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与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和谐对接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直接为这一目标服务的,承担着培养造就高层次的忠于党的事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
  
  一、高职高专院校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1.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相适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的工作方法。在大学生队伍里,我们必须尽可能多的培养出共产党员,他们应该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的素质,是未来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担当重任,使我党生生不息,国家兴旺发达,这也正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刚刚走人大学校门时,正处于一个崭新的环境,一个新的人生起点,这也正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机。学生党建工作从早着手,也正是为把握好这个时机。正因如此,我们必须从大学新生一进校就开始抓紧抓好,使中学学生党建对象的培养工作不脱节,对于激发中学学生党建对象的上进心,提高学生党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与学生班集体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为工作对象、以班级为工作舞台的;学生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的。班集体建设最重要的是选拔培养学生骨干担任主要干部,并形成核心,组织开展有益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活动。从实践来看,这部分人也是党员发展的重要对象,绝大多数学生党员产生于他们中间。但新生进校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互相不熟悉,班集体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做好与中学学生党建对象的接力培养工作,动员、鼓励和引导学生骨干,使他们树立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目标,这样的目标可以激励他们强烈的实现政治抱负的愿望,焕发出积极的内在力量。把学生党建工作、班集体建设及个人的进步结合在一起,可以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热情为班集体工作、为同学服务的奉献精神,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同时,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修养,重视在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并加快自身的进步和成熟。这两项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于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班集体凝聚力、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高专院校与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和谐对接的理论基础
  
  1.高中阶段学生党建工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打下了基础。现在许多高中学校建有业余党校,并把党校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定期给学生上党课,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就了解了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些都为高职高专院校与高中和谐对接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社会对大学生党员的认可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虽然也有过挫折,但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宗旨是不变的。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还是至高无上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员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是认可的。一直以来,大学生党员毕业寻求就业单位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社会市场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高度信任和对学生党员整体素质和综合表现的肯定,更加坚定了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心,这对高职高专院校与高中和谐对接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动力。
  
  三、高职高专院校与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和谐对接的工作思路
  
  为了切实做好学生党建工作,高职高专院校应针对学制比较短、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的实际,确定立足“早抓”的工作思路,做到“早衔接、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并将学生党建工作“早抓”的思路落实到每个环节,贯穿于学生党建工作的全过程,从新生进校开始,就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将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低年级,抓紧时机进行普遍深入的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选择人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形成与高中相衔接的“接力培养”工作机制,实现与高中阶段学生党建工作的和谐对接,以更好地发挥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在改革、发展与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1.早衔接,及时掌握新生的思想特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早抓”是以培养合格党员为目标,这首先离不开对学生个体的工作。现在许多高中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以业余党校为平台,定期组织开展有益的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及早了解新生的真实情况,努力实现和谐对接,在新生入学时,就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党建状况调查,全面了解新生在高中阶段的政治追求和理论素养等情况,及早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不同情况将新生分为已发展为学生党员、已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已提出过入党申请以及在政治取向上思考徘徊还没有明确入党目标的四类学生群体。按照不同群体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个人档案,确定培养目标,建立从班级、年级、联系人、学业成绩、综合表现,到家长意见甚至社会评价等方面的跟踪信息机制,及时更新有关内容,了解他们思想动态,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效率。
  
  2.早教育,充分发挥新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随着高中阶段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普及和学生党建工作的推进,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党员数量有所增加,做好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使新生党员进入大学后尽快找到党组织,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充分发挥作用,学校可以选派临时党支部书记,以年级为单位把所有新生党员组成一个“新生临时党支部”,让新生党员在组织关系衔接期接受学校和院系党组织的双重管理,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党组织的严格要求和规范管理,使这些新生党员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等到新生人校工作稳定后,再将新生党员分属到各院系基层党支部。这样及时抓好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保持新生党员在新的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早选苗,正确引导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早选苗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党员的迫切需要,是早培养、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节,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早选苗就是组织上要早准备,增强 工作的主动性、连贯性和时效性。院系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和在新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机会,选聘一些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和“两课”教师,成立“新生党课讲师团”,精心组织力量,发挥团队作用,为新生上好第一次党课,千方百计做好引导启发工作,调动广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重点引导,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调动他们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坚定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一种良好的政治氛围。
  
  4.早培养,努力帮助新生进入先进性行列。早培养是早选苗的延伸和充实,又是早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保证党员质量的根本条件,处在核心地位。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流动快、可塑性强、波动性大,在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的确立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赢得时间上的主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会使他们少走弯路,尽快成熟。
  早培养就是要按照程序和要求将申请入党的学生及早编入积极分子队伍,成立党章学习小组,进行有计划地重点培养、教育和帮助,可委以一定的社会工作,有意压担子,使他们在磨炼中走向成熟。及早在他们中间形成积极分子的核心,发挥由核心、小组到班级的辐射、激励作用,在同学中形成一定的影响,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形成良好的政治氛围。
  
  5.早发展,加大树立新生榜样的示范作用。早发展是早选苗、早培养的目的和归宿。早发展可以使低年级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党员,形成一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学生干部队伍,在组织中受到更及时、更直接的教育,早日接受党内外的监督,在学校较长时间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生工作的开展。
  积极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条根本措施,也是高校党组织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早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程序和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党员质量具体标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发展对象早政审、早上报、早审批,严格把好人口关,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切实做到发展一个、影响一面、带动一片,发展一个党员,树起一面旗帜。
  总之,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要进行全程化系统安排,从机制的建立上人手,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各自的特点,挖掘潜力,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不断创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花大力气做好“接力培养”,实现与高中阶段的和谐对接。使关口前移,积极慎重地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一、学校教育及其功能    学校教育作为专门化教育的形式,自产生以来,即具有各不相同的形态,因而人们对其理解和定义有很大的差别。但如果略去它们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定义可表述如下:在教师的主导或引导下,学生借助于教材等学习材料和媒介,通过一定的模拟性活动,掌握一定学科知识、形成一定思维能力及其社会性格的活动。这一定义涵盖了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课程实习等各种学校教育形式,因而是一个广义的学校教育概念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是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阵地,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而高等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在统揽全局的同时把握重点,以重点的突破带动全局的发展。从目前高校的实际出发,要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高校扩招的决定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水平和能力,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对研究生进行“产业化”培养。近年来,研究生教育以30%的幅度递增。在这种状态下,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迅速膨胀,但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并没有随之提高。一些高校专业的研究生质量呈现滑坡的趋势,这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不得不重视的问题。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教育规模、教育质量还是办学效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然而,在肯定我国农村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纵观其在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它与新农村建设对教育的要求仍有距离,农村教育中存有的问题也值得我们省思。    一、农村教育存有的问题省思    (一)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亟待提升  据
期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日益成为评价新时期创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标准。作为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使命的高等学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有效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对我国新时期的建设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效率,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我们每一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与中国经济飞速进步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中国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人力资源正在经受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处于市场最前线的销售业务人员的管理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