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铁军无敌铁军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775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挺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哺育和造就了朱德、陈毅等3位元帅和杨成武、肖克等172位将军,涌现出“飞夺泸定桥22勇士”和“刘老庄82烈士”等著名战斗集体,其历史反映了人民军队发展的整个光辉征途。从诞生到今天,她走过了90多年风雨历程,历经大小战斗876次,锤炼出独具特色的“铁军”精神,光辉战绩彪炳史册!
  早期征战 “铁军”扬名
  1925年,以孙中山大元帅府时期组建的“铁甲车队”为基础、以共产党员为骨干、共产党员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正式组建,1926年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也称“叶挺独立团”。自此,中国共产党有了第一支直接掌握的革命武装。
  攻克武昌
  1926年5月,广东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先遣队,一路下醴陵,克平江,战攸县,夺取汀泗桥,攻克武昌城,屡破强敌、战功卓著,赢得“铁军”称号。
  武昌城头工事坚固,有16000重兵把守。北伐军第一次攻城失利后,上级决定由“叶挺独立团”担任主攻任务,一营营长曹渊率领奋勇队,在敌密集的火力下,冲上了城墙,与守敌展开殊死搏斗,直至中弹牺牲。其他分队在团长叶挺的指挥下,采用坑道战推进,迅速在通湘门附近架起云梯越过城墙,前后夹击,一举攻下武昌城。团长叶挺因指挥作战得力,荣授少将军衔。1927年1月,旅居武汉的部分广东人士,选取“铁军”二字,在汉阳兵工厂铸造了高1米、宽0.5米的铁盾,送到第四军军部。接受盾牌时,第四军党代表廖乾吾说:“把盾牌交给参加北伐时间最长,贡献最大,理应得此殊荣的‘叶挺独立团’。”从此,“铁军”便成为“叶挺独立团”的美称。
  参加南昌起义
  1927年,“叶挺独立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领导下,南昌及其附近地区的国民革命军共2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闻名中外的南昌起义。按照起义部署,七十三团一营担任后卫,掩护主力展开。当七十三团赶到德安火车站以北时,张发奎和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等带着卫队营乘火车追来。团长周士第当即命令第一营给予猛烈打击,第二、三营迅速抢占德安车站有利地形迎击。张发奎、李汉魂丢下500多人的卫队营,仓皇跳车而逃。卫队营遂全部缴枪,后经七十三团宣传,大部分军官和士兵加入起义行列。七十三团按时到达南昌,与其他起义部队一起,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南昌守敌3000余人,占领了南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一支崭新人民军队的诞生。
  编成红军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叶挺独立团”及其他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宣告成立,“叶挺独立团”改编为第四军第二十八团。6月,毛泽东派唐天际到“叶挺独立团”一营二连担任党代表,进行“支部建在连上”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试点。二连建立了党支部、士兵委员会和列宁室,实行了政治课制度,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
  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8个师,共1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大围剿。“叶挺独立团”指战员积极贯彻毛泽东“诱敌深入,伺机歼敌”的战略方针,歼敌900余人,活捉前线总指挥兼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在之后的三次反围剿中,“叶挺独立团”击毙敌第五师师长胡祖玉,活捉敌五十二师师长李明,缴获步枪2万余支、飞机一架以及装备最精良的法国轻机枪和德国步枪13000余支。第五次反围剿中,刚刚改编为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的“叶挺独立团”浴血奋战,在云盖山、大雄关连续击退敌第三师、第九师疯狂进攻,取得了广昌保卫战、温坊等战斗的胜利。
