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即“爱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老祖宗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老夫子的“仁”学思想,就非常值得在现代幼儿教育中进行推崇,使之沿袭。幼儿教育关乎国家基础教育问题,关乎国家的未来,而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不良的风 气盛行,这种风气必将波及幼儿教育领域,再加之家长对传统“仁爱”教育的漠视,攀比成风,过于注重知识性的灌输,只在乎自己的孩子掌握了多少的技能。而很多幼教机构,也能推陈出新,相互抬高幼儿教育的底线,比如,孩子认识多好字,会背“圆周率”等,从而淡漠了“仁爱”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就目前幼儿教育中稍有欠缺的“仁爱”思想教育,进行初浅的探析。
  一、幼儿家庭教育是“仁爱”教育的起源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常常看到家长利用工作之余,不辞辛苦,带着孩子去学习各种技能,每个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可谓是爸妈圍着笑,老人绕着转,在看似其乐融融的场景里,找不到一点“入则孝,出则悌”的影子,看不见一个感恩的表情。有几个片段令人颇有感触。
  其一:接园时间,爸爸妈妈翘首期盼,孩子见到爸妈来了横冲直撞,从同伴间呼啸而过,集体中怨声一片;传统的见面问候省略了,书包一扔就跑开了,而这位家长却超级关切的尾随一句:“宝贝,刚才小朋友碰痛你了吗?”可见父母看待问题的角度,就能影响和决定孩子对人或者事物的态度。
  其二:事值家访。家长热情接待,孩子却是语出惊人,对着年迈的奶奶利落一指,曰:“没你什么事了,进屋去!”老人颤惊而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试想这是谁之功过?父母潜移默化,“一言一行总关情”,孩子的表现难道就没有掺杂为父为母者的日常行为吗?如果家长恪守孝道,长幼有序,谦和为怀,孩子的表现还会是这样吗?
  常说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一个孩子的行为,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你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该预知会得到什么样的收获。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故而,幼儿的“仁爱”思想教育,会受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理念、家长的“仁爱”思想等诸多因素影响。
  二、幼儿园是倡导“仁爱”教育的初级课堂
  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家敬(孝)父母(老人),出门敬(悌)兄长(天下皆兄弟),才能把“仁”这种主观思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那么,从家庭推广到社会,幼儿园就是“仁爱”教育的初级课堂。教学实践中,“仁爱”教育势必会对每个幼教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了解每个幼儿不同的家庭背景,以方便具备施教中“尊重个体差异”的要件。还必需努力承担“言传身教”的重大使命。
  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仁爱”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此阶段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作为施教者,情境和环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
  情境的创设:
  1.讲一讲
  利用古典文学(如09年我园推荐幼儿订阅的国学经典诵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讲古代的仁爱、孝敬故事。大力宣传和灌输“仁爱、孝敬”等美德。让孩子明白,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孩子讲些古今故事,让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孩子怎么样做一个仁爱之人,懂得孝敬老人,关心他人。
  2.唱一唱
  利用空闲时间将《弟子规》《三字经》里的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教给幼儿学唱,并能深明其意。
  3.画一画
  把仁爱、美德类型的小故事,如《孔融让梨》等,用图画的形式简单勾勒,直观地反应给孩子。
  环境的创设:
  第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走入“社会现实”。亲临其境,感受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引发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懂的关心弱者,扶助他人。第二,诚邀家长参与,积极促进“仁爱”行为的诞生,设专门区域,以照片或图文,公示“好人好事”。
  众所周知,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教育的质量。对幼儿实施“仁爱”教育,不仅能体现执教水平,也能体现教师良好的“仁、德”修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里的名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尊敬别人的老人像尊敬自己的父母,爱护别人的孩子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身为一名培育祖国花朵的幼儿教师,必须担当此任,把“仁爱”教育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来,让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仁爱的氛围中,达到“泛爱众、而亲仁”的道德境界。
其他文献
我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得学生的结构复杂,学生性格特点各异,心理品质千差万别,班主任工作也面临许多挑战。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开展,效果不理想。正当我们被各种问题所困扰的时候,我校有幸参加了区域性课题《教育诊志的研究》,在课题组的引领下班主任老师从研究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入手,寻求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教育诊志的研究》帮助班主任积累了工作经验,使自己的教育行为由感性认识上
期刊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习近平主席指出,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发挥创新第一驱动力的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未来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未来人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创新。今天的幼儿将是 21 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当今社会中的幼儿越来越活泼,越来越有主见,也越
期刊
什么是学习习惯呢?“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还是贯彻终身学习的基本前提。小学是祖国培养建设人才的初级阶段,也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发展的过程,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易反复的特点,需要循环往
期刊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通过歌唱活动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在整个中学音乐教育体系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学实施中最公平也便于操作,同时又是学生最喜爱、影响最深远的教学形式。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方便的乐器——声带,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乐音比世界任何小提琴都美。” 认真研究和反思我们的歌唱教学,探索
期刊
所谓心理健康问题,是指在正常心理和管理方式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的过渡性问题或临界性问题。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厌学、学习习惯差、依赖、自卑、孤僻、自私、意志薄弱以及多动等。  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宣传、教学、训练、咨询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世界,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起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的生活目标,在学业、职业和人
期刊
在班级里却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面对错误,强调理由,推卸责任的多,主动认错,勇于担责的少;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绕道而行的多,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少;面对作业,被动应付,字迹潦草的多,积极主动,按时按量完成的少。这些让老师们头疼的現象,实际上这些都是学生责任心不强,不能勇于担当的表现。  如何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以唤醒责任意识与培养良好习惯的实施责任意识与行为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对
期刊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若把学生当成天使时,我们就会生活在天堂里;若把学生当成魔鬼时,我们就天天生活在地狱里。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在繁杂的工作中寻找幸福的基因密码,寻找幸福的点点滴滴,寻找天天开心的理由,在日常的工作中克服职业倦怠,从学生和班级的成长中获得成就感,寻找自己作为教师的幸福感。那么,如何当好一个快乐的班主任呢?  一 、自我提高,具有魅力的形象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
期刊
一、引言  所谓“家校共育”就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2017年7月5日《人民日报》:“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协同教育更重要。”家长教育决定国家命运!  提到家庭教育,习近平在多种场合说过:“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  这一切都说明,在影响孩子的各种因素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
期刊
当前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学,要想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才能更好的使小学音乐课真正的生动起来。音乐教学中,怎样活用愉快教学法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在教学方法上插入快乐因素,创设一个轻松愉快、活泼向上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会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的翱翔。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形式多样的导入,激起学习兴趣 
期刊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作为初为人师的我肤浅的理解为:这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能力吧。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