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脑型利钠肽(BNP)水平,探讨血清BNP对急性脑血管病风险分析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6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清脑型利钠肽(BNP)水平改变分析,随访3个月。结果:健康对照组BNP63.84±20.13pmol/ml,与无意识障碍组(147.12±29.14pmol/ml)和意识障碍组(426.68±79.82pmol/ml)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且无意识障碍组和意识障碍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利钠肽 心肌病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70
資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6年6月对收治的6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清脑型利钠肽(BNP)水平改变分析,排除心、肝、肾疾病,年龄43~78 岁,平均57.7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或腰穿确诊。61例中脑出血21例(脑组织出血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梗死38例;ECG 异常51 例(83.61%)。61 例中有意识障碍19例(31.15%),无意识障碍42 例(68.85%)。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临床排除心、肝、肾疾病,年龄42~66岁,平均51.9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标本采集:采集病例组患者当日清晨新鲜静脉血,取血清1ml,在-70℃低温冰箱冻存备用。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ml,4℃ 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取血清同样条件下冻存待测。
测定血清BNP:含量试剂盒为B型脑钠素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ESA)测定BNP含量。
统计学方法:结果以X±S表示。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经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F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结 果
脑出血组、脑梗死组血清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健康对照组BNP为63.84±20.13pmol/ml,脑出血组为143.72±27.34pmol/ml,脑梗死组为144.02±28.03pmol/ml。脑出血组、脑梗死组BNP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但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BNP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无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血清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健康对照组BNP为63.84±20.13pmol/ml,无意识障碍组为147.12±29.14pmol/ml,意识障碍组为426.68±79.82pmol/ml。意识障碍组、无意识障碍组BNP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无意识障碍组和意识障碍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
随访3个月内死亡7例,占11.48%,心梗5例,发生率8.2%,BNP浓度均值473.68pmol/ml。
讨 论
脑型利钠肽(BNP)是一种新的心脏标志物,是独立于其他UAP危险因素的重要预后因素。血浆BNP水平与病死率、未来发生充血性心衰的风险有强烈的相关性。心肌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特别是在心室出现容量扩张和压力负荷时分泌。研究表明BNP在机体内的主要作用为:①作用于肾上腺的球状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起到利尿排钠的作用。②作用于肾小球,增加肾血流。③扩张入球小动脉的管径,增加小球的面积。收缩出球小动脉,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④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血浆从毛细血管向间质液中移动。⑤松弛平滑肌,降低血压。⑥在心血管中抑制有丝分裂,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对抗心肌细胞的肥大。BNP在心室壁张力增加时释放,轻度心室负荷增加即可使BNP的RNA表达增高,BNP的合成增多,提示BNP可以作为左室功能障碍敏感和特异性的指标。Hama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心肌梗死后BNP的分泌机制,发现梗死后位于梗死区与非梗死区交界部位的BNP分泌最显著,而此时心肌细胞所受的室壁张力最大。即梗死区的心肌扩张和变薄,导致局部室壁变形和内腔扩大,即梗死伸展(IEXP),促使BNP分泌。由于BNP核酸序列中包含不稳定的TATTTAT序列,且其信使RNA的转换较快,使BNP可以瞬间合成,能成比例地反映心室容量和压力负荷,所以能够敏感且特异地反映心室功能紊乱程度。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研究表明,缺血可能是BNP释放的重要启动因子。同时由于BNP是在心功能不全时突发性合成,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所以特异性也较高,故检测BNP有利于早期诊断、选择治疗场所和治疗策略,使医院的资源得到合理应用。
通过临床分析,脑血管病的脑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肌损伤病情相关,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损害程度及预后的一个依据。因此,临床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时要注意预防心肌损害,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损害,以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Toms J,Stefan J,Bertil L,et al.Natriuretic peptides in unstable coroary artery disease.European Hreat Joural,2004,25:1486-1493.