  长征路上 屡建奇勋
  强渡乌江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叶挺独立团”在团长耿飙、政委杨成武的带领下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的前卫。蒋介石纠集40万兵力,企图把红军主力消灭于湘西。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红四团连续冲破国民党军层层拦阻,率先到达贵州第一大河——乌江。上级命令红四团负责在江界抢渡,掩护中央纵队过江。
  乌江号称黔北天然屏障,素有“天险”之称,对岸有国民党军两个师扼守。1935年1月2日夜,三连连长毛振华共5人乘坐竹筏到达对岸,因担心被敌人发现,只好先隐蔽下来,并未联系部队。此时,薛岳纵队已经追了上来。3日拂晓,中央军委电催红四团迅速完成渡江任务,军委副参谋长张云逸亲自到江边指挥,红一连17名勇士在密集火力掩护下,一齐向对岸划去。首批渡河的毛振华等5名勇士也向国民党军发起猛烈攻击,22勇士迅速占领了前哨阵地。正当后续部队准备渡江时,遭到国民党军火力猛烈射击。危急时刻,红四团奋战36小时,迅速架起浮桥,保证中央纵队安全顺利渡过了乌江。突破乌江后,红四团又接受了攻占娄山关的任务,打退国民党军5次向遵义发动的进攻。
  “乌江天险”的突破,为召开遵义会议,重新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中央红军也完全跳出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飞夺泸定桥
  5月22日,中央红军穿越大凉山彝族区后,后面有数十万蒋军、滇军追赶,前面有刘文辉二十四军的阻截。红一团成功抢占安顺场渡口后,大渡河水流湍急不能架桥,数万红军靠夺下的渡船渡河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此时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紧,毛泽东决定:红四团为左路先锋团,迅速北上夺取泸定桥。
  28日夜,突降大雨,红四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的带领下,一日急行军240里。部队到达泸定桥时,桥上的木板已被敌人拆去,只剩下13根碗口粗的铁索,桥下是湍急的大渡河,对面有国民党军两个团的兵力防守。一营二连连长廖大珠、政治指导员王海云、四班副班长刘梓华,三连党支部书记刘金山等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第一梯队,他们迎着密集的子弹,攀着铁索向对岸桥头逼进。快要接近桥头时,敌人燃起烈火,突击队员们冲进火海迅猛向前突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四团占领了泸定桥,并牢牢控制了泸定桥畔。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在大渡河全歼红军的企图。深夜,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感慨万千地说:“应该在这里竖一块碑,记下我们红军战士的不朽功勋!”6月1日,军团主力赶到泸定桥。毛泽东说:“这样险要的桥都能夺取,说明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奇袭腊子口
  1935年9月17日,上级命令红四团三日内夺取甘肃省境内岷山脚下的天险腊子口。腊子口周围是崇山峻岭,无路可通。山口下,流速湍急、深不见底的石沙河上横架的木桥成为唯一通道。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用了四个整营的兵力扼守木桥和山口,岷州城内还驻扎着随时可以增援腊子口的两个团敌人。战斗打响后,红四团二营六连担任主攻。连长杨信义、指导员胡炳云挑选了15名党团员,组成突击小组,作为奇袭分队配合正面进攻。
  敢死队员乘着黑夜向山顶攀登。快接近敌人时,敌人的机枪、手榴弹朝桥底下乱射,战士们隐伏到崖石下面。指导员胡炳云抓住时机,立即带领一排长等10名同志冲到桥边,向敌人的堑壕甩去一排排手榴弹,随即冲进桥头工事,举刀就砍,敌人乱作一团。桥下隐伏的指战员们也随即冲出来,翻上桥面,同敌人肉搏。此时,团长王开湘带领一、二连从侧面迂回敌后,经过前后夹击,击溃敌四个营,俘敌一个排,缴获迫击炮三门,夺下天险,打开了红军北上抗日与陕北红军会合的唯一通道。腊子口一仗,是长征途中少见的硬仗之一,宣告了蒋介石欲把红军困死、饿死在雪山的计划彻底破产。
  红四团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翻过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雪山——岷山。10月19日,部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11月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八年抗战 浴血沙场
