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军事交流的热冷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kj1gjdgjsj456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军事交流是中美两国关系中一个十分敏感同时又极端重要的领域。自2002年年初以来,中美双边军事交流持续升温,两军交往的层次和规模不断攀升。中美双边军事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从“撞机”冰冻期到恢复交流
  
  2001年初小布什上台,美国鹰派势力大张,两个代表人物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分别出任正副国防部长,执掌了五角大楼的大权。拉氏上任伊始,即下令全面审查中美两军关系和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商定的两军交流计划,并严格规定:今后两军间的任何一项交流和互访项目必须呈报美国防部审批。同年4月,中美发生“撞机事件”,拉姆斯菲尔德趁机冻结了与中国的军事交流。美方取消了原定的美国防大学校长加夫尼的中国之行,也不再邀请中方人员参加在檀香山举行的亚太区安全研讨会,并不再要求军舰停泊香港。拉氏甚至下令取消了美军向中国厂商定购军帽的合同。中美军事交流陷入低谷。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战略重心随即转向全球“反恐”,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带来了契机。中美在反恐上合作,两军交流再度峰回路转。2002年初,两国出现谨慎恢复军事关系的迹象。美陆军和海军新将军代表团访问亚洲时,访问了中国的军事院校和军事设施。同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与小布什总统会晤,达成了恢复中美军事往来的共识,这为恢复军事交流铺平了道路。
  2002年11月24日,美海军“保罗·福斯特”号驱逐舰访问青岛港,几乎同时,美军“星座号”、“小鹰号”两支航母编队先后获准停泊香港。
  12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率团访美,与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费思举行磋商。这是自小布什执政以来中美两国首次举行副部长级防务磋商。12月12日,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法戈抵达北京,访问中他参观了解放军海军、空军部队以及预备役部队,并与解放军高层进行了广泛接触。法戈与五角大楼,特别是海军部的高层关系密切,地位举足轻重,是中美撞机事件以来访华的美军最高将领。
  进入2003年,中美军事交流进一步加强。8月,美航母“卡尔·文森号”抵达香港进行补给。9月,隶属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两艘军舰“考佩斯号”及“范德格里夫号”抵达南海舰队总部广东湛江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湛江港第一次对外国军舰开放。10月,中国海军编队则应邀访问关岛,这是中国军舰首次进入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这一军事重镇。
  2003年10月,国防部长曹刚川访美,这是自撞机事件以来,也是1996年迟浩田访美后中国国防部长对美国的又一次访问。双方还确定美国参联会主席迈尔斯空军上将明年访华,而中国军方高级官员则可能再度访美。这都标志着中美两国因“撞机事件”而停滞的军事交流完全解冻。
  
  实质内容不如80年代
  
  中美军事交流历来都与中美政治关系紧密相关。上个世纪80年代,两国军事往来一度十分密切。1989年美国对华制裁后,双方军事交流戛然而止,90年代虽有所恢复,但一直随中美政治关系的起伏而波动。美台关系升级、台海危机以及“炸馆”和“撞机”都严重影响了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
  虽然中美两国的军事交流出现了积极发展的迹象和趋势,但目前两军交往的层次和规模都较低,与上个世纪80年代相比存在较大差距。80年代,美方曾将中方定位为“友好的非盟国”,两国高级将领的互访十分频繁。除国防部长外,双方的各军兵种高级将领都曾访问过对方。美方还放宽了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双方签署了用中国运载火箭发射美国卫星的协议,还在一些具体的军事项目上进行了合作,例如歼八Ⅱ型飞机的改造、大口径炮弹生产线以及TBO鱼雷项目等。美方甚至向中方出售了当时非常先进的“黑鹰”武装直升机。而目前中美军事交流主要是军舰和小范围人员的互访、加强军事透明度等,具体合作项目并不多,而且美方仍然严格限制对中方的技术和武器出口。
  
