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儒教孝观念的比较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peip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试图从《理惑论》、《道喻论》两篇文献中关于“孝”的问题入手,探讨佛教所倡导的孝和儒家的孝有何异同。佛孝与儒孝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削发离家身体发肤问题、弃财绝色家族传承问题、在此基础上祭祀问题也可以归为孝的差异之处。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传统儒道文化不断融合,在孝观念上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完善自身理论,使冲突缓和矛盾淡化,最终佛孝文化也逐渐被世人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外來文化进入中国必然要进行入乡随俗的自身变革。
  关键词:《理惑论》;《道喻论》;佛教;儒家;孝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051-02
  孝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之一。佛教作为外来文化,早在印度早期的经典中就有对孝思想的论述,传入中国以后,经过儒道佛三家的碰撞与融合,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孝伦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在传入我国的过程中,一直受到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的批评与排斥。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必然存在着与本土思想不同的地方,世人因只看到僧人露肩剃发、举止怪异,多产生不解、排斥心理,为应对社会的猜疑、批判,阐释佛家教义、维护佛教信仰和利益的书籍、文章应运而生。《弘明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护法弘教的文献汇编,它的编撰者僧佑在《序》中说道:“夫道以人弘,教以文明,弘道明教,故谓之《弘明集》”。这本书体现了当时儒佛道三家的融合和碰撞。
  《弘明集》中东汉牟融①所做的《理惑论》,孙绰(314—371,字兴公,太原中都人,后迁居会稽,是东晋士族中很有影响的名士)的《喻道论》均涉猎孝的问题。两篇文章的作者采用问答形式都极力使儒佛达到融汇相通,以儒道之言佐证佛教之理,使佛教更易于为世人接受,其中具体关于儒孝与佛孝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身体发肤之孝、家族传承之孝、祭祀缅怀之孝三方面:
  一、身体发肤与削发离家之孝
  儒家强调百德孝为先,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和“夫孝,德之本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之说,儒家认为孝是仁的根本,是其他德行产生的基础。在儒家逐渐取得正统的同时,这种仁孝思想也日渐深入人心,因此对于沙门弟子剃发修行、披赤布、拒行常礼,世人自然难以理解,儒家认为,孝的开始就是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父母,不敢毁伤身体发肤,如有损伤就是损伤父母,因此剃发是不孝的行为。《理惑论》就有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问曰:孝经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临没。启予手启予足。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吾子常好论是非平曲直。而反善之乎。牟子曰。夫讪圣贤不仁。平不中不智也。不仁不智何以树德。德将不树顽■之俦也。论何容易乎。昔齐人乘船渡江。其父堕水……苟有大德不拘于少。沙门捐家财弃妻子不听音视色。可谓让之至也。何违圣语不合孝乎。豫让吞炭漆身。聂政皮面自刑。伯姬蹈火。高行截容。君子为勇而死义。不闻讥其毁没也。沙门剃除须发。而比之于四人。不已远乎。[1]
  对此,牟融以齐人救父、泰伯祝发、聂政破面等例子来说明,儒家以大义为孝,“苟有大德,不拘于小”,相比以上行为,剃发之类就算不得什么了。另外,牟融还认识到“不敢毁伤”并不意味着“不能毁伤”,这个“敢”字突出了儿女对父母的态度,是要发自本心的自觉行孝道,其重点在于激发儿女的孝心。因此,对于真懂孝的泰伯、豫让、聂政、伯姬和高行等人来说,毁伤也是孝的;相反,对于不懂得孝的人来说,不毁伤是不孝,毁伤更是不孝。牟融在这里强调孝与不孝不能以表面现象来评判,只要心中存孝,不符合圣人所言的行为也是可以原谅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对先人的圣贤之言不可以教条化,圣贤设教因人因时而异,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然而,尽管方式不同,但要达到的宗旨──孝,是无差别的。
  同样,《喻道论》也提出这个问题:
  或难曰:周孔之教,以孝为首,孝德之至,百行之本,本立道生,通于神明。故子之事亲,生则致其养,没则奉其祀;……体之父母,不敢夷毁。是以不正伤足,终身含愧也。而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元刂剔须发,残其天貌,生废色养,终绝血食,骨肉之亲,等之行路,背理伤情……[2]
  孙绰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佛教特征,“若有昆弟之列者,则服养不废,既得弘修大业,而恩纪不替,且令逝没者得福报以生天,不复顾歆于世祀,斯岂非兼善大通之道乎?”意即《孝经》中“不敢毁伤”仅为“孝之始也”,是小孝,而“立身行道”是“孝之终也”,是大孝。佛教认为给予父母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欢愉是必要的,但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就要让父母能够解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个人的修行不仅是利己的、更是利亲的,出家修行就是“立身行道,永光厥亲”的大孝。相比而言,儒家重现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匹夫有责,当下就应施展抱负有所作为;而佛教重来世,认为人生在世都是苦的,只有努力修行才可超越生死,得到永久平安。依笔者浅见,佛教在本质上也是主张行孝的,只是在方式方法上与儒家有差异,一个是出世之孝,一个是在世之孝。不过,“若有昆弟之列”与劝人修行的矛盾是否存在呢?要他人替己行今世孝道是否是逃避责任呢?今世与来世哪个更重要呢?此类问题的解答恐怕是见仁见智了。
  二、家族传承弃财绝色之孝
  儒家讲孝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延续香火,壮大家族。而佛教离家修行,不近女色、捐财弃物。《理惑论》中有这样记载:
  问曰:夫福莫■于无子嗣。不孝莫过于无后。沙门弃妻子,捐财货,或终身不娶,何其违福孝之行也?自拯而无异矣。牟子曰。夫长左者必短右。大前者必狭后。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妻子财物世之余也。清躬无为道之妙也。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又曰。观三代之遗风。览乎儒墨之道术。诵诗书修礼节。崇仁义视清洁。……求仁得仁者也。不闻讥其无后无货也。沙门修道德。以易游世之乐反淑贤以贷妻子之欢。是不为奇孰与为奇。是不为异孰与为异哉[1]。   回答者站在终极目标是求道这一高度上来解答,认为儒家“求其仁得其仁”不在乎物质生活是对崇高的“道”的不懈追求,因此牟融认为佛教的行为与儒家安贫乐道的品德是一致的,为求“道”弃家舍钱是可取的,并不与孝道相违背。但对于牟融所说的“妻子财物是之余也,清躬无为道之妙也”,为达到高境界的“道”,就要抛弃这些“多余之物”,并认为“沙门修道德,以易游世之乐,反淑贤以贸妻子之欢”,对此笔者认为牟融贬低了钱财妻子的重要作用,只从利己的眼光出发,忽视了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儒家的继嗣仅仅与“妻子之欢”画上等号,完全消解了继嗣传承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牟融还探讨说,“问曰:……太子需大■,以父之财施与远人,国之宝象以赐冤家,妻子自与他人。”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这也是小节,无关大碍,所谓“权其急也,苟见其大,不拘于小”。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就是“至于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不为孝,是不为仁,孰为仁孝哉?”
  乐善好施历来就是佛家推崇的品德,前面已经说过孙绰认为出家修道是助己惠亲的,而牟融就显得更加彻底了,将家财散与他人,将国家宝物赠予冤家,将妻子送与服侍佛门不是不孝不仁,而是在积德行善,为他人做善业,得到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因这种善行得到解脱,进入极乐世界,成了极好的事。从另一角度看,他们认为钱财妻子使人多受其累,引起很多烦恼,因此存有合理的惠人之心,輕色重道也是正确的。但这种完全彻底的斩断尘缘能否取得预想的效果,解除一切烦恼呢?以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来,这种侧重出世的修行方式不具有社会的普适性,因此不能在整个社会中推而广之,毕竟社会的全面进步才是历史的主流;不过,佛教文化给予人心理上的安慰、信仰上的依赖、道德上的约束,以推崇求道为最高的人生理想,确实给中国文化与社会带来很多积极的效应,直至今日仍起着正面作用,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三、祭祀缅怀之孝
  祭祀敬神的问题也可以划归到孝问题上来讨论,儒佛都讲祭祀敬神,而对它的理解却有很大不同。儒家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如“孔子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而“佛家辄说生死之事鬼神之务,此殆非圣哲之语也。”对此牟子辩护道“孝经曰: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又曰,生事爱敬,死事哀戚岂不叫人事鬼神知生死哉”,“佛家岂好言乎?”在这里牟融混淆了祭祀敬神的概念,正如《孝经》所说,儒家祭祀在宗庙、祠堂,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祠堂氏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是对孝的精神的延续。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儒家行祭礼,不是因为相信鬼神真正存在,而是祭祖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其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3]这是将情感和理智相统一,祭祀的感情是真挚的,对亲人的追思是真切的,所以就有取鹿奉亲、守孝三年等孝行。此外,祭祀也有现实的功效,中国传统的孝观念很早就产生了,在儒家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强化,并与政治伦理逐步结合,更多地为政治服务,这与中国传统的宗法制社会有关,认祖归宗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加强,是当权者施政治国的良方。这样我们可以说儒家言鬼神,不是追寻宗教关怀,而是为更好地关注此岸俗世。而佛教讲的供养礼拜等活动是积德求福,是对做恶事的反省,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最终是为了超脱烦恼,达到佛教所描述的极乐世界,是否有孝的含义,则要看参加礼拜活动的人采用的是何种发心,是利己还是利他,是否有孝亲的目的,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
  总而言之,佛教申明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能吸引一般受苦的民众,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与佛教传播者吸收儒道文化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这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寺院内的体制与中国传统家庭社会的体制相同,也就是大家长制度,僧侣之间有等级之分,敬重长者,友爱同门,这种形式更易于世人接受,也有利于孝观念的传承。二是初期信奉佛教者多是儒士,如牟融就是儒家学者,又“兼研老子五千文”,世人质疑他为何不用佛经答问,他解释道“辩为达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引经据典是为更好地宣扬佛法。三是在译书立著方面,也将“孝”放在重要地位,《喻道论》中有言“佛有二十部经,其四部专以劝孝为事殷勤之旨,可谓至矣”,佛门孝经《父母恩重经》、《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也渐渐地被人熟知[4]。从整体上看,佛教的孝与儒家的孝在本质上都是为善的,表现对长者的崇敬爱戴,只是在信仰基础、实践方法等方面有差异。佛教在弘扬教义时努力消解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调和相互间的矛盾,使佛教教义与中国文化观念相适应,这也是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汉]牟融.理惑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东晋]孙绰.道喻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7-18.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5.
  [4]吴峰.中国佛教对孝观念融吸之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调查咨询、改进的层次分析和教育统计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民汉融合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确立了民汉融合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和检验,提出了民汉融合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关键词:民汉融合;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202-02  塔里木大学作为