  首战平型关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叶挺独立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一营,奔赴抗日前线。
  1937年9月,六八五团首战平型关。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古长城上,自古是晋冀两省的重要隘口。上级决定一营担任伏击任务,预先埋伏在南侧一线。25日上午8时左右,侵华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一营二连连长周志辉带领全连在长沟侧翼扎成“口袋”,神枪手崔子奎一枪打死日军第一辆汽车司机,机枪手魏三友一个点射打坏第二辆汽车。顿时,日军阵脚大乱。当敌人清醒过来,企图抢占制高点时,七五炮连掩护步兵给予狠狠打击。战士们与敌人英勇拼刺刀,一营二连战士范应兴接连刺中2个敌人;神枪手崔子奎接连击毙3个敌人。一连连续打垮敌人3次冲击,在全连三分之二伤亡的情况下,仍固守阵地。战役胜利结束后统计,一营击毙日军少将以下军官13名,士兵345名,伤敌军官15名,士兵125名。
  平型关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共消灭1000多日军,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血染刘老庄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叶挺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1943年3月,日本侵略军向苏北根据地展开大规模的扫荡。日军第六十五师团师团长川岛纠集3000多人马,携带大量的轻重机枪和100多门火炮向根据地进犯。十九团四连82名勇士按照上级命令,在刘老庄一线展开阻击战斗,掩护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人民群众安全转移。
  18日,日军到达刘老庄后,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立即组织战斗,击毙日军几十人,四连无一伤亡。川岛恼羞成怒,立即指挥各路人马从四面八方向刘老庄迂回,形成包围圈。第二日,日军集中大量兵力轮番冲击,都以失败而告终,此时四连弹药已所剩无几。四连决定坚持到天黑,待领导机关转移完后,再组织突围。日军集中所有的火炮向四连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击,四连凭借防御的一条宽五尺、深四尺的壕沟,几乎被炮火摧平。六个多小时后,阵地仍屹立不动。傍晚时分,敌人停止了炮击,一场恶仗即将来临。连长、指导员估计领导机关已经安全撤离,便命令全连把剩下的子弹集中使用,拆毁多余的武器,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在气壮山河的喊杀声中,勇士们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牙齿咬。这场悲壮的肉搏战终因力量悬殊太大,82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此次战斗,四连连续打退日伪军1000余人的五次冲锋,苦战竟日,共击毙日军170余人。战后,刘老庄群众挑选82名子弟送到部队,重组四连。朱德总司令对82烈士作了很高的评价,“淮北全连82人全部殉国的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解放淮安城
  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中旬,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参加了解放淮安战役。
  淮安城固水深,易守难攻,驻有伪军5000余人。新四军三师参谋长洪学智任战役总指挥,七旅负责城东半部,十九团担任攻击淮城东北角的任务。十九团团长张万春、政委刘锦屏率领全团指战员制造攻城器械,进行攻城演练,团属炮兵连还用沙袋堆起了一个比城墙还高的土炮台,发炮时可以居高临下,清晰观察城内敌人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情况。
