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原始意向,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一旦对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从而增强识字的效果和保持的时间,提高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如何让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呢?现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识字,掌握规律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效率低,而且还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因此,将游戏放入识字教学中,学生学得认真,教师教得轻松,效果又好。
1 找朋友。“找朋友”游戏一般运用在形声字教学中。如,在学“睛”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目’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青’,‘青草’的‘青’,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目”字旁、“青草的青”组合成“睛”字。接着让学生说说“眼睛”的“睛”为什么带“目”字旁,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目’就是指眼睛,‘眼睛’的‘睛’当然应该是‘目’字旁。”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明白了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并通过形声字的规律提高了识字效率。
2 编口诀。在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停:亭旁有人不走了,要在亭子里歇歇脚,就是停。
3 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
4 编顺口溜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句句有趣生动的话或一段小故事。如,大门里有个孩子用耳朵仔细听,就是闻;鸟儿张开嘴巴叫,就叫呜……
5 猜字谜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型,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思”即“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给字配“画”,想象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而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同样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我就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我引导学生去发现“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给字配“画”恰当地运用了图画与文字的巧妙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自主识字,提高效率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识字也是如此,将识字渗透在生活中,将取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1 融入生活,随处识字。语文是母语的学习,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如,广告牌、商店名、电视节目、学校内标语栏等都给予学生大量的信息。教师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学生就会自发地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有意注意。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我常常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带进课堂,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2 交流识字,争当老师。一个人拥有一件快乐的事,把他告诉另一个人,这样世上就有两个人拥有了这件快乐的事,快乐在传递中延续。把这一平凡的道理应用于识字教学,你认识一个字,我认识一个字,两个人一交流,两个人就都认识了两个字。全班几十个人,两两交流,识字的数量将成几十倍地递增。于是。,我就尝试着让学生一天识一个字,当一回小老师,把他认识的这个字写在黑板上,教给其他小朋友,还可要求他说出他记住这个字的方法,他就成了一字之师。有时由于时间不够,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每4人或6人为一小组,每个人当一回老师把自己平时所认的字教给组内的小朋友。在学校时可以当同学的老师,在家里也可以当小弟、小妹、父母、爷爷、奶奶的老师。为师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教与学中得到提升。教会了别人,也巩固了自己所学,在交流中人人为师,这样识字教学中就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进取,多了一份责任。从而也大大增加了识字量。
四、竞赛激励,循环识字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了测试: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下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多年实践证明,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因此,采用循环记忆识字教学是识字教学中的又一重大举措。但如果机械地重复出现一些汉字让学生反复识记、反复抄写。学生写同样的字,写多了,就会产生厌烦,甚至不学,错别字多,丝毫得不到识字的效果,甚至还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巩固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循环记忆识字教学过程,对汉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教师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更加喜爱识字,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在识字的乐园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沃土。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从而增强识字的效果和保持的时间,提高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如何让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呢?现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识字,掌握规律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效率低,而且还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因此,将游戏放入识字教学中,学生学得认真,教师教得轻松,效果又好。
1 找朋友。“找朋友”游戏一般运用在形声字教学中。如,在学“睛”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目’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青’,‘青草’的‘青’,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目”字旁、“青草的青”组合成“睛”字。接着让学生说说“眼睛”的“睛”为什么带“目”字旁,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目’就是指眼睛,‘眼睛’的‘睛’当然应该是‘目’字旁。”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明白了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并通过形声字的规律提高了识字效率。
2 编口诀。在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停:亭旁有人不走了,要在亭子里歇歇脚,就是停。
3 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
4 编顺口溜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句句有趣生动的话或一段小故事。如,大门里有个孩子用耳朵仔细听,就是闻;鸟儿张开嘴巴叫,就叫呜……
5 猜字谜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型,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思”即“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给字配“画”,想象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而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同样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我就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我引导学生去发现“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给字配“画”恰当地运用了图画与文字的巧妙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自主识字,提高效率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识字也是如此,将识字渗透在生活中,将取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1 融入生活,随处识字。语文是母语的学习,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如,广告牌、商店名、电视节目、学校内标语栏等都给予学生大量的信息。教师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学生就会自发地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有意注意。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我常常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带进课堂,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2 交流识字,争当老师。一个人拥有一件快乐的事,把他告诉另一个人,这样世上就有两个人拥有了这件快乐的事,快乐在传递中延续。把这一平凡的道理应用于识字教学,你认识一个字,我认识一个字,两个人一交流,两个人就都认识了两个字。全班几十个人,两两交流,识字的数量将成几十倍地递增。于是。,我就尝试着让学生一天识一个字,当一回小老师,把他认识的这个字写在黑板上,教给其他小朋友,还可要求他说出他记住这个字的方法,他就成了一字之师。有时由于时间不够,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每4人或6人为一小组,每个人当一回老师把自己平时所认的字教给组内的小朋友。在学校时可以当同学的老师,在家里也可以当小弟、小妹、父母、爷爷、奶奶的老师。为师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教与学中得到提升。教会了别人,也巩固了自己所学,在交流中人人为师,这样识字教学中就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进取,多了一份责任。从而也大大增加了识字量。
四、竞赛激励,循环识字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了测试: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下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多年实践证明,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因此,采用循环记忆识字教学是识字教学中的又一重大举措。但如果机械地重复出现一些汉字让学生反复识记、反复抄写。学生写同样的字,写多了,就会产生厌烦,甚至不学,错别字多,丝毫得不到识字的效果,甚至还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巩固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循环记忆识字教学过程,对汉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教师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更加喜爱识字,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在识字的乐园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