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趋于平稳,经济下行为社会公共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公共管理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偏差、管理方式单一落后、管理者个体自觉与组织文化间存在冲突等,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探索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健康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公共管理包含了对各项公共事务、社会问题、公众资源配置等多元化管理内容,涉及社会文教卫生、公共建设、社会福利多个层面。在新常态背景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换挡和多元文化思潮进一步增加了公共管理的难度,这就需要在公共管理中引入新常态意识,积极应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优化公共管理模式、创新公共管理手段、重塑公共管理价值体系等方法实现困境突围,促进社会公共管理能效的提高。
一、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
(一)管理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偏差
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社会治理目标,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基础牢固,文化发展繁荣,这些成果的取得证明公共管理模式与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但是在公共治理体系和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譬如社会法制建设不健全,民主化程度有待提高,政府管理机制灵活性差、效率低、机构臃肿等。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有不同的制度要求,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相关组织协同管理,从而解决社会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政府工作人员办事能力低、思想觉悟落后是影响公共管理能效的重要因素,由于工作目标不清、方向不明,造成公共管理实效与目标之间还有很大距离。
(二)公共管理手段單一薄弱
公共管理手段是否先进、模式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最终结果。从当前社会公共管理情况来看,技术先进性体现不足,传统管理模式仍占主流,进而造成管理方式僵化、单一,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公共管理能效。虽然先进的管理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实践中更倾向于应用实施便捷、有利于出政绩的管理手段,这就使公共管理技术的创新成果难以真正应用到实践中,进而造成公共管理效果不够理想,甚至会造成政府信任危机。
(三)管理者个体自觉与组织文化间存在冲突
公共管理最终是由管理者来实施的,这就对管理者的专业素质、道德操守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价值观、利益观的冲击有可能造成部分公共管理者心理失衡,进而出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由于受不良意识和消极文化的影响,公共管理者会在经济利益和道德操守中权衡不定,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则极易引发社会道德、行政伦理、权力越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不利于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突围路径
(一)提升公共管理主体的治理能力
公共管理不单纯是政府及相关组织的责任和义务,而是需要社会民众全员参与,这样才能使公共管理切实有效开展,政府、相关社会组织、人民群众都要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政府要起到全面领导、规划、监督等作用,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让各项公共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改革陈旧的管理结构,引入更灵活便捷的管理机制,从内部管理层面而言,要做好公共管理队伍的组织构建工作,建立起严格的奖惩机制,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促进公共治理能效的提高。在公共管理中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能力素质培养,从而强化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工作能力和公共管理效率。
(二)注重公共管理技术的创新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创新发展必须有先进的管理技术为基础,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能效。引入科学的管理技术有利于改变以往僵化的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促进政府各个部门工作的协调性,促进公共管理成效的提升。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有利于拉动国家经济的良性增长,目前社会经济增速由原来的年均10%下降为7%,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国际化往来更加密切,进而形成更大的成本优势。同时,随着竞争态势的不断改变,传统的资源竞争已经逐步转向技术竞争,促使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使社会生产方式不断更新,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公共管理手段更加先进,以紧急发展促进公共管理发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当前,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已经相继引进了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科技创新促进了政府公共管理能效的提高,同时也使公共管理模式获得了更大的创新动力。
(三)重塑公共管理核心伦理价值体系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价值取向与传统价值观之间还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对于权力和金钱过度追求将导致公共价值的缺失。如果无视群众利益,任意践踏公共利益,那么势必会引发公共危机,政府也将失去民众的信任。这就需要尽快建立起公共管理伦理,倡导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在公共管理中突出“法治、民主、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观理念,对政府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要有“宪法高于一切”的意识,激发法治宣传力度,切实落实各项公共管理规范,从而使民众构建更完善的法治意识形态。同时,加大公务员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的培养力度,强化民众的公德意识,从而促进社会道德与法治建设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社会伦理宣教力度,开展道德示范活动,树典型、立榜样,形成影响广泛的价值秩序,重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以德治国建设中的群众力量,构建坚实的群众基础。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突出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从而形成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环境下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需要政府、民众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人民群众协调配合并行使监督权,这样才能构建起全新的公共管理体系,以法治和创新为核心,规范公共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结构,时刻关注群众利益,保证社会公平公正,这样才能保证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以公共管理为纽带拉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怡.基于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人力资源管理.2017(08).
[2]张茜.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及突围方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8(31).
