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社会需要创新的人才,而培养出创新的人才则更要有创新理念的教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如果连教师都是“老驴拉磨——闷头走”,那又何谈培养创新的学生呢?如今的教改形势一天比一天灵活,尤其现在新课程标准下来以后,上课也将变得更富有创造性、更有艺术性,也更体现教师的素质。前不久,本人执教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中的《质数与合数》这一内容,在生动的图形展示与和谐的音响效果中,学生们确实比平时上课活跃、积极许多。但是这堂课也暴露出了本人教学中的一大缺点:课上不完。反观自己近阶段的课堂教学,我也确实感觉到了这一点,很多时候在课堂上都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不久前,本人在与新课程实验的教师交谈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教师也都有这样的疑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根源还在教师身上。
一、 教学不分主次,面面俱到
比如同样在教数学第九册书中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本堂课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以及如何求最小公倍数。但是,当讲到例题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时,本来只要讲清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就可以了,教师却多次提到这个问题:“那么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是怎么想的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又展开思考进行了回答。实际上,在教科书后面将专门有一课时把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进行比较。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在教师主次不清的教学引导下,本堂课的教学任务(练一练)又没完成,同时由于学生在课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以致在此后的作业中,错误率明显增多。
针对这堂课教不完的情况,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多钻研教材,吃透大纲,“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每一堂课中都要弄清重点难点,注重理透重点,分散难点。每一堂课该讲什么就讲什么,面面俱到反而会失去重点。
二、 教学过于重细节,语言繁琐
有位专家说过:“数学课应有数学课的特色,不要纠缠于情景上的细节而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数学课上就应有简练的语言、干脆的讲解。在教学中,教师却常常忽视这一点。如在教《最大公约数》一课时,教师把公约数及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多次强化,并重点读了概念。其实这完全没必要,数学着重的是学生的理解,而对于概念并不需要像语文一样一字不漏地去记忆,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的。当教到“互质数”这一概念时,我并没有着重于从互质数的分类标准去让学生理解,而是自己反复强调,多次重复“公约数只有1”这个概念,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讲到口干舌燥,而学生则越听越糊涂。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理解的机会,本末倒置,学生根本不知道互质数是怎么得到的;失去了根本的感性认识,又怎么会在教师的反复讲解中理解透彻呢!长此以往,定会让学生对数学概念产生模糊理解,从而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其实,就针对此节课而言,只要在教“互质数”概念之前,就可举一些例子,如“1和12、3和4、11和9、3和6、10和12、5和18、13和17”等,再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约数,再由小组讨论:“根据它们的公约数情况,你能不能给这几组数分分类?”通过讨论,学生肯定会根据公约数的个数给它们分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互质数”的概念,再反过来让学生找到这几组数中的“互质数”(1和12、3和4、11和9、5和18、13和17),这就在练习中巩固了这个互质数这个概念。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会比教师反复上一百遍还高。
三、 收集学生信息单一
如教师在教《质数和合数》时,在出示例1:“写出下面(1~12)每个数的所有的约数”后,教师让学生拿出本子,每個人都写出这12个数的所有的约数,足足用了15分钟时间,而此时,本堂课重点“质数和合数”还没开始教呢!可想而知,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又未完成。
究其原因,是收集信息单一所致,整个过程采用“一做一答”的反馈形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取“并联”方式,而不要用“串联”方式。即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1~12的所有约数,再由反应慢的学生反馈,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可以同时呈现出来,而且信息面比较广,故称为“并联”,而一问一答式的反馈方式称为“串联”。实践证明,“并联”方式在数学课堂上能达到省时高效、多方位收集学生信息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多花时间来教学下面的重点部分。
总之,引起教不完的原因还有很多方面,但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我们要做到该用的时间再多也不要吝啬,不该浪费的时间一秒也不要浪费。因此,对于自己的教学环节及语言,教师要一言一句都要反复思考,而不是张口就说,努力找出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实验少走弯路、取得成功。
一、 教学不分主次,面面俱到
比如同样在教数学第九册书中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本堂课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以及如何求最小公倍数。但是,当讲到例题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时,本来只要讲清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就可以了,教师却多次提到这个问题:“那么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是怎么想的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又展开思考进行了回答。实际上,在教科书后面将专门有一课时把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进行比较。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在教师主次不清的教学引导下,本堂课的教学任务(练一练)又没完成,同时由于学生在课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以致在此后的作业中,错误率明显增多。
针对这堂课教不完的情况,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多钻研教材,吃透大纲,“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每一堂课中都要弄清重点难点,注重理透重点,分散难点。每一堂课该讲什么就讲什么,面面俱到反而会失去重点。
二、 教学过于重细节,语言繁琐
有位专家说过:“数学课应有数学课的特色,不要纠缠于情景上的细节而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数学课上就应有简练的语言、干脆的讲解。在教学中,教师却常常忽视这一点。如在教《最大公约数》一课时,教师把公约数及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多次强化,并重点读了概念。其实这完全没必要,数学着重的是学生的理解,而对于概念并不需要像语文一样一字不漏地去记忆,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的。当教到“互质数”这一概念时,我并没有着重于从互质数的分类标准去让学生理解,而是自己反复强调,多次重复“公约数只有1”这个概念,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讲到口干舌燥,而学生则越听越糊涂。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理解的机会,本末倒置,学生根本不知道互质数是怎么得到的;失去了根本的感性认识,又怎么会在教师的反复讲解中理解透彻呢!长此以往,定会让学生对数学概念产生模糊理解,从而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其实,就针对此节课而言,只要在教“互质数”概念之前,就可举一些例子,如“1和12、3和4、11和9、3和6、10和12、5和18、13和17”等,再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约数,再由小组讨论:“根据它们的公约数情况,你能不能给这几组数分分类?”通过讨论,学生肯定会根据公约数的个数给它们分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互质数”的概念,再反过来让学生找到这几组数中的“互质数”(1和12、3和4、11和9、5和18、13和17),这就在练习中巩固了这个互质数这个概念。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会比教师反复上一百遍还高。
三、 收集学生信息单一
如教师在教《质数和合数》时,在出示例1:“写出下面(1~12)每个数的所有的约数”后,教师让学生拿出本子,每個人都写出这12个数的所有的约数,足足用了15分钟时间,而此时,本堂课重点“质数和合数”还没开始教呢!可想而知,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又未完成。
究其原因,是收集信息单一所致,整个过程采用“一做一答”的反馈形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取“并联”方式,而不要用“串联”方式。即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1~12的所有约数,再由反应慢的学生反馈,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可以同时呈现出来,而且信息面比较广,故称为“并联”,而一问一答式的反馈方式称为“串联”。实践证明,“并联”方式在数学课堂上能达到省时高效、多方位收集学生信息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多花时间来教学下面的重点部分。
总之,引起教不完的原因还有很多方面,但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我们要做到该用的时间再多也不要吝啬,不该浪费的时间一秒也不要浪费。因此,对于自己的教学环节及语言,教师要一言一句都要反复思考,而不是张口就说,努力找出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实验少走弯路、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