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理解:本文是人教版教材五下第八组课文的首篇,这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同时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色、风情的特点,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他的文风朴实自然,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它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炼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因此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又要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教学目标:①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②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感受异域风情;③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学习重点:①朗读课文,感受异域风情;②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学习难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设计思路:以跟随季羡林先生展开“异域风情之旅”的课堂展开形式,贴近作者视角,选择“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为切入点,以“寻找美丽——感悟美丽——内化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句式变换、联系生活、延伸阅读、随文练笔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1.1 喜欢花吗?为什喜欢花?
  1.2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奇怪什么?
  1.3 读题。
  2 整体感知,聚焦美丽
  2.1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读顺。
  2.2 读了课文之后,德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3 引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么有改变。”
  3 品读“美丽”,感悟境界
  3.1 感悟“花”之美。
  3.1.1 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把描写花美丽的句子画下来,轻声地读一读。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3.1.2 同学们,知道“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是写什么的吗?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
  3.1.3 哪些词语也是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那样是用来写花多的、写花美的?
  3.1.4 配乐欣赏画面。
  3.1.5 背诵。
  3.2 感悟“境界”之美。
  3.2.1 除了花美,还有什么是美丽的?
  3.2.2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把可以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的词语、句子画下来,细细地体会。
  3.2.3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①“脊梁”在花的什么位置?②同学们,你们家平时都是怎么养花的,和德国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③作者把惊讶告诉女房东的时候,女房东是怎样回答他的?
  “莞尔一笑”是怎样的一种笑?正是这样四个简简单单得字,但却意味深长,这四个字这让你读懂了什么?
  4 总结课文
  4.1 再一次回到德国的时候,会由衷地赞叹。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4.2 我们现在还奇怪德国人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吗?
  4.3 作者却在这花的海洋里做起了梦,读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出示: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4.4 作者陶醉在花的海洋里,作者做了什么样的梦,他在梦中可能会想些什么?
  我建议大家回去之后认真地查一查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的相关资料或者故事,进一步地了解德国,了解季羡林,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梦里,感受他在异国时思乡的情怀。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教师的积极引导是关键。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试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围绕创设问题情境来探讨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 创设 问题情境 优化 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
期刊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在一定的现实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便于保存,且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数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进而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情境。那怎样的情境可谓合适?一个好的情境要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  其一创设的情境,要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让人文性真正走进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尊重学生的真情体验,做到耐心;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做好服务;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做好服务;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做好引导。通过初步探索,明白了让人文性真正走进课堂,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关键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达到有效,在短短的40分钟内达到教学目标,下面谈谈我平时教学中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1 精心设计预案,为有效的阅读教学创立良好开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教学预案,是迈进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其有效性决定于教者在读懂《课标》、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苏教版教材是按单元分主题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要想扎实有效的
期刊
【摘 要】 很多学生存在怕写作文、对自己的文章缺少自信的消极心理,要化消极为积极,应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多阅读、多表达,并且教师要善于在评改中多表扬,如此,我们才会欣喜地看到学生“文思如泉”!  【关键词】 观察 体验 读书 表达 表扬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上到作文课,总有学生会锁眉哀叹;在考试前还未看到作文题目,很多学生就已高度紧张,内心恐惧;对于自己已写出来的文章
期刊
下面是我十多年来就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的点拨与评价”一点教学体会。  1 教学中教师的点拨至关重要  “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思维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动脑,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有效点拨,即教师审时度势,适时、适宜地进行点拨
期刊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最常见,最适用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提高其有效性。要注意做到精心设计,目的明确;难易适度 ,深题浅问;新颖别致,激发情趣;循循善诱,层层深入;面向全体,鼓励为主。从而充分发挥出提问良好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课堂 提问 有效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也最简单适用的教学方法了。然而据我了解,很多教师对“提问”的运用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提问过于简单,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疲劳性骨膜炎发病的机理、原因、积极预防和处理几个方面作以说明,以其对以后的安排训练内容时加以帮助。  【关键词】 疲劳性骨膜炎 训练内容 预防    笔者作为体育教师十余年来,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因为除了要训练出成绩,还要防止出现一些意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四个方面专门针对疲劳性骨膜炎发病的机理、原因、积极预防和处理几个方面作以说明,以其对以后的安排训练内容时加以帮助。  1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角色欲望”,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沐浴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精彩的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语,优化语文教学的导入环节,促使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优化导入环节 提高 语文思维 教学质量    
期刊
【摘 要】 作文教学应注重激“趣”和培“真”。 激“趣”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情趣。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会喜写、乐写、勤写。培“真”是培养学生在作文时说真心话,表真心情。只有真情,文章才会感人,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 作文 激趣 培真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有利的空间,这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趣”的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