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学校品牌特色稳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m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具体来说,要凝聚理念,整体性设计;集中优势,整体性扩展;科研先导,创造性开拓;持续投入,辐射性打造。其次,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争取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最后,整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最大化。
  关键词: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要打造学校特色,必须树立正确的特色观,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力量,坚持走规范管理的道路,于规范管理中讲求特色策略,从而在打造学校特色的过程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质量,使学校特色发展为特色学校。
  一、理清思路,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理念引领行动,目标鼓舞斗志。要引领学校的发展,必须有适合校情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作为校长,应明确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使其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共同思想。
  (一)凝聚理念,整体性设计
  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先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理念的提升。打造学校特色,需要凝聚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吸纳学校内部的理念精华,还要考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思想及高层次理论专家的建议。
  (二)集中优势,整体性扩展
  打造优势项目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开端。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出发、从公众需要出发,开拓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校本资源、社会资源。
  (三)科研先导,创造性开拓
  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层出不穷的科研课题。如研究性学习、新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校本研修等,无一不为教育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科研空间。作为学校,要尽量选准一点,规范校本研训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开展一系列教育行动研究,主体拔高,及时迁移,由学校亮点升华为学校特色。
  (四)持续投入,辐射性打造
  打造学校特色,不仅需要物质方面的投入——主要是财力投入,更需要精神投入。在规范化的管理中,学校领导要有重视生命的意识和人文关怀,要将优势项目辐射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整体风貌,取得显著的育人效益。这是一个长期的进取、积淀和张扬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体现着教育创新和与时俱进。
  二、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只有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理念,才能有效培养全体教师的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真正把学校办强、办优。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摈弃制度,相反,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来制约人、引导人、激励人并达到民主管理的效果,使校长能够从对人的管理转化为对制度的管理。显然,当教师有纪律的时候,就不再需要层层管辖;当思考负责任的时候,就不再需要制度的约束;当行动有理性的时候,就不再需要更多的掌控。
  建章立制,规范学校管理,固然十分重要,必不可少,但对教师的感情管理也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及意义与制度管理相比有过而无不及。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主体和骨干,他们的思想感情与领导的思想是否一致,对教育教学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说,学校制定规章制度,要多一分信任,少一分怀疑;多一些奖励,少一些惩罚;多一点人性,少一点霸气。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倾听教职工的心声,制定既能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又能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广大教师乐于接受的管理制度,使教师的工作由被动变主动。落实人本管理的关键应是既关心所有人,更要关注几个人。
  关心所有人,就是关心教师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关注几个人,就是特别关注有个性的几类人。一是最优秀的教师;二是最落后的教师;三是想成长但处于瓶颈的教师。校长只有切实做到“以真心留人,以管理留人,以待遇留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而促进良好教风、校风的形成与巩固,最终创造和实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三、整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最大化
  一名将孩子送入民办学校的家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的孩子是他人眼里的“天才儿童”,之前,孩子接受的就是基础性、保底的教育,孩子明显觉得索然无味,而进入民办学校仅仅两个月,孩子明显觉得融入了集体,也开心了许多。“如果强制这一类孩子只能接受保底教育,那对他们难道不是另一种‘教育不公平’吗?”社会在分化,而教育要满足现实,也要进行分化。社会竞争在加剧,而层层筛选的升学制度,不过是将残酷而激烈的社会竞争(从职场)提前到高考甚至幼儿园了。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早点了解社会,为未来的竞争做好准备,未尝不可。
  从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观察,应试教育更强调记忆、理解和应用,偏于标准化;而素质教育更突出分析、评价和创造,偏于个性化。应试教育打基础,素质教育拼空间,两者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和思维体系。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应试教育可比作一种仰视思维,以仰视的姿态看待书本、教师和考试,对外界呈现一种明显的敬畏感与压迫感,被动亦步亦趋;真正的素质教育更似一种俯视思维,跳出固有的标准形态,不囿于所见,以更大的格局更加通透地理解事物间及发展的关系,主动兼容创新。通过将两者结合,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业,发掘兴趣特长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努力目标的树立和个人品牌的打造,与客观世界相融通,真正实现教育创见未来,为社会传导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纵观国内外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必须架起创新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设计了“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初步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激趣入境——学法指导——自学课文——讨论交流——总结提高。它较实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现以《地震中的父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本文从操作层面上探讨了小学中年级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的实施策略和收到的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依据;研学后教;策略;
【摘 要】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有所局限,同时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还不尽到位,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钻研学术著作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用于低年段语文教学的研学后教策略,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低年段;语文;小组学习;策略  “我决定在我的课堂上也来试验试验。首先我也学她们那样按座位给学生分了四人一小组,让他们自己给小组起了组名,制作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是否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社会考察人才的一个方面。小学美术是能够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美术学科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展现美术学科价值。文章主要就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小学美术课堂核心素养渗透过程体现、美术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以及农村美术教育落实的优势、农村美术学生自由创造能力发展现状和培养自由创造能力的措施六
【摘 要】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作为教师,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任,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社會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
摘 要:简单推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继排列、组合之后的一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一节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文章从“读学生,知起点,以学定教”“研教材,明内涵,明晰留白”“细挖掘,巧设计,厚实课堂”三方面阐述《简单推理》教学片段与反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简单推理.  一、读学生,知起点,以学定教  本课学习的对象是二年级
【摘 要】为探讨地方普通院校大学生生命智慧现状及其对挫折感的影响,揭示抗挫折心理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生命智慧问卷”、“大学生挫折感问卷”和自编的“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对26所地方普通院校的20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文对发现的众多情況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方普通院校;大学生;生命智慧;挫折感;抗挫折心理能力;中介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命智慧和挫折感的研究,为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模式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爱种子”教学模式在广州市从化区逐步铺开。这是一种感知、体验、探究与协作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文章将从“爱种子”教学模式的背景、内在意义、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氛围的转变等方面,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爱种子”;教学模式;英语教学  课堂卜-,学生人手一个答题器,教师赢接从网络上调出本节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学会观察、学会积累、例文护航、善于修改四个方面对新课程下优化作文教学作点滴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体验情感,同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也认为,没有爱,教育便不成其为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為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校园充满爱。以人为本,实施人文教育,尊重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尊重家长的教育诉求,尊重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