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格里加尔聊伏契克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原本思忖,已是耄耋之年的莫季米尔·格里加尔,总该是眼花耳聋、老态龙钟,蜷缩在轮椅中;访问他的人必须俯下身去既礼貌又不得不提高嗓音向他说些请安祝福性的话语,很难与之正常地交谈吧。我只要把中国读者对伏契克的敬仰与对他的感谢之情,向他表达一下就心满意足啦。
  可事实远非如此。话,也得从头说起。
  知道格里加尔这个名字,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中学时代读了捷克作家、记者、反法西斯英雄伏契克在死囚牢中写下的遗著《绞刑架下的报告》,字里行间闪烁的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人性光芒,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渴望了解伏契克短促的一生是怎样成长、怎样生活、怎样战斗的。然而,在书籍贫乏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种奢望。
  时光流转到大学时代。一天,我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浏览,偶然发现署名为苏联作家的格里加尔撰写的一本伏契克传记——《为欢乐而生》,我如获至宝。格里加尔用朴实晓畅、细致传神的笔触,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正直、坚定、无畏、阳光、幽默、俏皮的伏契克。从此,由《绞刑架下的报告》和《为欢乐而生》共同叠加成的一个血肉丰满、可敬可爱的伏契克走进我内心深处。我希望,我也能像他那样,“为欢乐而生”。
  后来,我了解到,格里加尔是捷克人,由于《为欢乐而生》是从俄译本转译的,译者误认为作者是苏联人。格里加尔出生于1928年,是捷克著名的文艺评论家、美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史学家,先后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及国内的布拉格大学任教,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美国科学与艺术学会会员。
  听到格里加尔还在世,我颇为欣悦,感觉这世上又多了一位导师与知音。
  为寻访伏契克足迹,2019年9月,我专程去了捷克。拜访格里加尔自然是行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金秋的布拉格天空湛蓝,阳光明朗。在布拉格四区赫尔巴诺娃街一处幽雅静谧的小区,一个身材高大、西装革履、鹤发童颜的老人已等候在公寓门前。无须言语,我知道他就是格里加尔。迎面是热情的拥抱,一下子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眼前的他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令人难以置信他已是九十一岁高龄老人。
  步入他那上下两层的公寓,但见书盈四壁,充溢着芬芳浓郁的书卷气息。我刚一落座,春风般温暖的他端来了红酒与糕点,让我这個来自东方的读者没有了拘谨。
  亲切、友好、随意的气氛中,我们的话题自然围绕着《为欢乐而生》一书聊开。
  我告诉格里加尔,正是因为他的《为欢乐而生》,让中国读者看到了一个立体、丰满、生动的伏契克,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一个追求真理的记者,一个献身民族独立的反法西斯战士,同时又是一个幽默机智、热爱生活的朋友。《为欢乐而生》将伏契克的人格魅力生动地展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作为中国“伏契克之友”公众号的主持人,我正逐章推出《为欢乐而生》,希望让更多年轻读者读到这部传记文学。
  格里加尔谦逊地笑了,满怀喜悦之情说道:我非常高兴地听到楷模伏契克在中国依然活着,非常鼓舞人心,我要感谢中国读者。
  我很想知道格里加尔是如何“结识”伏契克的。
  面带微笑的格里加尔陷入沉思,似乎在穿越历史的峰峦与烟云。他回忆着说:“那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不久,我在布拉格参观了一个展览,展览是献给因参加抵抗运动被处决的共产党员们的。在展出的二十个人的照片和生平中,我对尤利乌斯·伏契克这个人印象尤为深刻。他那张与众不同的脸庞吸引了我:看上去,与其说是充满了战斗的决心,毋宁说是和善近人。”
  格里加尔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他说:在伏契克的抵抗活动中,有一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那就是伏契克的监狱手记。那是在参观展览后不久,他在重新发行的《创造》周刊(战前由伏契克主编)上,读到了《绞刑架下的报告》的节选:
  当太阳和星辰的光芒
  黯淡下去,黯淡下去……
  双手交叠在腹前的两个男人,拖着沉重而缓慢的步伐,在白色的墓穴旁一前一后地绕着圈子走,用拉长的不和谐的声调唱着悲哀的圣诗。
  ……灵魂就离开了肉体