  9月20日,中秋之夜,新四军向守敌发出最后通牒,伪军拒绝投降。22日,洪学智果断下达攻城命令,各个部队按预定目标发起猛烈攻击。十九团一营将一个特制的500磅大药包引爆,把城墙炸开了一个7米宽的大口子,战士们像潮水般涌进城内,呐喊声、枪炮声响彻云霄。敌人向城头云集时,十九团迅速架好云梯,一梯队的勇士们奋不顾身冲上城头,仅十分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就夺占了城头,扫清残敌,迅即向两翼发展。22日上午10时,城内守敌大部被歼。中午12时,淮安城内残敌随同伪旅长吴漱泉逃到钟鼓楼和楚王台附近,凭借坚固工事和制高点,据险顽抗。十九团向残敌发起猛攻,激战半小时,击毙吴漱泉以下300余人,俘虏敌团长殷效实以下官兵4000余人,缴获各式武器4000余件和大批军用物资。下午3时,淮安解放。“叶挺独立团”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宣告结束。
  南征北战 再立新功
  秀水河子揭序幕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统治集团欲抢占东北战略要地。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增调11万军队和两万名干部进军东北。1946年2月,国民党军占领秀水河子,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由新四军三师七旅和山东解放军第一师及保安第一团负责歼灭该敌,并由七旅旅长彭明治任指挥。从力量对比上看,国民党军在数量、武器装备、运输补给、工事上远远优于我方。战士们棉衣单薄,不仅要忍受零下40℃的奇寒,还要克服自动火器因冰冻较难开火的困难。   2月13日,十九团作为主攻团,按照一、二、三营的顺序经大架山向前屯逼近。敌警戒排被歼灭后,炮兵开始对十九团实施拦阻射击。十九团一、三营一边疏开队形,一边加速前进,并将前秀水河子之敌二六五团第一营包围。22时,一营及三营在旅团炮火支援下,一举突入敌二五六团一营阵地,激战两个多小时,该部主力大部被歼。秀水河子守敌则拼命死守,特别是得知南面增援部队已距离不远时,抵抗更加坚决。十九团采取小分队穿插迂回战法,运用“三三制”疏散队形,由四面八方对敌实施猛攻,至14日拂晓前4时左右,一营、二营从西面公路南侧突入敌人阵地,进入纵深战斗。担任团预备队的三营也投入战斗。经激烈战斗,二六六团大部被歼灭。7时,战斗全部结束。七旅十九团缴获步马枪83支,机枪15挺,冲锋枪31支,大小炮5门,毙敌354人,俘敌119人。秀水河子战斗揭开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序幕。
  1946年10月,“叶挺独立团”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第四十六团,由张万春任团长,魏佑铸任政治委员。
  辽西会战浴热血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拉开帷幕。遵照上级命令,四十六团担负堵截廖耀湘新一军一部的任务。
  10月24日,廖耀湘兵团以五个师的兵力,在200余门重炮和200多架次飞机的支援下展开进攻。26日晨,敌企图突围逃跑,四十六团红二连二排当即追上,与敌殊死搏斗,全部牺牲。8时半,红二连指导员孟宪章率一个排插入敌群,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孟宪章带领该排寸土不让,全部牺牲。红二连战斗小组长邓占山在双腿被炸断后,组织战友继续坚守阵地,当阵地上只剩他一人时,双眼被敌人打瞎,他用耳朵判断敌情,并竭尽全力向敌人投掷手榴弹,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战后,邓占山被授予“钢铁英雄”称号。
  这时,扼守阵地的红一连三排只剩下六个人,连排干部全部牺牲,通信员张永发在炮火封锁下,完成了8次通信任务。机枪班仅存的射手史学义,在第一天战斗中被炮弹夺去了右臂,此时用左手向敌人射击,最后连握枪柄的力量也没有了,就在旁边为战友指示射击目标。红一连一、二排也只剩下黄汉林、王玉山、南龙三人。他们先后打垮敌人五次冲锋,并俘敌30余人,阵地固若金汤,三人后来被上级授予“三只虎”荣誉称号。
  辽沈战役结束后,在堵截廖耀湘兵团起关键性作用的四十六团一连、二连、警卫连(现九连)分别被上级命名为“英雄连”“钢铁连”和“顽强突击连”。
  1948年11月,“叶挺独立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三七九团。
  解放海南插红旗
  新中国成立后,溃逃的国民党部队构成所谓的“陆海空立体防御”,企图长期盘踞海南岛。1950年,“叶挺独立团”官兵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乘木船兵分三路,顶风冒雨,穿过茫茫白雾,向对岸进发。船到中流,敌人倾巢出动。红五连三艘木船冒着敌人密集炮火向敌舰冲去。四号船被敌人炮弹打穿了一个大窟窿,海水涌入舱内,但勇士们边舀水,边划桨向敌舰逼近。在离敌舰只有200米远时,所有战船上的轻重火器一齐开火,炮弹在敌舰上开了花。负了伤的敌舰拖着浓烟,逃之夭夭。英雄的渡海战士,创造了用木船打兵舰的奇迹。
