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奇和他的“儿子”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说说这张照片前面的事。
  1990年7月,摄影者老崔头一遭采访著名演员乔奇。一年以前,乔老的爱人、电影演员孙景路先他而去了,这使这位笑口常开、乐观开朗的老人沉默了许多。乔老说每每他静坐在他那宽敞的客厅里时,心里总是空空荡荡的。这次采访中,乔奇还对老崔说了一段“雪中葬妻”的故事:2月4日,乔奇携女儿、女婿来到苏州凤凰山,为老伴的骨灰作入土安葬仪式。那天,恰逢江南地区普降瑞雪,乔奇在踏雪葬妻途中摔了不下三个跟头。但雪后出晴的阳光却使乔老心头升起了一番暖意,“太阳底下白雪皑皑,老孙安息了”。看得出来,在乔奇心中是怎么也放不下这位爱妻的。乔奇还说,过去的那一年是他情绪最低落的一年,他只能用拼命工作来克服心头涌上的思念。一年中,乔奇参加了市工人文化宫的读书会,作为市青年宫和少年宫的顾问,他又不断地为青少年开讲座,谈戏剧、说表演。同时,他还参演了6集电视连续剧《封神榜》的拍摄,上影厂的两部新片中也都有他的角色。
  再见乔奇,那是一年之后的1991年8月。这时的乔奇与他的宝贝外孙女同住。见有人来,乔老的外孙女“人来疯”起来,左奔右跑,爬上爬下,玩得不亦乐乎。和孩子疯过之后,乔老气定神闲,惬意地读起了报纸。乔老一边看报纸一边乐呵呵地对老崔说,他现在虽然是古稀老人了,但他却一点不服老。每周二,他都去参加花甲篮球队训练活动,其中还有他的老朋友舒适、刘琼等;他还是老年游泳委员会的委员,碧波池中常有他的身影……
  有趣的是,这一天,著名配音演员乔榛正好到乔奇家做客。当时不少人都把他们两个误认为一对父子……
  乔榛是乔奇的“儿子”——这是我从小听到的江湖传说。在资讯远不如今日发达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和周围的人对此深信不疑。理由除了同姓,当然主要还因为“像”。而为这一传说最好的备注,则是1980年,我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组织去看的国产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电影改编自当时小有名气的科幻作家童恩正的同名小说。乔奇和乔榛同时在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
  我之所以对这部片子印象深刻,除了“双乔”的“父子配”之外,还因为我一直觉得这部片子很妖:它是非常罕见的由电影配音演员担任主角的电影——除了乔榛,另一名出镜的是著名配音大师邱岳峰,而邱本人就在电影上演的当年吞服安眠药自杀离世;它也是30年来中国电影中的另类,从那以后,这个诞生过《山海经》这般奇幻瑰丽作品的地方,再也没有出产过像模像样的科幻电影。
  本版的这幅照片拍摄于20多年前,虽然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了乔榛并非乔奇的儿子,乔奇原姓徐,“乔奇”只是他的艺名,但是通过同一张照片的比对,依然令人忍俊不禁:同样的发型、头势,极为相似的脸庞,如出一辙的大眼袋,同样微微挑起的眉毛……
  与这些无法用寻常科学道理解释的现象相比,照片上身着赈灾汗衫,手捧西瓜的乔奇女婿、电影演员、前《相约星期六》主持人崔杰更像个“局外人”。
  对像我这样的七零后而言,乔奇似乎从来就是满头银发、眼泡肿肿笑容可掬的模样,如果不去网上查资料,我们大概说不清楚,乔奇的演艺道路究竟如何。但是从我们的童年开始,这个样子“福笃笃”的老头子,似乎从未从我们视野中消失。从稍纵即逝的电视新闻里,从各种晚会、重播的老片子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和与他同时代的那些老人,已然成了某种象征,让我们在这个海派韵味日渐淡薄的城市里,感受到一点非常上海的意蕴。
  乔奇于2007年去世,享年86岁。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从上海出道的话剧人、电影人中,得享高寿的乔奇,被称为“活化石”。不知乔老生前,是否被人尊称过“乔老爷”。因了多年前那部著名的《乔老爷上轿》,现实生活中很多乔姓上年纪抑或地位崇高的男子,均被称为“乔老爷”,洪晃的继父乔冠华亦如是。乔奇本人没有参演这部电影,扮演乔老爷的是韩非,但乔奇的妻子孙景路,是片子的女主角。
其他文献
采访过众多演员,有个总体感受是,越是老艺术家,越谦逊,且他们不是刻意而为,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朴素情怀。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就是这样一位。  今年3月“千里共婵娟——全明星版王派越剧专场”在上海举办,5月王文娟又带着专场演出回到老家绍兴。90高龄的王文娟办专场并亲自登台,此消息一出,便让大批戏迷激动不已,开票不久演出票就被一抢而空。待演出时,舞台上一长排来自全国各地的王派传人熠熠生辉,其中包括钱惠丽
期刊
