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生日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huin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年在外地求学,毕业后又在外乡工作,一家人总难有团聚。今年暑假回家,一家人终于团聚。于是,我们兄妹三人一合计,准备为父亲“圆生”,以表儿女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但让人揪心的是,父亲自小丧父、丧母,年幼的父亲没能记下自己的生辰。跟村上年龄较大的长辈打听,长辈们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在农村,“圆生”又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作为儿女,我们兄妹三人又不敢随随便便,于是,给父亲“圆生”一事一直拖着,让我的心一直都无法安宁。
  父亲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岁。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在举国上下的欢呼中诞生,而平凡的父亲虽也出生于1949年,但降生于贫苦人家的父亲,至今都无法确切地记下自己出生于何月何日。四岁丧父、七岁丧母,父亲几乎连爷爷、奶奶的模样都无法清晰而明朗地记住。父母的呵护、家庭的温暖,或者说一切与家有关的记忆,在父亲的记忆中都是模糊不清的。
  七岁开始便寄人篱下的父亲,在命运的不公与生活艰辛的双重打压下,过早地承受着一个孩子本不该承受的一切苦难。老公鸡躲在窝里一声声把一天从黑夜唤醒的时分,父亲便在鸡的第一声叫唤中摸黑起了床,光着脚板,在瑟瑟发抖的晨风中,挑着比自己还大、还沉的木桶到村前的河中挑水,两只大桶像生活的重担一般压在父亲还显稚嫩的肩上。父亲木桶中一晃一晃的月亮变成晃动得只有几丝金黄的太阳光时,村子才慢慢醒来,家人才揉着眼屎巴秋的双眼,提着松大的裤子往茅房跑。
  一年四季,无论寒暑,父亲都得和村上一位鳏夫赶着生产队的几十条牛到离村很远的山上放牧。家族中一位德高望重且和善的二奶奶看着父亲可怜,便偷偷地塞给父亲一双草鞋,可那年月,山上树木茂密,荆棘丛生,一双草鞋又怎能抵挡得住比生活的苦难还尖锐、锋芒的荆棘呢?如果说锋芒的荆棘扎伤、扎疼的只是父亲的双脚,那么,“家人”的虐待、“兄弟”的欺辱、同龄伙伴的随意打骂却是比荆棘还锋芒千百倍的钢针,它一下又一下、狠命地扎向父亲,几乎每一下都是要父亲的命。父亲一边得为了挣几个工分(包产到户前,土地集体所有,农户靠劳动获得一定的工分,年底依工分分粮、分物)而放牛,一边又得每天不停地打柴。傍晚时分,牛吃得像吹饱的气球一样,悠闲自得地走上了回家的路,父亲却饿得像一条暮年的老牛,还得瘸着被刺扎伤而化脓的脚,挑着一担柴,一步三喘地尾随在牛后往家赶。
  父亲稍大以后,便被派到生产队的一个窑场上烧瓦。做瓦坯前,得先在预先挖好的坑中发酵做瓦坯的泥土,泥土放上水后要把牛赶到坑中,反复踩,以便把泥弄稀。生产队那个后来中年丧妻的队长,特势利,总将父亲驱赶到泥坑中与牛一起搅泥。泥土很粘,父亲常被陷在泥中,像一尊被雕塑家废弃的泥雕,无奈而又痛苦地立在泥中,引来旁人大笑。年底分红,父亲分到13.6元钱,但队长想赖着不给,父亲上门索要几次后,被怒气冲冲的队长给了一耳光。几十年过去了,父亲依旧对这事耿耿于怀,虽然家里如今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父亲还时常念叨那13.6元钱,每当父亲念叨起13.6元钱时,我的眼泪便无法抑止地往外涌。俗语讲:前30年打子看父,后30年打父看子。如果爷爷、奶奶不早逝,我想父亲也该有一个贫困但快乐的童年,也不至于被别人欺辱,更不会挨让父亲一生也难忘的那一巴掌。
  父亲劳苦了一辈子,如今该享受天年了,作为子女,我们兄妹三人要想给父亲“圆生”却不知父亲的生辰,这份遗憾,夹杂的是痛,是子女永远无法释怀的伤痛。“圆生”虽只是儿女对父亲尽孝的一种形式,但在这份看似简单的形式中,作为子女的我们的内心,才会得到一丝的宽慰。
  笔至此,我忽然想起前不久参加一位朋友4岁小女孩生日的场景,在一豪华的酒店,数十桌人共同为小女孩举杯庆祝,小女孩像一个快乐的公主,穿梭在亲朋友人中,气氛热烈得有些火爆。朋友的下属、同僚争相为小女孩买礼物。有人说:人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是结婚与得子。我想如今,对于城市人来说,最幸福的事还应该包括过生日。可我的父亲,我苦命的父亲,却是一个没有生日,不,是不知道自己生日为何日的人。
  父亲是一个没有生日的人,在欢快振奋的1949年降生于人世,却过着贫困而艰难的生活。不,父亲是有生日的,父亲的生日永远在儿女无尽的孝心中,父亲也是幸福的,三个儿女就是他幸福的所有。
其他文献
