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在生活之中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2009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钊新教授多年致力于伦理学研究,其学术研究不是“纯理论”的,而是具有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人性”讨论中,曾钊新教授所提出的观点作为一家之言,曾经引发广泛争议。在研究人性问题有所得之后,其学术研究方向转入人的心理和社会现实道德问题,潜沉深思,奋勇精进,终成为道德心理学和伦理社会学两个领域的开拓者。如果说道德心理学是理论性的、基础性的研究的话,那么,伦理社会学则是操作性的、应用性的研究。对德性做心理分析,属于道德现象的微观研究,主要揭示道德在个体身上萌发和被汲取的奥秘。对德性做社会探索,属于道德事实的宏观研究,着重跟踪道德运行和延伸的轨迹。曾钊新教授之所以毕生着力于此,如其所言:“探索社会生活中的伦理操作程序,宗旨是让人在操作中塑造灵魂,使灵魂合于德性。合于德性的灵魂在行动,才是真实的幸福。”介入社会,贴近生活,指导人生,追求幸福,即是贯穿在其新著《伦理十讲》中的一条主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作者对“伦理学是什么?”的回答。
  《伦理十讲》不是一本“纯学术”著作,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伦理学”著作。此书是作者对在读博士研究生的系列专题讲演的汇集。虽然名曰《伦理十讲:伦理的现实问题研究及方法讲演录》,但作者并未就时下的伦理学热点理论问题或社会道德话题进行思辨式研究,而是围绕着学问、为人、做事的主题,就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予以论说,依次讨论了学术研究、人生、腐败、婚恋、教育、城乡风情、德育、品格等问题。《伦理十讲》没有长篇大论,没有高深思辨,完全以浅显通俗的日常语言将作者多年的道德学问和人生感悟娓娓道来,令人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时时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受,或可实现作者所期望的“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
  或许曾钊新教授早就预料到听众、读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你讲的这些就是伦理学吗?这些就是伦理的现实问题研究吗?故其在书中对此作出了肯定而独特的回答,认为这些不仅是伦理学,而且是对伦理的现实问题的高深研究。他将伦理分为三种情形,大伦理、中伦理、小伦理。大伦理又叫做宏观伦理,就是研究关系的,人和物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中伦理又叫中观伦理,是研究道德的,社会道德、公共道德、职业道德、角色道德;小伦理又叫做微观伦理,是研究修身、慎独、反省、自责等等的。换句话说,微观伦理是研究个体道德的,中观伦理是研究社会道德的,宏观伦理是研究一切道德的。曾钊新按照关系的限定,确定宏观伦理研究的是天人关系,中观伦理研究的是人我关系,微观伦理研究的是我我关系。天人关系、人我关系、我我关系这就是伦理的三种情况、三个层次。
  我对作者的这种划分非常赞同。道德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说教,不是概念体系的精巧思辨,也不是高深莫测的神秘体验,而是能够切实指导民众积极行动的社会精神和人生智慧,大众习焉而不察,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理应源于生活也介入生活,这是伦理学的应有之义。无论是关注人的德性,还是关注人的行为,都应该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为指向,而不是基于某种理论前提来进行逻辑建构,并试图以这些概念原则来指导生活。伦理学的任务不是抽象地论证应该怎样生活,而是应该从天人关系、人我关系、我我关系三个层面入手,回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在。当然,伦理学不可能为人们遇到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药方”,而是要给人们提供人生智慧和生活技巧,要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希望,不断体悟崇高、追求幸福。
  诚如钱穆先生在《中国思想通俗讲话》自序中所言:“大群众之中庸,即圣人之师。大群众之思想,即成为圣人之思想。惟大群众不自知,而圣人则学问于大群众而知之。亦惟此乃成为大知识,亦惟此乃成为大思想。”所以说,思想学说的力量在于能否深入民心,在于能否介入生活。思想的力度,取决于对行动的有效指导。当代中国的伦理学要走出困境,唯有切入社会、介入生活,才能摆脱与大众隔膜疏远的状态,从而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通,重新焕发生命。应该说,曾钊新教授在此方面的不懈探索,值得称赞,也值得后来者跟进。
  
  (《伦理十讲:伦理的现实问题研究及方法讲演录》,曾钊新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版,20.00元)
其他文献
1917年革命是沙皇俄国由1861年农奴制改革启动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结果,土地是俄国现代化与革命的关键问题,也是俄国最广大民众的失乐园。《1917年俄罗斯纪事》叙述了穿军装的农民与出身农村的工人,从关切面包、情系土地的素朴诉求到拿起武器、走上街头的奋起革命的史诗性场景。1917年,俄国民众最关注的是土地与和平。和平是身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民众最迫切的向往,土地则是俄罗斯人民千百年、特别