[3]冯翔.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发展策略浅谈[J].财经界(学术版).2016(14).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公共管理包含了对各项公共事务、社会问题、公众资源配置等多元化管理内容,涉及社会文教卫生、公共建设、社会福利多个层面。在新常态背景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换挡和多元文化思潮进一步增加了公共管理的难度,这就需要在公共管理中引入新常态意识,积极应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优化公共管理模式、创新公共管理手段、重塑公共管理价值体系等方法实现困境突围,促进社会公共管理能效的提高。
一、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
(一)管理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偏差
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社会治理目标,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基础牢固,文化发展繁荣,这些成果的取得证明公共管理模式与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但是在公共治理体系和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譬如社会法制建设不健全,民主化程度有待提高,政府管理机制灵活性差、效率低、机构臃肿等。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有不同的制度要求,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相关组织协同管理,从而解决社会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政府工作人员办事能力低、思想觉悟落后是影响公共管理能效的重要因素,由于工作目标不清、方向不明,造成公共管理实效与目标之间还有很大距离。
(二)公共管理手段單一薄弱
公共管理手段是否先进、模式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最终结果。从当前社会公共管理情况来看,技术先进性体现不足,传统管理模式仍占主流,进而造成管理方式僵化、单一,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公共管理能效。虽然先进的管理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实践中更倾向于应用实施便捷、有利于出政绩的管理手段,这就使公共管理技术的创新成果难以真正应用到实践中,进而造成公共管理效果不够理想,甚至会造成政府信任危机。
(三)管理者个体自觉与组织文化间存在冲突
公共管理最终是由管理者来实施的,这就对管理者的专业素质、道德操守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价值观、利益观的冲击有可能造成部分公共管理者心理失衡,进而出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由于受不良意识和消极文化的影响,公共管理者会在经济利益和道德操守中权衡不定,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则极易引发社会道德、行政伦理、权力越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不利于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突围路径
(一)提升公共管理主体的治理能力
公共管理不单纯是政府及相关组织的责任和义务,而是需要社会民众全员参与,这样才能使公共管理切实有效开展,政府、相关社会组织、人民群众都要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政府要起到全面领导、规划、监督等作用,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让各项公共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改革陈旧的管理结构,引入更灵活便捷的管理机制,从内部管理层面而言,要做好公共管理队伍的组织构建工作,建立起严格的奖惩机制,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促进公共治理能效的提高。在公共管理中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能力素质培养,从而强化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工作能力和公共管理效率。
(二)注重公共管理技术的创新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创新发展必须有先进的管理技术为基础,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能效。引入科学的管理技术有利于改变以往僵化的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促进政府各个部门工作的协调性,促进公共管理成效的提升。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有利于拉动国家经济的良性增长,目前社会经济增速由原来的年均10%下降为7%,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国际化往来更加密切,进而形成更大的成本优势。同时,随着竞争态势的不断改变,传统的资源竞争已经逐步转向技术竞争,促使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使社会生产方式不断更新,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公共管理手段更加先进,以紧急发展促进公共管理发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当前,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已经相继引进了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科技创新促进了政府公共管理能效的提高,同时也使公共管理模式获得了更大的创新动力。
(三)重塑公共管理核心伦理价值体系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价值取向与传统价值观之间还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对于权力和金钱过度追求将导致公共价值的缺失。如果无视群众利益,任意践踏公共利益,那么势必会引发公共危机,政府也将失去民众的信任。这就需要尽快建立起公共管理伦理,倡导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在公共管理中突出“法治、民主、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观理念,对政府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要有“宪法高于一切”的意识,激发法治宣传力度,切实落实各项公共管理规范,从而使民众构建更完善的法治意识形态。同时,加大公务员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的培养力度,强化民众的公德意识,从而促进社会道德与法治建设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社会伦理宣教力度,开展道德示范活动,树典型、立榜样,形成影响广泛的价值秩序,重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以德治国建设中的群众力量,构建坚实的群众基础。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突出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从而形成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环境下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需要政府、民众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人民群众协调配合并行使监督权,这样才能构建起全新的公共管理体系,以法治和创新为核心,规范公共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结构,时刻关注群众利益,保证社会公平公正,这样才能保证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以公共管理为纽带拉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怡.基于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人力资源管理.2017(08).
[2]张茜.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及突围方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8(31).
[3]冯翔.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发展策略浅谈[J].财经界(学术版).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