古代歌谣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或歌谣。有民族文字的,传承和保留得比较多。没有民族文字的,大多以口传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被汉文典籍收录,从而完整的保留下来。  白族作为祖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历史和文化渊远流长。从秦汉开始,白族与迁移西南的汉民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融合,在共同的地域生产生活、相互联
期刊
外公给我起的是个男孩的名字。我身上也有野小子的性格脾气,常玩男孩的游戏,爬树,捉鸟,打鱼,摸虾,时不时还会和男孩打上一架。记得老师和父母常挂在嘴边警告我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读书,将来回家放牛”!  每当听到这句话,心里总会发笑:“放牛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怎么拿这样的好事来惩罚我呢?我就一辈子放牛好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帮助父母做农活本是山里娃娃与生俱来应做的事,但我自小生得纤小瘦弱,手无缚鸡
期刊
春日的暖阳从南窗照入,把她金色的光辉铺洒在兰花上,兰花的幽香顿时秘传在空气中。我端着一杯陈年普洱,独自欣赏着秀雅玉立的花枝。又一个春的轮回,又一个四季的发端,就这样悄悄地,从容地降临。于是我便又一次思味起这个季节。  南国的春天要来得更早一些。虽然苍山顶上依然瑞雪皑皑,但恰好是湛蓝的天空与墨绿的山脊的腰带,愈发把它们映衬得格外的明净高远。淙淙的清溪从山壑里争流而出,奔向田野。惠风过处,田野翻滚着豆
期刊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国50多年来,我国生产了20种60多型军用飞机,筑起了祖国的蓝天长城。在这些众多的战鹰中,最为绚烂夺目的就是歼-10飞机。  歼-10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这是我国航空工业上划时代的突破,其战略意义不
期刊
1991年3月,我到北京参加人民币反假培训会议,晚上出来闲逛时途经王府井,在一个茶具专卖店上买了一套紫砂茶器,确切地说是一个茶壶和八个杯子,店主说,这是全国著名的宜兴紫砂器。虽然寡闻的我那时还不知道紫砂与宜兴之间的关系,但我从店主满是自豪的脸上看出,产自宜兴的紫砂茶器一定并不普通。不管眼前的这些紫砂茶器是否真的出自宜兴以及商人的话是否值得信赖,但我的确爱上了这套茶器:茶壶是圆锥型被切了一个顶的那种
期刊
这是三月的雪  这雪在去年已经来过  它带走了一些韵意  比如春末的花  比如你的容颜和声音  再比如一些默不作声的幸福  这雪今年又来了  动作轻慢含蓄  从山的刀锋缓慢下滑  覆盖裸露的岩石  压过树木和杂草  顺着悬崖和峭壁  迁移  一步一步地  这是已经来过的雪  姿势,形体  和以前的没有太大差别  它又要从我这带走些什么    黑色过后     奔驰的野风,吼叫着  卷出苍山大峡谷 
期刊
对联是中国的国宝、国粹,白语对联又是少数民族对联中的佼佼者。白族因无文字,白语联只有口头传诵,一般书写白语联是用汉字来代替,即汉字白读,取汉字之音,不取汉字之意。还有因各地区白语发音、语调、语气都有不同之处,所以,书写的白语对联也就各有差异。个别白语联有“失律之感”,没有汉语对联那样正规,汉语意韵味不足,但白语韵味非常浓,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有独到超人之处,有信手拈来、易于背诵、通俗易懂的特点,在白
期刊
观兵马俑  秦皇挥剑开云关,  兵马铜车征尘烟。  七雄争霸各四海,  六国兼并成一天。  三军驭驾平乾宇,  五岳歌功铭泰山。  万里长城闻中外,  八大奇迹留世间。  春  青青麦苗鸟鸣啼,  黄黄菜花蝶双飞。  踏青游野人如织,  贪看春色不肯归。  咏西安  千年历史帝王都,  八水长安万古秋。  雁塔佛光灵气瑞,  钟楼画栋醉心幽。  明墙汉苑蟠龙地,  唐韵秦风卧龙州。  兵马俑馆闻世
期刊
每次我从草海经过,我都会再三回眸依依不舍,因为在高原上它显得如此珍贵。每年冬天,它总能吸引众多的候鸟前来越冬。因此,南国的冬天来临,草海也别有一番意蕴。  草海的水总是四季清如明镜,那蓝天白云尽沉水中,就是那一轮晨出夜落的红日也往往掉进草海里,细碎的光斑撒落在一片草海中,把整个草海装扮得光彩照人。她像一个朴实的村姑,用纯真的美丽赢得世人的心。  家乡鹤庆虽然有较多的龙潭,但只有一个草海湿地。很早以
期刊
盛夏的夜晚,寄宿在一个荒僻的山村。半夜时分,有青蛙的叫声,由远而近,掠过夜空,捎来了水田和秧苗的气息。细听,声音是那样地清澈而圆润,先是此起彼伏,继而响成一片。于是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我循声而起,踱到窗外,遥望田野,聆听蛙声。  有谁能体会出我心中那份比泥水更稠的情感呢?我离开乡村的日子虽然很久了,可是那些精致而美妙的城市流行音乐,就我而言,我坦白我是不懂的,听得懂的,只有那熟悉而又远逝了的青蛙的鸣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