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的一天早晨,苏轼离开泗州,一种莫名的忧伤涌上心头,当即写下《淮上早发》一诗:
淡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诗题“淮上”和诗中的“淮中”均指泗州。“十往来”是确数,在一个月隐云起的早晨,听着泗州低沉的号角,看着微风吹开的水面,碧波像鱼鳞那般展开。站在船头上,苏轼大发感慨,此生注定要在江湖上漂泊,默默一数,路过泗州已有十个来回。也就是说,苏轼此时已二十次路过泗州。一语成谶,“此生定向江湖老”可与苏轼《自题金山画像》中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诗句对读,苏轼在江湖上漂泊,一生建立的功业,竟然发生在流放之地黄州、惠州、澹州,心地苍凉可略窥一斑。此后,在人生十年里,苏轼又多次驻足泗州。
泗州成为东南重镇,是由交通形势决定的。自隋炀帝开挖通济渠(汴河)以后,汴河入淮的河口遂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
这一河口简直太重要了,因为重要,长安四年(704),武则天析徐城县建临淮县(治所在今江苏盱眙淮河镇)。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迁泗州治至临淮。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临淮即泗州治所成为河南节度使的治所。如奉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守将张巡之命,南霁云赶到泗州,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北宋时期,国用依靠东南。如时人张洎指出:“唯汴之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宗至道元年》)汴河是运东南财赋入京的唯一通道,凡经汴河北运的财赋必走泗州。
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河,放眼望去,万艘舟船停泊河口,蓄势待发,给泗州增添了几分壮观。多次驻足泗州,那山山水水触发了苏轼写诗填词的灵感,与此同时,淮河白鱼也令苏轼回味无穷。
白鱼是淡水鱼,凡有江河湖泊处皆有白鱼。白鱼中,以淮河白鱼的味道最为鲜美。据《新唐书·地理志》,颍州上贡朝廷的土特产有糟白鱼。颍州在淮河边上,用酒糟腌制的白鱼,自然是淮河白鱼。淮河糟白鱼味美,连皇帝都要吃上几口,过过瘾。北宋邵伯温在《闻见录》卷八中记载道:
文靖夫人因内朝,皇后曰:“上好食糟淮白鱼。祖宗旧制,不得取食味于四方,无从可致。相公家寿州,当有之。”夫人归,欲以十奁为献。公见问之,夫人告以故,公曰:“两奁可耳。”夫人曰:“以备玉食,何惜也?”公怅然曰:“玉食所无之物,人臣之家安得有十奁也?”呜呼,文靖公者,其智绝人类此。
文靖夫人,指当朝宰相吕夷简的夫人。吕夷简生活年代略早于苏轼,去世后谥号“文靖”。这里所说的“奁”指食盒。
苏轼喜欢吃鱼。贬谪黄州后,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破屋里,再加上即将断炊,苏轼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可是,有了鱼,苏轼顿时眉开眼笑,当即吟唱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一顿江鱼烧竹笋,竟然让苏轼忘了困顿,忘了困顿还不算,还要写诗。
淡水鱼类有多少?现存有一千多种。在这些鱼类中,苏轼最喜欢淮河白鱼。如熙宁五年(1072),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在饕餮江南美景美食时,提起酒糟腌制的淮河白鱼,依旧是垂涎三尺,乃至于写下了“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赠孙莘老七绝》)的诗句。又如苏轼出行,受阻淮河,可他根本不着急,念念不忘的竟然又是淮河白鱼,并写下了“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的诗句。不难发现,只要提到白鱼,苏轼就特别兴奋,来精神。如他在《春菜》中写下“烂烝香荠白鱼肥”,在《寄蔡子华》中写下“白鱼紫笋不论钱”,在《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中写下“白鱼犹喜似江淮”,在《调笑令》中写下“红酒白鱼暮归”诗句,等等。
淮河白鱼有多种吃法,常见的吃法有蒸、烧、煎、炸等,其中,糟制淮河白鱼属蒸制类。糟制的程序是,选长一尺以上,最好是两三尺的形似银刀的白鱼,去除内脏洗净后,晾干水分,随后切成一拃长的鱼段,取少许细盐,最好是品质上乘的淮盐,涂抹表层及腹内,切数片姜放到鱼段上除腥提味,酒糟腌制一到两天后取出,去除沾在鱼段上的酒糟、姜片,加少许猪油,上锅,大火蒸五到十分钟,取出即可食用。
