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传播途径的日益增加,谣言的传播也变得越来越快,涉及面也越发广泛,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不会轻信他人,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某些未经确认的信息片段,一旦触及人们的心理恐慌点,不论智者还是愚者,总会信以为真并极力传播。
群体焦虑感越集中,就越有可能滋生谣言
2011年日本地震,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接连发生四起爆炸事故后,有关核辐射的谣言在中国引发恐慌。那段时间,从日本回国避难的中国人数激增,他们通过自身经验分享的方式,让谣言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如“在东京公寓关紧窗户不敢外出”、“出去一定要戴口罩”等信息,煽动了人们对核辐射的恐惧。
对于灾难中的人们,为何会轻信如此荒唐的故事,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谣言专家尼古拉斯·迪方佐认为,群体焦虑感越集中,就越有可能滋生谣言,而散播谣言的人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传播负面消息的方式,以图弄清事情的真相,舒缓不安的情绪。
正如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开始通过传播谣言的方式来探寻背后的真相,如每五瓶百事可乐中就有一瓶被恐怖分子投放炭疽病菌;9·11当天犹太人提前得到消息而没有去世贸中心上班等,事后证实这些说法都不真实,9·11死难者中约有15%是犹太裔。
极具画面感的细节描述让谣言更易传播
在日本地震,福岛四座核电站爆炸后,关于核辐射污染海盐的谣言传播开,即便卫生部通过媒体声明加碘盐不能够抗辐射,但整个中国超市里的加碘盐还是被抢购一空。对此,斯坦福大学商学教授柴普·希斯解释说:“在人群中,谣言一旦具备了非常视觉化、感官性的面画时,就可能不断流传。这主要是因为大脑的构造机能决定了人们更容易记住具体、感性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内容。” 正如人们在背诵单词表时,那些具象的单词(苹果、铅笔等)往往要比抽象概念的单词(真理、正义等)更容易记忆。这说明,为什么人们往往容易记住更具象的谣言部分,却容易遗忘那些抽象概念对谣言进行的辟谣。
澄清谣言的举动反而让谣言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在太空可以看见中国长城的说法,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俯瞰地球时,早已证实这个说法属于谣言,可每当提起长城时,人们依然会如此描述它。而有关手机辐射的问题,英国卫生防护局曾发布报告称,现在仍没有证据显示手机对健康有害。但在提到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问题时,员工依然会拿手机、电脑辐射来佐证办公环境影响健康。
这些曾经出现在网络,为人们生活所津津乐道的谣言,在澄清的过程中再次进行了一次传播,让人们更加倾向于认为它们真的存在。据观察,人们听到的谣言次数越多就越会相信。如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时,有谣言质疑约翰·凯利议员在越战期间的服役记录,尽管当时绝大部分媒体都在为他辟谣,可是他的竞选还是因此泡汤了。正如戈培尔效应所说: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成为真理,而在这点上,智者、愚者都难幸免。
谣言的甄别与心理防范
从对谣言的心理学研究中可以看出,谣言传播过程中会省略掉事实真相的细节,同时又添加一些让人产生可信的错觉信息。谣言通常把攻击目标指向人的心理弱点,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抑制谣言传播,减轻谣言伤害的重要前提,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用体育锻炼、旅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另外,抵御谣言唯一可靠的方法是对所有道听途说的描述持普遍怀疑的态度,不从自己的口中传播谣言,不参与评论。
面对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三关注”法则来甄别听到的消息是否为谣言:
1.关注消息来源
对时间、地点、人物语焉不详的信息;查不到原始文献却广泛散布于论坛、贴吧的消息,基本可视为可疑消息。
2.关注基本细节
一些细节明显有违常识或不符合逻辑的消息,或者某些关键细节过于绘声绘色,突出了猎奇心理的,便可列为可疑信息。
3.关注行文风格
