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学生社团的心理学思考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cent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中学生社团已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选拔式教育的重锤仍然让许多学生和家长对社团望而却步。社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它主张的是一种“玩”的教育,在“玩”中学,用“玩”的方式造就领袖和精英。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学生社团尤其是高中的学生社团,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论证社团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
  1、人际交往中调试状态,团体互动中修正观念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从压力的应对方式来看,Patterson&McCubbin(1987)研究发现,中学男生最常采用的前三类应对方式,依序为:松弛、保持幽默、保持自恃,女生则为:松弛、发展社会支持、亲近密友;男女最少使用的应对方式为寻求专业支持[1]。就性别差异而言:女生使用发展社会支持、解决家庭问题、亲近密友及发展自恃等四种应对方式显著多于男生,而男生比女生较常使用保持幽默[2]。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对于自我发展的评价迅速降低,其速度明显快于男生,在高中阶段,女生体验到更多的成长停滞感,而男生仍处于生理发展的上升时期,相对女生而言,能体会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与此同时,女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观察问题细腻,考虑周全,相对男生的冲动,女生显得更为温和。女性的性别角色中有合群的成分,他们更倾向于在小群体内倾诉,这种倾诉对缓解焦虑和抑郁有良好的效果。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调试不良的心理状态方面,这句话同样适用,我们不难推测在社团的人际交往中,男女生对问题的应对方式及其他方面的差别能够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对有效排解压力和解决困惑都有积极的意义。
  除了不同性别特点的互补之外,在团体互动中还有隐性知识的传递,隐性知识,即缄默型知识,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将隐性知识解释为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他认为信仰包含在隐性知识中,对人的态度和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这种知识的掌握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在共同的情境下具有相同的“波长”才能感受,进而能够分享。[3]”高中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师长的教诲具有一定的抵触和排斥,由于隐性知识需要内化才能逐步改变行为,师长的教诲本身不符合隐性知识内化的规律,因此效果甚微,通过同辈群体间的互动交往,中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在交流和借鉴中,他们潜移默化地修正一些不完善的应对方式和观念。
  2、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良好适应能力
  分别在1994年和1997年,Gerdes等人和Ladd先后对学校适应的概念进行了划分,他们认为学校适应包括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4]。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是同一个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的两个方面,都表示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来使内心达到和谐,并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其中心理适应更关注内心感受,而社会适应更强调外显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一致。
  另外有研究表明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会出现分离现象,这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适应良好,心理适应不良。这种情况多屈从于某种外界压力和行为规范而不得已为之的状况。还有一种是社会不能适应,心理适应良好,外界对其评价与自我评价差异较大[5]。
  这些研究结果都在提醒着我们,学生的心理适应(即主观感受)和以往一直被强调的学生的社会适应(即行为表现)相比,前者应当成为我们当下关注的重点。
  高中阶段的心理不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高中阶段学习更强调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而外界的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长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就是分离现象中的第一种情况,在外界压力面前,社会适应良好,心理适应却没有很快调节到良性状态。(2)青春期对正常人际交往的渴望被繁重的学业和来自各方的期待压制,有研究表明,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能有效减少焦虑和心理压力,同时能够有力地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6],而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已经由师长中心转变为以朋友为中心。支持系统的重要一环的忽视势必造成心理适应的缺陷。(3)更进一步说,在课堂上,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同学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者,是对手,无法坦诚相待,相比学业压力无闲暇而言,这种交不到朋友的情况更显得无奈。
  学校作为一个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投射着大社会环境。学校适应的好坏会影响到社会适应的优劣。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一套属于个体的适应策略,对学生步入社会,适应更为复杂的关系都有帮助。学生社团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有效的引导。
  3、内化外在学习动机,体会胜任、自主、归属感
  归因理论认为,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究是随后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因。当学生因为内在兴趣而学习时,学生愿意自己控制学习行为,这种行为动机被称为内在学习动机。当外在奖赏引入学习过程后,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外部力量控制的,他们学习是为了取得外在力量的肯定和奖励,于是学生越来越依赖外在动机源,这种行为动机被称为外在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霍妮也曾强调要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环境中去寻找心理问题的根源,把环境的作用提高到首要地位。她认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此Ryan等人在其学校动机模型中提出只有当社会情境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即胜任需要、自主需要与归属需要时,学生才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活动,并积极内化外在学习动机[7]。他认为这三类需要分别与三种知觉相联系:胜任感、自主感和归属感。胜任感是指当个体经历着适当的学习任务的挑战时对掌握或实现状态的体验;自主感是指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对自我决定状况的体验;归属感是指个体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中体验到与他人在情感上的或交往中的稳定的联系,以及自己被爱、被尊重的价值和能力。这三类需要是引发其自我调节、自我决定,内化外在动机的重要因素。
  目前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学习大多以外在学习动机为主,学习动机的内化情况不容乐观,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求知欲和进取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同样的学习任务对不同的学生而言,有高低之别,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任务的恐惧或轻视,胜任需要很难满足,自主感和归属感更是无从谈起。
  社团的作用在学习动机内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社团是学生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组建而成的一个共同体,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在社团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相处能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而自主性和胜任感也更容易得到满足,因为社团任务与兴趣相关联,个体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去完成不同难度要求的任务,对成功的感受性会上升。动机内化的同时,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也相对得到了提高,这样,学生在处理外部压力和接纳被动任务时就更容易采用积极的处理方式。