  在突破敌人层层阻截后,“叶挺独立团”登陆成功。部队决定采取“拦河捉鱼”战术,待吃掉大坡方向的敌人后,再伺机转移。傍晚,团发起猛烈攻击。敌人听到大坡方向枪声大作,知道分进合击计划破产,便缩回蓬莱。战斗结束后,团向定安山龙塘、岭口一带进军,与琼崖三总队会合,待命接应大部队渡海作战。
  4月20日,敌人集中兵力,向“叶挺独立团”坚守的风门岭105高地猛扑。九次整营进攻,均被勇士们击退。激战五个多小时后,105高地仍牢牢控制在“叶挺独立团”手中,像插在敌人咽喉里的一颗钉子,拔不出,咽不下。陈毅元帅称赞道,“这是一支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的钢铁部队!”4月23日,该团同兄弟部队一起,进入海口市,5月1日将五星红旗插上了五指山。
  拥政爱民 铁军美名传
  驻地排险有铁军
  1985年,“叶挺独立团”改编为济南军区陆军第五十四集团军某团。1991年12月,团驻地洛阳炼油厂发生特大火灾,400多名官兵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排长关东红等30多名官兵的眉毛、头发被烧焦,仍奋力抢运设备。险情处理中,官兵们发现近百个装满油的大油桶,班长李宏权将棉衣一脱,裹在头上就冲了过去,在他的带领下,官兵们奋不顾身迅速扑灭了油桶旁的大火。经过近两个小时生死考验,该团挽救了国家上亿元的经济损失。
  1993年“八一”前夕,洛阳市发生特大交通事故,血库血源告急,500多名官兵献血3万多毫升,挽救了30人生命。1994年5月洛阳市九都路扩建时,全团官兵冒着高温,3天挖出树根1000余个,保障了道路建设,老百姓交口称赞,“铁军!真是铁军”。
  1999年除夕之夜,宜阳县穆册乡发生森林大火。一营300多名官兵紧急出动,在衣服、头发、眉毛都被大火烧焦的情况下,奋战14个多小时,最终扑灭了大火。2001年11月4日,郑卢公路洛宁段一辆载着10吨剧毒化工原料氰化钠的卡车翻入洛河中,剧毒物质顺流而下,将严重威胁洛河两岸人民的生命安全。“叶挺独立团”官兵火速赶到现场,连续奋战18个小时,冒雨修筑了一条长80余米的拦河大坝,截断了污染源。地方领导和群众无不感慨地说:“铁军真是铁作风!”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以“铁军万岁”为题讲述了该团官兵的英雄事迹。
  长江抗洪来铁军
  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大洪水。8月17日,长江第四次洪峰到来时,“叶挺独立团”奉命摩托化行军,星夜疾驰,提前两个多小时到达武汉汉南区。《武汉日报》以“铁军来了”为题报道了该团事迹。18日下午3时,刚刚安置下来的官兵没来得及休息、吃饭,就立即出动,加固堤坝1500米,排查管涌20余处,帮助转移群众200余人。   长江第六次洪峰到来前,“叶挺独立团”奉命开赴长江最危险的地段——洪湖。9月2日13时,洪水猛涨,团防守的龙口镇套口段大堤发生特大管涌。全团官兵人人背着五六十公斤重的沙袋,喊着号子,在落差20多米的泥泞大堤上奋战。一营营长李林森、教导员詹殿功带领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的官兵,组成抗洪“22勇士突击队”,再次发扬“飞夺泸定桥,要桥不要命”精神,冲在抗洪最前线。全团大部分官兵肩部磨得血肉模糊,30余人中暑昏倒,醒来后又接着冲上前线。第六次洪峰过后,“叶挺独立团”官兵共排除重大险情5处,管涌38个,取得了抗洪决战的胜利。
  汶川抗震谢铁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叶挺独立团”在第一时间挺进灾区。17日,银杏乡某安置点不足50米处停放着两卡车约60吨的电石,电石遇水后极可能发生燃烧、爆炸。团迅速组建30名党员参加的突击队,队员们不顾皮肤烧伤、眼睛红肿,连续奋战六小时,紧急将电石投入岷江进行销毁。21日,部队了解到一名游客身受重伤,被困在无路进出的山谷中。一营一连连长钟超在通过铁索桥时,毅然将担架绑在自己身上,其他六名战士纷纷效仿,他们步调一致登上危桥,手抓铁索一步一步向前挪行,抬着160多斤重的伤员足足走了20多分钟,将伤员成功救出。
  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的武文斌,曾是“叶挺独立团”红二连战士,2007年被分配到师直属炮兵指挥连实习。5月13日,原本被连队安排留守的武文斌坚决要求参加抗震救灾。他先后参加了抢救遇险者、进村入户帮困解难、搜寻失事直升机、支援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任务,在执行任务期间三次滚下山坡,幸运地被树木拦住。灾后安置重建时,他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清淤泥,搬石头,疏通引水渠,身上多处被划伤。6月14日,连队在都江堰市勤俭小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卸活动房板材,武文斌和战友们连续参与14车的卸货任务。17日傍晚,劳累了一天的武文斌和连队70多名战友一起,冒雨再次执行8车活动房板材的卸载任务。任务完成后,连队干部安排他歇息,他却又去帮助别的班排战友卸车。21时许,武文斌因过度疲劳,累倒在胥家镇救灾现场,连队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救治,18日凌晨,武文斌终因肺部大出血抢救无效牺牲。陆军第五十四集团军政治部批准武文斌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
