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min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也取得了长远发展。企业为扩展经营规模、占领国际市场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纷纷通过并购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及竞争优势。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众多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并购后产生的经营绩效并不能全部达到预期目标,但即使这样也阻碍不了企业基于产业演进或并购动机的并购事件不断发生。本文主要针对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与归纳,期待能对相关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产业演进 并购动机 并购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体系
  一、企业并购概述
  企业并购的本质即为企业重新打乱所拥有的资源及其控制权,进而进行重新配置、整合与调整的过程。从微观视角上而言,企业并购可以帮助参与并购的有关企业迅速提升规模效益,并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保有竞争优势,完成市场份额与市场规模等经营绩效方面的提升,同时更有利于相关企业进行重新布局,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从宏观视角上而言,经由企业并购,能够完成相关行业优质资源的融合、调整及重新分配,在促进产业演进、结构升级的同时,也为企业基于并购动机基础上的并购绩效提升、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近来,国内外关于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外的众多学者纷纷分析、探讨并总结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手段的研究成果,但研究得出的結论各有不同。
  (一)基于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
  企业并购的根本目的是为提高经营绩效与财务绩效,但通常这两种绩效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要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才能逐步反映出来。企业处于不同的产业演进期,会对应产生不同的并购动机。简单来说,并购的最终目的均是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提高,而企业为实现更高的价值,必须要凭借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并购动机旨在经由并购完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巩固。企业所处的产业演进时期不同,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求也各有差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方式也是千差万别。本文认为,以企业并购动机,换句话说就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程度,可以视作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判断依据。与之对应的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逻辑就是企业所处产业的演进时期会影响到并购动机,而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则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并购绩效评价。
  (二)国外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研究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有两种方法,即事件研究法与财务指标法。事件研究法多用于研究企业并购的短期绩效评价,而财务指标法在长期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中应用广泛。
  美国与英国属于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相对发达、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其市场在监管企业并购的有效性相对较高,基于此,国外的理论研究专家与学者更热衷借助事件研究法针对企业并购绩效开展实际研究,并从短期、长期等不同角度研究分析企业并购对其绩效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论概括如下,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目标企业股东作为企业并购事件中受益最多的一方,目标企业的股东财富经由企业并购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收购企业相应的绩效和目标企业比较的话,则变化极不明显,更勿论显著升高;从企业并购总体而言,企业并购事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并购双方整体收益上的提高。
  (三)国内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和国外绝大部分研究学者更愿意采取事件研究法分析企业并购事件相比,国内的专家与学者在研究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时,更倾向于选择财务指标法开展相关研究。选用财务指标法和我国现今的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有效程度相匹配。
  在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结论方面,我国学者经由事件研究法研究的企业并购绩效多与国外学者相近,认为目标企业股东在企业并购受益最多,并且均为正面受益,而对于收购企业的股东权益的变化则产生较多的争议:认为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发生后,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提升比较显著,但从长远和总体来说,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甚至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国外成熟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相比,我国对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主要如下:一是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及企业并购绩效研究只限于定性分析,而缺少定量分析及动因考量;二是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未能覆盖多个行业,局限性较大;三是企业并购绩效评价多以微观层次为主,宏观考量考虑过少;四是明显过于重视短期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忽略了长期的并购绩效考核。
  三、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动机
  产业演进理论认为,产业演进过程划分四个时期,初创期、规模化期、集聚期、平衡和联盟期。其中初创期由于产业具有较好的增长空间,所以企业为在该行业立足,会着手开始收购企业,以扩充自身的市场份额,此时的企业并购多以横向并购为主;
  处于规模化时期的企业因所处产业的增长空间开始受限,产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下降,规模化期的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企业只能经由整合产业内部资源获得规模经济,企业纷纷通过并购来加强竞争、提升规模效应;
  集聚期的企业发展综合能力很强,其发展重心从速度转化为质量,所以更看重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实施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提升公司价值及股东财富成为这一时期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阶段的并购行为不多,但通常发生的企业并购均是超大规模的并购;
  平衡和联盟期作为产业演进的最后时期,产业整合得很充分,少数大型企业处于产业统治地位,产业集中度极高。这时大型并购并非重要的产业特征。企业在这一时期更看重如何识别、分散和规避风险,企业并购更多的是非相关性并购。综上所述,企业处于不同的产业演进时期的企业并购动机如下表所列:   四、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并购评价绩效的主体、客体与目标
  评价主体指评价视角的选择,即借助于什么样的视角来评价企业并购,通常选择企业股东或经营者作为并购绩效评价的主体;评价客体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直接由评价客体决定。在股东与经营者成为并购绩效的评价主体时,一般选择股东财富及企业经营绩效为评价客体;评价目标指评价主体经由评价相关对象想要实现的效果,通常为股东财富及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及是否企业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
  (二)评价原则
  建立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一致性原则。企业实施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所确定的指标一定要和并购行为发起者的目标协调一致,以充分凸显出企业并购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系统性原则。企业在选择并购绩效评价指标时,尽可能保持平衡,以保证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互补。并通过充分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力图系统、完整地反映出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成果及并购效率;三是可行性原则。要求企业确立或选取并购绩效评价的相关财务与非财务两种指标时要做到容易操作和实现,不要选择无法获得相关信息的指标,确保并购绩效评价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展。