  升向天堂,升向天堂……
  有人死了。是谁呢?我竭力扭过头来,或许能看到装殓死人的棺材和插在他头旁的蜡烛。
  ……那里不再有黑夜,
  那里永远灿烂辉煌……
  (第二章《濒临死亡》)
  格里加尔激动地说:“这让人感觉惊讶和钦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段文字并不是简单地描述囚徒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受审后的濒死状态。当时,监狱医生已提前写好了他的死亡证明,因为医生不能相信,遭受酷刑已奄奄一息的他还能死而复生。我有一种感觉,仿佛我读的是小说节选。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隔着一段距离远远地观看着,冷静地讲述着自己在牢狱和审讯中的经历。”
  对格里加尔来说,第一印象是决定性的——显然,这是特殊的文字,不是在残酷的环境下偷偷地、匆忙地写给亲友的便条,也不是个人经历的单调陈述或是偶然记下的随想,而是伏契克经过细致思考、精心构建的文学作品,它将人类的证言提升到文学杰作的水平。
  格里加尔对伏契克的深入了解始于大学时代。1947年,他前往布拉格查理大学学习文学、艺术学和社会学。课余时间,他开始关注伏契克的记者活动和文学创作。他定期前往大学图书馆搜集和阅读战前伏契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报告、新闻报道等。伏契克对这座位于市中心的宏伟华丽的巴洛克式建筑内的图书馆相当熟悉,他大学时代经常在这里潜心研阅;纳粹占领时期他尚能自由行动的时候,为了撰写关于捷克文学、戏剧的评论文章,他常到这里查阅馆藏资料。格里加尔补充道:“直到今天我还常去这座图书馆——每当步入这里的房间,都会让我想起它们是捷克历史上著名时刻的见证者。在这里,捷克贵族的代表于1618年聚首,筹划反对维也纳的天主教皇帝的起义;在这里,点燃了三十年战争的火苗,这团烈火后来成了欧洲和捷克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如今,这座图书馆已成为捷克国家图书馆。”   格里加尔继续说:二十年代后期,捷克斯洛伐克陷入深重的社会危机,失业、罢工、示威浪潮席卷全国,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凡是发生最激烈战斗的地方,伏契克都去过。他描绘小矿井里的非法开采,描绘捷克北部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及用生命换来的矿工工作,描绘针对手无寸铁工人的流血惨案……他在那一时期写的新闻报道就是来自前沿阵地震撼人心的报告。伏契克不认为新闻报道能取代小说,但他有一个雄心,即使是篇幅很小的新闻报道也能进行故事性的讲述,达到文学作品的高度。阅读伏契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闻报道、报告、论文、演讲稿等,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致力于让他的文字发挥文学作品的感染力、穿透力和影响力,希望让读者参与到他唤起的现实中去。只要读者认真阅读、比照与思考就会看到,《报告》仍延续了他的创作风格,与他战前的作品存在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格里加尔特别提到,几年前,他在《文学报》上读到了重新刊发的伏契克在1928年所写的关于一起灾难的报道。那年,在布拉格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灾难——由于企业主的利益熏心,四十六名工人死在了还未建成的倒塌大楼的废墟中。伏契克把对这场灾难的新闻报道上升到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生活画卷。格里加尔感叹道:“我意识到今天的新闻报道的水平是多么的低,它们用的语言是多么的乏味与老套。伟大的记者如今似乎已经消失,而新手们尽管有着无与伦比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却仍然躲在火炉后面,没有走进巴格达、喀布尔、墨西哥东部边境、加沙地带或圣保罗的贫民窟。”
  谈话间,格里加尔从一个文件袋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份手稿,激动地向我们展示:“这是伏契克写的文学评论文章,非常重要!”泛黄的三十二开稿纸上,是一行行娟秀、灵动、端庄的字迹。凝视着这珍贵的手稿,我仿佛在回望遥远时空的一个路标,此时,伏契克形象跃然在纸面上,默然而鲜活。
  格里加尔兴致勃勃地说:“在阅读《报告》时,伏契克遗嘱中关于诗人、作家、记者扬·聂鲁达的那段文字吸引了他:‘我嘱咐未来的文学史家要爱护扬·聂鲁达。他是我们最伟大的诗人,他的眼光已远远地超越了我们这个时代而看到了未来。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一部著作是理解他和肯定他的功绩的。需要向读者指出聂鲁达是一个无产者。’当我在为自己的博士论文寻找题目的时候,我決定要写扬·聂鲁达。1956年,我以《聂鲁达的爱国者和无产者观念》为题的博士论文,与文学史家、评论家等人的研究论文一起,收入了《扬·聂鲁达》这本专著。”
  那么,青年时代的格里加尔是如何想到要写伏契克传记呢?