正规的科研结果往往少有斩钉截铁的论断,多会用“可能”、“相关”之类的词,文中也多会引用统计数据说话,而造谣者常用肯定的语气,用个案说话,却很少出现统计数据。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不会轻信他人,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某些未经确认的信息片段,一旦触及人们的心理恐慌点,不论智者还是愚者,总会信以为真并极力传播。
群体焦虑感越集中,就越有可能滋生谣言
2011年日本地震,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接连发生四起爆炸事故后,有关核辐射的谣言在中国引发恐慌。那段时间,从日本回国避难的中国人数激增,他们通过自身经验分享的方式,让谣言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如“在东京公寓关紧窗户不敢外出”、“出去一定要戴口罩”等信息,煽动了人们对核辐射的恐惧。
对于灾难中的人们,为何会轻信如此荒唐的故事,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谣言专家尼古拉斯·迪方佐认为,群体焦虑感越集中,就越有可能滋生谣言,而散播谣言的人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传播负面消息的方式,以图弄清事情的真相,舒缓不安的情绪。
正如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开始通过传播谣言的方式来探寻背后的真相,如每五瓶百事可乐中就有一瓶被恐怖分子投放炭疽病菌;9·11当天犹太人提前得到消息而没有去世贸中心上班等,事后证实这些说法都不真实,9·11死难者中约有15%是犹太裔。
极具画面感的细节描述让谣言更易传播
在日本地震,福岛四座核电站爆炸后,关于核辐射污染海盐的谣言传播开,即便卫生部通过媒体声明加碘盐不能够抗辐射,但整个中国超市里的加碘盐还是被抢购一空。对此,斯坦福大学商学教授柴普·希斯解释说:“在人群中,谣言一旦具备了非常视觉化、感官性的面画时,就可能不断流传。这主要是因为大脑的构造机能决定了人们更容易记住具体、感性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内容。” 正如人们在背诵单词表时,那些具象的单词(苹果、铅笔等)往往要比抽象概念的单词(真理、正义等)更容易记忆。这说明,为什么人们往往容易记住更具象的谣言部分,却容易遗忘那些抽象概念对谣言进行的辟谣。
澄清谣言的举动反而让谣言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在太空可以看见中国长城的说法,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俯瞰地球时,早已证实这个说法属于谣言,可每当提起长城时,人们依然会如此描述它。而有关手机辐射的问题,英国卫生防护局曾发布报告称,现在仍没有证据显示手机对健康有害。但在提到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问题时,员工依然会拿手机、电脑辐射来佐证办公环境影响健康。
这些曾经出现在网络,为人们生活所津津乐道的谣言,在澄清的过程中再次进行了一次传播,让人们更加倾向于认为它们真的存在。据观察,人们听到的谣言次数越多就越会相信。如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时,有谣言质疑约翰·凯利议员在越战期间的服役记录,尽管当时绝大部分媒体都在为他辟谣,可是他的竞选还是因此泡汤了。正如戈培尔效应所说: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成为真理,而在这点上,智者、愚者都难幸免。
谣言的甄别与心理防范
从对谣言的心理学研究中可以看出,谣言传播过程中会省略掉事实真相的细节,同时又添加一些让人产生可信的错觉信息。谣言通常把攻击目标指向人的心理弱点,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抑制谣言传播,减轻谣言伤害的重要前提,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用体育锻炼、旅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另外,抵御谣言唯一可靠的方法是对所有道听途说的描述持普遍怀疑的态度,不从自己的口中传播谣言,不参与评论。
面对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三关注”法则来甄别听到的消息是否为谣言:
1.关注消息来源
对时间、地点、人物语焉不详的信息;查不到原始文献却广泛散布于论坛、贴吧的消息,基本可视为可疑消息。
2.关注基本细节
一些细节明显有违常识或不符合逻辑的消息,或者某些关键细节过于绘声绘色,突出了猎奇心理的,便可列为可疑信息。
3.关注行文风格
正规的科研结果往往少有斩钉截铁的论断,多会用“可能”、“相关”之类的词,文中也多会引用统计数据说话,而造谣者常用肯定的语气,用个案说话,却很少出现统计数据。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