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上,孩子们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挥洒独到的见解,畅想美好的未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体味语文课本散发的悠长馨香。我们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1.“自主”到“自由”的演变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对话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教育工作者,即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育过程的研究者。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的学习群体中的“首席”。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了自己应有的“主导”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自由”行为。教师不敢讲授了。课堂上任由学生发表看法,不管学生的看法是否全面,是否正确,是否清晰,教师不置可否,到最后来个模糊结束,让学生不知所云。教师不敢提问了,问题由学生自由提出,学生想学哪段学哪段,想怎么学怎么学,不管问题是否有价值,任由学生进行无意义的讨论。其结果必然是看似热闹实是混乱,耗时费力而收效甚微。新课程强调教师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并不意味着可以袖手旁观。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必要的讲解和点拨是不可忽视的。当学生无法进行深入研究时,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是不可缺少的。
2.关于教材这个“例子”
近期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的讨论颇为热闹,总体来看,主张“用教材教”的占了上风,因为它有中西两方面的理论支撑:“中”有叶圣陶那句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名言,“西”有现代教学论的生成理论。一时间,凡教研必论生成,凡做课必有拓展;于是预设成过街老鼠,教材不过是延伸的垫脚。在一节《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研讨课上,教者融入了大量有关送别题材的诗歌、有关黄鹤楼的诗歌、有关李白的逸闻趣事,课堂容量可谓大矣,真正学习原诗只用了十分钟,古诗教学演变为古诗欣赏课,课堂教学目标还能完成吗?这便是舍本逐末。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教师不能把教材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唯一教本,照本宣科,一副教书匠的态度;而应把教材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恰当地处理教材,有效地依托教材,创设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习得读书之法,体味读书之乐,经历学习过程,受到感染熏陶。但既是用教材教,就要关注教材,不能置这个“例子”于不顾。要做到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它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可见,语文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固然重要,精读原著这个“例子”更是不可或缺的。
3.关于收集和整理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选择,有所吸收。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但不能不分学生的年龄、学力,以为收集信息多多益善。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元宵节》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却说不出几句话来,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来几张资料开始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拿到《语文课程标准》看到这段话时,只注意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忽视了“公民”这个极为重要的词语。“公民”并不是“儿童”的同义语!要一个六七岁的学生就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确有些为难。可想而知,学生手中大段陌生的文字资料并非他们亲自动手所得,经历学习过程的并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家长,难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收集检索大量的信息固然重要,但能否以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不容忽视。当然,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是逐步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是第三学段(五六年级)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低年级的学生以具备形象思维为主,图片资料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具吸引力。我们不如明确要求:去搜集相关图片,再请教—下家人,听他们讲一讲相关的信息,这样会更具实效性。谨记:搜集资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成为“资料展示厅”。
这里说了新课改中急躁冒进、走极端的几个例子。过犹不及。要使语文课改一路走好,取得实效,就让我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准确领会新课改的本质思想,反思新课改与传统教学之间继承与破除的关系,谨记语文学科特点,不忘学生年龄特征,让新课改精神在小学语文课堂这片沃土上开出绚丽之花,结出殷实硕果。
1.“自主”到“自由”的演变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对话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教育工作者,即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育过程的研究者。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的学习群体中的“首席”。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了自己应有的“主导”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自由”行为。教师不敢讲授了。课堂上任由学生发表看法,不管学生的看法是否全面,是否正确,是否清晰,教师不置可否,到最后来个模糊结束,让学生不知所云。教师不敢提问了,问题由学生自由提出,学生想学哪段学哪段,想怎么学怎么学,不管问题是否有价值,任由学生进行无意义的讨论。其结果必然是看似热闹实是混乱,耗时费力而收效甚微。新课程强调教师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并不意味着可以袖手旁观。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必要的讲解和点拨是不可忽视的。当学生无法进行深入研究时,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是不可缺少的。
2.关于教材这个“例子”
近期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的讨论颇为热闹,总体来看,主张“用教材教”的占了上风,因为它有中西两方面的理论支撑:“中”有叶圣陶那句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名言,“西”有现代教学论的生成理论。一时间,凡教研必论生成,凡做课必有拓展;于是预设成过街老鼠,教材不过是延伸的垫脚。在一节《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研讨课上,教者融入了大量有关送别题材的诗歌、有关黄鹤楼的诗歌、有关李白的逸闻趣事,课堂容量可谓大矣,真正学习原诗只用了十分钟,古诗教学演变为古诗欣赏课,课堂教学目标还能完成吗?这便是舍本逐末。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教师不能把教材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唯一教本,照本宣科,一副教书匠的态度;而应把教材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恰当地处理教材,有效地依托教材,创设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习得读书之法,体味读书之乐,经历学习过程,受到感染熏陶。但既是用教材教,就要关注教材,不能置这个“例子”于不顾。要做到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它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可见,语文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固然重要,精读原著这个“例子”更是不可或缺的。
3.关于收集和整理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选择,有所吸收。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但不能不分学生的年龄、学力,以为收集信息多多益善。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元宵节》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却说不出几句话来,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来几张资料开始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拿到《语文课程标准》看到这段话时,只注意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忽视了“公民”这个极为重要的词语。“公民”并不是“儿童”的同义语!要一个六七岁的学生就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确有些为难。可想而知,学生手中大段陌生的文字资料并非他们亲自动手所得,经历学习过程的并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家长,难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收集检索大量的信息固然重要,但能否以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不容忽视。当然,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是逐步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是第三学段(五六年级)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低年级的学生以具备形象思维为主,图片资料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具吸引力。我们不如明确要求:去搜集相关图片,再请教—下家人,听他们讲一讲相关的信息,这样会更具实效性。谨记:搜集资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成为“资料展示厅”。
这里说了新课改中急躁冒进、走极端的几个例子。过犹不及。要使语文课改一路走好,取得实效,就让我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准确领会新课改的本质思想,反思新课改与传统教学之间继承与破除的关系,谨记语文学科特点,不忘学生年龄特征,让新课改精神在小学语文课堂这片沃土上开出绚丽之花,结出殷实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