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反沉默螺旋”理论是基于沉默螺旋理论提出的传播学理论,许多学者都曾进行过论证。从目前“杠精”的具体呈现上看,它的出现本质上与“反沉默螺旋”的表现形式相符。本文将基于“反沉默螺旋”理论的视角,分析网络“杠精”的表现及成因。
关键词:“杠精”;“反沉默螺旋”;成因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045-03
2018年年底,“杠精”被国内知名图书《咬文嚼字》列为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同时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也将其纳入“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杠精”一词源于网络,微博是最先出现“杠精”的平台,2018年上半年,微博上出现一类乐于在网络上抬杠的人群,随后在各大互联网平台蔓延開来:哔哩哔哩,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从目前“杠精”的具体呈现上看,它的出现本质上与“反沉默螺旋”的表现形式相符。本文将基于“反沉默螺旋”理论的视角,分析网络“杠精”的表现及成因。
一、“反沉默螺旋”理论
德国传播学者诺伊曼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后便遭到了传播学界众多学者的质疑。20世纪80年代末该理论引入中国,引起国内传播学界的极大兴趣,批评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一些学者由此提出“反沉默螺旋”理论。
所谓“反沉默螺旋”理论,即指一种与沉默螺旋相反的模式,刘建明教授曾提出舆论背反模式,即媒介议程引起相反的舆论,导致沉默螺旋理论的完全失效[1]。王国华在《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中提出 “反沉默螺旋”现象的一种模式和两种路径:一种模式即指在“反沉默螺旋”模式中,公众具有理性,能自我思考且不会盲目从众和趋同,受众会支持少数意见,而这些少数意见被更多的网友接受后,可能发展成为与多数意见相匹敌甚至超过多数意见的情况。两种路径指的是“反沉默螺旋”现象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传播路径,即理性“反沉默螺旋”和非理性“反沉默螺旋”[2]。
沉默螺旋理论的奏效是有条件的,“反沉默螺旋”奏效的条件则与之相反。“反沉默螺旋”产生的首要条件在于少数派不是被动的、盲目的,在进行议题讨论时,他们是具备主观能动性且有主见的社会主体,因而当他们面对意见气候的强大压力时,依然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其次,在媒介议程设置方面,少数派一旦能发现媒介意见的荒谬之处或受众享有足够的知情权,沉默螺旋便会渐次失效。另外,“反沉默螺旋”的出现依赖于少数派的异质意见,在议题讨论阶段,异质意见是舆论反戈的重要前提,只有存在异质意见才有形成对抗性表达的必要条件,进而导致“反沉默螺旋”的产生。 二、“反沉默螺旋”视角下“杠精”的具体呈现
(一)“杠精”及其特征
2018年12月19日,“杠精”入选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研究中心给出的“杠精”释义为抬杠成精的人,这类人以抬杠为己任,往往并不关注客观事实,经常为反对而反对,不管别人所说内容的对错而进行持续的反驳。从多方给出的“杠精”定义来看,“杠精”倾向于被归类为非理性“反沉默螺旋”现象。
“反沉默螺旋”理论视角下,网络“杠精”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1.少数派。在网络中,“杠精”是和多数人持有异质观点的少数群体。另外,“杠精”虽属少数派,但其在网络中分布范围却非常广泛,微博、弹幕、新闻app中都有这类人群的身影;2.意见不符合民意。“杠精”对于某一议题的观点和大部分人不一致,甚至敌对。他们的价值观和见解不符合民意,更不符合媒介意见,同民意不能达成一体化,属“众意”中的“劣势”意见;3.中坚分子。“杠精”符合诺伊曼提出的“中坚分子”特性,所谓“中坚分子”,即指一群愿意为自己的公开言论付出代价的人,他们试图与主流的意见对着干,并随时准备与任何阻挡他们前进的人发生直接冲突[2]。
(二)“杠精”的表达及类型
对抗性表达是“杠精”最为常见的表达方式。网络中“杠精”常用的表达方式有:“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为什么总有人认为是这样”等,从其表达方式中不难发现,“杠精”的表达不随大流,特意强调自己观点的“另类”和对抗性,他们不会在意自己观点与他人不同,勇于申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即使观点不一定都是准确的。
依据“反沉默螺旋”两种传播路径划分,可将“杠精”类型分为两类,即理性“杠精”和非理性“杠精”。理性“杠精”出现在一些是非观不那么明确的议题中,他们会针对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有一套合理的论证逻辑支持自己的观点;非理性“杠精”则不管其观点是否正确,也不分青红皂白,就是要和别人抬杠。 三、“反沉默螺旋”视角下“杠精”产生的原因
(一)作为内部因素的“杠精”主体意识
“反沉默螺旋”奏效的主观条件在于“少数派”具有主体意识且在所讨论的议题中坚持主见,不轻易把媒介意见视为真理。正如前文提到的“中坚分子”,“杠精”符合“中坚分子”的特性,在议程讨论阶段,即使和别人的意见对抗,“杠精”也不会对自己原有的意见产生怀疑。由此,“杠精”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其个体心理特性,下文笔者根据“反沉默螺旋”两种路径划分,对“杠精”个体心理进行探析。
