我又引导,”这个高原上有一种什么特殊的地貌?有哪些特征?这种变化哪一学科可以联系起来?学生说化学,我又问,那么你可以写出这种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吗?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得出学科间的联系。知道学地理不仅仅是地理,而要用综合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地理事象,疏通地理教学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充分调动各科课程资源,为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服务。这也是地理学科综合特性的最好体现。
4.用好网络资源,释疑解惑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丰富的信息资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补充和修改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及时获得最新、最迫切需要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搜集整理相关的图文资料,这些丰富的资源必然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增,不时还会有自己的最新发现。这比单纯依赖课本上少量的图片、有限的文字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有时我们在教学中,还会发现教材对于一些问题的阐述不明确,甚至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查证,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到了有关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回顾自己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的感受是整合地理课程资源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地、因时制宜,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重组,创造性地应用于地理教学,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而服务!让我们用心去领会,用爱去浇灌,努力给学生一片创新的天地,让整个世界变成学生学习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