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工作规律(下称“两个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党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实现党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谈宜彦等同志撰著的《领导干部成长八论》和《党校教育工作八论》(下称两个《八论》),就是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基于经验积累,通过调查研究,经过理性思考,对“两个规律”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成果。    时代的呼唤 事业的需要
儒家是非常强调不断学习,并充实自己生命内涵的学派。学这个字,好学这件事,在《论语》一书中屡屡出现。甚至《论语》的第一章第一节,就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开始。自此以后,学生、学者、学问等名词相继出现。学,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工作了。  佛教传入中国,一般而言都说是东汉明帝之时。佛教在中国,根据不同教派的要求,而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的教派强调来世,有的教派强调获得智慧等。在求智的这个方向上,因
1961年,美国自由撰稿人雅各布斯出版了她专门探讨城市规划问题的扛鼎之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即被视为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著作,时隔40多年,今天读来依旧令人如沐春风。作者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现实批判意识,这使得此书没有局限于建筑规划学的狭小格局,而是广泛影响到整个公共领域与城市生活。雅各布斯揭露的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大城市发展的真相与疮疤,而这也
俄罗斯从2007年4月1日起实行禁止外国人在其境内从事商品零售贸易一事,颇令人诧异,使我不由得想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笔下的“异乡人”。  “异乡人”,简单地说就是流落或客居他乡的人。这些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跟当地人相比,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往往聚居在一个相对封闭、有自己特定文化的小圈子(社区、族群乃至单个家庭)里,践行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礼
义宁陈氏一门,实握世运之枢轴,含时代之消息,而为中国文化与学术德教之所讬命者也。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  吴先生所谓“陈氏一门”,是指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及弟寅恪祖孙三代,可谓传统学术世家的典型代表。陈宝箴21岁中举,文韬武略深为曾国藩赏识,称他为“海内奇士也”。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时,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文明。子陈三立,与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浙江提督吴长庆之子吴保初、福建巡抚
偶然结识王定功博士,看到他的专著《青少年生命教育国际观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很是欣喜。中国大陆开展生命教育已十年有余,但未见正式论著问世。王博士的这部专著可谓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无论是从生命教育诞生的直接因素,还是从人的一生发展历程看,青少年的生命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实施,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而《青少年生命教育国际观察》一书提供
2017年浙江高考阅读材料为巩高峰的《一种美味》,文章结尾是:“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命题者为考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小说设计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和每年的情况一样,试题一公布,立即有“好事者”询问作者巩高峰:“诡异的光”究竟有什么涵义?作者略带无奈又不乏揶揄地回答:“我是真做不出来,我估计我做出来还没有他们做得好,现在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自己
钱理群先生把陈日亮老师的“文心”概括为三句话:“文从心出,心在文中,循文会心。”所谓“文从心出”,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将文作为语言知识或文学、文化知识的例证,而不触及文(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中的心(思想、思维、情感);所谓“心在文中”,就是不能脱离文而抽出思想、理念而大谈之,这样的借题发挥,不仅脱离了课文之文,也脱离了作者的心;所谓“循文会心”,就是要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表现形式”这个中心
读《最后一班地铁》。    聂尔《最后一班地铁》中的大部分文字,因为网络和博客的关系,我在它成书之前就已经读过了,这一次实际上是重读。重读意味着温习与缅怀,却也依然有不时的惊奇和心有所动——那应该是一种突然的发现吧。我在他的书中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我最先的发现是聂尔对底层世界的关注。像《中国火车》里的小偷,《为谁而颠狂》中的老业根,《人是泥捏的》中的老女人,《与宋海智博士对谈》中那个不在场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