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考试改革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u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习要成为儿童自觉需求,改革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方式已是当务之急。宽松的问题情境对于儿童充分展示业已形成的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考题设计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实行星级记分,目的是淡化以分数来衡量优劣的功能。
  【关键词】语文 考试 改革
  一、目前考试存在的弊端
  考试是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考试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的考试,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弊端一:由于考试是对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检测,也是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功能。在凭考分升学的情况下,考试成了指挥棒,怎么考,就怎么教。老师教学的着眼点是围绕着指挥棒转,注重的是怎样得高分,使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为考试服务的误区,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改革了考试,有助于广大语文老师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认真地去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研究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研究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去提高学生的素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弊端二:传统的语文考试,总是笔试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的,因此,考试的内容有限的,往往只限于教科书,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只把眼光盯在教科书上而忽视了课外阅读。事实上,通过广泛的、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我们常说的“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就是这个道理。然而,由于这样考试的导向,造成了学生知识面过窄,知识结构残缺,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改革考试,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语文考试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对语文教学的许多方面产生了误导,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改革语文考试已迫在眉睫!
  二、对考试改革的初步探索
  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价手段有两类――考查与考试,而考试又是指挥棒,起着导向作用。因此,评价搞好了,无疑会促进教学的改革,从而使学生从应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那么,改革的途径、方法何在呢?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质量观
  语文质量观,也就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看法。过去,只要一提到学生或班级的学习质量,往往就会根据他们考试所获得的分数来衡量:分数高的自然质量好,分数低的那自然是质量差了。由于这种质量观的影响,导致学生们语文方面的高分低能。显然,仅仅使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树立起正确的语文质量观,就是要公正的、客观的、全面的去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看他们对语文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又要看他们实际所具有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既要看单项的语文能力,又要看综合的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及学生的语文学习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加大考查的比重
  要想全面、正确地评价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并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健全的学习心理,就不能仅仅着眼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就要加重考查的比重,使考查参与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就是说,要在日常有步骤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和练习中,即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计划地给学生记分,期末综合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时,这种记分要占有一定的比重。这样做,不仅可以全面地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能较充分地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促使他们懂得学好语文贵在口、耳、手、脑并用,贵在听、说、读、写并进,贵在平时的训练、练习中下苦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增加口试的比重
  语文考试只用笔试不科学,首先就在于它忽视了口头语言的听和说。口头语言的听和说与书面语言的读和写都是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实际中,有的学生笔试时成绩平平,但在朗读课文、看图说话、即席演讲、口语交际等方面毫不逊色,其口试成绩往往名列前茅。相反,也有的学生笔试成绩优异。但在口试中成绩却很不理想。所以,就要像重视书面语言一样重视口头语言的训练的考试,要在考试中增加口试的比重,促使学生从过去只重视笔试转化为笔试与口试并重,这样所反映的学生成绩也必然更为客观全面,也有利于强化师生对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学主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使两种语言能力相互促进,使学生通过日常严格的训练逐渐形成全面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命题的改革
  命题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主、客观题型相结合
  题目分客观型和主观型两类。选择题、判断题、填充题、排列题、改错题等都属于客观型题目,作文题、问答题、阅读分析题等属于主观型的题目。客观型题目要求明确,答法单纯,覆盖面广,评分客观,但也有其局限性,即很难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一般情况下,席卷要做到客观型题目与主观型题目相结合。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要逐渐增加主观型题目,减少客观型题目。
  2.命题即要重视测试语文知识,更要重视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命题要从考查能力入手,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为了真正考查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只考教材中的内容,还要考与教材同质的内容。当然知识点一定要紧扣教材。
  3.命题要有笔试,有口试,做到口试与笔试结合,以全面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4.要增加操作考试的命题。
  如查字典的考查,一定要让学生真正使用字典這个工具进行考查。可提供一定数量的字,按指定的方法,限定时间,让学生到统一的字典上查出要查的字(写出字所在的页码);还可提供一定数量的词语、词组,限定时间,让学生到字典中查出带点的字,选择字的义项(把义项序号写下来),这是据词定义能力的考查。如让学生根据说明搞个小制作,叠个小玩艺儿等。当然操作上尽量要简单。评定时不看成品之精巧程度,主要看学生对文字说明的理解与运用。
其他文献
文章重点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阅读能力是学生实现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能力之一,只有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才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逐步深入,多媒体技术的存在为学生创设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质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91;G434 文章编号:2095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高效的识字教学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文章根据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
摘 要:在高考中“得数学者得天下”,只有在数学学习中掌握学习要点,在考试中拿到基础与提升部分的分数,才能为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文章就如何有效提高农村高中高三学生数学复习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展开研究。  關键词:高三数学;复习;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5-0059-01  一、抓住基础知识,优化备课教学  高三数学如
作者针对涉及在用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故障原因作了一些分析研究。本文分析了电梯安全运行的要素,通过系统的分析、处理,判断出电梯是否有隐患存在以及不安全的类型,便于及时采取
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互相影响的过程,同伴交往能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筛选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价值观念,吸收有益的部分,舍弃无用的部分,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一、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  具備良好同伴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产生归属感、安全感,从而心情愉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