  格里加尔双眼闪现出炯炯的光亮。他的思绪在瞬间回闪到当年的激情创作境况之中。战后的捷克斯洛伐克,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伏契克成为代表社会主义和反法西斯战士理想人格的标志性英雄。当时,苏联电影导演鲍里斯·奇尔斯科夫正为执导影片《飞行员契卡洛夫》来到布拉格,同时为一部关于伏契克的电影剧本做准备。经过与格里加尔长时间的讨论,他最后决定放弃这一计划。他写信告诉格里加尔:“我对伏契克了解得太多,而同时剧本写得又太少。”
  格里加尔微笑的神情转而凝重,他说,当时社会上传播着另一种声音。反对者坚持说,这样构思精妙、风格独特、结构严密的文字,绝不可能是在纳粹监狱那种严酷的环境下由囚徒写出来的。在批评者当中,两位曾被关押在盖世太保监狱的知识分子发挥了主导作用,他俩携手拒绝承认《报告》作为证词的可信度。战前,伏契克曾与他俩进行过论战。他俩对《报告》的怀疑,由于其特殊的个人经历,增加了怀疑的可信度,在某些读者那里获得了信任。
  基于当时社会对人物的评判标准简单化为“是”与“否”,格里加尔认为,伏契克的一生愈是被当作美德和行为的模本,他的真实形象就愈被掩盖了。格里加尔说:“1958年,我着手创作伏契克传记。我在深入采访了曾与伏契克生活、共事、战斗过的二十位亲友、同事及狱警的基础上,尝试按照我认为的伏契克的原本面貌来讲述他,正如古拉丁谚语所说‘人性所在,我无例外’。伏契克曾经说过,希望改变世界的人,要有‘煤矿工人’的信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为理想而必须舍弃人生的快乐。我此书的主题,就是要展现伏契克为欢乐而生的人格。但此书未获得任何官方支持,申请印刷许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宗旨,此书最终获得了出版。”
  当格里加尔关注到伏契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拜物教的对象时,他认为,笼罩在伏契克头上的圣光,阻碍了人们对伏契克一生及个性的认识,他有必要通过批判性观点,帮助人们摆脱空洞的英雄崇拜的迷雾。他说道:“我在1963年发表了文章《人物与传奇》,反对将伏契克过度理想化,主张应该让伏契克从名望的最高宝座回归到我们中间,我们将与他进行永久性的创造性对话,而不是教条地对其作品麻木不仁地解读,也不应将他的作品仅仅视为引经据典的宝典。我提出的批评意见颇受欢迎。”
  当谈及伏契克在1989年天鹅绒革命后的境遇时,格里加尔声音高亢,义愤填膺。他说,先前对伏契克的夸张的尊崇突然被一场诽谤和最卑劣的政治与心理宣传的谎言风暴所取代:伏契克不再是英雄,而是一个叛徒;不再是一个无畏的抵抗战士,而是一个懦夫。《绞刑架下的报告》并非其作品,而是他人伪造的赝品。他的名字备受责备和嘲笑;他的雕塑和半身像被人损毁;纪念碑被推倒;公共建筑上的画像也被一一移除。
  格里加尔转而说起一件往事:“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杂志上看到一张照片:一间乡村小屋敞开的门后,有一个被砍掉的伏契克雕像头颅——有人希望代表前政权的雕像被砸碎。我立马想:这是伏契克第二次被处决,在他的祖国;第一次是在1943年9月8日,在柏林普洛岑斯监狱,伏契克被德国纳粹处决。”
