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集体始终能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作为班主任,我们的目的就是把班级凝聚成一个集体,让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班集体搞活,搞好。本文立足实践,从班集体共同的目标、班主任、班委的组建、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班级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使组织起来的班级建设成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本文探讨了班级凝聚力的内涵,分析了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途径。
【关键词】凝聚力激励共同愿景
引言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依靠什么让整个班级具备拧成一团、万众一心的团结协作的力量—— 凝聚力?班级凝聚力是一个坚强班集体的重要标志,是班集体得以维系的灵魂,是班集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制约学生工作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健康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所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班级凝聚力的内涵
班级凝聚力,也称班级内聚力,是指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经过师生的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班级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整体力量。简言之,即指集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它既包括班级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也包括班级成员之间的内在聚合力。
我国学者对班级凝聚力定义界定较为代表的有:时蓉华认为“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表现在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与力量感”。郑日昌,张承芳等的“班级成员之间彼此吸引以及分担团体目标的程度”。彭德华的“团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李宁的“班级成员在班级团体中获得了心理满足后对团体产生的向往倾向或亲和力”。赵小剑认为“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和”。其他的如:竺华稀、黄朝峰等人认为“班级凝聚力就是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含有‘向心力’和‘内部团结’的双重涵义”。还有宋晓薇认为“班级凝聚力就是班级的同学在基于一种共同理想之下,产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爱护的一种真诚的情感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
由此可见,关于班级团体凝聚力的概念界定,至今仍未能形成一致的看法,但是对班级凝聚力的内涵的理解都围绕着学生对班级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以及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即向心力,同时还包括班级成员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助、理解以及相互依赖。因此,笔者认为班级凝聚力是指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经过师生的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班级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整体力量。
2.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
班级凝聚力缘何如此重要,是因为班级凝聚力有二大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
2.1导向功能。依据组织学原理,凡集体都有共同明确的目的。一个班级有了凝聚力,有助于产生一种强大动力,推进班级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确立。如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班上三位老师的做法、教育法一致,对每位孩子一视同人来看待。并定下明确的班风、班貌等,要以正确、良好的行为导引孩子作为榜样。因此,理想和目标的明确性,使广大学生得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实现个人的价值,班级也能在全体学生共同努力下蓬勃、健康地发展。
2.2整合功能。班级凝聚力的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双边工作的积极性。在凝聚力形成之前,大家积极探索、调查论证、辛勤工作;形成之后,竭力保持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断地为维护集体的全局利益而奋斗。形成班级凝聚力,有利于强化广大同学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加深相互间的友情;有利于树立全班“一盘棋”的思想,通过班级思想作风、规章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可将全班学生的思想、意志及行动统一到实现目标的轨道上来。
3.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途径
3.1强而有力的领导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核心。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组织的领导班子内部,人的能力也有大有小,但只要团结一心,这个班子的整体功能就会大为增强。因此,领导群体作为组织的核心力量首先要加强团结,增强这一核心团体内部的凝聚力。具体到一个班级,就要求任课教师群体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为学生做表率。假如一个班级的任课教师群体、一个班委会自己都搞不好团结,又怎能要求学生增强凝聚力呢?“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声的行动最具感召力,它会产生巨大的身教效应。因此,班主任应该协调好学校各个处室、班级各个任课教师以及班委成员的关系,树立良好的群体形象;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教学工作,尽职尽责;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人格力量感召学生、真心真情感动学生,使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什么是“认真”、“诚实”和“进取”,并使之变成学生的潜在意识和自觉行动。
3.2建立共同愿景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必要条件。什么是共同愿景?其本意是共同分享的、共同愿望的景象。每个组织成员都会有自己的意愿或愿望,但是这些意愿或愿望未必同组织的根本目标和利益保持一致。组织的共同愿景是指被组织成员接受和认同的组织的意愿和愿望。真正的共同愿景能够使全体成员紧密地连在一起,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因此,建立“共同愿景”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基础。班级管理中,共同愿景是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作为班级,愿景必须代表班级的整体利益和全体学生的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凝聚作用。如果愿景只是由班干部提出和个别、少数人认同,而未被广大学生所接受,或有相当数量的人对愿景抱怀疑态度,不予认同,并认为自己不可能分享这个愿景的情况下,就不可能为愿景而努力奋斗,更不可能激发起创造力,甚至会采取不遵从、勉强的态度。
把宿舍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宿舍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让舍友有把宿舍当成自己的家的思想,毕竟思想影响行为;宿舍的卫生一定搞好,物品摆好,让人有回到家的温馨感,宿舍长安排值日表,若出现有同学不肯搞卫生,就主动搞好,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他;再者,宿舍成员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平时多多交流,多开展卧谈会,宿舍成员定时聚餐或宵夜,这样舍友间可以更好的谈心、交流。
3.3必要的制度规范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元帅。一个强劲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者。规章制度也包含很多层面: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和奖惩制度等。好的规章制度可能体现在,执行者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会是一种约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也应该有一个班的规矩,只有规矩好了,风气正了,学生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将班风建设当作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否则会蔓延,从而使班级处于涣散状态,严重影响班级目标的实现。
4.结束语
培养班级的凝聚力,有时像是纸上淡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参考文献
[1]陈海舟.班级管理的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钟启泉.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3]彼得罗夫斯基,施巴林斯基.集体的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竺华稀,黄朝峰.论班级凝聚力.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5).
[5]宋晓薇.大学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研究.时代教育,2010(10).
