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城市垃圾实施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是北京在50年前创建的模式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会将对垃圾处理的基准价由每吨25元逐渐上调至每吨100元以上,目的是要通过经济手段来鼓励市民进行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
这一管理思路与“禁塑令”颇为一致——对塑料袋实施收费后,商场的塑料购物袋消费量减少了约70%。
半年多来,中国的各大媒体都先后报道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兴建垃圾焚烧厂引发了各地民众大声呼吁政府要高度重视垃圾的安全处理。如果焚烧厂飘出的烟尘中含有危害健康的物质(如二恶英、重金属等),它们将随着气流毫无边际地散落到土壤和水体中,导致人类及其他生命所依赖的三大环境元素——空气、水体和土地不再安全。
殊不知,中国曾是个无垃圾社会。几千年来,祖先留给后代的只有文物,而没有垃圾。
中国人从古代起就习惯于把剩饭菜用来喂猪,把动物粪便和枯草落叶用来沤肥,以助农业生产。这其实就是当今全球推崇的循环经济模式。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利用烂渔网和破布来造纸,他们是我们今天学习“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楷模。
地球上的物质有个特点,凡是能在大自然中自行生长起来的,也必然能在大自然中自行分解掉。
中国古人顺应了这一客观规律,衣、食、住、用、行使用的材料几乎都取自自然。所以,他们生活后留下的废物,哪怕是房屋,也能最终被大自然化解成一片重新长满植物的土地。
中国古人也制造出了大自然不可降解的材料,最典型的就是瓷器。由于破碎的瓷片有锋利伤人的危险,在古代应属有害废物。但聪明的古人利用碎瓷片来做铺地或屋脊的装饰,极为巧妙地把废瓷片给利用了。这样的思路,也使中国古人把建筑废物,如废砖、废石材、废瓦片、废陶片用于铺路、造园、堆山、筑道、垒梯、砌墙等。
中国古代的商品包装都是利用植物纤维为原料制作的纸和绳,比如马粪纸、草绳等。由于这些纸和绳的易燃性好,被废弃后正好成为家中厨灶需要的燃料。因此,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几乎没有包装物。
将废弃的纸、草绳、藤竹物、木制品、坚果壳等用作燃料,是中国传统社会把垃圾变为能源的利用方法。由于这些物品的原材料是植物,燃烧它们的化学过程与森林自燃相似,不会生成大自然无法降解的持久性污染物,更不会产生有毒重金属。烧后留下的草木灰可给土壤补充钾肥。
中国社会真正出现垃圾问题是在工业化之后。大约一个世纪前,燃料变成以煤为主,是中国城市开始工业化的标志。但是,当煤炭进入中国家庭之后,所产生的大量煤渣成了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由于煤渣无法直接变成土壤的肥料,中国城市出现了生活垃圾堆积、难清运、难处理的问题。比如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因城中有大大小小的垃圾山而被称为“垃圾城”。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找到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好办法——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这一做法的原由发表在1957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中。文章题目为《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作者署名韩若适,身份是“市上下水道工程局环境卫生处主任”。
他在文章中写道:“按照几年来垃圾物理分析调查资料看,北京市垃圾的成分有:一、炉灰(约占百分之五十三),其中包括煤渣、煤球灰、碎砖石、破盆碗等无机物;二、有机垃圾(约占百分之四十),其中包括厨余——菜根菜叶、鸡肠鱼刺、蛋壳鳞毛等以及落叶、杂草、禽兽尸体、畜粪和清扫的脏土等;三废品(约占百分之七),其中包括棉麻废品、破烂衣物、废铜烂铁、罐头盒、碎玻璃和旧书报废纸等。”
他指出:把三种成分分开收集,倒都是有用处的东西。炉灰运去铺路,煤渣可制造空心砖等建筑材料;有机垃圾运到农村去积肥,可增加大量肥源,并减少蝇蛆的滋生条件;废品卖给废品公司,对自己和国家都有好处。该报同一版面的新闻报道说:“由于群众认识到了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是对工农业建设和改善环境都有好处的事情,都积极支持。……西四区百分之九十九的住户能经常保持把垃圾分清。”
这份报纸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对城市垃圾实施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是北京在50年前创建的模式。现在,这一做法已在世界流行。