3 翟穗燕,陈锐,吴学红.7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分析.广西医学,2006,28(6):890-891.
4 EatonL W,Weiss JL,Bulkley BH,et al.Regional cardiac dilatatio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Med,1979,300:57-62.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利钠肽 心肌病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70
資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6年6月对收治的6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清脑型利钠肽(BNP)水平改变分析,排除心、肝、肾疾病,年龄43~78 岁,平均57.7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或腰穿确诊。61例中脑出血21例(脑组织出血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梗死38例;ECG 异常51 例(83.61%)。61 例中有意识障碍19例(31.15%),无意识障碍42 例(68.85%)。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临床排除心、肝、肾疾病,年龄42~66岁,平均51.9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标本采集:采集病例组患者当日清晨新鲜静脉血,取血清1ml,在-70℃低温冰箱冻存备用。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ml,4℃ 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取血清同样条件下冻存待测。
测定血清BNP:含量试剂盒为B型脑钠素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ESA)测定BNP含量。
统计学方法:结果以X±S表示。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经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F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结 果
脑出血组、脑梗死组血清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健康对照组BNP为63.84±20.13pmol/ml,脑出血组为143.72±27.34pmol/ml,脑梗死组为144.02±28.03pmol/ml。脑出血组、脑梗死组BNP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但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BNP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无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血清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健康对照组BNP为63.84±20.13pmol/ml,无意识障碍组为147.12±29.14pmol/ml,意识障碍组为426.68±79.82pmol/ml。意识障碍组、无意识障碍组BNP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无意识障碍组和意识障碍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
随访3个月内死亡7例,占11.48%,心梗5例,发生率8.2%,BNP浓度均值473.68pmol/ml。
讨 论
脑型利钠肽(BNP)是一种新的心脏标志物,是独立于其他UAP危险因素的重要预后因素。血浆BNP水平与病死率、未来发生充血性心衰的风险有强烈的相关性。心肌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特别是在心室出现容量扩张和压力负荷时分泌。研究表明BNP在机体内的主要作用为:①作用于肾上腺的球状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起到利尿排钠的作用。②作用于肾小球,增加肾血流。③扩张入球小动脉的管径,增加小球的面积。收缩出球小动脉,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④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血浆从毛细血管向间质液中移动。⑤松弛平滑肌,降低血压。⑥在心血管中抑制有丝分裂,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对抗心肌细胞的肥大。BNP在心室壁张力增加时释放,轻度心室负荷增加即可使BNP的RNA表达增高,BNP的合成增多,提示BNP可以作为左室功能障碍敏感和特异性的指标。Hama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心肌梗死后BNP的分泌机制,发现梗死后位于梗死区与非梗死区交界部位的BNP分泌最显著,而此时心肌细胞所受的室壁张力最大。即梗死区的心肌扩张和变薄,导致局部室壁变形和内腔扩大,即梗死伸展(IEXP),促使BNP分泌。由于BNP核酸序列中包含不稳定的TATTTAT序列,且其信使RNA的转换较快,使BNP可以瞬间合成,能成比例地反映心室容量和压力负荷,所以能够敏感且特异地反映心室功能紊乱程度。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研究表明,缺血可能是BNP释放的重要启动因子。同时由于BNP是在心功能不全时突发性合成,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所以特异性也较高,故检测BNP有利于早期诊断、选择治疗场所和治疗策略,使医院的资源得到合理应用。
通过临床分析,脑血管病的脑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肌损伤病情相关,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损害程度及预后的一个依据。因此,临床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时要注意预防心肌损害,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损害,以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Toms J,Stefan J,Bertil L,et al.Natriuretic peptides in unstable coroary artery disease.European Hreat Joural,2004,25:1486-1493.
3 翟穗燕,陈锐,吴学红.7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分析.广西医学,2006,28(6):890-891.
4 EatonL W,Weiss JL,Bulkley BH,et al.Regional cardiac dilatatio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Med,1979,300: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