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同学56种春天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512355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春》。
  似乎,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些,这还没到11月呢,就北风乍起、凉意浸浸了,所以,孩子们都耸肩缩脖地感受着先生笔下那融融的暖意,整个感觉怪怪的。
  交流讨论各自的问题和感受。
  “纪老师,我怎么觉得朱自清的这个春天很梦幻啊?”杨阳瞪着眼睛问。
  哦?梦幻?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雨有人,怎么梦幻呢?
  “什么意思?”我不解。
  “我看不出来,这是哪里的春天,一切都是那么美,美的不像是真的。”杨阳皱着眉。
  呵呵,人家朱自清写得美,倒把他“折磨”成这样子!
  “具体说说看。”我问。
  “比如第六段,写雨,说什么一下就是三两天,还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在我们这地方,春天基本就不怎么下雨嘛,空气干燥得要命,所以,每年春天,我的嘴唇都会起皮。”杨阳说得头头是道。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嘛。”杨阳的同桌小艾声援他。
  贾李说:“也许,他写的是南方的春天呢。”
  杨阳:“我不是说不可以是南方,我说的是,他就是把那些美好的东西都集中在一篇文章中了,比如写风的那段,吹面不寒杨柳风,你觉得春天的风是这样的吗?这几年,基本都是飞沙走石嘛。”
  张锦很赞同:“嗯,还有写花的那一段,好像桃树、杏树、梨树都在一个果园里,所以就给人一种花团锦簇的感觉。确实是美得不真实。”
  刘佳提示说:“鲁迅有篇散文,叫《好的故事》,也写了很多美丽优雅的事物,但在文章的开头,鲁迅说,那是他在朦胧中看到的好的故事,所以,很有梦幻的成分。”
  倾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有些启示,又有些惘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些资料。
  一种说法是,朱自清的绝大部分散文都标有写作时间乃至地点。而唯独《春》既无时间,也没地点,也未曾收入他早期出版的《踪迹》(1924年)、《你我》(1936年)、《背影》(1958年)等集子中。于是有人推测说:“《春》是一篇少年气盛之作,时间当在1924年之前。”
  还有一种说法,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荷塘月色”无疑是经过了凄苦的灵魂挣扎之后,找到的一方幽深静谧的自然之境,曲折地体现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则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
  把这些简要说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自己去判断。
  杨阳:“我想,不管是少年气盛之作,还是梦的世界,我的感觉都是对的,这个春天就是一个概念化的美丽的春天。这样的春天,没人味儿,我不喜欢。”
  我问:“那你喜欢什么样的春天?”
  杨阳:“个性化的,因为每个人的眼里,每个不同的地方,春天是不一样的。”
  “我的春天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春困。”捣蛋鬼李强肆无忌惮地喊,这家伙!
  “看来,每个人的春天还真是不一样呢,好,我们来说说自己的春天。”我总是这样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张潇潇:“我在老家的时候,一到春天,满街满巷就飘着卖小鸡的吆喝声,卖——小——鸡——喽,声音拉得又长又尖,好玩极了。”
  孟娅:“我不喜欢春天,每年,当我们家门前那棵柳树开始发芽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出门打工了,家里就只剩下我和奶奶。”
  哦,这是充满离愁别绪的春天。
  黄益达:“有一年春天,我回奶奶家,从村里那条刚解冻的小河里捉了好多小蝌蚪,那些大石头盖下面还有螃蟹。而且,河里的水是活水,哗啦哗啦地响,就跟弹吉他似的。”
  郑畅:“去年春天,我起水痘,不准出门,生生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星期,快憋死了。”
  王慧:“每天上学,我经过的那段路两边全是桃树,一树一树的桃花,开得繁盛极了,可是,根本就没有朱自清写的那样——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还什么带着甜味味儿。因为在路边的缘故,花上都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尘土,看上去灰不溜秋的,真看不出有多美。而且,我发现,春天的花大多是一嘟噜一嘟噜的,有花没叶,感觉不如绿叶衬托起来更显出一种柔润的美。”
  ……
  56个孩子七嘴八舌,言说着各自的春天。
  于是,这周的作文,就随机定为:我的春天。
  其实,作文的命题,真不需要那么纠结,方向对了,路上总会有美丽的意外。
