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家庭存在的问题
(一) “残缺”和 “过失” 型的家庭
“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 “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法律惩处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满足就行了,完全把孩子教育责任交给了学校,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扔给了学校,通常的话语是:“我们花钱送孩子到学校来,孩子怎么成这样了?”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完全是不利的,学校教育始终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走出教育误区,是学校思教工作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问题。
(=)周边环境影响型的家庭
我校校址处在城乡结合部地带,人员复杂,有很多无业游民,小混混,周围密密麻麻的网吧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由于他们年龄小不辩是非,追求新鲜刺激,沾染上很多不良习性,而家长确长时间不在家,放任学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网吧长时间滞留。我们学校有一位男同学因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但父亲由于生意忙,长年在外,他一人在家吃住,无意中进入网吧后,从此便象上瘾一样无法戒掉了,最后为了有钱上网,便偷家里的钱,变卖家里的财产最终毁掉了自己。
(三)简单粗暴型的家庭
我校大部分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比较低,对自身要求不高,条件好的对孩子过分溺爱。一部分家庭收入低,、得过且过、这些家长没有生活目标,对孩子无力过问、不负责任,也没有什么要求,甚至有的家长用赌博、酗酒等行为来表示对生活的不满,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用打骂,剥夺孩子的交友空间,剥夺孩子的玩乐时间,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和甚至在孩子的同学或老师面前,损伤孩子自尊作为惩罚方式的现象,或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放纵现象。
二. 怎样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以上各色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缺失,使学校对学生的德育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如何使这样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我从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正视“问题学生”是特殊的教育对象。
“问题学生”是指在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一般不是一个方面有问题。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应享有适合其特殊需要的教育。教师不应抱怨他们不懂事、不争气、不好管。而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其他身心发展上的问题,从人的心理上全面地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同样的欣赏和期待,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或将他们分别隔离开来,分散到不同的班级,控制他们的接触,以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尊重自己,并为他们营造平等、民主的环境氛围,让他们融合到其他普通学生群体中,共同学习生活,并依靠群体合作的力量,逐步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解放学生,为他们创建开放的管理模式。
改变一下管理模式,解放学生,让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自我管理,自我磨砺,也许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益。在学校,问题学生是客观存在的 ,为了教育感化问题学生,我们学校让每个党员老师负责关心1至2名问题学生,做他们的朋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全天后的观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使原先被冷落的学生得到了重视,让他们感到了关心.很多 “问题学生”开始有些明显变化。为加强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我们还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聘请法制副校长上好法制教育课,将所有的教育力量都整合起来,为他们创建一种有效的社会大教育体系,无论何时何地对他们的教育都不出现空白,那么,“问题学生”的问题也许会减少、变小、甚至消失。
(三)避免粗暴教育、尊重学生人格。
如何正确对待“问题学生”和他们的出轨行为,这也是学校应该反省的。很明显,当学生出现过错时,学校有时会采取过激的惩罚措施。本来是属于教育批评的范畴,学校却暴露其隐私,公开处理。尤其在学生早恋问题上,措施非常过激,让学生转学或警告处分等。这一“非法宣判”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自尊和名誉受到伤害不说,更有可能是留下心灵上的创伤,给成长过程造成难以摆脱的阴影。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学生因为年幼缺乏自制,不能理解这种对自己的不公,更容易激起逆反心理,甚至走上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的道路。有的学生在受处分后,离家出走几个星期、泡在网吧里打游戏度日。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李圣珍老师认为,来自各方面的伤害使“问题孩子”失去了自信、自尊,甚至生活的希望,而她就是要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一切。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给有过错的学生再加以打击,而应给予宽容和引导,教会他们正视自己的过失,认识什么才是健康而积极的人生。只有走出阴影,才能和正常学生一样在明媚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四)允许学生出错,给问题学生爱心、信心、耐心。
1.爱心:当我们耐心地审视今天的教育,教师的自我实现越来越明显,而教师的自我实现应在提升育人理念和师德上狠下功夫,而不是以损伤学生的自尊为代价的自我实现。对于学生来说,出错是难免的。教育就是在一天天地减少学生身上的错误。允许学生出错首先要承认生命的差异在这种爱的感染下,再差的学生也会在出错中产生内疚并寻求改变。班级为了比平均分,一些老师不是以不断提高“问题学生”的自信为突破口,而是拼命地从“问题学生”身上去“挤”去“压”,这种教育只会给“问题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障碍,给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烦恼,使“问题学生”增加更多的“问题”。教育允许出错,出错也是教育。让学生的“问题”在师爱中融化,在不断注入的人文气息中溶解。德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反复提到,人格平等、富于爱心的交流对话是全部教育的基础。
2.信心:坚定信心,采用迂回策略,在教育和等待中求得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痛点,便会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所以转化问题学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识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认清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抓反复,反复抓。在不断的教育和等待中求得转化的进度。
