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的惊奇开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应从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开始。因此,“质疑”就成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引疑呢?
一、自学中质疑
让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激发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教师在读后检查时,可规定“提一个你觉得最有意思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致,让学生从教材中得到生动、鲜活、丰富的信息。如在预习《田忌赛马》一课时,有些学生提出: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其实正是课文的重点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二、审题中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窗户”,犹如传神的眼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审清题意,在题目处设置疑问,能为阅读课文串起一条主线,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和写作能力。如教《狼牙山五壮士》,我紧扣课题重点“壮”来质疑:课题为什么用“壮士”而不用“勇士”或“烈士”呢?学生认为“壮士”是指英勇豪壮的人,而且也不一定牺牲了,所以,“壮士“的称谓最合适。接着又问:五壮士“壮”在哪里呢?这样,紧扣题目中心词“壮”字,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体现“壮”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认真研读,分析探讨,多方回味。
三、设悬念质疑
在教学课文的重点时设置悬念,让学生生疑、存疑,从而拨动孩子的心弦,使他们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读课文《草船借箭》时,我巧设悬念:周瑜想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10天造10万支箭,现在请同学们替诸葛亮算一算:他每天该造多少支箭?在当时每天能造那么多支箭吗?可诸葛亮却立下了军令状:只须三天就能造完10万支箭。请同学们算一算,诸葛亮平均每天又该造多少支箭呢?这样,学生在计算、思考的过程中巧设疑点:诸葛亮到底是怎样把这10万支箭“造”好的?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就为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创造了条件。
四、反馈中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注意信息的多向传递,能随时捕捉瞬间的反馈信息,在调空和矫正中能适时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让学生再生疑,再存疑,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深入课文的目的。如教《小音乐家杨科》,在讨论“杨科是谁害死的”这个问题时,有学生说:“那个更夫真恶毒,把这样有音乐天才的孩子活活打死了。杨科死在更夫手中真可惜!”这一回答足以证明学生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课文情节上,是表面的粗浅认识。这时,就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杨科到底是被谁害死的?没有更夫他能活下去吗?让学生带着疑点再次阅读、思考、讨论,学生才进一步体会到,是那个可以残酷、迫害穷人的黑暗社会害死了杨科,而杨科只是千万个被迫害的穷孩子中的一个。
五、拓展中质疑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如何使他们的思考过程再向纵深拓展,我常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并引导学生生疑。如教《跳水》一课后,在总结全文时抓住时机问: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这时,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他们充分展开想象,延续了故事情节,深化了故事意蕴。这样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的听、说、写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065310河北省大厂县夏垫中心小学)
一、自学中质疑
让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激发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教师在读后检查时,可规定“提一个你觉得最有意思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致,让学生从教材中得到生动、鲜活、丰富的信息。如在预习《田忌赛马》一课时,有些学生提出: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其实正是课文的重点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二、审题中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窗户”,犹如传神的眼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审清题意,在题目处设置疑问,能为阅读课文串起一条主线,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和写作能力。如教《狼牙山五壮士》,我紧扣课题重点“壮”来质疑:课题为什么用“壮士”而不用“勇士”或“烈士”呢?学生认为“壮士”是指英勇豪壮的人,而且也不一定牺牲了,所以,“壮士“的称谓最合适。接着又问:五壮士“壮”在哪里呢?这样,紧扣题目中心词“壮”字,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体现“壮”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认真研读,分析探讨,多方回味。
三、设悬念质疑
在教学课文的重点时设置悬念,让学生生疑、存疑,从而拨动孩子的心弦,使他们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读课文《草船借箭》时,我巧设悬念:周瑜想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10天造10万支箭,现在请同学们替诸葛亮算一算:他每天该造多少支箭?在当时每天能造那么多支箭吗?可诸葛亮却立下了军令状:只须三天就能造完10万支箭。请同学们算一算,诸葛亮平均每天又该造多少支箭呢?这样,学生在计算、思考的过程中巧设疑点:诸葛亮到底是怎样把这10万支箭“造”好的?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就为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创造了条件。
四、反馈中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注意信息的多向传递,能随时捕捉瞬间的反馈信息,在调空和矫正中能适时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让学生再生疑,再存疑,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深入课文的目的。如教《小音乐家杨科》,在讨论“杨科是谁害死的”这个问题时,有学生说:“那个更夫真恶毒,把这样有音乐天才的孩子活活打死了。杨科死在更夫手中真可惜!”这一回答足以证明学生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课文情节上,是表面的粗浅认识。这时,就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杨科到底是被谁害死的?没有更夫他能活下去吗?让学生带着疑点再次阅读、思考、讨论,学生才进一步体会到,是那个可以残酷、迫害穷人的黑暗社会害死了杨科,而杨科只是千万个被迫害的穷孩子中的一个。
五、拓展中质疑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如何使他们的思考过程再向纵深拓展,我常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并引导学生生疑。如教《跳水》一课后,在总结全文时抓住时机问: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这时,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他们充分展开想象,延续了故事情节,深化了故事意蕴。这样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的听、说、写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065310河北省大厂县夏垫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