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有机统一:论《诗经》中人与万物生态和谐思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式微,式微,胡不归?”这句来自《邶风·式微》中的反问,用在如今也掷地有声。西方“湖畔三诗人”醉心于湖光山色,讴歌自然之美,向往宗法制社会,不过也是眷恋于那不曾浸染现代工业雾霾的原本美丽的世界。如今,远在东方的我们也不得不怀恋起孕育出《诗经》的那个一尘不染的时代。本文以《诗经》中的生态思想进行讨论,从实用与审美、节制与反思角度总结出《诗经》的生态和谐思想。
  一、《诗经》中的实用与审美:花与水
  《诗经》当中采用如同民间小调般的吟诵,或者是会话般的生活语句,用重章叠调的方式,或是起兴而唱,或是比方而谈,达到情景交融、物我浑融的境界,突出的是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态观念的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经》中出现的大多数景物,都可以用“花”与“水”概括下来。其中,《周南·关雎》以河水、沙洲为背景,雎鸠相随而鸣起兴,陪衬以水中参差不齐随波而动的荇菜,写出了主人公为了追求心爱的女子而惆怅婉转的心情。心目中的女子就像那左右不定的荇菜,“我”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就是和雎鸠一样与心爱的女子相随而歌、夫唱妇随。以景傳情,雎鸠、荇菜、河水与绵绵不绝的感情一同名垂千古,其中,“荇菜”和河水便是“花”与“水”,两样意象的叠用组成了映入人们眼帘的如同水墨画一般清秀的风景。
  《周南·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其中“乔木”“错薪”和“汉有游女”也是属于“花”与“水”的写景,以汉水的深广比喻心中那位女子的不能渴求。诸如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所用的景,都包含着“花”与“水”的模式。“乔木”“蒹葭”“荇菜”“芣苢”“芍药”“黍离”“采薇”中的“薇”等都是“花”一类,而“汉水”“在河之洲”“零雨其蒙”“泾以渭浊”等都是“水”一类,这些意象代表着实用目的和审美的目的。
  实用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当时以劳动、自给自足为主的生活方式,但是“实用目的并不完全等同于劳动,劳动实践固然是人类一切精神文明和文化成果的基础和前提”,也并不能说审美的目的完全在实用目的之后,因为原始人类并不能完全把自己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因此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人的生命在空间和时间中根本没有确定的界限,它扩展到自然的全部领域和人的全部历史。”在这个局限在“诗言志”的环境之下,人们就把日常生活可见之物援引入诗歌中,成了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意象,也就是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
  “每一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先民们认为自己受大自然的庇护,自然草木花树让他们吃饱饭,得以延续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万千世界让先民们思考,他们作诗吟咏,这其中渗透着他们热爱自然生态的思想,热爱山水自然,湖光山色是仁智的人应当具有的共同状态。把对人们的爱推及自然万物,以自己的感情推及“花”与“水”的感情,是先民们具有的热爱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情怀。
  二、《诗经》中的节制与反思:小我与环境
  正因为这种对大自然的喜爱,并将“小我”融入这个自然环境中,先民们自然而然地对这个给他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的环境进行保护。由于人们认识到了对自然环境的过分索取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取用有度、保护生态格外重视。《诗经·小雅·黍苗》说的就是召伯在治理的过程中,把高田低洼都修葺平整,使河流清澈透明,使这个都城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大雅·旱麓》是一首祭祖受福的诗歌,这是以旱山脚下茂密的榛树和楛树起兴,比喻周国邦治下的民众被其德泽,但是这个曾被春秋时期单穆公引用,劝谏周景王“铸大钱”,单穆公反对景王铸造新的大钱流通于市面,他认为茂密生长的山林是国家财收的来源,也是君子求取俸禄的依托。但是铸钱需要开山取矿,也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资源,势必会对山林资源和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他说:“若夫山林匮竭,林麓散亡,民力雕尽,田畴荒芜,资用乏匮,君子将险哀之不暇,而何易乐之有焉?”这就是把保护生态环境上升到关乎国计民生的高度了。