3.耐心:遵循制度,掌握好尺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奖励和惩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管理学生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但对问题学生实施奖罚时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过多的奖励和惩罚对问题学生的转化都是不利的。一般来讲,问题学生违纪行为较多,因此受惩罚的次数也比较多,但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为逃避惩罚而学会说谎、欺骗,以此来保护自己,在行为上造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或者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这些对转化问题学生都是不利的。如果为了转化问题学生,对他们的一点点好的表现就不切实际地夸大表扬,而对他们的违纪行为置之不理,同样也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关键在于掌握奖罚的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
三. 开办“问题学生”的教育学习班
(一).学习目的
为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习时间及内容
(三).与“问题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不写检查,不写保证,就是和他们足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召开学生和家长喜欢参加的座谈会
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座谈会是我校的特色、也是校长班主任与学生和家长密切联系沟通思想的主要渠道,也是“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座谈会每学期一般在开学第一周和半期考试后召开,座谈会上根据学生在本学期各方面的表现,向家长进行总结、介绍,提醒家长应关心孩子,多加鼓励,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千万不要打孩子。这时也当着家长的面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也营造了充满温馨、爱意、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也可以请本班教育的比较好的学生家长谈一谈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做家长的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对孩子教育等。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召开的座谈会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五.结束语
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一张白纸,智力等因素并无太大差异。按照我将近30年的经历,周围同学特别聪明的或者特别笨的都很少,大家都是活蹦乱跳的,即便在某些人眼中所谓的“问题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尽管可能是比较优势,但优点是不容掩盖的。而在现实中呢?很多所谓的差生就这么被抛弃和遗弃了。
只有重视家庭教育这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重新审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处理方法,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的有机合力,营造教育的绿洲,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现代化祖国的有用人才,“问题学生“将会越来越少。
(一) “残缺”和 “过失” 型的家庭
“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 “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法律惩处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满足就行了,完全把孩子教育责任交给了学校,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扔给了学校,通常的话语是:“我们花钱送孩子到学校来,孩子怎么成这样了?”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完全是不利的,学校教育始终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走出教育误区,是学校思教工作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问题。
(=)周边环境影响型的家庭
我校校址处在城乡结合部地带,人员复杂,有很多无业游民,小混混,周围密密麻麻的网吧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由于他们年龄小不辩是非,追求新鲜刺激,沾染上很多不良习性,而家长确长时间不在家,放任学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网吧长时间滞留。我们学校有一位男同学因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但父亲由于生意忙,长年在外,他一人在家吃住,无意中进入网吧后,从此便象上瘾一样无法戒掉了,最后为了有钱上网,便偷家里的钱,变卖家里的财产最终毁掉了自己。
(三)简单粗暴型的家庭
我校大部分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比较低,对自身要求不高,条件好的对孩子过分溺爱。一部分家庭收入低,、得过且过、这些家长没有生活目标,对孩子无力过问、不负责任,也没有什么要求,甚至有的家长用赌博、酗酒等行为来表示对生活的不满,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用打骂,剥夺孩子的交友空间,剥夺孩子的玩乐时间,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和甚至在孩子的同学或老师面前,损伤孩子自尊作为惩罚方式的现象,或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放纵现象。
二. 怎样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以上各色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缺失,使学校对学生的德育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如何使这样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我从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正视“问题学生”是特殊的教育对象。
“问题学生”是指在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一般不是一个方面有问题。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应享有适合其特殊需要的教育。教师不应抱怨他们不懂事、不争气、不好管。而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其他身心发展上的问题,从人的心理上全面地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同样的欣赏和期待,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或将他们分别隔离开来,分散到不同的班级,控制他们的接触,以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尊重自己,并为他们营造平等、民主的环境氛围,让他们融合到其他普通学生群体中,共同学习生活,并依靠群体合作的力量,逐步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解放学生,为他们创建开放的管理模式。
