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模式运用的理性思考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54177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我国教育主要是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大力实行的素质教育,课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变成课堂上的主人。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学,老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法,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发展的教育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升高中政治教育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模式;运用;理性思考
  素质教育以人和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所以,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想获得知识,必须自己去实践,由此可见,要想实现政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政治能力,必须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每个环节,用自己的实践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高中政治教学,老师要用合适的方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以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提升政治教学效果。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出现问题,学生才可以去探究,问题情境可以引出问题,问题情境的氛围越浓厚,越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因此,高中政治课堂,老师要以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为基础,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究知识。课上,老师要少讲一些事实,应该多提出问题,少提供答案,给学生尽量提供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学习《多变的价格》这一课时,讲到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因为下雨,露天菜市场上蔬菜降价抛售;苹果遭受冰雹灾害影响,价格比往年要高很多;禽流感期间,鸡肉价格一降再降,养鸡场出现巨额亏损;同一件羽绒服在东北地区能卖出高价,在海南就算是打折也很少有人买。然后问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同一件商品为什么会出现价格波动?如果你是商家,你会选择怎么经营自己的产品?”这些问题都能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因此,政治教学中,老师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情境应该保持中立价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
  新课标强调,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的方式,增加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習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掌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老师创设情境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不是为了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学生应该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获得更多的思维空间[2],更不要给学生提供过多的提示,会束缚学生思维,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努力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例如,学习《投出理性一票》这节的时候,老师给学生展示这么一个情境:某村选举村长,上届村长为了再次当选,就给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发红包,增加自己的得票数,很多村民碍于红包的诱惑,都给了上届村长投票,结果可想而知,上届村长得到了连任的机会。老师创设完情境之后,要求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行为。通过情境本身,学生是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知识,也不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所以,刚刚开始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之后,老师让学生学这节知识,然后讨论。学习完知识学生就会明白,村长的做法明显侵犯了村民的自由选举权,导致村民不能做出理性的投票,村民为了红包,也做出了违背心意的选择,与社会主义民主不相符合,不利于我国进步和发展。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对选举权会有更为深刻的见解,也对权利和义务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学习高中政治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要有学生的参与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情境创设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学生理应也要参与进来,给老师提供建议。必须要用系统论得观点去看待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情感互融的过程。所以,教学情境应该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有机系统,这个系统中师生之间能够良好的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促进教学发展。
  例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节内容,有的学生说,有钱的人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这种做法到底是不是可取的,作为学生需要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念,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提出问题,参与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身参与到情境创设之中,能让学生获得全新的体验,方便学生获得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政治。
  总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针对性,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政治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趣味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学习政治,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升,才能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魏展望.对于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2):808.
  [2]张忠坡.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11-21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有一种被大家公认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这一模式,有它的可贵之处,大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集思广益,师生互动,民主集中,课堂活跃,效果较好。  关键词:教学;探究;方法  在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上,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我针对我的教学班学生的学情,主要采用了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英语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词汇虽用法简单,但数量繁多,这就要求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要讲究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趣味性课堂成为各科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词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保持高效性的同时,增强趣味性,以提高词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趣味性  词汇是语言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夯实英语词汇基础,不仅是学生发展听、说、读、写英语技能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有
期刊
摘 要:教学方法的应用是每位老师应当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本文即是通过创设情境,预习教学、课堂提问,展示交流以及知识生成共同总结的角度阐述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一直是初中数学老师教学的难点,许多老师都为此感到颇费心力。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而且较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难度。其次,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增加了对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
期刊
摘 要: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老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本文即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达成的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达成策略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倍受广泛关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思想内容和情感寄托,培养优秀品质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阐述通过创新语文教学观念、提倡多元解读文本、加强语文教育实践等教学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彰显农村高中语文课堂的时代性。  关键词:农村;高中语文;优秀品质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均十分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
期刊
摘 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英语语言环境的构建、教室学习环境的构建、学习氛围环境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中学英语教学中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中学英语;学习环境;构建方法  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有重要的影响,嘈杂的学习环境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的学习中。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很多人的身体素质反而逐渐下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我国国力发展,因此,将体育学科纳入教育体系并对具体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就很有必要了。鉴于以上所述,初中阶段体育学科教师就需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学生培养任务,基于生本理念研究实施诸多科学措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生本理念;优质教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落实“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语文课是一门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们涵养的学科。因此,本文以高中语文为载体,结合教师的亲身实践,对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探究的这一论题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说明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多媒体;合作化;读写化  语文课程具有文学性、审美性,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高中语
期刊
一、新课标指导思想  1、新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夜归鹿门歌》这篇教学设计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要求。通过诵读唐人咏孟浩然选录中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形成学生的个体言语体验,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通过语言运用,理解李白、杜甫对孟浩然精神的仰慕,使学生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而言在内容量与难度两方面皆有了相对明显的提升,出于对学生理解力、心理感受的照顾与适应,教师的课堂教学则往往倾向于超细致化与全面化,初一阶段对此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此教学方式却同步带来了课堂效率低下的后果,对应的,提升课堂效率亦便成为契合现状扭转与改善之需的教研焦点话题。据低效率课堂之因,则可将此问题解决的关键定位为“凸显学生主体性”,而将“先学后教”作为模式指引,以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