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交流,表达想法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重在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与合理想象清楚、有序地写下来。教师要在学生习作后,引导学生学会互评习作,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有序讲述
  1.观察图片。(出示图片)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在春天的时候放风筝)请翻开语文课本第28页,认真观察图画(板书:观察),思考: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交流分享。(1)指名让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所得,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预设: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2)还有从其他角度观察图画的吗?请介绍自己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3.教师小结。在观察图画时我们要注意按照一定顺序有序地观察(板书:有序),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也可以按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观察,也可以按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观察。
  4.交流互动。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1)引导学生按照观察的顺序说一说图中人物的动作,教师随机将学生用得准确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预设:拿、拉、扯、举、轻轻地、高高地……)(2)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放风筝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们可能说了些什么?(引导学生选择图中的一到两个人说一说他在干什么?表情是什么样的?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3)教师结合学生的讲述随机进行点评,板书观察要点。
  5.启发引导。观察一幅图画,就要学会给图画中的人物加上动作和声音,让静止的画面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合理的想象。
  设计意图:习作观察应该是有序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进行有序的观察,把观察所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合理地想象与拓展,把静止的画面“活动化”“故事化”,并在倾听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发言中不断丰富想象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激活储备,尝试习作
  1.讀古诗,想词语。出示古诗《村居》,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诗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时候放风筝?你还从诗中读到了什么信息?(放学后,在美好的春光中放风筝)读了《村居》这首古诗,你想到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词语和诗句?(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板书四字成语与诗句)
  2.说环境,起名字。在习作中,如果加上小朋友们放风筝的环境描写,可以让故事更生动。同时,我们还可以给图画中的人物取一个名字。(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结合图画说说放风筝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再给图画中的人物起名字,将名字写在人物的旁边)
  设计意图:“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因此,习作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还要让学生的书面语更加优美。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将可用的词语集中起来,并给图画中的人物起名字,为故事添词汇,给学生的习作搭建一个支架,让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更加丰满而鲜活。
  3.巧想象,写故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观察图画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想象,在观察想象的基础上再加上环境描写,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这个画面就会变得栩栩如生,现在请同学们动笔来写写这个故事吧。
  设计意图:在激发兴趣、合理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静下心来动笔习作。
  三、展示习作,师生评价
  1.指名展示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评价。
  2.同桌互评习作,教师进行评价指导。(评价同桌同学的习作是否将观察所得与合理想象清楚、有序地写下来,有没有加上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有没有错别字,哪些地方写得好,并提出的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习作讲评课的重点是把握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聚焦亮点,改进不足。通过教师引领评价、同学互评及教师有针对性地评价指导,让学生掌握评价习作与修改习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修改习作,分析经验
  1.修改习作。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与建议修改习作。
  2.交流汇报。学生在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习作在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并说出修改的根据。各学习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自己修改后的习作。
  设计意图:文章不厌百回改。习作展示评价后,让学生趁热打铁地及时修改习作,分享交流修改习作的方法与经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其他文献
【导读】  “单价、数量、总价”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曾被删减,后又重新“回归”。在被删减的时期,似乎对于学生正确解答“购物”问题也没有多大影响,但为什么现在又把它“请回来”了呢?其中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探寻的东西?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后续发展又有什么重要意义?  本案例中,作者以自己和同伴的实践经验和审慎思考,正面回答了以上问题。这或许能为大家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期刊
教材简析: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体样式的寓言故事,为学生“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做了进阶式的安排。教师可以通过单元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寓言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单元整体预习的基础上,对生字词进行检测,巩固本单元的重点生字及多音字,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借助提示
期刊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先生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就是通过短小的故事来阐明道理,给人以智慧启迪的文学体裁。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体样式的寓言故事,为学生“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做了进阶式的安排
期刊
【导读】  “找规律”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就知识本身而言,这节课的内容教学难度并不算大,但它却肩负着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重任。怎样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学载体实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这节课的价值所在。  来自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的付亚萍老师,为我们展现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对完整过程,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案例】  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引出
期刊
教材简析:  《池子与河流》(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这首寓言诗点明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磨灭,才能一旦被懒惰支配,就会一无所为”的道理。教师在教学时要从诗歌的文体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池子与河流》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朗读去领悟寓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引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说一说。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是
期刊
1987年,刘永兴从大理师范专科高等学校毕业后,便进入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任教。虽然到了中专学校任教,但是藏在他心底的小学教育梦一直没有熄灭。2006年8月,带着对小学教育深深的热爱,已担任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教务处主任的刘永兴通过竞聘出任文山实验小学校长(2013年文山州实验小学改名为文山实验小学)。夙愿得偿,他欢欣不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
期刊
教材简析:  《快乐读书吧》(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聚焦“小故事,大道理”,指导学生用懂得的道理关照自己的生活。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课内层层深入,课外拓展延伸,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这三本书,在“激趣导读”“比较阅读”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寓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感悟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活动激趣  1
期刊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解决现成的问题,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况比较少,存在很多学生体验不深刻、思维不深入、理解不透彻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阻碍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深层发展。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根植于学生的真实问题而展开,让学生学会提问、因问而学、问学交融。只有让问题成为数学学习的重心,让问题驱动数学教学,才能有效引领学生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进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
期刊
教材简析:  《守株待兔》(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文所在的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要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出发,一是引导学生在图文对照与讨论交流中谈谈自己对故事中人物行为的看法,明白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做到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言中的道理,指导自己的行为;二是帮助学生树立寓言文体的整体意识,了解中国寓言故事,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
期刊
素养一词,从词义来理解,就是素质和教养,它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综合体。简单来说,素养包括一般素养和核心素养两个维度。一般素养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最起码的,而核心素养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小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既不是基本素养的简单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