1.非理性“杠精”心理
网络环境中的非理性“杠精”存在强烈的叛逆心理。所谓叛逆心理指的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由个体独立意识过强或自我意识过剩所引起。非理性“杠精”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他们抒发观点不是抱着求同存异的积极心态,而是为了强调主体意识或宣泄过剩的自我情绪。对于非理性“杠精”来说,自己才是主体,其他人都是客体,他们沟通的目的并不在于说服别人,而是要享受这种站在更高层次的单项表达所带来的快感和优越感[3]。另外,非理性“杠精”会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转移到网络中,将抬杠视作一种宣泄负面情绪的渠道。 2.理性“杠精”心理
理性“杠精”存在很强的反叛精神,他们在网络中的对抗性表达是对“制造同意”的反击。所谓“制造同意”指的是在一些专制国家中,独裁者用说服等非暴力手段来使臣民同意并服从他的一切决定。在网络中不乏类似“制造同意”的现象,如“意见领袖”在发表观点时,无论对错与否,都会有大批“粉丝”力挺。理性“杠精”会对网络中的“制造同意”进行反击,他们以求是为目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公意”对抗,并有一套合理的论证逻辑为自己辩护。同时,理性“杠精”的存在也让“反沉默螺旋”现象更容易出现,公众对“少数派”的正确观点进行理性思考后,意见气候會出现反转,“少数派”便会“反旋”而上,形成“反沉默螺旋”现象。
(二)作为外部因素的媒介环境
1.虚拟网络消解孤立恐惧
沉默螺旋假说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少数派存在“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反沉默螺旋”推翻了这个前提,认为“孤立的威慑和孤立的恐惧感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的百科全书中都找不到”[1]。在网络环境中孤立感会被消解,这是由网络环境的虚拟特性造成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进行网络社交时出现类似戏剧理论中所描绘的“前台”和“后台”效果,因为网络和现实分属两套不同的媒介情景,因此网民在进行网络社交时会出现暂时性的“人格分离”,形成另一套情景交往范式,在新的网络交往范式下,个体表现出更为放松的交往心理,从而消解被孤立的恐惧感。
2.争议性社会议题引发对抗性表达
“杠精”多出现在一些能够给出更为开放和多元主观解释的议题当中,涉及鲜明的是非观或意识形态领域等严肃议题则较少出现。“反沉默螺旋”形成的一个条件是公众能够发现媒介意见的荒谬,可见媒介意见并不总是正确的,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争议性议题更是层出不穷,公众对于议题讨论的内容和形式会在互联网环境中被放大,随着讨论的深入,参与讨论的公众不再关注议题内容本身反而更关注讨论的形式,或自己在论战中是否能处于上风,“杠精”也正是在争议性议题的博弈中产生。
3.网络传播方式催化、强化异质意见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汉语属于高语境的语言。所谓“高语境”指的是在传播时绝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讯息中。之于汉语而言,交流的过程中信息的编码与解码更多依赖于整体的交际语境,所以,在交际语境弱化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社交时很容易出现编码、解码错误。对网络信息编码、解码偏差导致网络社交壁垒的出现,当网络壁垒被强行突破就会形成对抗性表达,从而催化异质意见的产生。
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信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是对等的,个人意见能高效地传递给网络中的每个人。因此,“杠精”的观点会被关注并有效地参与到讨论之中,同时也让他们的异质意见得以强化。另一方面,网络社交以文字传播为主,网络中的文字传播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这一特性使得“杠精”在发表意见或反驳他人观点前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他们不需要担心自己发出的文字内容会在第一时间被他人反驳,即使被反驳也可以选择性接触,这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发表异质意见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四、结 语
“杠精”不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它的产生除了个体主观原因外,社会层面的影响也值得深思。从“杠精”的成因上看,“杠精”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互联网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撕裂的程度,这种撕裂根源于不同群体的认知和世界观的差异,而差异的背后是更为复杂和深层的社会原因。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2002(2):39-41.