  沉默片刻,格里加尔阴沉的神情渐渐舒展。他的嗓音显得特别洪亮,说道:那些荒谬的、与伏契克生平及作品相关的所有质疑与谎言,被专家逐一证伪。2008年,出版了《绞刑架下的报告》手稿版,影印了伏契克全部手稿,同时附有捷克内政部证明手稿真实性的鉴定文件。   格里加尔深有感慨地说道: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会伴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人物的命运愈是与其所处时代的根本矛盾紧密相连,对其评价的差异与变化也就愈分明。伏契克的文学和政治活动,与资本主义同共产主义之间的冲突,与历史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同法西斯德国之间的战争直接相关。反对伏契克的人,不是因为他的人品,而是因为他的共产主义信念。只要存在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关于伏契克的争论就不会结束。
  我告诉格里加尔,尽管捷克当下对伏契克的质疑并未消失,但从我购买伏契克的《报告》及他的其他作品的经历来看,情况有所改观。听朋友说,十年前,在捷克书店,若问是否有《报告》售卖,会遭到店员的白眼相加。而前几天,我在布拉格的书店询问,店员热诚服务,挑来了最新发行的《报告》(评注版),还帮我在电脑上查询售卖伏契克作品的二手书店,并直接下单预订,热心地写下书店的地址、电话,及乘车的线路与车次。这一迹象表明,伏契克的《报告》作为文学作品在捷克正逐渐归位,想让这一作品从读者视野中消失是难以实现的。
  我还告诉格里加尔,伏契克的《報告》一书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现在仍为青年读者选择阅读的书籍之一。有一位青年读者给“伏契克之友”公众号留言:“我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沮丧到想要自杀,无意中有幸读到了《绞刑架下的报告》,它拯救了我。否则,我今天可能已不能在这里与你说话了。感谢《绞刑架下的报告》改变了我的人生!”
  格里加尔爽朗地笑了起来,脸庞舒展灿然,连连抱拳作揖道:“谢谢!谢谢!伏契克听了会很高兴的!所以我的书名叫《为欢乐而生》!”
  面对谈锋甚健、思维敏捷、滔滔不绝的格里加尔,我不知不觉在他的伏契克世界中徜徉了三个小时,布拉格这个秋日的下午,暖意融融,情意浓浓。不忍心过多占用他宝贵的时间,该道声再见了。
  格里加尔起身从书房抱出一摞书赠送给我。《关于战争》、《毕加索悖论》、《俄罗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伦勃朗与毕加索》、《虔诚的异教徒》……这些书是格里加尔近年来出版的作品,几乎是一年出版一部新书,真是高龄高产作家!面对我的惊诧神情,格里加尔自信满满地说道:“我正在写捷克民族文学史。”我心中油然而生敬意。应我的请求,他从送我的书中抽出《十一月的痕迹》,神情庄重地写下这样一行娟秀的字:“非常感谢与你在布拉格有意义的会面。”
  我恋恋不舍地向格里加尔告别。此时格里加尔像孩子一样天真地问道:“你何时再来布拉格呢?”
  “2023年我会来的!”我不假思索地道出早已在心中计划好的时间,因为那一年是伏契克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就义八十周年。格里加尔颇为失望地说:“要那么久啊!”瞬间,我明白了格里加尔因伏契克而与中国读者结下的深厚情谊,连忙补充道:“我可能明年还会来。”格里加尔宽慰地笑了。他执意将我送到电梯口,在我挥手向他告别的那一刻,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衷心祝愿中国更好!”
