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kubk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学物理课程实施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增强适应现代生活能力,发挥学科优势,把科学探究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从而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 探究热情 学习兴趣 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师生接受,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而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作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形成积极主动的、轻松活跃的、气氛和谐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增进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以及树立科学价值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一、选好着力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不再以老师的教为核心展开,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进行,关注学生是否获得知识和技能,是否通过物理学习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选好着力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探究、实践、摸索,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提出:“生产生活中如果没有摩擦力将会怎样?”在教学惯性时提出:“假如失去惯性世界将怎样?”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全凭学生细心观察、搜集资料、生活经验等平时积累,真正促使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营造有利探究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结合本校和本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优势,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领会物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电能以后,我们参观电厂,了解水力发电的原理、电能的输送原理等。还可围绕“电”开展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如电能浪费的调查、节能措施的调查与改进、农村电网电能损失的原因及电网改造的调查、用电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等。
  2.通过实验、实验问题,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为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由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进行学习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分析,就容易理解。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发问的时间和批判的时间。
  三、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好各种实验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几乎每节课都有配套的演示实验。此外,还有学生分组实验及小实验、小制作等。利用物理实验课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光的折射》一课时,组织学生做“水中捉鱼”的游戏,游戏内容是:用筷子夹悬浮在水中的物体,要求筷子快速人水只能夹一次,每人夹十次,比比谁捉到的“鱼”多,结果很少有人能捉到“鱼”。失败的学生很困惑为什么瞄准了却捉不到鱼,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此他们才会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启迪智慧,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探究。
  四、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标中介绍的很多事例,都是将探究的焦点引导到生活中的。例如:“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应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多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是如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性实验而慢慢累积形成的,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实验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五、探究习题,拓宽知识面
  近几年来,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探究式习题更是层出不穷,样式越来越活,但其宗旨是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领悟透彻。在教学中,不时地引入这些习题,让学生时刻关注物理学科的特点,不时地体验物理学家的角色,体验成功的快感与喜悦,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六、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探究学习的评价应区别传统的一张试卷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同等重视,使学生的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即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学生对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表现进行评价,让他们更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从事计划、实践、监控和纠正等工作,提高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主要在于形成客观的、集体的标准,而且通过互评与自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校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带电粒子的加速或偏转问题的讨论中,经常会遇到是否要考虑重力的困惑,这要视情况而定。本文就一般常见的几种情况加以说明。一是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二是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三是题目特别说明的按题目的要求来;四是由题中隐含条件做出判断等。  关键词: 带电粒子 重力困惑 加速 偏转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本文就此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 求知欲望 学生素质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质量随着近几年的改革逐步提高,不仅在教学制度上有大的突破,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学生比以往更热爱物理实验,学校也逐步加大了对物理教学的投入力度。但是,尽管如此,要做到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些还是不够的。首先,初中生虽然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动手能力不足,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制约,经常使教学实验难以继续或效果不佳。其次,初中物理老师质量良莠不齐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极其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