宋代,糟制淮河白鱼是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喜爱的菜品。如生活年代早于苏轼的梅尧臣,得到友人赠送的“糟鲌”后,写下了“吴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杨公懿得颍人惠糟鲌分饷》)诗句。诗题中所说的“鲌”是翘嘴红鲌的省称,红鲌俗称“白鱼”。因有“颍人”作为限定词,故“糟鲌”指糟制淮河白鱼。梅尧臣又在《和张秘校得糟鱼白》一诗中写道:
食鱼何必食河鲂,自有诗人比兴长。淮浦霜鳞更腴美,谁怜按酒敌庖羊。
江淮人论淡水鱼的品质时,一向有“鳊白鲤鲫”之说,意思是鳊鱼第一,白鱼次之,鲤鱼第三,鲫鱼第四。河鲂即鳊鱼,不过,詩人认为鱼鳞似霜的淮河白鱼,尤其是糟制后的淮河白鱼,更加“腴美”,当下酒菜可与烹制的美食羊肉媲美。
事实上,宋人也是对淮河白鱼情有独钟。有一年,杨万里吃了淮河白鱼即“淮白”,大有感慨地写下了《初食淮白》一诗。诗云:“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霜吹柳叶落都尽,鱼吃雪花方解肥。醉卧糟丘名不恶,下来盐豉味全非。饔人且莫供羊酪,更买银刀二尺围。”生怕别人不知“鱼吃雪花方解肥”之意,杨万里自注:“淮人云:白鱼食雪乃肥。”那意思是,吃过雪花的、长二尺的淮白是白鱼中的佳品,煮之,腹如羊酪透明;食之,味甘肥美。
淮白是贡品,如《尚书·禹贡》有“淮夷珠暨鱼”之说,这里面包括淮白。宋代诗人曾几在两首《食淮白鱼》中写道:
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上方无复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
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安得玻璃泉上酒,藉糟空有白鱼肥。
据此可证,淮白特别是糟淮白是最时尚的菜品。这一时尚就像今人流行清明前吃肥美的河豚一样。
南宋时期,宫廷琴师及诗人汪元量有“雪花淮白甜如蜜,不减江珧滋味多”(《湖州歌》其二十五)句,江珧又称江瑶,贝类,海中珍肴。汪元量是美食家,认为生长两年以上的雪花淮白,味道香甜如蜜,可与江珧相比。
既然淮白如此味美,且从上古起就是贡品,这样一来,创造了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凉粉、东坡豆腐、东坡墨鱼、东坡羹、炒东坡等系列菜品的苏轼,自然不会放过品尝淮白的机会,吃完后,才会发出“长羡淮鱼压楚糟”的感慨。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淡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诗题“淮上”和诗中的“淮中”均指泗州。“十往来”是确数,在一个月隐云起的早晨,听着泗州低沉的号角,看着微风吹开的水面,碧波像鱼鳞那般展开。站在船头上,苏轼大发感慨,此生注定要在江湖上漂泊,默默一数,路过泗州已有十个来回。也就是说,苏轼此时已二十次路过泗州。一语成谶,“此生定向江湖老”可与苏轼《自题金山画像》中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诗句对读,苏轼在江湖上漂泊,一生建立的功业,竟然发生在流放之地黄州、惠州、澹州,心地苍凉可略窥一斑。此后,在人生十年里,苏轼又多次驻足泗州。
泗州成为东南重镇,是由交通形势决定的。自隋炀帝开挖通济渠(汴河)以后,汴河入淮的河口遂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
这一河口简直太重要了,因为重要,长安四年(704),武则天析徐城县建临淮县(治所在今江苏盱眙淮河镇)。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迁泗州治至临淮。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临淮即泗州治所成为河南节度使的治所。如奉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守将张巡之命,南霁云赶到泗州,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北宋时期,国用依靠东南。如时人张洎指出:“唯汴之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宗至道元年》)汴河是运东南财赋入京的唯一通道,凡经汴河北运的财赋必走泗州。
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河,放眼望去,万艘舟船停泊河口,蓄势待发,给泗州增添了几分壮观。多次驻足泗州,那山山水水触发了苏轼写诗填词的灵感,与此同时,淮河白鱼也令苏轼回味无穷。
白鱼是淡水鱼,凡有江河湖泊处皆有白鱼。白鱼中,以淮河白鱼的味道最为鲜美。据《新唐书·地理志》,颍州上贡朝廷的土特产有糟白鱼。颍州在淮河边上,用酒糟腌制的白鱼,自然是淮河白鱼。淮河糟白鱼味美,连皇帝都要吃上几口,过过瘾。北宋邵伯温在《闻见录》卷八中记载道:
文靖夫人因内朝,皇后曰:“上好食糟淮白鱼。祖宗旧制,不得取食味于四方,无从可致。相公家寿州,当有之。”夫人归,欲以十奁为献。公见问之,夫人告以故,公曰:“两奁可耳。”夫人曰:“以备玉食,何惜也?”公怅然曰:“玉食所无之物,人臣之家安得有十奁也?”呜呼,文靖公者,其智绝人类此。
文靖夫人,指当朝宰相吕夷简的夫人。吕夷简生活年代略早于苏轼,去世后谥号“文靖”。这里所说的“奁”指食盒。
苏轼喜欢吃鱼。贬谪黄州后,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破屋里,再加上即将断炊,苏轼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可是,有了鱼,苏轼顿时眉开眼笑,当即吟唱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一顿江鱼烧竹笋,竟然让苏轼忘了困顿,忘了困顿还不算,还要写诗。
淡水鱼类有多少?现存有一千多种。在这些鱼类中,苏轼最喜欢淮河白鱼。如熙宁五年(1072),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在饕餮江南美景美食时,提起酒糟腌制的淮河白鱼,依旧是垂涎三尺,乃至于写下了“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赠孙莘老七绝》)的诗句。又如苏轼出行,受阻淮河,可他根本不着急,念念不忘的竟然又是淮河白鱼,并写下了“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的诗句。不难发现,只要提到白鱼,苏轼就特别兴奋,来精神。如他在《春菜》中写下“烂烝香荠白鱼肥”,在《寄蔡子华》中写下“白鱼紫笋不论钱”,在《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中写下“白鱼犹喜似江淮”,在《调笑令》中写下“红酒白鱼暮归”诗句,等等。
淮河白鱼有多种吃法,常见的吃法有蒸、烧、煎、炸等,其中,糟制淮河白鱼属蒸制类。糟制的程序是,选长一尺以上,最好是两三尺的形似银刀的白鱼,去除内脏洗净后,晾干水分,随后切成一拃长的鱼段,取少许细盐,最好是品质上乘的淮盐,涂抹表层及腹内,切数片姜放到鱼段上除腥提味,酒糟腌制一到两天后取出,去除沾在鱼段上的酒糟、姜片,加少许猪油,上锅,大火蒸五到十分钟,取出即可食用。
宋代,糟制淮河白鱼是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喜爱的菜品。如生活年代早于苏轼的梅尧臣,得到友人赠送的“糟鲌”后,写下了“吴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杨公懿得颍人惠糟鲌分饷》)诗句。诗题中所说的“鲌”是翘嘴红鲌的省称,红鲌俗称“白鱼”。因有“颍人”作为限定词,故“糟鲌”指糟制淮河白鱼。梅尧臣又在《和张秘校得糟鱼白》一诗中写道:
食鱼何必食河鲂,自有诗人比兴长。淮浦霜鳞更腴美,谁怜按酒敌庖羊。
江淮人论淡水鱼的品质时,一向有“鳊白鲤鲫”之说,意思是鳊鱼第一,白鱼次之,鲤鱼第三,鲫鱼第四。河鲂即鳊鱼,不过,詩人认为鱼鳞似霜的淮河白鱼,尤其是糟制后的淮河白鱼,更加“腴美”,当下酒菜可与烹制的美食羊肉媲美。
事实上,宋人也是对淮河白鱼情有独钟。有一年,杨万里吃了淮河白鱼即“淮白”,大有感慨地写下了《初食淮白》一诗。诗云:“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霜吹柳叶落都尽,鱼吃雪花方解肥。醉卧糟丘名不恶,下来盐豉味全非。饔人且莫供羊酪,更买银刀二尺围。”生怕别人不知“鱼吃雪花方解肥”之意,杨万里自注:“淮人云:白鱼食雪乃肥。”那意思是,吃过雪花的、长二尺的淮白是白鱼中的佳品,煮之,腹如羊酪透明;食之,味甘肥美。
淮白是贡品,如《尚书·禹贡》有“淮夷珠暨鱼”之说,这里面包括淮白。宋代诗人曾几在两首《食淮白鱼》中写道:
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上方无复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
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安得玻璃泉上酒,藉糟空有白鱼肥。
据此可证,淮白特别是糟淮白是最时尚的菜品。这一时尚就像今人流行清明前吃肥美的河豚一样。
南宋时期,宫廷琴师及诗人汪元量有“雪花淮白甜如蜜,不减江珧滋味多”(《湖州歌》其二十五)句,江珧又称江瑶,贝类,海中珍肴。汪元量是美食家,认为生长两年以上的雪花淮白,味道香甜如蜜,可与江珧相比。
既然淮白如此味美,且从上古起就是贡品,这样一来,创造了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凉粉、东坡豆腐、东坡墨鱼、东坡羹、炒东坡等系列菜品的苏轼,自然不会放过品尝淮白的机会,吃完后,才会发出“长羡淮鱼压楚糟”的感慨。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