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水浒传》,常会生出些疑问:武大郎沿街卖烧饼,怎么没有遇到城管找麻烦?王婆开茶铺,为何不在门口空地多摆几张桌子?答案怕是只有一个,宋代清河县政府管理搞得不错,商贩知法守法,与城管的关系和谐。
身兼数职
宋朝是一个市民社会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人们沿河设市,临街开铺,到处都是繁华而杂乱的商业街,官民杂处,商民混居。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一种更富有商业气息与市民气味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宋朝首都兴起。
当然,这种转变有个过程,北宋初年,商人破墙开店也是被禁止的,那时城管的重要工作是拆迁违建,但蓬勃发展的商业态势无法逆转,而且能带来可观税收,于是朝廷对自发生长的市民社会、商品经济妥协了。
政策上妥协,在律法上,却极为严格。开宝九年(976年),太祖赵匡胤发布旨意:“还经通利坊,以道狭,撤侵街民舍益之。”翻译成白话文是:“把街道整治整治,太窄了;违章建筑也拆拆,好让百姓高兴!”随后又逐一细化形成律条。
如《宋刑统》也增加了这么几条,“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 。所谓“侵街”,是指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后一条是对破坏环境卫生的处罚。
有了法规,必然需要执法队伍。宋代的“城管”构成比较复杂。譬如县衙,并无专职城管,多由衙役、保甲长兼任,州府一级设有“监市”或“场监”,热闹的商业一条街,还设有“街道司”。街道司的职能非常接近如今的城管执法队。如开封府有多个街道司,属下各500士兵维持市场秩序,身兼城管、税务、工商管理等职能,还要兼顾抓小偷以及防火救灾。
刚柔并济
开封是北宋京城,鳞次栉比的房屋、比肩接踵的人群、大街小巷内车水马龙、店铺林立。
从宣德楼往南是御街,长约307米。顧名思义,御街乃皇家专属领地。但大多数时候它就是个菜市场,平日里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只有皇帝出宫时才实行全面戒严。御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街道司和“监市”在100多年里却能与菜贩子们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说起来有几条经验可总结:
一是多动嘴,每天派人巡视时,不忘敲锣宣讲“城管法”,也常通过张贴文告的形式晓谕商贩遵守法规,尽可能让每一个商贩知道什么时候该雅静,哪些地方不能设摊,正铺之外不能搭建偏铺等。
二是多动手,如在正街两侧设置“表木”,《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两头,就立有4根表木,桥两边,小商贩开设的摊位,都在表木的连线之内,中间留出通行的过道。表木的作用类似于今天市场上画的界线,越线即违法,商贩一目了然。
三是不知者不罪,宋代城管带武器巡逻,既威慑商贩,又允许现场“暴力执法”,但对初次犯法且查证属于确实不知情的,就不会动粗,下个“处罚通知书”责令整改。
1056年,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斯年,惠民河水位暴涨,淹了南半城,包拯经实地调研发现,由于沿河两岸商铺违章搭建“偏铺”侵占了河道,甚至还有达官贵人筑堰修建水上园林,以致水泄不畅引发洪灾。
于是,包拯上书奏报朝廷,在宋仁宗的支持下,由包拯牵头指挥,法院(左、右军巡院)、城管齐上阵,拆除了许多违章建筑,却没有处罚任何一个商贩。之所以不处罚,是因为河道不是街道,朝廷并无相关律令禁止搭建。
相安无事
南宋临安城闹市区,有卖羊肉的店铺,在门前置活羊数只,穿戴红马甲,每天在那儿咩咩地叫唤,引来不少路人驻足围观。这种做法在今天肯定是影响市容了。但根据当时规定,商家没有逾越表木,就不算占道,哪条法律规定不让羊叫唤了?所以,路过门前理市治序的南宋首都城管们也大多只是在门前围观看热闹。
还有一王家药肆,因病人少,便请名匠刻制一头木牛置于门口,请嗓门大者模仿牛叫。创意显然是剽窃了卖羊肉的。也因没有占道,不算违章搭建,城管照乐不误,只是不时讥嘲王家老板拾人牙慧。
宋代的城管商贩关系如此和谐,背后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众所周知,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就社会阶层而言,士、农、工、商,商贩的社会地位依然排在末流,商贩对城管执法的惧怕与顺从,是可以想见的。因此,只要他们知法,必守法。有资料记载,宋朝商贩许多违法行为,都是在法盲状态下或被逼无奈时产生的极端表现。
不妨假设一下,武大郎是流动摊贩,若当街卖烧饼,影响车辆与行人通行,宋朝城管焉能不管不顾?王婆若在门前开夜市扩大营业规模,舍外半丈之地肯定不够,她的占道罪名怕也跑不掉。城管如果听之任之,按律上级是要因失职被连坐的。