[2] 王国华,戴雨露.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116-120.
[3] 项威.微博对抗性表达现象分析——以“杠精”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2(14):109.
[责任编辑:武典]
关键词:“杠精”;“反沉默螺旋”;成因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045-03
2018年年底,“杠精”被国内知名图书《咬文嚼字》列为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同时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也将其纳入“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杠精”一词源于网络,微博是最先出现“杠精”的平台,2018年上半年,微博上出现一类乐于在网络上抬杠的人群,随后在各大互联网平台蔓延開来:哔哩哔哩,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从目前“杠精”的具体呈现上看,它的出现本质上与“反沉默螺旋”的表现形式相符。本文将基于“反沉默螺旋”理论的视角,分析网络“杠精”的表现及成因。
一、“反沉默螺旋”理论
德国传播学者诺伊曼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后便遭到了传播学界众多学者的质疑。20世纪80年代末该理论引入中国,引起国内传播学界的极大兴趣,批评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一些学者由此提出“反沉默螺旋”理论。
所谓“反沉默螺旋”理论,即指一种与沉默螺旋相反的模式,刘建明教授曾提出舆论背反模式,即媒介议程引起相反的舆论,导致沉默螺旋理论的完全失效[1]。王国华在《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中提出 “反沉默螺旋”现象的一种模式和两种路径:一种模式即指在“反沉默螺旋”模式中,公众具有理性,能自我思考且不会盲目从众和趋同,受众会支持少数意见,而这些少数意见被更多的网友接受后,可能发展成为与多数意见相匹敌甚至超过多数意见的情况。两种路径指的是“反沉默螺旋”现象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传播路径,即理性“反沉默螺旋”和非理性“反沉默螺旋”[2]。
沉默螺旋理论的奏效是有条件的,“反沉默螺旋”奏效的条件则与之相反。“反沉默螺旋”产生的首要条件在于少数派不是被动的、盲目的,在进行议题讨论时,他们是具备主观能动性且有主见的社会主体,因而当他们面对意见气候的强大压力时,依然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其次,在媒介议程设置方面,少数派一旦能发现媒介意见的荒谬之处或受众享有足够的知情权,沉默螺旋便会渐次失效。另外,“反沉默螺旋”的出现依赖于少数派的异质意见,在议题讨论阶段,异质意见是舆论反戈的重要前提,只有存在异质意见才有形成对抗性表达的必要条件,进而导致“反沉默螺旋”的产生。 二、“反沉默螺旋”视角下“杠精”的具体呈现
(一)“杠精”及其特征
2018年12月19日,“杠精”入选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研究中心给出的“杠精”释义为抬杠成精的人,这类人以抬杠为己任,往往并不关注客观事实,经常为反对而反对,不管别人所说内容的对错而进行持续的反驳。从多方给出的“杠精”定义来看,“杠精”倾向于被归类为非理性“反沉默螺旋”现象。
“反沉默螺旋”理论视角下,网络“杠精”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1.少数派。在网络中,“杠精”是和多数人持有异质观点的少数群体。另外,“杠精”虽属少数派,但其在网络中分布范围却非常广泛,微博、弹幕、新闻app中都有这类人群的身影;2.意见不符合民意。“杠精”对于某一议题的观点和大部分人不一致,甚至敌对。他们的价值观和见解不符合民意,更不符合媒介意见,同民意不能达成一体化,属“众意”中的“劣势”意见;3.中坚分子。“杠精”符合诺伊曼提出的“中坚分子”特性,所谓“中坚分子”,即指一群愿意为自己的公开言论付出代价的人,他们试图与主流的意见对着干,并随时准备与任何阻挡他们前进的人发生直接冲突[2]。
(二)“杠精”的表达及类型
对抗性表达是“杠精”最为常见的表达方式。网络中“杠精”常用的表达方式有:“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为什么总有人认为是这样”等,从其表达方式中不难发现,“杠精”的表达不随大流,特意强调自己观点的“另类”和对抗性,他们不会在意自己观点与他人不同,勇于申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即使观点不一定都是准确的。
依据“反沉默螺旋”两种传播路径划分,可将“杠精”类型分为两类,即理性“杠精”和非理性“杠精”。理性“杠精”出现在一些是非观不那么明确的议题中,他们会针对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有一套合理的论证逻辑支持自己的观点;非理性“杠精”则不管其观点是否正确,也不分青红皂白,就是要和别人抬杠。 三、“反沉默螺旋”视角下“杠精”产生的原因
(一)作为内部因素的“杠精”主体意识
“反沉默螺旋”奏效的主观条件在于“少数派”具有主体意识且在所讨论的议题中坚持主见,不轻易把媒介意见视为真理。正如前文提到的“中坚分子”,“杠精”符合“中坚分子”的特性,在议程讨论阶段,即使和别人的意见对抗,“杠精”也不会对自己原有的意见产生怀疑。由此,“杠精”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其个体心理特性,下文笔者根据“反沉默螺旋”两种路径划分,对“杠精”个体心理进行探析。
1.非理性“杠精”心理