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集体始终能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作为班主任,我们的目的就是把班级凝聚成一个集体,让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班集体搞活,搞好。本文立足实践,从班集体共同的目标、班主任、班委的组建、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班级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使组织起来的班级建设成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本文探讨了班级凝聚力的内涵,分析了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途径。
【关键词】凝聚力激励共同愿景
引言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依靠什么让整个班级具备拧成一团、万众一心的团结协作的力量—— 凝聚力?班级凝聚力是一个坚强班集体的重要标志,是班集体得以维系的灵魂,是班集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制约学生工作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健康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所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班级凝聚力的内涵
班级凝聚力,也称班级内聚力,是指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经过师生的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班级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整体力量。简言之,即指集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它既包括班级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也包括班级成员之间的内在聚合力。
我国学者对班级凝聚力定义界定较为代表的有:时蓉华认为“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表现在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与力量感”。郑日昌,张承芳等的“班级成员之间彼此吸引以及分担团体目标的程度”。彭德华的“团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李宁的“班级成员在班级团体中获得了心理满足后对团体产生的向往倾向或亲和力”。赵小剑认为“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和”。其他的如:竺华稀、黄朝峰等人认为“班级凝聚力就是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含有‘向心力’和‘内部团结’的双重涵义”。还有宋晓薇认为“班级凝聚力就是班级的同学在基于一种共同理想之下,产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爱护的一种真诚的情感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
由此可见,关于班级团体凝聚力的概念界定,至今仍未能形成一致的看法,但是对班级凝聚力的内涵的理解都围绕着学生对班级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以及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即向心力,同时还包括班级成员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助、理解以及相互依赖。因此,笔者认为班级凝聚力是指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经过师生的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班级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整体力量。
2.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
班级凝聚力缘何如此重要,是因为班级凝聚力有二大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
2.1导向功能。依据组织学原理,凡集体都有共同明确的目的。一个班级有了凝聚力,有助于产生一种强大动力,推进班级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确立。如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班上三位老师的做法、教育法一致,对每位孩子一视同人来看待。并定下明确的班风、班貌等,要以正确、良好的行为导引孩子作为榜样。因此,理想和目标的明确性,使广大学生得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实现个人的价值,班级也能在全体学生共同努力下蓬勃、健康地发展。
2.2整合功能。班级凝聚力的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双边工作的积极性。在凝聚力形成之前,大家积极探索、调查论证、辛勤工作;形成之后,竭力保持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断地为维护集体的全局利益而奋斗。形成班级凝聚力,有利于强化广大同学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加深相互间的友情;有利于树立全班“一盘棋”的思想,通过班级思想作风、规章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可将全班学生的思想、意志及行动统一到实现目标的轨道上来。
3.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途径
3.1强而有力的领导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核心。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组织的领导班子内部,人的能力也有大有小,但只要团结一心,这个班子的整体功能就会大为增强。因此,领导群体作为组织的核心力量首先要加强团结,增强这一核心团体内部的凝聚力。具体到一个班级,就要求任课教师群体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为学生做表率。假如一个班级的任课教师群体、一个班委会自己都搞不好团结,又怎能要求学生增强凝聚力呢?“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声的行动最具感召力,它会产生巨大的身教效应。因此,班主任应该协调好学校各个处室、班级各个任课教师以及班委成员的关系,树立良好的群体形象;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教学工作,尽职尽责;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人格力量感召学生、真心真情感动学生,使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什么是“认真”、“诚实”和“进取”,并使之变成学生的潜在意识和自觉行动。
3.2建立共同愿景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必要条件。什么是共同愿景?其本意是共同分享的、共同愿望的景象。每个组织成员都会有自己的意愿或愿望,但是这些意愿或愿望未必同组织的根本目标和利益保持一致。组织的共同愿景是指被组织成员接受和认同的组织的意愿和愿望。真正的共同愿景能够使全体成员紧密地连在一起,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因此,建立“共同愿景”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基础。班级管理中,共同愿景是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作为班级,愿景必须代表班级的整体利益和全体学生的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凝聚作用。如果愿景只是由班干部提出和个别、少数人认同,而未被广大学生所接受,或有相当数量的人对愿景抱怀疑态度,不予认同,并认为自己不可能分享这个愿景的情况下,就不可能为愿景而努力奋斗,更不可能激发起创造力,甚至会采取不遵从、勉强的态度。
把宿舍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宿舍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让舍友有把宿舍当成自己的家的思想,毕竟思想影响行为;宿舍的卫生一定搞好,物品摆好,让人有回到家的温馨感,宿舍长安排值日表,若出现有同学不肯搞卫生,就主动搞好,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他;再者,宿舍成员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平时多多交流,多开展卧谈会,宿舍成员定时聚餐或宵夜,这样舍友间可以更好的谈心、交流。
3.3必要的制度规范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元帅。一个强劲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者。规章制度也包含很多层面: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和奖惩制度等。好的规章制度可能体现在,执行者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会是一种约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也应该有一个班的规矩,只有规矩好了,风气正了,学生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将班风建设当作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否则会蔓延,从而使班级处于涣散状态,严重影响班级目标的实现。
4.结束语
培养班级的凝聚力,有时像是纸上淡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参考文献
[1]陈海舟.班级管理的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钟启泉.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3]彼得罗夫斯基,施巴林斯基.集体的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竺华稀,黄朝峰.论班级凝聚力.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5).
[5]宋晓薇.大学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研究.时代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