改变一下管理模式,解放学生,让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自我管理,自我磨砺,也许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益。在学校,问题学生是客观存在的 ,为了教育感化问题学生,我们学校让每个党员老师负责关心1至2名问题学生,做他们的朋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全天后的观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使原先被冷落的学生得到了重视,让他们感到了关心.很多 “问题学生”开始有些明显变化。为加强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我们还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聘请法制副校长上好法制教育课,将所有的教育力量都整合起来,为他们创建一种有效的社会大教育体系,无论何时何地对他们的教育都不出现空白,那么,“问题学生”的问题也许会减少、变小、甚至消失。
(三)避免粗暴教育、尊重学生人格。
如何正确对待“问题学生”和他们的出轨行为,这也是学校应该反省的。很明显,当学生出现过错时,学校有时会采取过激的惩罚措施。本来是属于教育批评的范畴,学校却暴露其隐私,公开处理。尤其在学生早恋问题上,措施非常过激,让学生转学或警告处分等。这一“非法宣判”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自尊和名誉受到伤害不说,更有可能是留下心灵上的创伤,给成长过程造成难以摆脱的阴影。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学生因为年幼缺乏自制,不能理解这种对自己的不公,更容易激起逆反心理,甚至走上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的道路。有的学生在受处分后,离家出走几个星期、泡在网吧里打游戏度日。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李圣珍老师认为,来自各方面的伤害使“问题孩子”失去了自信、自尊,甚至生活的希望,而她就是要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一切。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给有过错的学生再加以打击,而应给予宽容和引导,教会他们正视自己的过失,认识什么才是健康而积极的人生。只有走出阴影,才能和正常学生一样在明媚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四)允许学生出错,给问题学生爱心、信心、耐心。
1.爱心:当我们耐心地审视今天的教育,教师的自我实现越来越明显,而教师的自我实现应在提升育人理念和师德上狠下功夫,而不是以损伤学生的自尊为代价的自我实现。对于学生来说,出错是难免的。教育就是在一天天地减少学生身上的错误。允许学生出错首先要承认生命的差异在这种爱的感染下,再差的学生也会在出错中产生内疚并寻求改变。班级为了比平均分,一些老师不是以不断提高“问题学生”的自信为突破口,而是拼命地从“问题学生”身上去“挤”去“压”,这种教育只会给“问题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障碍,给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烦恼,使“问题学生”增加更多的“问题”。教育允许出错,出错也是教育。让学生的“问题”在师爱中融化,在不断注入的人文气息中溶解。德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反复提到,人格平等、富于爱心的交流对话是全部教育的基础。
2.信心:坚定信心,采用迂回策略,在教育和等待中求得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痛点,便会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所以转化问题学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识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认清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抓反复,反复抓。在不断的教育和等待中求得转化的进度。
3.耐心:遵循制度,掌握好尺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奖励和惩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管理学生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但对问题学生实施奖罚时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过多的奖励和惩罚对问题学生的转化都是不利的。一般来讲,问题学生违纪行为较多,因此受惩罚的次数也比较多,但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为逃避惩罚而学会说谎、欺骗,以此来保护自己,在行为上造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或者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这些对转化问题学生都是不利的。如果为了转化问题学生,对他们的一点点好的表现就不切实际地夸大表扬,而对他们的违纪行为置之不理,同样也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关键在于掌握奖罚的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
三. 开办“问题学生”的教育学习班
(一).学习目的
为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习时间及内容
(三).与“问题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不写检查,不写保证,就是和他们足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召开学生和家长喜欢参加的座谈会
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座谈会是我校的特色、也是校长班主任与学生和家长密切联系沟通思想的主要渠道,也是“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座谈会每学期一般在开学第一周和半期考试后召开,座谈会上根据学生在本学期各方面的表现,向家长进行总结、介绍,提醒家长应关心孩子,多加鼓励,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千万不要打孩子。这时也当着家长的面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也营造了充满温馨、爱意、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也可以请本班教育的比较好的学生家长谈一谈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做家长的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对孩子教育等。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召开的座谈会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五.结束语
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一张白纸,智力等因素并无太大差异。按照我将近30年的经历,周围同学特别聪明的或者特别笨的都很少,大家都是活蹦乱跳的,即便在某些人眼中所谓的“问题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尽管可能是比较优势,但优点是不容掩盖的。而在现实中呢?很多所谓的差生就这么被抛弃和遗弃了。
只有重视家庭教育这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重新审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处理方法,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的有机合力,营造教育的绿洲,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现代化祖国的有用人才,“问题学生“将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