  (三)确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
  要建立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按照不同时期对企业的并购绩效开展相应的评价,因为不同时期并购动机存在差异,所以各个时期的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指标各有不同。
  (四)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
  确定好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以后,就要借助于这些评价指标建立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并购绩效评价。实施时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才能确保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客观性。具体的基于产业演进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流程如下:
  首先,针对即将实施评价的企业确定好所处的产业演进时期,按照产业演进理论,一般以主要选取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并考虑相同产业的企业数量变化、企业市场变化、企业利润率变化等,这些因素可以充分体现产业演进历程的相关因素,有效结合行内专家的经验进行判断,综合分析被评价企业的所处产业演进时期的准确位置;其次,按照前面确定好的企业产业演进时期的准确位置,确定企业在这一时期的并购动机、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等等;再次,认真计算每个并购绩效的评价指标对应的数值,并按照相应的权重计算最终得出企业综合的并购绩效,如果得出的综合并购绩效超过零,则可以确认企业的并购活动完成了并购动机,属于成功并购,综合并购指数数值越高则表明并购绩效越好。综合绩效低于零,则可以确定企业的这次并购属于未完成并购动机,即失败并购;最后,根据前面建立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既要在理论层面解释企业并购的产业演进阶段与并购动机,更要提出适合企业的可以经由并购完成自身价值增长的有效对策。
  五、结语
  企业进行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并非全只是为了提升财务绩效,因为并购绩效评价除了评价指标及方法的差异外,并购动机还受到所处产业演进阶段的影响,所以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以产业演进为基础、以企业并购动机为引导、以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为根本的逻辑进行。只要按照这一逻辑开展并购绩效评工作,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估,从而正确衡量企业不同阶段的并购动机及并购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黄旭,史锐.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2]潘和平.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朱小斌,郎蒙.平衡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现状与问题[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4]鞠晓峰,沈赟.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在特定企业中的改进应用[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5]徐东.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2009年04期.
  [6]赵顺娣,周姣.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研究[J].财會通讯,2009年20期.
  [7]郑小平,申凯.浅谈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9年29期.
  [8]赵世君.企业管理控制制度的目标设定与指标选择[J].财会通讯,2006年06期.
  作者简介:王祥春(1970-),男,汉族,山东省肥城市人,单位:山东能源肥矿集团。
其他文献
目的:试分析针对接受妇产科手术后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在2012年1月-2015年2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手术后接受综合护理的患者中选取43例作为综合组研
【摘要】新形势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由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过渡,随之而来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积极措施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等教育的使命已不再是单纯地被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而应积极地、主动地适应社会转型,培养大量的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者。因此,如何科学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因琪官和金钏儿的事惹得父亲贾政勃然大怒,命人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就打。可怜宝玉哪受过这种罪,不一会儿就“面白气弱,衣上一片血渍”,“由腿看至臀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抬回怡红院,他“臀上作痛,如针挑刀挖一般,更热如火炙”,吃不下也喝不下,只是嚷嚷着口里干渴,要喝酸梅汤。袭人却认为“酸梅是个收敛东西”,怕吃了它把热毒存在心里,再惹乱子,“劝了好半天,才没
中职学校实训建设要服务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解决在大班额实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的问题.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分解实训教学过程,明晰各教
目的:探讨肺部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98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数据随机抽取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
陈太太发现先生和其他女性交往过密,便会觉得心里酸溜溜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醋”,这种给人带来猜忌、嫉妒、不安、气愤等“吃醋”有害健康。生活中,很多人只是这样地“吃醋”,真正的醋反而不吃。但适量地吃醋却对健康有益,不少人更是将其当作养生的法宝。  人类食用醋的历史非常悠久,有关醋的文字记载,至少有3000年以上,醋和食盐一样属于最古老的调味品。因此,正如茶文化、酒文化一样,醋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摘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是压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心理的一块巨石,在这个重压之下为数不少的高校毕业生们在情绪、认知、人际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和不适。深入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帮他们找到应对的方法帮他们走出困境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    随着我过高校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大大增多,就业形势逐年紧张。有相当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困难。
目的:探讨应用头孢菌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急救措施,总结经验.方法:利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在上一年度收治的20例应用头孢菌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进行研究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符合会计、管理一线岗位要求的,掌握了相当的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围绕着这一目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进行全面考虑,其中的重点难点是校企合作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本文试对我国高职高专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医院得到的政策性补贴呈下降趋势,医院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当前的形势,则会出现经济拮据的局面。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就医院如何进行成本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改善医院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成本管理 预算 经济效益 绩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医院内部,不论是医疗技术还是内部管理都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医院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