  《孟子·梁惠王上》也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不违背农事的季节,粮食、鱼肉、材木供给丰厚,保证民生,那么就是仁义统治天下的王道。人们那么热衷的将“小我”的满足融入“大我”就是生态环境的满足中,正是象征着自古“和谐”的思想。只有真正地尊重了自然的规律,人们才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生存环境。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先秦人们的取之有度,热爱自然是热爱自身的体现。他们真正做到了使社会实践的劳动和过程成为人的智慧和能力、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马克思指出,人的历史与人的现实都因此成为人类认识自身,感受自己的生命、力量和本质的对象,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是以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他们热爱的环境成为他们本质力量的象征,他们因此成了“人的自然化”。只有真正保护自然才是保护我们自己本身。
  三、《诗经》的总体精神:生态和谐
  《诗经》中总体的精神就是和谐。《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的“和同之辩”:“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济,以曳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中和”是世界万物均衡统一,内部要素整然一体,《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易传》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天人相参,天人和谐,依据乾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但是冲突要融合,即走向“太和”。
  古人认为阴阳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凡是合乎事物内在发展规律、内在尺度的称为“有序”,反之称为“失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靠着阴阳二气的冲撞,使得万物生存达到统一,故中国的“和谐”看似是温和的演变,但是内在体现为不断的冲突,是由冲突达到了和谐,和谐在此处成了冲突的目的而不是中间过程。塑造有冲突感又达到内外和谐的形象就此成了《诗经》的常态。
  庄子在他的《大宗师》中就片面强调神的重要性,他的“形神论”便是重神不重形,认为对一个人而言,形体是存是在,美或者丑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能否与“道”合一,达到自然无畏。之后苏轼对其做出了修正,他在诗中指出:“常形”和“常理”的问题,即艺术描写不仅是表现外在的形态,也要体现出对象生成的内在原理,不能够片面强调其中一方,强调形神一体,才能够显示出对象的“气韵生动”。这也就是《诗经》塑造形象所达到的最终效果,不仅有美妙的形态,还具有神韵,即“形神兼备”。
  《诗经》塑造的艺术作品形象既是独特的形态,其中也蕴含着同等的神韵,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是凝聚了民族精神和技艺的“灵韵”,裹挟着审美价值与工匠的人生观照,创造出无可比拟的价值。例如《诗经》中的花与水,环境与自我的论辩有传承而来的集体无意识的神韵,也就是民族精神和风貌,但是当我们提及它们,提到《诗经》,我们更多地关注它们背后的底蕴,因为“随着社会的进化,审美逐步获得了自为的独立”。因此我们可以说,《诗经》的作品更多强调的是“神”,即“意得神传”之感。
  但《诗经》中也不乏存在冲突的作品,比如《硕鼠》和《小星》,就好比中国“丑松”“丑石”“丑梅”的形象,寄托的是“人们欣赏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倔强生长的顽强生命力,体现出磨炼与沧桑”,是另一种和谐感。因此,形象的丑陋与内在的深刻,显现出的对立融合为“丑”的审美范畴,体现了“和谐”理论中的对立一面,而这样的作品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被温柔地包裹在了这个“有机统一”的洪流当中。
其他文献
我8岁那年,我们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队里把农具和牛、马、驴等牲畜都分到了各生产小组。各生产小组再按照人口,把大牲畜作价平摊到个人。采取抓阄的办法,谁抓到了大牲畜,谁往外拿钱。我父亲那次的手气可真好,伸手抓到了写着马的那个阄,父亲又拿出了500块钱,那批枣红色的马就是我家的了。  父亲如获至宝,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这匹马。父亲首先盖了两间西屋作为马厩,一间喂马,一间他住。他说,一是怕马被偷走了
