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情感 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 激发兴趣
  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最主要的莫过于智力和情感因素。如果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态度主动,心境愉快,充满自信,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操作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学生是从初一开始学英语的,此时他们正处于少年期,已进入第二生长高峰,生理发育逐渐成熟。此时是复杂的年龄段,是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此时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表现强烈,容易激动,也容易发怒,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往往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遇到挫折,容易泄气,兴趣往往不能持久。
  二、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产生好奇心,而且兴趣也不能持久,如果教师引导不当,教学不得法,学生便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的兴趣锐减,到了初二,这批落伍者往往对英语失去了信心,两极分化的现象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所以,教师应提早做好预防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一位同学的心态,初一上学期,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比较感兴趣,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有的学生学得很好,进步很快,教师应及时表扬;而有的学生在说英语时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常为自己发音不准或口语不好,缺乏自信,害怕说得不好或出错会引起别人笑话,与其当众出丑,不如不说。这样的学生特别容易受伤害,所以教师对这类学生要特别细心,鼓励他们大胆开口。
  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力争使英语教学具体化、直观化,多给学生听说、视觉、感官一些刺激,调动各种因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去。在教学对话时,教师可提供给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与身边的人和事产生联系,并且鼓励学生多开口、多动手、多表演,这样,兴趣便容易形成,注意力也不容易分散,兴趣也容易持久。根据心理学理论,只有在语言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潜在兴趣才能够持久不衰。
  2.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关系。这一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很大。尽管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活动、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差异,但教师应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智力中等的学生身上。对待尖子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为全班学生树好榜样;对待差生可宽松些,并使他们得到师生的帮助。这样就使学生信心猛增,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也就可以形成。
  3.防微杜渐很重要。针对初中生的特点,他们的世界观初步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很幼稚,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教师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发现坏苗头,立即杜绝。教师应在平时就逐步积累对每一位同学的感性认识。如平时找学生谈心,也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家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他们的要求、困难或体会。教师还可以定期地向学生介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是非分辨能力,并鼓励在学生之间展开竞赛活动或互帮互助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在英语初始阶段的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注意学生的反馈,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大大提高,最终会提高成绩。
  (责编 潘冰)
其他文献
孩子们都是满怀憧憬,一脸灿烂地走进学校的。这里应是他们快乐成长的乐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是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温和而严格、热爱美好事物而仇视丑恶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真诚地对待他们。”可见,教师的爱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我们做教师的应把孩子的笑靥作为我们世界最壮丽的图腾。  一、爱是一种责任  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一线教师们对于新课改的认识也在逐步得以深化,大家都意识到了教学工作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势在必行的。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教材中对这一点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其实每册课本的导引中都提到:学习始于疑问。书中是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在“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中,引导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从特殊到一般
期刊
摘要:教师课前所做的教学设计必不可少,但往往过于理想。理想的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有效发展,只有基于学情,才能让教学走出误区,让学生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开启,这样的教学才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境界。  关键词:教学设计 预设 学情 有效  本学期,高二开始学习苏教版教材《鲁迅作品选读》,第二专题精讲篇目定为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我在设计此
期刊
所谓“套子作文”就是指学生按照老师总结出的作文套路,按部就班地“组装”作文,结构不过“并列”“对照”,素材无非“杜甫”“苏轼”等等,千篇一律,文中“无我”。  在一次高考阅卷中,我就发现很多篇作文都是以“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开篇,可见是“套子作文”教学下的产物。“套子作文”的流弊下,内容也好、结构也好、文辞也好尽是
期刊
现在高中教材中诗词的比重越来越大,诗词鉴赏也成为高考语文试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比重也有扩大的趋势。有人认为,诗词鉴赏头绪多,困难重重,难以应付。笔者认为,只要我们予以重视,找到方法并熟练应用,诗词鉴赏并不困难。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学习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单一地以题提高能力。尤其是诗词鉴赏,单一地用练习题来学习,学生可能在某一类型题上有了一点提高,同时却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宗旨——语文味(文学味)。这
期刊
一、前言  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十三岁的际遇》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抒情散文,既有踌躇满志的豪情大气,也有小桥流水的清新柔美。在教学此课时,我采用了深情漫步法,和学生一起阅读北大,感悟人生。  二、教学片段选录  (一)导语  “成功与失败并存,欢笑与泪水齐飞。”在生活的历程中,你是否也在积极准备,乘“不系之舟”撷取生活中最灿烂的珍珠?今天,让我们放飞自己的感情,和当时与我们同龄的田晓菲一起,共同进行北
期刊
为了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方针,教育界很早就提出了关于“快乐作文”的写作理念。这个提法很好,它符合素质教育精神,但由于教育环境还没能根本改变,中国还是个大考场,应试教育还在有形无形地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因此作文教学亦不例外,这让我们的学生面对作文时快乐不起来。  依我从教多年的经验看,学生害怕作文,第一是内容方面的因素。学生作文的命题往往强加给孩子们教化功能,把针对成人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孩子,这些意识形态往
期刊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不谓不高,但是学生的写作素材少得可怜。许多学生觉得生活平淡,没什么可写,这其实与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关。学生时代每天“三点一线”,接触的都是相同的人和物,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而且学习压力大,对身外之物似乎失去了观察的兴趣与心情。随着学生进入九年级,面临中考的现实,他们迫切要求提高自己的作文分,这时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如何发现、
期刊
摘要:九年级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总是把重点放到文题解读之外。而实际上文题解读不当会给写作带来很多误区。本文就以一次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为例,呈现了写作中存在的三个误区,并提出材料作文文题解读的原则为准确、有序和深刻。  关键词:文题解读 净 误区 准确 有序 深刻  最近与几位九年级的同事一起探讨有关作文教学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到了九年级,教师重点就应是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或是主题的确立等,很少
期刊
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今天的语文课堂可谓是百家争鸣,精彩纷呈,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更多的学科知识有效地融入了课堂。纵观这些辅助补充的知识,一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紧贴文本。最近,我有幸观摩了小语教育界的几位大师以及众多青年才俊的经典课堂,聆听了他们的经验介绍。结合个人的几点思索,我发现通过更为精确、贴切的冷知识的穿插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会显得生机勃勃、无限精彩。  这些辅助补充的知识,我们可以用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