  在三个多月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叶挺独立团”转战七个乡镇100多个村寨,累计抢救生还者16人,解救被困群众20216人,转移遇险群众464人,抢修道路276.7公里,清理废墟193765立方米,部队撤离时,灾区人民沿途高呼“感谢铁军”的口号并给部队送来锦旗300多面。
  “刘老庄连”走过天安门广场
  为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2015年5月20日,“叶挺独立团”31名(干部3人,战士28人)受阅官兵进京入驻阅兵村。
  面对严格的阅兵训练,他们经受了体力、脑力、心理和生理上的艰苦磨炼,争分夺秒、披星戴月。为了达到纹丝不动站立三小时以上且神态自如的效果,受阅官兵别针正头型、别棍正腰身、夹牌紧双腿、贴近墙根练军姿。许多人在睡觉时还去掉枕头练挺肩、绑上绳子练腿功。为了做到40秒钟不眨眼睛,受阅官兵白天顶着烈日、晚上直视灯光,最终达到“静则不怒自威,动则虎虎生风”的要求。阅兵仪式要求官兵“百米不差分毫,百步不差分秒”,于是,他们经常拉上绳子练摆臂、量着尺子练步幅、掐着秒表练步速,白天对着镜子走,晚上对着教具踢。盛夏的北京,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受阅官兵每天刻苦训练10小时以上,平均每人踢坏5双作战靴、磨破8双手套,完成敬礼、踢腿、摆臂等动作数十万次,80%以上受阅官兵患有各种训练伤,不同程度的脚背磨烂、脚踝肿胀、膝盖伤痛,但没有一人退缩。有些官兵累得晚上睡觉时爬不上床,夜间说梦话时却在喊口令。
  9月3日,在威武雄壮的军乐声中,“叶挺独立团”受阅官兵在“刘老庄连”英模方队中,代表新四军抗战英雄集体整齐划一地走过了天安门广场。他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充分展示了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作风、铁的纪律之“铁军”雄风。
  2016年军制改革后,“叶挺独立团”隶属于中部战区第五十四集团军某部。这支光荣的部队,在血与火的战斗征程中,当先锋,打头阵,屡建奇功;新时期里,继承传统,砺练精兵,续写着“铁军”精神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以河道纵横、港湾较多而著名。这里因紧靠大海,水咸人苦,先人们盼富想甜,故将该村取名甘港。然而,这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多少年来,甘港始终名不符实,只有苦,没有甘。  20多年前,刘怀仁担任了甘港村党支部书记(建立村党委时成为村党委书记),他情系甘港,仁心治村,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甘港成了苏北首屈一指的美丽乡村。  让甘港人人都成为一尾快活的鱼  今年6
期刊
入狱,在生死考验中坚守  1941年8月,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留守苏南反扫荡,迫于严峻的“囚笼式”清乡,我和当地部分战士奉命回家乡隐蔽待命。后来,部队一名通信员叛变,我在家被捕。在唐南街地主家大院(日军宪兵驻地),共有几十个被捕的新四军战友。  提审中,日军宪兵见我个子小,多次对我打耳光、过肩摔,直摔得我鼻子出血、眼冒金星昏厥过去。我们被押解到支塘、苏州“慕家花园”,再次经受日军宪兵刑审后转到
期刊
提起余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她是具有7000多年历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历史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先后涌现出以东汉高士严子陵、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名人,素有“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的美誉。如今,这座浙东小城,经济活跃,实力雄厚,在2015年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县(市)中位列第14名,已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殊不知,余姚还是