期刊
“三一律”戏剧创作原则要求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对时间、空间和情节这三者给予强烈关注和严格规范,在西方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盛行.正如布瓦洛在其诗学理论代表作《诗的艺术
期刊
作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包含着众多隐语。只有破解这些隐语,才能推进《西游记》研究。本文依据世德堂本,对关系到整个故事的若干神秘数字进行探讨。  在《西游记》第三十四回中,巴山虎、倚海龙二怪奉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之命,去请九尾狐狸精。孙悟空变作的苍蝇“赶上巴山虎,钉在他身上。行经二三里,就要打杀他两个。又思道:‘……等我且问他一问再打。’好行者,嘤的一声,躲离小妖,让他先行有百十步,
期刊
“书为心画”这一书画创作的本体论表述观点成熟于宋代。宋人注重艺术创作者的人品、胸次、学养等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对于书者学书、创作等方面有制约和决定作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书法意、趣、韵的属性的地位和价值。  一、苏轼以前的“书为心画”书史观探析  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篇》中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他强调“言”与“书”的社会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期刊
川端康成(1899-1972),毕业于(现在)东京大学国文科,是日本新感觉派的小说家。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篇小说《伊豆舞女》是其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杂志上。该篇小说是以作者1918年19岁时在伊豆天城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而写成的。《伊豆舞女》作为青春文学,描写了由于“孤儿气质”而烦恼的学生“我”在伊豆之旅中与天真烂漫的舞女相遇,而被治愈的过程。  关于《伊豆舞
期刊
若论古代诗歌评论家,我最喜清代袁枚(1716-1797).40岁辞官告归,筑园江宁小仓山,号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江南宁静园林,《随园诗话》如山间溪流,奔泻而出,潺潺而响.“
期刊
公元805年,由于唐代“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今天的常德)任司马,这一去就是十年,从33岁到43岁,刘禹锡人生最好的年华就是在朗州这片土地上度过的。从政治前途来看,朗州似乎是他人生的失意之地,但也正是如此,这里也是他思想境界的升华之地。刘禹锡现存有800余首诗歌和200多篇文赋,而其中有200多首(篇)是在朗州创作的,并且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刘禹锡在朗州的十年,为朗州注入了丰富
期刊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转眼间,来十堰工作、生活已三十余年。从当年的青涩懵懂,到现在的成熟淡定;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此时的用度丰足;从开始的举棋不定,到如今的眷恋热爱……正应了那年冬天,与好友一起躺在厚厚的雪地上晒太阳时,她的一番喟叹:“过着过着,把日子过成诗了。”是呀,徜徉在诗意的日子里,细嚼慢咽,真正是“优味多,优味生活,快乐多”!   樱花树下全家欢  眷恋十堰,因为它是一个人人称道的地方。  
期刊
在我的家乡道真,油桐是极为普通的树种之一。它最易生长,一粒种子,一缕阳光,些许雨露,它便凭靠顽强的生命力,破土而出。不择地势,不嫌贫瘠,生长在土坎、沟谷、路边,甚至是长满荆棘的荒坡。  油桐是阔叶树,每到冬天,叶落尽了,只剩下树干、树枝裸露在寒风中,从不屈服,也不悲观。就像山里淳朴的农人,在艰辛的生活面前,从不退缩,从不畏惧,也不计较名利得失,而是把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实实在在。  清明前后,
期刊
我出生在东北小兴安岭,这里山连山,树簇拥着树,我的童年在原始森林中长大。  半个世纪前,我家住在高柴沟。高柴沟是朗乡林业局六道沟林场下属的一个小山村,几十户人家。这是个几乎封闭的小山村。有一所只有几十名学生的小学校,有的班级只有五六个学生,经常两三个班合在一起上课。还有个卫生所,一个小门市部,一台柴油发电机。  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条小火车道,轨距不足1米,除了运输木材的原条车和运送采伐工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