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我不认识路遥,但就是觉得熟悉。
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再到《早晨从中午开始》,你就愿意看他写的字,你就愿意听他说的话。这是不是就是一部作品的文学魅力?这是不是就是一个作家的人性魅力?
你愿意看他的书,是因为他写的东西震撼你。震撼的地方,你仔细想想,也都是凡人小事。比如第一次看《人生》,看到巧珍对高加林说:“我看见你比我爸和我妈还亲。”我震住了,不能呼吸了。怎么把这么真实的话都写出来了?这不符合“道德”啊!
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几岁,心里和巧珍想的一样,那是真真的爱情啊!可发出的声音绝对是爹娘重要。文学的真,生活的实,在路遥的小说里是那么合情合理。因为合乎人性,文字就会紧紧抓住读者,你就心甘情愿地跟着它哭,跟着它笑,你就相信人世间真有个可恨的高加林,生活中真有个可爱的刘巧珍。
人性到底要展现什么?哪是真哪是假?
上个周末,儿子在大姨家和小表哥玩疯了,大姨问他想妈妈吗?儿子说不想。大姨问我听了这话伤心吗?哈,表面伤了一秒钟的心,紧跟着就欢欣了。儿子的真实,我特别理解,也欣赏他这个年龄还没学会说假话。
在大姨家绝对的自由自在,想吃什么,即使是月亮,大姨也爬上去摘了。无限的游戏,黑白颠倒地玩,也是早晨从中午开始,多么放松啊!想妈妈干嘛?时刻被盯着,早起篮球、中午游泳、一天两百个仰卧起坐、读书、画画……谁想这样的妈呀?十三岁,不想妈特别真实,假如二十三岁了还不知道想,那就是个混蛋了。
文学的魅力也是这样,没有比真实再打动你的文字了。看路遥的书,你觉得他不骗你。谁愿意听一个人胡说八道啊?你真有本事胡说八道得让人震撼,也算高明。凡人小事,我们都熟悉的人物,怎敢瞪着眼瞎说?
真实,又是小说,作者当然得做苦行僧了。生命,连同灵魂一起扎进泥土里,把自己放平了,用心去体味人性,以灵魂与人物对话,把命运当作血脉,怎会胡编乱造?怎会不说人话?怎会虚来晃去?
我曾以敬重的心绪读完《平凡的世界》,路遥去世后才见《早晨从中午开始》,敬重里又多了一分心痛。反复问自己:必须这么苦地写作吗?结论是不必。路遥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这么写。世俗的我们告诫自己:文学不是命的全部,命还有个躯体,命是有家有儿、有爹有娘。于是想到了路遥的上帝—女儿远远。
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总是泪眼朦胧,写着写着就看不清了。摘下墙上的毛巾,擦尽眼里的泪水。为一个不认识的人哭泣,为一个写字的人感叹生命的不公平,这到底是读者还是亲人呢?起身去画室,画个路遥吧,画着画着,宣纸上出现了路遥的女儿。是父亲永远牵挂女儿,还是女儿念念不忘父亲?画完才意识到,远远是个大孩子了,知道“想”是个多么受用的字了。
知道想,是一个人多美的品格啊!连爹娘都不知道想的人还能喘气吗?
路遥想女儿。
女儿想路遥。
用心画了路遥和女儿。
爹知道吗?女儿想你了……
(责编:魏佩)
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再到《早晨从中午开始》,你就愿意看他写的字,你就愿意听他说的话。这是不是就是一部作品的文学魅力?这是不是就是一个作家的人性魅力?
你愿意看他的书,是因为他写的东西震撼你。震撼的地方,你仔细想想,也都是凡人小事。比如第一次看《人生》,看到巧珍对高加林说:“我看见你比我爸和我妈还亲。”我震住了,不能呼吸了。怎么把这么真实的话都写出来了?这不符合“道德”啊!
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几岁,心里和巧珍想的一样,那是真真的爱情啊!可发出的声音绝对是爹娘重要。文学的真,生活的实,在路遥的小说里是那么合情合理。因为合乎人性,文字就会紧紧抓住读者,你就心甘情愿地跟着它哭,跟着它笑,你就相信人世间真有个可恨的高加林,生活中真有个可爱的刘巧珍。
人性到底要展现什么?哪是真哪是假?
上个周末,儿子在大姨家和小表哥玩疯了,大姨问他想妈妈吗?儿子说不想。大姨问我听了这话伤心吗?哈,表面伤了一秒钟的心,紧跟着就欢欣了。儿子的真实,我特别理解,也欣赏他这个年龄还没学会说假话。
在大姨家绝对的自由自在,想吃什么,即使是月亮,大姨也爬上去摘了。无限的游戏,黑白颠倒地玩,也是早晨从中午开始,多么放松啊!想妈妈干嘛?时刻被盯着,早起篮球、中午游泳、一天两百个仰卧起坐、读书、画画……谁想这样的妈呀?十三岁,不想妈特别真实,假如二十三岁了还不知道想,那就是个混蛋了。
文学的魅力也是这样,没有比真实再打动你的文字了。看路遥的书,你觉得他不骗你。谁愿意听一个人胡说八道啊?你真有本事胡说八道得让人震撼,也算高明。凡人小事,我们都熟悉的人物,怎敢瞪着眼瞎说?
真实,又是小说,作者当然得做苦行僧了。生命,连同灵魂一起扎进泥土里,把自己放平了,用心去体味人性,以灵魂与人物对话,把命运当作血脉,怎会胡编乱造?怎会不说人话?怎会虚来晃去?
我曾以敬重的心绪读完《平凡的世界》,路遥去世后才见《早晨从中午开始》,敬重里又多了一分心痛。反复问自己:必须这么苦地写作吗?结论是不必。路遥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这么写。世俗的我们告诫自己:文学不是命的全部,命还有个躯体,命是有家有儿、有爹有娘。于是想到了路遥的上帝—女儿远远。
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总是泪眼朦胧,写着写着就看不清了。摘下墙上的毛巾,擦尽眼里的泪水。为一个不认识的人哭泣,为一个写字的人感叹生命的不公平,这到底是读者还是亲人呢?起身去画室,画个路遥吧,画着画着,宣纸上出现了路遥的女儿。是父亲永远牵挂女儿,还是女儿念念不忘父亲?画完才意识到,远远是个大孩子了,知道“想”是个多么受用的字了。
知道想,是一个人多美的品格啊!连爹娘都不知道想的人还能喘气吗?
路遥想女儿。
女儿想路遥。
用心画了路遥和女儿。
爹知道吗?女儿想你了……
(责编: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