期刊
摘 要: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对J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原因调查与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和外因二维视角,结合“理性经济人”的假定,结论就是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研究生学术行为中的他律失效加之自律不足。在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可以构建起一套由学生、导师、学校和学术规范监督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并且高效互动的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模式。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术失
期刊
摘 要:在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以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的改革创新为例,论述地方高校应当立足于所在区域的具体环境,整合旅游、历史、地理、图书等拥有内部知识关联性的相关专业,运用加强实践教学、推进教育实习、贡献区域发展等措施打破专业壁垒,培养出具有各学科综合知识和跨学科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专业群建设改革创新之路。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低关系到我国未来艺术工作者的整体政治素养水平,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可现有的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太过陈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实效不佳。所以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跨学科创新研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教学模式;跨学科;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为提高兵源素质,吸引高学历青年服役,我国对征兵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201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将实行了23年的全国冬季征兵时间调整至夏秋季,开通从“校门”到“营门”的直通车,实现了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的征集工作同步进行。针对高校成为主要征兵阵地的现实情形,系统地对适应征兵时间调整进行了对策研究,更好地适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征兵时间调整;重要保障  中图
期刊
摘 要: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是一种创建模拟情景,学习者通过扮演角色,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实验从一定层面证实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局限性。对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完善角色扮演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角色扮演;高职英语;艺术类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212-03  在前期的
期刊
摘 要:在马克思早期《导言》的著作中,他以世界历史的宏伟视角深入去思考德国现实问题的出路,通过阐述“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了“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它们之间的统一关系以及实现德国人的解放的理论批判的最终价值诉求,同时马克思还着重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以及它的历史使命,即揭示出了它才是带领人民进行彻底革命解放事业的领导阶级。  關键词:批判的武器;武器的批判;物质武
期刊
摘 要:高校突发事件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造成了人身财产损害、校园环境破坏,社会影响较恶劣,对高校乃至社会的安全维稳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针对高校频发的突发事件,高校应以保障大学生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遵循“以生为本、预防为主、源头维稳、依法规范、柔性化处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构建综合治理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采取合理措施消灭和弱化滋生突发事
期刊
摘 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以后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自己对于“实践”的理解。从列宁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再到新马克思主义,即从实践在认识论范畴内的分析到实践本体论的产生和完善。那我们该如何理解“实践”范畴的转变,我们该如何把握关于实践问题讨论的发展脉络?将从语言分析角度对“实践”观点的发展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实践派;语言哲
期刊
摘 要:消费主义价值观源自于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是在当代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价值哲学,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人生等方面扭曲的价值内涵。恩格斯自然生态问题制度性归因思想启示我们: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的缺陷,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的阶级特质、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等方面探寻消费主义价值观错误价值取向的社会根源;消费主义价值观推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断向世界蔓延,延续着资本主义的寿命,同时也不断集聚起加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