其他文献
第七讲 文学的基点  (一)人性的两大特点  文学的基点即文学的立足点是什么?如果用一个词语概说,那就是“人性”。一是见证人性的真实;二是见证人类生存处境的真实。文学正是坐落在这两个“真实”的基点上,尤其是坐落在第一个“真实”的基点上。  “人性”有什么特征?至少有两个特征:一是人性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二是人性具有无限的可能性。黑白,好坏,大仁大恶,都是简单化的划分,其实好人并非绝对好,坏人并非绝对
2018年10月14日,我上安徽旌德黄高峰游览,此峰号称黄山第七十二峰。因为离开随行人员独自攀顶,旌德县农委邱孝青先生让黄高峰景点开发办主要负责人唐吉赟接我下山。下山途中,唐先生捡起一根鸟羽毛给我。我有过用望远镜观鸟的经历,平时也注意用肉眼观察鸟儿的活动,虽然一时不知这根羽毛是何种鸟儿遗落,但唐先生举动正合我意。当天下午在回合肥的高铁上,我拿出这根羽毛仔细端详,才知是白鹇雄鸟换季自然脱落的飞羽。白
左克厚教授的这本《大学中庸通讲》,是其“四书通讲”系列的最后一部,在此之前,他已经完成了《论语旧注今读》(与刘思言合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和《孟子通讲》(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这三本书互为参照和补充,大体形成了作者对儒家经典解读的整体面貌。就我并不全面仔细地阅读来看,左克厚在这三部书的讲述和写作中,日益调整了自己和儒家文化的紧张关系,完成了从对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到对儒家精神的现代担荷这样
《金瓶梅词话》中临清兵备道的描写  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七回《西门庆书房赏雪,李瓶儿梦诉幽情》中写了一段西门庆为他的债务人黃四打官司说人情的故事:西门庆正和应伯爵几个吃酒,才吃了一巡,玳安儿来说:“李智、黄四关了银子,送银子来了。”待还完银子,那黄四给西门庆磕头起来,说:“银子一千两,姐夫收了,余者下单我还与老爹。有小人一桩事儿,今央烦老爹。”说着,磕在地下哭了。西门庆拉起来道:“端的
近来,卢礼阳编著的《梅冷生师友书札》(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成为朋友圈热议的一本书。梅冷生虽是温州名人,但毕竟是地方人物,他的师友基本都是当地人物,要为这些书札做注,非常不易,就人物小传而言,就很难写。但卢礼阳却给很多不知名的人物写出了小传,把他们和梅冷生之间及他们之间的具体联系勾勒了出来,多侧面地展示了梅冷生朋友圈的历史生态。这本书收各类书札两百零八通,其中与慎社、瓯社有关的不下九十通,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读《左传》和《史记》,撰写《中国先秦史话》,在写作《季子观乐》一章时,脑子里忽然蹦出了一句话:“季子平安否?”这句话在脑子里回环往复,变成一片温暖的波涛,渐渐地将我淹没。  一、季子观乐  季子,名札,春秋时吴国国君寿梦第四子,因其贤明聪慧、志向高洁,寿梦有意传位于他。季札视权位如粪土,更看重心灵的自由。寿梦薨,吴国王室和庙堂的臣子们苦苦相强,逼迫季札接班上位,季札矢志不屈,
林语堂先生早年英文版名著《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曾将《幽梦影》一部分内容译成英文,收入书中,并在数十年间不断地推介这部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大约四年多前,笔者曾将反复阅读《幽梦影》而产生的感受撰写了读后感,然而时至今日,似乎余兴尚存,故再次命笔从《幽梦影》里摘取了九则箴言妙语,试图赏析后给出肤浅的诠释,并附上林语堂的英译,聊供同好者玩味。  一、赏花宜对
1992年夏天,我抵达斯德哥尔摩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就在这一年秋天,我结识了在斯大访问的张静河一家,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他的妻子何静恒以及他们年幼的儿子张知微。知微那时仅九岁,但在我们那个小圈子里已小有名气,因为他是小画家,瑞典宫廷开始收藏他的画。静河是扬州师院的文学研究生,很有才华,当时他一面打工,一面写作《瑞典汉字史》(后来中文版在国内出版,马悦然作序)。当时,静河给我和妻子陈菲亚最深的印象
最近有新闻报道,张桂梅校长又带领着一百五十名华坪女子高中的毕业生走进了2021年的高考考场。荣誉等身、头衔无数的女性张桂梅,倾命付出二十年,在云南山区创办了一所不设门槛、免费入学而且只招女孩子的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我当时的初衷,是想解决低素质的母亲、低素质的女孩儿这种恶性循环”。她决心从女子教育入手,志在改变当地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截至2020年,已有将近一千八百名山区女孩因着张桂
在世纪之交,许多本土学者一直怀有重构“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学术理想与使命,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梅新林、葛永海教授新近出版的《文学地理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以下简称《原理》)以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的“新文学地理学”这一宏大学科体系为目标,力图通过中、西对话与融通来实现新的超越与回归。  法国学者迪布依《法国文学地理学》(1942)与费雷《文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