期刊
铁军杂志社近日在南京隆重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座谈会,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北京、上海、福建、江西、湖北、重庆等地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家围绕着发扬铁军精神、办好《铁军》杂志、传承光荣传统、培育青年一代进行了广泛热烈的研究讨论。在党庆纪念的日子里,探索如何办好红色刊物,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正能量,将铁军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具有特殊意义和重大使命。作为经历过18年军旅生涯的老兵
期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的梦,而所有中国人还有各自不同的梦。梦是千差万别的,梦也是会不断变化的。我——一个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兵,过去的梦是什么、现在的梦又是什么呢?说也有趣,这个答案,我竟是在睡梦中找到的。  我已经退出工作岗位16个年头了,不知为什么,睡梦中常常还是生活在军营,与战友们在一起,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断断续续似乎模糊却又令人难忘的故事。  小时候,我并没有想到将来会干什么,念高中的时
期刊
7月12日下午,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欧阳淞一行来到镇江参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陪同参观。  欧阳淞一行参观了新四军苏南抗战历史陈列,详细了解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史;瞻仰王必成、江渭清、吴仲超等老同志墓和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参观过程中,欧阳淞对新四军战斗历史、根据地建设情况、历史老照片和侵华日军作战地图、抗战
期刊
在一户老红军家,万里看见夫妻二人和两个女儿,全家四口冬天只有一条棉裤,谁下床谁穿;  在一户农民家,万里看见三个赤身裸体的孩子缩在灶膛里,靠烧过饭的锅灶余热御寒;  万里心如刀绞,泪流满面:解放都快28年了,老区还这么穷,我们对不起老区人民啊!  “我已经是第二次被打倒的人了,我不怕第三次被打倒!”  2015年7月15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与世长辞了。今年12月是
期刊
2015年9月26日,宋亚欣同志驾鹤西去,享年90岁。失去又一位可亲可敬的新四军老战士,我感到万分悲痛。  “脑袋系在裤腰带上闹革命”  宋亚欣1925年9月1日出生在苏南武进县浦河镇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南京后,他的舅父舅母被日军杀害,这在他童年的心灵中种下了对日本侵略军仇恨的种子。1939年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来到武进,14岁的宋亚欣参加了儿童团,并当上了儿童团团长。1941
期刊
1938年5月26日,叶挺军长率领新四军军部从太平县移防到南陵县三里吕山土塘村。一位正在吕山头砍柴的土塘村村民,一见到穿着国民党军装,扛着枪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土塘村方向开进,惊慌失措地边往村里跑,边高声大喊:“不好啦!不好啦!国民党兵又来啦!”听到这一喊声,曾经饱受国民党兵骚扰欺诈的土塘村村民个个似惊弓之鸟,青壮年们赶着自家牛羊,妇女们拎篮挎包,爷爷奶奶们搀着孙儿孙女,争先恐后地沿着村外的羊肠
期刊
1946年6月的中原突围是中共党史、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中原军区部队牵制了国民党军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妄图聚歼中原军区主力、制造新“皖南事变”的阴谋,从而为中国共产党部署巩固华北、争取东北的战略全局,完成由民族解放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争取了宝贵时间。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和部署内战兵力,蒋介石调集军队,加紧包围和蚕食我中原解放区,并先后占领鄂中、襄西、鄂东、鄂南、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