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 服务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bt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将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智慧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将以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基本特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然也会充分地反映出这种时代的变革,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架起信息高速公路,必然会带来二十一世纪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革命性的突破。
  世界正进入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一方面,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不断产业化的变化,社会成员对教育的需求已延伸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另一方面,在校学生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育,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要考虑一部分学生需要的同时,也要牺牲另一些学生的利益。比如,考虑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需要,反复重复一些知识,那些已经理解了的学生的注意力就可能分散,消极地等待着教师讲授新知识。而利用网络服务教学就会使课堂显得更有趣、更有效。
  因为网络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五彩缤纷又宽广无限的大千世界。即使你孤身一人,即使你足不出户,只要你轻轻点击,网络便把你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给你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给你制造麻烦,尤其是对于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极其强烈、精力又处于旺盛时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充满了无可抗拒的神奇力量,一个个网站就像一只只诱惑的手,拉扯着学生驿动的心。
  根据调查,互联网既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也会造成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既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也会弱化其社会道德和责任意识;既能激发其创造潜力,也会导致一些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在实际生活中,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负面效应似乎要多与正面,我时不时地会看到家长因孩子上网而荒废学业后无比心痛的愁苦的脸,我突然觉得在这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一个教师,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说实话网络并没有错,老师是不是应该在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上网的疏导上多做一点工作呢?也许是因为我教授的是语文学科,也许是我年轻的缘故,所以我和学生相处得非常融洽。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对他们进行网络知识的介绍、上网心理的疏导和指导,带他们看多方面的受网络毒害的青少年的实例,令他们了解了网络带给我们诸多的优越性。
  现在正是网络大行的时代,为了不让学生误入歧途,更多地让他们了解网络的用途,我特别注重网络在我的课堂教学的应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塑造学生灵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教师发挥才智的大舞台。于是当我讲授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时,除了让学生看从网上下载的音像材料外,我还通过自己制作的动漫让他们领略网络科技的震撼;当我讲授朱自清的《春》时,我带学生陶醉在朗诵中,带他们看嫩草、鲜花,领他们沐春风、浴春雨,让他们感受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在我讲授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时,我通过下载音像材料让我的学生与居里夫人进行了零距离的对话。
  对《散步》课案的设计,我尝试实行了“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的教学模式。我给学生搜集了有关《散步》的文本、动画、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利用局域网架设了本地服务器,让学生自由浏览。同时,我又辅以“联想传奇”电子教室控制系统,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围绕我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探索讨论。在一节课时间内,我们完成了传统教学要花两节课学习的任务。这次尝试,真正让我和学生感受到了网络环境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化。我力求把我的语文课教授成既有诗情画意、眼耳俱谐又有丰富知识的艺术课。当同学们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眼里发出感激的光芒的时候,我的心里也充满了兴奋、激动和自豪,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网络运用到学习中的春风拂面和别有洞天;更因为我看到的是网络面前求知的而不是迷茫的双眼,看到的是家长们原来愁苦现在欢笑的脸庞。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一种未来教学的重要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不是教学方式的简单变化,从深层次角度讲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一次教学方法的革新。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在冲不破网络的今天,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吧,让我们共同分享网络、利用网络。
其他文献
【摘 要】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校本课程相结合,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博物馆校本课程可以唤起学生的文化兴趣,释放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文化创意,构筑学生和文化之间的情感世界,进而实现文化自觉意识提升的目标。基于此,研究者力图厘清课程思路、明晰课程目标、研发课程内容、探索实施策略、呈现多元评价,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化的博物馆校本课程体系。  【关键词】文化自觉;博物馆校本课程;汉画像石
期刊
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不妨给学生铺设“台阶”,让课堂教学层层深入。本人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第二课时——去分母的教学中,感受到了教材在问题引入、例题选材上存在目的性不明确以及跨度过大等问题。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为学生铺设“台阶”,让学生手动起来、思维动起来
期刊
新课程标准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康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培养,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皆有所获,这无疑给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而适应这一形势和要求,真正充分认识新课程标准,转变教
期刊
【摘 要】若要更好地运用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思路进行单元知识的整体教学,教师应改变单篇单例的碎片化教学方式。言语重构式语用课堂的教学方式,以语言运用为教学重心重构言语实践模块,构建单元视域下的导读课、阅读课、整理课、拓展课、写作课、测评课六种新样态课堂教学课型,各模块教学构成整体,使语文要素的落地更扎实。  【关键词】单元教学;新样态课堂;语文要素  【作者简介】陈新福,高级教师,清流县小学
期刊
不少家长、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了。特别是早恋、性犯罪的增多,更是令人头疼,让人不知所措。我认为,应该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只要因势利导,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这些现象是可以减少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一、正确看待性心理  当中学生由少年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自身生理变化,心理同时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进一步表现出对有关性知识前所未有的渴求和对异性的倾慕。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青春期性发育的
期刊
“学困生”,对一名学生来说是一个多么熟悉而又使人厌恶的字眼。扣上这一顶帽子,将使一个天真活泼、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将使他们承受更多的压抑和孤独,并在不知不觉中抑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发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自尊心是人类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然而,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往往对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不够,不能挖
期刊
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师生关系制约着教育的质量和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师道尊严”,长期以来,学生在灌输式的学习中逐渐丧失了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丧失了好奇心和创造力;学生物质生活富裕,内心极度脆弱,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学科兴趣低,缺乏自信力和热情,原创贡献乏善可陈。正如钱学森教授的质问:“为什么学校培养不出杰出学生?”我们的教育哪里出了问题?我想,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
期刊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好的习惯会让你受益一生,而不良的习惯则会让你走向反面。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青少年学生良好性格的必要途径,也是国家明文规定的日常行为要求,是促进社会和祖国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性格乃至人生中的很大一部分,所表现的正是一个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可见,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从一个人的性格、人生也可以看出他平时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
期刊
在本地区,“打莲湘”是深受“长寿老人”喜爱的娱乐健身的主要活动项目之一。但在年青一代中知道“打莲湘”的人就很少,而学生知道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为了使这一民间传统艺术活动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我在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开发中,特别是在对“现行中小学体育教材拓展与课余活动素材开发的实践研究”中,以“莲湘”在部分体育教材中的应用与拓展为题,认真地进行了研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的特点,让单一的舞蹈变成了
期刊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学生通向成功的阶梯,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因而必须采取对策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 意义 现状 对策    辽阳技师学院为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特色,在就业班中开设了口语课,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便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成功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