  4、构建学习型组织,重构学生教育、知识价值观。
  近年来学习型学校的构建被深入探讨,学习型学校要求学科的教育和建设是活的,是渗透到生活中去的。这样的教育过程主要有以下特征[8]:
  (1)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
  (2) 鼓励多样性,包括多元智力和多样的学习风格,而不是鼓励同一性;
  (3) 理解世界是相互依赖的,要改变事实而不是记忆事实,努力寻求正确的答案
  学习型学校的革命是一场全民的革命,从宏观上说,她波及到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个社会开始重新思考教育、学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微观上说,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主体,他们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存在和学习的意义,这种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更是观念的更新,学习型学校的学习活动可以指导行动,促进个人成长,实现自我超越。所谓自我超越,是在不断理清个人真正所需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如何看清自己目前的真实处境,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张力,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种融入生命之中的活动。
  这样的学校系统需要以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凸显团队学习和建立共享愿景为基石。根据现有的条件,社团在建立这四块基石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重新定义学习,重新定位知识的价值,可以让学生从繁重的升学压力中解脱出来,积蓄更充足的能量在现有的框架内实现知识的增长和心灵的成熟。社团作为学习型学校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解决目前较为突出的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人才评价方式脱节的问题。
  中学生社团是学生自由挥洒的领地,在这里,他们可以获得知识,获得成长。在这里可以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拥有一套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获得一份人生的历练与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社团必然会成为未来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她的作用必将更大程度的得以彰显。
其他文献
2009年8月22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10月2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表示,教师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近年来,“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呼声越来越高,让我们重新澄清了惩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育功能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实践层面
期刊
“音乐艺术本身就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过程本身更是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只有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等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震撼,情感撞击,情感抒发,情感宣泄,情感交流与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是《现代音乐教学》一书中的一段话,读后不禁给我许多启示。在平时的常态教学中,教师本身就容易脱离情感,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
期刊
一、序言   (一)心理教育的提出  心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活动基础,其健康状况如何在诸素质的培养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才能得到充分和健全发展。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走出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良好个性培养,巨大潜能挖掘的教育误区,把心理教育尽快纳入学校教育的日程。   (二)心理教育的几种形式   1.开设心理教育课程;2.团体心理辅导
期刊
所谓心理氛围,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情绪状态,而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师生群体心理气氛,就是课堂心理氛围。《教学论》中指出: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教学工作而形成的精神环境或课堂气氛,它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由此可见,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达成目标的有力条件。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营造健康积极的心理氛围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急剧转型,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然使大量的流动人口子女或成为流动儿童或成为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学生,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学生。  在全面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潮
期刊
对于班主任工作,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做一个出色、成功的班主任,首先必须要有“三心”,那就是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一、尊重和信任中学生。  每一位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把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转变与班级发展相协调的和谐因素,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各种想法,给他们一个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因此,尊重和信任中学生是班主任与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SCL-90问卷调查,对构成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因素进行了现状研究,统计结果表明:“躯体化”、“强迫症”、“焦虑”、“忧郁”和“敌对性”因素是农村初中教师的主要心理健康障碍表现形式;35岁以上的教师在强迫、忧郁、人际关系方面高于常态;女教师在强迫、人际关系、忧郁方面明显差于男教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教师在强迫、忧郁方面要好于城镇教师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师
期刊
我校高一班新生张华是个比较内向的男生,他从初中开始,就特别惧怕物理,老考不好。年轻气盛的物理老师大怒,命他守着全班同学的面读出自己的考试分数,一次次的下来,他的自尊被碾成碎末。从此他惧怕上物理课,患了自闭症。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在奶奶家吃住,奶奶因为年纪大,也很少能到学校来看望常常不星期的他,他为他的物理成绩背负了沉重的十字架,在校内常常形单影孤地吃饭,学习,散步。  
期刊
一、价值引领的内涵及所包含的内容  从哲学角度,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进行判断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从心理学角度,价值观是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观念系统。包括认知判断、内心体验、情感分享、行为倾向和行为选择等心理因素。它与需要、欲求、兴趣、态度、理想、信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态度的决定因素,也是自我观念和行为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价值观指导人们在
期刊
摘要:对北京市某校三年级小学生体育课进行合作教学的实验研究,采用实验组与控制组配组对比实验设计。实验前后分别用社会测量技术中的同伴评定量表采集数据,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在小学体育课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增进小学生同伴接纳度、被接纳度。(2)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同伴评定时,采用社会测量技术中同伴评定量表对体育合作教学研究具有适用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体育合作学习 教学实验 量表测
期刊