  其实,阅读和写作,真的是一回事儿。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训练概括能力有对策?  江苏无锡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宝宝现在2岁半,在我教她认识事物时往往答非所问,不知这是否正常?例如,我问电视机有什么用?本意想让她说可以收看节目,她却说电视机是放在家里的;我问碗是做什么用的?她说碗是会打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这实际上反映了幼儿的概括能力。两三岁的孩子因为不会概括,所以无法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只能想到什么说什么。这些现象在该年龄段孩子的身上是正常的,我们
期刊
一大早,经过绿森林东边大槐树下的动物们就都发现,树干上贴着用宽荷叶写的一封信,就在大家探头探脑争相阅读的时候,长颈鹿麻麻自告奋勇地说:“大家别着急,还是我来念给大家听吧!”  长颈鹿麻麻这么一说,大家果然安静下来了。早晨温暖的阳光像水一样流淌在翠绿的树叶上鲜艳的花朵上,流进长颈鹿麻麻柔柔的声音里:  绿森林、蓝森林、红森林的居民们:  你们好。  我是来自蓝森林的老巫婆,  你们一定听说过我。  
期刊
微教育:主要靠父母来实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来进行点滴积累,以实施对孩子随时随地的教育。  那么,微教育有什么特点?它与传统的教育在方式方法和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呢?  微教育之于普通教育,没有优劣、高下之分,而是有益的补充。微教育的优势是细微、及时、实用、不空洞说教,可以在所有空间、任意活动中实施,方便、轻松、形式不一,是每个家庭、每位用心的父母都能够做到的。这个时尚的新概念,是传统“生活即
期刊
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白?  晚上,妈妈和婕婕一起看《儿童画报》,封底有一组宝宝的照片,上面还标有宝宝的姓名、籍贯和年龄。  婕婕已经能认识好多个字了,就自己念道:“……黑龙江,咦,黑龙江?那这个小孩怎么这么白呢?”  胃也想看电视  婕婕边看电视边吃东西,妈妈告诉她这样做很不好。她问为什么?妈妈说会消化不良的。  她问:“什么是消化不良呀?”妈妈说:“就是胃不想工作了呀。”她问:“是不是胃也想看电视就
期刊
“六一”儿童节当天,学校举行了盛大的庆祝表演活动,这次活动中,有一个小插曲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下面请欣赏六年级秋菊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独唱——《同一首歌》,大家掌声欢迎!”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掌声,秋菊一路小跑着上了台,抑制不住满脸的兴奋。  这是个高高胖胖黑黑的女生,身着普通的校服,无论是长相还是穿着,均不出众,甚至连她上台的跑姿也与整个舞台格格不入,怎么都看不出她是那种擅长唱歌的学生。 
期刊
我们家的鸡很饿  5岁儿子昂昂的家庭作业是给当天学过的词语造句。因为幼儿认的字少,老师就让家长把造好的句子写在作业本上让孩子对照着抄,而我每次都是让儿子自己造句,我再帮他写上。今天有“饥饿”一词,我问儿子该怎么造句。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的鸡很饿!”  低中和学后班  老公问大女儿的学校有没有高中,女儿说没有。儿子在旁边插嘴问:“姐姐,那你们学校有低中吗?”丫头生气了:“你们幼儿园有学后班吗?” 
期刊
例一:  2013年3月14日下午,连云港市海州一个公交站台附近发生交通事故,12岁的小学生小武在放学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连人带车卷进一辆水泥搅拌车的车轮下。在附近值勤的一名女城管员见状,迅速将孩子送至医院抢救。  据目击者介绍,当天下午,男孩骑着自行车贴着路中央绿化带,由东往西行驶。同向行驶在路中央的搅拌车在超过自行车时,尾部碰到了自行车,导致自行车失控,男孩连人带车被卷进搅拌车左后轮,车轮从男孩
期刊
5岁儿子进入完美敏感期了?  江苏扬州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5岁,现在不许别人说他不好,一说立马就哭。一天早上,我对先生说:“是不是孩子吃得不好,所以不长个呢?”儿子在另一个屋听到了,立刻表现得很不高兴。请问孩子这是进入完美敏感期了吗?我该如何引导呢?  答:根据您描述的情况,用语言混乱期可能会更加贴切一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大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理解比较片面和绝对,因此不能够用
期刊
2013年6月,扬州市宝应县星星点灯留守儿童首届“阳光小帅哥”“阳光小美女”才艺大赛拉开了帷幕,望直港镇中心小学的卞超杰同学荣获大赛第一名。提到卞超杰,知道的人都啧啧称赞,他是合唱团的小歌手,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宝应县画川初级中学“宏志班”。  家庭“小主妇”  卞超杰有两个姐姐,他在家里排行最小,按理说他应该是家里最娇惯的一个。但实际情形是,卞超杰在家里就像一个“小主妇”,
期刊
凯凯是一位因父母闹离婚,而变得郁郁寡欢的孩子。入园后不久,老师们就感觉到他极其内向、敏感,淡然的脸上鲜有笑容,即使开心时也能让人感觉到他隐隐的忧伤。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凯凯已经好久没见过爸爸了,并且心里非常想念。老师们常常给予凯凯更多的照顾和关爱,但终究无法替代父母之爱。  一天上午,凯凯妈妈来找我们,再三叮嘱,如果凯凯爸爸和奶奶来幼儿园,千万不能让他们见凯凯。尽管我们耐心解释,说其实凯凯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