换言之,这两位邻居如果不守法,挨打是一定的,“杖七十”,屁股开花,小命儿大概也丢了一多半。
身兼数职
宋朝是一个市民社会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人们沿河设市,临街开铺,到处都是繁华而杂乱的商业街,官民杂处,商民混居。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一种更富有商业气息与市民气味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宋朝首都兴起。
当然,这种转变有个过程,北宋初年,商人破墙开店也是被禁止的,那时城管的重要工作是拆迁违建,但蓬勃发展的商业态势无法逆转,而且能带来可观税收,于是朝廷对自发生长的市民社会、商品经济妥协了。
政策上妥协,在律法上,却极为严格。开宝九年(976年),太祖赵匡胤发布旨意:“还经通利坊,以道狭,撤侵街民舍益之。”翻译成白话文是:“把街道整治整治,太窄了;违章建筑也拆拆,好让百姓高兴!”随后又逐一细化形成律条。
如《宋刑统》也增加了这么几条,“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 。所谓“侵街”,是指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后一条是对破坏环境卫生的处罚。
有了法规,必然需要执法队伍。宋代的“城管”构成比较复杂。譬如县衙,并无专职城管,多由衙役、保甲长兼任,州府一级设有“监市”或“场监”,热闹的商业一条街,还设有“街道司”。街道司的职能非常接近如今的城管执法队。如开封府有多个街道司,属下各500士兵维持市场秩序,身兼城管、税务、工商管理等职能,还要兼顾抓小偷以及防火救灾。
刚柔并济
开封是北宋京城,鳞次栉比的房屋、比肩接踵的人群、大街小巷内车水马龙、店铺林立。
从宣德楼往南是御街,长约307米。顧名思义,御街乃皇家专属领地。但大多数时候它就是个菜市场,平日里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只有皇帝出宫时才实行全面戒严。御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街道司和“监市”在100多年里却能与菜贩子们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说起来有几条经验可总结:
一是多动嘴,每天派人巡视时,不忘敲锣宣讲“城管法”,也常通过张贴文告的形式晓谕商贩遵守法规,尽可能让每一个商贩知道什么时候该雅静,哪些地方不能设摊,正铺之外不能搭建偏铺等。
二是多动手,如在正街两侧设置“表木”,《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两头,就立有4根表木,桥两边,小商贩开设的摊位,都在表木的连线之内,中间留出通行的过道。表木的作用类似于今天市场上画的界线,越线即违法,商贩一目了然。
三是不知者不罪,宋代城管带武器巡逻,既威慑商贩,又允许现场“暴力执法”,但对初次犯法且查证属于确实不知情的,就不会动粗,下个“处罚通知书”责令整改。
1056年,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斯年,惠民河水位暴涨,淹了南半城,包拯经实地调研发现,由于沿河两岸商铺违章搭建“偏铺”侵占了河道,甚至还有达官贵人筑堰修建水上园林,以致水泄不畅引发洪灾。
于是,包拯上书奏报朝廷,在宋仁宗的支持下,由包拯牵头指挥,法院(左、右军巡院)、城管齐上阵,拆除了许多违章建筑,却没有处罚任何一个商贩。之所以不处罚,是因为河道不是街道,朝廷并无相关律令禁止搭建。
相安无事
南宋临安城闹市区,有卖羊肉的店铺,在门前置活羊数只,穿戴红马甲,每天在那儿咩咩地叫唤,引来不少路人驻足围观。这种做法在今天肯定是影响市容了。但根据当时规定,商家没有逾越表木,就不算占道,哪条法律规定不让羊叫唤了?所以,路过门前理市治序的南宋首都城管们也大多只是在门前围观看热闹。
还有一王家药肆,因病人少,便请名匠刻制一头木牛置于门口,请嗓门大者模仿牛叫。创意显然是剽窃了卖羊肉的。也因没有占道,不算违章搭建,城管照乐不误,只是不时讥嘲王家老板拾人牙慧。
宋代的城管商贩关系如此和谐,背后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众所周知,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就社会阶层而言,士、农、工、商,商贩的社会地位依然排在末流,商贩对城管执法的惧怕与顺从,是可以想见的。因此,只要他们知法,必守法。有资料记载,宋朝商贩许多违法行为,都是在法盲状态下或被逼无奈时产生的极端表现。
不妨假设一下,武大郎是流动摊贩,若当街卖烧饼,影响车辆与行人通行,宋朝城管焉能不管不顾?王婆若在门前开夜市扩大营业规模,舍外半丈之地肯定不够,她的占道罪名怕也跑不掉。城管如果听之任之,按律上级是要因失职被连坐的。
换言之,这两位邻居如果不守法,挨打是一定的,“杖七十”,屁股开花,小命儿大概也丢了一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