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幸福教育实践探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入人心不易,深入人心的教育更不易,也更有意义。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幸福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和期望都得到最大满足,使学生真正享受学习幸福和生活幸福的走心教育。美国心理学家诺丁斯认为: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好的学校教育就是增进个人与公共的幸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要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此,建设幸福校园,加强学生个性发展不容忽视。
  【关键词】学生个性发展、幸福教育实践探究
  一、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
  从心理学看,个性即人格,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个性倾向性,也包括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个性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全面发展所追求的恰恰是个性和卓越。全面发展的实现就表现在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以及自由个性(即独立个性)的发展。
  2.是实施人本教育的需要
  人本教育就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本,以人的人格尊严为本,以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本,以绝大多数人的长远的根本利益为本,而幸福教育的根本建设满足人成长的个性需求,即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3.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作品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创新性则蕴含在人的独立个性当中,抑制个性就是在扼杀创新性,就是在扼杀创新性人才。
  4.是学校创建幸福校园的需要
  作为城镇学校,生源的复杂与文化背景的多元化特征明显,如何让原住民、新移民及部分暂住居民子弟快速融入与学校文化大环境中,找准使其融合而又不失使其个性成长的契合点尤为关键,学校教育必须使其相融、相生、相长。
  二、发展学生个性的策略
  何为“幸福”?“完整的生活”即为“幸福”,即让他成为他自己,让他的个性、才能、才华得以最充分的展现和发展就是幸福。作为省一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以及区一级幸福教育实验学校,我们以“培养具有个性魅力的现代公民”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个性魅力”和“现代公民”两大校本教材,积极探索幸福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坚持“预防为保障”、“发展为根本”两大策略,切实构建和谐幸福校园。
  1.预防为保障
  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诞生”,孩子经历过“脱胎换骨”成长过程的烦恼与痛苦,才能真正长大。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随着社会阅历的扩展与思维方式的改变,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孩子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与他们的心理因素有关。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心理防治上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第一,早发现。鉴于心理问题具有潜伏期和隐秘性,一方面要加强多方互通,与家长、与学生、与科任、与心理科代表等;另一方面,做好心理测试与调查。
  常规测评包括有《学生心理健康测验》(MHT)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EPQ_E)中学生学习动力因素(KKT)。其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验》与《中学生学习动力因素测试》可选择在起始年级入学后与毕业前共做两次(特殊学生会视情况做多次测试跟踪)。专项调查则可根据学校实情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我们曾经做过的调查就有《校园自杀原因动机调查》、《家校合作教育方式及其有效性的调查》、《观看校园心理剧对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调查》等。
  第二,早解决。用好测试调查结果至关重要。测试调查结果虽不能完全准确呈现学生心理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参考性,因此,需要专业人员对测试及调查结果形成分析报告,可实行“三级预防制度”,即“出具测试报告——召开问题研讨并制定解决方案——多方共同解决”。
  早发现,更便于及时察觉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发展动向,及时发现自身德育工作的不足与局限性;早解决,则有效预防因觉察不及时或对学生的不理解而引发的教育事故发生。同时,利用测试调查结果开展家校沟通,也帮助家长对学生行为或学习问题归因有了更科学的认识,避免了因理解沟通不畅而引发的矛盾冲突的发生。预防策略的实施为解决德育矛盾、真正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改变了长期以来德育“无果”或“微效”尴尬局面的持久狀态。
  2.发展为目标
  马斯洛成长需要理论认为,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是一个人成长的需要,这些需要虽然不是生存所必须的,但却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最具积极意义的。因此,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广泛开展发展性教育活动很重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超越。
  第一,多涉猎。我们的“个性魅力修炼”系列课程包括创新的魅力、口才的魅力、书写的魅力、思维的魅力、写作的魅力、心灵的魅力、阅读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上、下);“现代公民教育”系列课程则包括品行修养、家庭情感、社会责任、自然关爱、国家认同、国际视野。这些教材内容的实施与开展,正处在增长知识的旺盛期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既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利于他们找到及早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对其掌握学科知识也有如虎添翼的作用。
  第二,多超越。要促成学生的“超越自我”的自信心提升与“自我超越”主体能动性的培养,为学生搭建更多适合其展示魅力的活动“大舞台”或秀其风采的“自主课堂”很有必要。我们在“心灵的魅力”课程学习中,根据城乡孩子内敛、胆小和不敢表达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心理剧创演活动,以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为剧本创作源头,通过“以我手写我心”的方式讲述内心心迹,创作心理剧本。在表演过程中,创设具体、真实的心理问题全过程,让当事人、参与者与观众都产生同感性、同理性,从而对当事人、参与者和观众过去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及个人成长产生教育意义。
  第三,多涉猎,让正处在知识增长旺盛期的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为其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做好人生发展规划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多超越,则让学生们在涉及融合和竞争、学习与意志、人际与交往、青春与情绪、动机与规划等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同感性、同理性,从而对自我有了更正确的认知。用发展的策略培养发展性的人才,实现其超越自我成长,从而激发其自我超越发展的主体意识。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现如今的教育模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我们一味的模仿盲从,脱离了幼儿教育的初衷,使幼儿学得生硬、没有生气。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特对小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和自然种植活动中的品格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幼儿 生活活动 种植活动 品格教育  一、对幼儿品格教育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独生子女家庭占据了主流。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的越加迅速,我国家庭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善,幼儿大多生活在较为优渥的环境下。家长们将大量的精力倾注在孩子身上,可是却大多重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本文将针对幼儿户外游戏中的挑战品格的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家长和老师在培养孩子的挑战品格方面提供相应的策略进行参考。  【关键词】幼儿 户外游戏 挑战品格 培养  孩子的品格成长重视不够。导致
期刊
【摘 要】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校长:“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
期刊
中考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其成绩是初中生步入高中的重要标尺。中考体育是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使中考体育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中考成绩的影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但近年来随着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对中考体育的宣传,中考体育分数占中考总分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使得各级教育部门,尤其各中学更为重视,他们纷纷加大了对中考体育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谁都想在中考的“第一战”中取得先机,备考体育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传统上的应试教育观念正在逐渐的被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德育工作正在逐步的开展。对于广大的农村高中来说,学校和教师要及时的革新教育观念,科学确立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改进和丰富工作方法,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针对提高农村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 高中 德育工作
期刊
【摘 要】在二十一世纪,现代信息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现在的信息发达、网络便捷正在快速的面向社会的形形色色的领域迅速发展。而且,网络信息技术也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渐渐在缩小着,慢慢地影响着人们的每天正常状态的生活,而且对于一个学校最重要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来说,中职班主任要快速地学会怎样的融合中职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特点,中职班主任要学会灵活的运用我们现代的信息技术,更好的去发现班级教育和管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手段也越来越多,比如微课。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尤其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又不同于以往计算机课程,更需要将微课引进信息技术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期刊
【摘 要】纵观近几年的初中思想品德中考考卷,考卷出现了不少以时事为载体的考题,这些考题比较灵活,既要考察考生的时事了解和积累,又要考察考生对于运用课本知识来解答当前时事的程度。要求教师不能再按照以前的老办法——等到考试前收集一些国际国内时事让学生熟记,而是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时事资源,并且让学生作为收集时事资源的主体,启发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社会时事资源,让学生明白课程与时事密不可分。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经过长期地修改,使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以“圆锥曲线与方程”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我们在本章节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 圆锥曲线与方程 差异比较 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比较关键的一个学科便是数学。数学是人类智慧发展的重要结晶。教师便要承担起引领学生学习的重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良性互动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并不能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还有一些教师往往互动趋于形式化,在此教师和学生互动便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