(作者为学者,现居北京)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会将对垃圾处理的基准价由每吨25元逐渐上调至每吨100元以上,目的是要通过经济手段来鼓励市民进行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
这一管理思路与“禁塑令”颇为一致——对塑料袋实施收费后,商场的塑料购物袋消费量减少了约70%。
半年多来,中国的各大媒体都先后报道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兴建垃圾焚烧厂引发了各地民众大声呼吁政府要高度重视垃圾的安全处理。如果焚烧厂飘出的烟尘中含有危害健康的物质(如二恶英、重金属等),它们将随着气流毫无边际地散落到土壤和水体中,导致人类及其他生命所依赖的三大环境元素——空气、水体和土地不再安全。
殊不知,中国曾是个无垃圾社会。几千年来,祖先留给后代的只有文物,而没有垃圾。
中国人从古代起就习惯于把剩饭菜用来喂猪,把动物粪便和枯草落叶用来沤肥,以助农业生产。这其实就是当今全球推崇的循环经济模式。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利用烂渔网和破布来造纸,他们是我们今天学习“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楷模。
地球上的物质有个特点,凡是能在大自然中自行生长起来的,也必然能在大自然中自行分解掉。
中国古人顺应了这一客观规律,衣、食、住、用、行使用的材料几乎都取自自然。所以,他们生活后留下的废物,哪怕是房屋,也能最终被大自然化解成一片重新长满植物的土地。
中国古人也制造出了大自然不可降解的材料,最典型的就是瓷器。由于破碎的瓷片有锋利伤人的危险,在古代应属有害废物。但聪明的古人利用碎瓷片来做铺地或屋脊的装饰,极为巧妙地把废瓷片给利用了。这样的思路,也使中国古人把建筑废物,如废砖、废石材、废瓦片、废陶片用于铺路、造园、堆山、筑道、垒梯、砌墙等。
中国古代的商品包装都是利用植物纤维为原料制作的纸和绳,比如马粪纸、草绳等。由于这些纸和绳的易燃性好,被废弃后正好成为家中厨灶需要的燃料。因此,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几乎没有包装物。
将废弃的纸、草绳、藤竹物、木制品、坚果壳等用作燃料,是中国传统社会把垃圾变为能源的利用方法。由于这些物品的原材料是植物,燃烧它们的化学过程与森林自燃相似,不会生成大自然无法降解的持久性污染物,更不会产生有毒重金属。烧后留下的草木灰可给土壤补充钾肥。
中国社会真正出现垃圾问题是在工业化之后。大约一个世纪前,燃料变成以煤为主,是中国城市开始工业化的标志。但是,当煤炭进入中国家庭之后,所产生的大量煤渣成了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由于煤渣无法直接变成土壤的肥料,中国城市出现了生活垃圾堆积、难清运、难处理的问题。比如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因城中有大大小小的垃圾山而被称为“垃圾城”。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找到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好办法——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这一做法的原由发表在1957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中。文章题目为《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作者署名韩若适,身份是“市上下水道工程局环境卫生处主任”。
他在文章中写道:“按照几年来垃圾物理分析调查资料看,北京市垃圾的成分有:一、炉灰(约占百分之五十三),其中包括煤渣、煤球灰、碎砖石、破盆碗等无机物;二、有机垃圾(约占百分之四十),其中包括厨余——菜根菜叶、鸡肠鱼刺、蛋壳鳞毛等以及落叶、杂草、禽兽尸体、畜粪和清扫的脏土等;三废品(约占百分之七),其中包括棉麻废品、破烂衣物、废铜烂铁、罐头盒、碎玻璃和旧书报废纸等。”
他指出:把三种成分分开收集,倒都是有用处的东西。炉灰运去铺路,煤渣可制造空心砖等建筑材料;有机垃圾运到农村去积肥,可增加大量肥源,并减少蝇蛆的滋生条件;废品卖给废品公司,对自己和国家都有好处。该报同一版面的新闻报道说:“由于群众认识到了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是对工农业建设和改善环境都有好处的事情,都积极支持。……西四区百分之九十九的住户能经常保持把垃圾分清。”
这份报纸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对城市垃圾实施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是北京在50年前创建的模式。现在,这一做法已在世界流行。
(作者为学者,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