  前景不容过分乐观
  
  两军交流之所以出现表面热乎实质内容并不多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目前美国虽然在反恐方面仍需要中国的配合和帮助,但程度远不如其在抗苏问题上对中国的倚重。
  第二,美方对中美军事交流缺乏足够持久的动力。中美军事交流的实践表明,美方总是在自己遇到困难、对中国有需求时才对中美军事交流表现出热情。一旦摆脱了困境,交流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一旦美国的反恐战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中美军事交流很可能再次出现反复。
  第三,从根本上讲,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和军事力量发展壮大的前景始终存有疑虑和戒备之心,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的战略也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相矛盾。美国在加强与中国合作的同时,仍然不断提升美台关系,向台出售先进武器,还存在着中美两军在台湾问题上爆发冲突、从而成为敌手的可能性。这一切都决定了两国的军事交流不会一帆风顺。
其他文献
中美之间的贸易优势不在中国这一边。  中美倘若发生了贸易战,其优势不在美国一方。   中美经贸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和双赢的基础之上的。中美经贸关系最近六年发展很快。按照中方统计,1997年中美贸易额为490亿美元,到2002年达到972亿美元,翻了一番;按照美国统计,1997年中美贸易总额为753亿美元,2002年为1472亿美元,也是翻了一番。今年前十个月,中美贸易进出口总额按照中方统计已经突
期刊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我认同“最好时期”这个判断    张沱生 我想以三句话概括当前的中美关系:第一,讲中美关系处于自尼克松访华以来最好的时期是有道理的;第二,仍然存在着严重挑战;第三,下一步怎样走,现在处于关键时刻。  为什么说现在是中美关系最好的时期?首先是双方的高层接触和互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期刊
借“公投”公然把“台独时间表”摆上桌面,渐进式“台独”演进成激进式“台独”。“立法院”虽对“公投”做出了条件式和程序式限制,但仍然留下陷患。   11月28日凌晨,经过一整天的审议,台湾“立法院”通过了所谓“公民投票法”。该“公投法”否决了有关针对所谓“国旗、国号、国歌、领土变更、主权”等事项进行“公投”及“制宪公投”的内容,但某些条文也为“台独”分子进行分裂国家活动留下了隐患。  国务院台湾事务
期刊
台湾问题和朝核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突发事件的导火线。     潜伏的挑战很可能会马上浮现     张沱生 中美关系在面临机遇的时候也仍然面对挑战,虽然这些挑战近两年处在潜伏或不那么突出的状态,但仍可能重新浮现出来。这也是描述中美关系现状不能忽略的一个方面。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朝核问题。这个问题现在是双方很大的一个合作点,是一个机遇。但是谁也不能说六方会谈一定会成功,现在很多人担心六方会
期刊
  
期刊
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及其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危机事件,聚焦了后冷战时期蓄之已久的各种问题,国际社会各个行为体、特别是欧美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格局、实力对比、利益权衡等方面的矛盾争斗不仅尽浮水面、清晰可见,而且全面爆发、影响深远。19世纪欧洲列强之间盛行的那种传统的强权政治、大国对垒、均势外交等铺天盖地而来,使20世纪才刚刚发展起来的单薄的多边外交不堪重负、几近夭折。  伊拉克危机对国际关
期刊
伊斯坦布尔连环爆炸案让人们再度关注土耳其这个独特的国家。  土耳其的独特在于,它是伊斯兰国家里面一个最世俗、最开放的国家,一个发祥于东方、地跨欧亚大陆、想加入欧盟又追随美国的国家,一个与以色列关系“暧昧”又与中东阿拉伯国家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国家……恐怖分子将目光投向土耳其,追根溯源,与它的这些独特性有关。  ———主持人手记  11月15日,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两座犹太会堂被炸,建筑严重受损,
期刊
11月20日~21日,由17个中东欧国家组成的“中欧倡议国组织”?穴CEI?雪领导人在波兰举行了欧盟扩大前的最后一次峰会。东道主波兰借此峰会向欧盟制宪中已定的主基调发起猛烈的攻击。  那么,波兰何以尚未入盟就大唱反调?这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波兰看来,今年6月13日出笼的欧盟宪法草案,在表决机制上“存在缺陷”,将对波兰的国家利益造成危害。   欧盟的表决机制一直是一个风波不断的问题。作为欧盟
期刊
马立诚和时殷弘关于中日关系的文章为什么会在日本反应这么强烈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中日恢复邦交已经31年了,我认为中日友好关系在建交后没有多大的发展和改善,应该说是在原地踏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依赖的程度越来越深,但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关系却越来越远了。  从日本方面来看,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政治改革又没有新的突破,整个社会弥
期刊
2003年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外国主要媒体认为,白皮书详述了中国关于防扩散的基本立场、管理机制和措施,使中国政府在这一重要和敏感领域的行为更具透明度和可信性。此举表明中国政府致力于防扩散的决心和诚意。本刊就发表防扩散白皮书有关问题采访了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刘结一先生。    问:《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发表的背景是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