沪剧是上海本土特有的戏曲剧种,被誉为“上海的声音”,具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沪剧的发展跟上海这座城市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迅速反映、记录时代的变迁、上海人的生活境况。一直以来,上海市民对沪剧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不少爱好者更是把沪剧当作“流行乐”来哼唱。  近年来,沪剧呈现不错的发展势头,出现了几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好戏以及一批深受老百姓欢迎的现实主义题材剧作。一年一度的沪剧艺术节也显示了沪剧界的整体力量。
期刊
众所周知,华人世界的国际级大导演李安是“后发之人型”成功者的代表人物,他来参加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题为《票房即将超美国,成为老大还差几件事?》的主题论坛,既合适又不合适。  合适的是,作为叱咤国际影坛多年的华人导演,他既具有从华语电影出发的立场和视角,又有足够丰富和宽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回答这样的关于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的大问题。  不适合的是,他大器晚成的经历与低调内敛的气质,与当今牛气冲天的中国电
期刊
六月去南加大参加一个短期心理学班,在洛杉矶碰到了帅帅的意大利男人Giovanni moriconi,他是我朋友的朋友,呢称叫“Gio”,他算是我认识的第一个真实生活中的意大利男人。  以前知道意大利男人全都是在《教父》里,我一度以为意大利男人全是拿枪干帮会的,但是认识了Gio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意大利人是分南北的,南部和北部的人互相不对付,南部的意大利人相对来说比较穷,比较爱去美国东岸,也就是《教父》
期刊
2015年,被称为“IP元年”,《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等网络文学改编作品的火热掀起一阵IP潮。2016年,被认为是网络文学的爆发年,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大规模出现。各大影视公司和众多业内人士疯抢着热门IP,研究着下一个影视“爆款”的模样。  只是,改编自热门网络IP的电影、电视剧就一定大卖了吗?现实给出的答案是:未必。不少顶着“大IP”光环的作品质量堪忧,被观众诟病。因
期刊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上海市徐汇中学读高中。我们学校坐落在繁华的徐家汇中心地区,学校的大门坐西向东,正前方是当时上海唯一的一条美丽的林荫大道——肇嘉浜路。出了大门向右拐,一块巨幅电影广告牌高高地矗立在人行道旁,吸引着无数双行人的眼球。我估摸,这块电影广告牌足足有五六米高,十余米宽。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广告牌的左侧一半是新近摄制好的国产影片的广告,右侧一半是刚译制成的外国电影的广告。读高中的那三年里
期刊
7月的国产电影市场之跌宕起伏,就连业内人士都大呼“本身就是一部情节曲折的大片”:从《道士下山》到《小时代》再到《栀子花开》,一方面网络上“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讨伐之声不绝于耳,一方面各大影院的排片和票房却不为所动,全线飘红。按照通常的剧情发展,同档期的其他国产影片,至多只能换来业内同行深怀同情地些许保护和所谓文化精英们“卓尔不群”的赞美,并无益于市场意义上的产业抗衡。然而随后的一部《大圣归来》却
期刊
现在人们谈起上海早期话剧舞台上的女性表演艺术家,往往只记得白杨,这是因白杨始终没有离开舞台,而且后来又演了较多电影,而叶露茜走上话剧舞台较白杨更早,抗战将胜利之际,则服从革命的需要,投身于隐蔽战线的工作了。全国解放后,她始终未能再回到舞台。如今,曾经欣赏过叶露茜表演艺术的恐怕只有像我这样九十六岁以上的老人了。  叶露茜1917年生于广东南雄,在上海读中学时,就参加了上海左翼剧联领导的业余演剧活动,
期刊
前不久,曾独立执导或联合导演过多部著名动画片的马克宣先生驾鹤西去,一时间引来众多缅怀与热议。人们发现,这些动画片的片名,如同刻痕一样,深留在童年记忆里,它们当年带给我们的欢乐,简直石破天惊无与伦比。《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三个和尚》《哪吒闹海》《山水情》……从1956年到1986年,中国有31部动画作品在全世界各类电影节上获奖46次,由此在世界动画界形成了广受赞誉的“中国动画学派”。
期刊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节,是上海音乐文化的标志。五十多年来,“上海之春”始终坚持新人新作和群众性音乐活动的传统,热情弘扬中华民族音乐艺术。一大批经典音乐作品如《红旗颂》《梁祝》等从“上海之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演奏家如朱践耳、吕其明、俞丽拿、何占豪、闵惠芬等也都诞生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  今年的四月至五月,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如期举行,在不算漫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