网络环境中的非理性“杠精”存在强烈的叛逆心理。所谓叛逆心理指的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由个体独立意识过强或自我意识过剩所引起。非理性“杠精”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他们抒发观点不是抱着求同存异的积极心态,而是为了强调主体意识或宣泄过剩的自我情绪。对于非理性“杠精”来说,自己才是主体,其他人都是客体,他们沟通的目的并不在于说服别人,而是要享受这种站在更高层次的单项表达所带来的快感和优越感[3]。另外,非理性“杠精”会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转移到网络中,将抬杠视作一种宣泄负面情绪的渠道。 2.理性“杠精”心理
理性“杠精”存在很强的反叛精神,他们在网络中的对抗性表达是对“制造同意”的反击。所谓“制造同意”指的是在一些专制国家中,独裁者用说服等非暴力手段来使臣民同意并服从他的一切决定。在网络中不乏类似“制造同意”的现象,如“意见领袖”在发表观点时,无论对错与否,都会有大批“粉丝”力挺。理性“杠精”会对网络中的“制造同意”进行反击,他们以求是为目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公意”对抗,并有一套合理的论证逻辑为自己辩护。同时,理性“杠精”的存在也让“反沉默螺旋”现象更容易出现,公众对“少数派”的正确观点进行理性思考后,意见气候會出现反转,“少数派”便会“反旋”而上,形成“反沉默螺旋”现象。
(二)作为外部因素的媒介环境
1.虚拟网络消解孤立恐惧
沉默螺旋假说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少数派存在“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反沉默螺旋”推翻了这个前提,认为“孤立的威慑和孤立的恐惧感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的百科全书中都找不到”[1]。在网络环境中孤立感会被消解,这是由网络环境的虚拟特性造成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在进行网络社交时出现类似戏剧理论中所描绘的“前台”和“后台”效果,因为网络和现实分属两套不同的媒介情景,因此网民在进行网络社交时会出现暂时性的“人格分离”,形成另一套情景交往范式,在新的网络交往范式下,个体表现出更为放松的交往心理,从而消解被孤立的恐惧感。
2.争议性社会议题引发对抗性表达
“杠精”多出现在一些能够给出更为开放和多元主观解释的议题当中,涉及鲜明的是非观或意识形态领域等严肃议题则较少出现。“反沉默螺旋”形成的一个条件是公众能够发现媒介意见的荒谬,可见媒介意见并不总是正确的,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争议性议题更是层出不穷,公众对于议题讨论的内容和形式会在互联网环境中被放大,随着讨论的深入,参与讨论的公众不再关注议题内容本身反而更关注讨论的形式,或自己在论战中是否能处于上风,“杠精”也正是在争议性议题的博弈中产生。
3.网络传播方式催化、强化异质意见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汉语属于高语境的语言。所谓“高语境”指的是在传播时绝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讯息中。之于汉语而言,交流的过程中信息的编码与解码更多依赖于整体的交际语境,所以,在交际语境弱化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社交时很容易出现编码、解码错误。对网络信息编码、解码偏差导致网络社交壁垒的出现,当网络壁垒被强行突破就会形成对抗性表达,从而催化异质意见的产生。
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信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是对等的,个人意见能高效地传递给网络中的每个人。因此,“杠精”的观点会被关注并有效地参与到讨论之中,同时也让他们的异质意见得以强化。另一方面,网络社交以文字传播为主,网络中的文字传播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这一特性使得“杠精”在发表意见或反驳他人观点前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他们不需要担心自己发出的文字内容会在第一时间被他人反驳,即使被反驳也可以选择性接触,这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发表异质意见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四、结 语
“杠精”不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它的产生除了个体主观原因外,社会层面的影响也值得深思。从“杠精”的成因上看,“杠精”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互联网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撕裂的程度,这种撕裂根源于不同群体的认知和世界观的差异,而差异的背后是更为复杂和深层的社会原因。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2002(2):39-41.
[2] 王国华,戴雨露.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116-120.
[3] 项威.微博对抗性表达现象分析——以“杠精”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2(14):109.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