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创新能力靠培养,创新人才靠教育。
  [关键词]生物教学 创新能力 能力培养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基”
  
  在课堂中,教师只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蔼的态度、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激励的话语、耐心的引导,才能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氛围;教师只有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与学生架起一座情感交流之桥,学生才能消除与教师之间的隔阂,消除胆怯与禁锢,带着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探索和思考,以创新的观念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
  
  二、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激素”
  
  学生的自信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在创新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磨炼学生的创新意志。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中的不同见解,支持学生中各种与众不同的构想,即便是错误的回答,甚至当时看似荒唐的回答,也绝不能全盘否定和排斥,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要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在失败中获得经验,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二章“皮肤”的教学中,当我提问课后思考题“如果汗液流进嘴里,可以尝出咸味,这是什么道理?”时,同学们的回答是“汗液中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如食盐(氯化钠)等”。这时有一位比较调皮,平时又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马上举手提出:“老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汗液来制食盐呢?”这荒唐的一问,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但我很快冷静下来,等同学们笑完之后,我抓住时机进行鼓励,说:“根据我们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汗液应该可以制出食盐的。这位同学能提出这样与众不同的问题,说明他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于是,我进一步发问:“我们所用的食盐是用海水制得的。大家思考一下,用汗液制盐和用海水制盐哪一个比较简便呢?”同学们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得出“用海水制盐比较简便”的结论。通过这次鼓励之后,这位同学逐渐积极回答问题,并勇于提出问题,学习成绩也很快提高。另外,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应坚持使用一些富于激励性的语言,比如,“你回答这个问题的角度很新颖”、“你的回答很独特”,等等。
  
  三、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旁栏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性实验,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简易的探究性实验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课堂教学实践是一项十分复杂、自由度极大的创造性劳动。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采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背”,这种僵硬、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全面改变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对于“绪论”、“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学说”等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可采取“定向质疑——引导探索——反馈运用”的探索式教学法;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一些结构性、过程性的教学内容,可采取“观察探究——分析思考——归纳总结”的引导发现教学法;对于“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生殖的种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保护”等一些浅显易懂、内容生动的教材,可采取“提问激趣——自学阅读——引导归结——补充评讲”的读书指导法。将多种教学方法与幻灯、投影、电影、录像、多媒体平台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灵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受主动获取知识的喜悦,很好地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五、鼓励质疑问难和求新求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学贵乎疑”,在教学中多问一个为什么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开始,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比如,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克隆羊多利”更像谁呢?可以引出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另外,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长期坚持这样的质疑求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六、实践和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而百见不如一“做”。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的积累只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大自然的中的各种生物以及他们的关系,就要比他们在课堂上学课本知识生动的多,并有利于创新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物课外活动。例如,通过知识竞赛、植物栽培、动物饲养、野外采集、标本制作、专题实验、专题报告、生态环境和资源调查、成果展览、辩论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到日常生活中去,引导他们去发现,去体验,去应用,去创造。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活动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探索,想尽一切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空,用教师“教”的创新火种去点燃学生“学”的创新火焰,使生物课真正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乐园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长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隔空“会诊”让农民吃了科技定心丸;“9:1”模式让农民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在家门口,农民就能实现就业……这个冬季,南阳方城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迎来了科学发展、活力
目的探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DLAO)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及踝臂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DLAO患者分为血瘀证组和湿热证组,每组各50例;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正常对
目的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以下简称“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的并发症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88例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患者的多种并发症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肿胀稀释负压吸引术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对外社交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联系的关键,而英语在这其中发挥了桥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效率最高的时期,同样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新课程下学生能够获取英语基础知识及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是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了解与掌握英语的主要课程目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向学生“转移知识”为主要过程的教学
【摘 要】微课属于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主要是采取视频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到学生眼前,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存在的难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从中看出,在数学教学期间应用微课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既能加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要点。  【关键词】微课;数学课堂;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而且知识内容更新换代快。健听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多,学习过程中可以手、眼、耳并用,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聋孩子来说,由于他们无法正
用企业运作的方式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浚县王庄镇独具特色的“三化”协调发展模式。这里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生活图景,让人切实感受到了“三化协调”之路的缤纷
艺体教育对于个体良性竞争性的形成具有平等、正义、竞争与协作互为统一的特点。人的竞争性具有高度的社会性,有利于社会和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善,艺体是培育优秀公民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